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順的詩歌小學

關於孝順的詩歌小學

發布時間:2020-12-05 08:14:31

⑴ 求適合小學生的孝順的詩句

不孝習氣的養成,大約有以下幾種:

一曰驕寵:當父母的對兒女過分溺愛、嬌慣,常常順著他的性子,讓他佔便宜,任他閑散遊玩。若是偶然違背了他的意願,就不能忍受。當著別人的面,兒女說話就是有差錯,父母也不忍斥責他們,而子女卻敢頂撞他們的父母。如此漸漸養成了驕縱的習氣。對別人他們不敢冒犯,而在父母跟前就肆無忌憚了。久而久之,也就真的以為父母年老遲鈍,對他的無禮感覺不出來了。

二曰習慣:子女言語粗率、隨便慣了,就敢對父母發生沖撞;平時行動作為怠慢、不講究禮節慣了,就敢放肆。父母總是把好吃的東西讓給孩子,自己吃粗劣的,這樣習慣了,兒女就不再想到要把好的食品奉養父母了;父母常常抱著病體辛勤勞作,這樣習慣了,兒女也就不再關心他們的痛癢了。

三曰樂縱:見同輩好友,精神振奮,不勝意氣;面對雙親則冷淡乏味。進妻室是千般風趣媚態,見高堂而神情呆板令人窒息。甚至明目張膽地把父兄當成庸俗之人,同他們面對面都不樂意,哪裡會有孝親敬兄的心念由衷而發呢?

四曰忘恩、記怨:受恩時間越久,越容易忘記;積怨越久怨氣越重,人情如此。所以受了人家一次飯則感激不盡,若是吃久了,就會生起好吃不好吃的意見;頭一次布施,受者感恩不盡,若經常接濟,就會生起布施多或少的不滿;人開始剛一見面都很熱情,日子久了,就會生起猜疑嫌棄之心。何況與父母兄弟,從生下來就常在一起,所以就把父兄親我愛我當作平常的事,何況還有打擾我,而被我趕走的事呢!把父母的教誨開導看作是難以忍受的瑣碎嘮叨,甚至還有稱贊我而被我厭煩的事呢!把父母的勞苦,對自己的保護以及家計的經營,都認為是極平常的事,何況還有強行叫我做,而我根本不願做,事情被耽誤而父母發怒的事呢!眼前的種種養育大恩,尚且全然不在乎,沒有感覺,怎麼可能還會想到十月懷胎生養的苦難、襁褓哺乳的辛勞,以及幼小體弱,病痛災殃而使父母驚魂失魄的痛苦呀!

五曰私財:錢財到了我的手,就是我的了;若是在父母手上,又說應該把這些錢財給我才對。自己的錢財充足,就把父母親忘掉了,若無錢財,就用希圖的目光盯著父母的錢,要是得不到手,就怨恨他們。如果父母親自己不能養活自己,要靠我來承擔,那就更加厭棄老人。甚至只有一個獨生兒子的,也因錢財而父子對立。那些兄弟多的,小的推給大的,大的又推給小的,互相推脫,將父母棄之不顧。應當想一想,我的這個身體是從哪裡來的?我的錢財又是誰給的?我赤條條一文不帶來到人世,而能夠從嬰孩不缺吃穿地長到今日,是誰所為呀!

六曰戀妻子:有了美味和錢財,就想取悅妻室、寵愛兒女,有良辰美景和歡樂的機會,就擁妻抱子前往。如此,承歡父母膝下,使其歡喜的念頭也就漸漸淡薄了。為什麼不想想,我愛我的兒女,而我又是誰的兒子?我是父母的親生子,而我不顧及他們,那麼今後我又如何能依靠我的兒子呢?夫妻和睦,固然是一家的樂事,但當我呱呱待哺、大小便溺不能分時,妻能照顧到我嗎?當父母把兒拉扯成人,又給他娶了媳婦,自然是不勝歡喜。但為什麼兒子有了妻親近,反而使父母失去了兒子呢?

七曰爭妒:上天對大地萬物沒有私心要偏護什麼,而萬物或受栽培或遭失敗,那是萬物自己的事。父母對於子女也沒有私心和偏愛,或順從父母或忤逆父母,也都是子女各人的作為不一樣。如果孝順的兒女得到父母的愛多,違逆的兒女得到的愛少,這也是天下的公道事嘛!兒女失愛於父母,應當悔恨自己的過失,要平心靜氣深刻反省失愛原由。即使在大節方面沒有差錯,而自己的言語氣度、聲音臉色等方面,一定有大不妥之處。只要能對父母生起恭敬心、孝順心,日子久了自然和順。如果見兄或弟得到父母的喜愛,就怒目而視、記恨不平,若是父母知道了,豈不更加嗔怒?因此那些桀驁不馴、怨恨父母之人,最後不墮落為大不孝的忤逆之子的能有幾個呀!

以上幾種不孝惡習,作為人子的,應當時時警惕,事事檢點,念念克治。不要因為父母的慈愛之心,而自己原諒自己;不要因為世道的炎涼,覺得我比別人還好。

⑵ 關於孝心的詩歌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內。誰言寸草容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⑶ 關於孝順的詩歌

古代的: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現代的:
1京城的雨澆濕我疼痛的心臟
褲兜里的雙手支撐著我無力的臂膀
捲曲的長發遮不住流下的眼淚
心痛扭曲著我的臉龐

醒來吧我的父親 您知道我有多想
我多想給您我全部的力量
再為您捶捶背 再為您捏捏腿
求老天再給我們一些盡孝的時光

醒來吧我的父親 您知道我有多想
我多想給您我全部的力量
那一紙病重通知不會把我們壓垮對嗎
我的血液里流淌著和您一樣的也是您所賦與的堅強

您終於醒了 我要感謝仁慈的上蒼
您是媽媽和我們唯一的力量
既然今生註定我們一路風雨
我只企求路長 只求路長 一路風雨又何妨

2腳下的白雪
印出他串串的足跡
刺骨的北風
似萬把鋼鞭無情的抽打他那堅毅臉頰
急促的呼吸和著冷風
使他的粗眉和胡須變成銀色
他繼續走著
走在小興安嶺的山間小道上

我知道他的腳下本無路
鵝毛般的大雪
淹沒了他的腳印
不遠處又印出了新的一串
寬寬的肩上一捆砍下的柴
本來挺拔的身體不免有些彎曲
粗而有力的大手握著一把板斧
他繼續走著
不知何時
北風卷著雪花回了家
陽光又灑到巨人的身上
你不能給我財富
可在你的懷里我感到安全又幸福
永遠愛你----我的父親

⑷ 關於孝敬老人詩歌!!!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⑸ 關於孝心的詩歌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⑹ 關於「孝敬父母」的現代詩有哪些

古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敬父母的現代詩歌:

歲月,拋落我一雙又一雙鞋子

風雨,脫掉我一件又一件衣裳

家園,賜於我一座又一座路標

母親,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恆的關愛

有時,母親的手送我一程

有時,母親的心送我一程

其實,送與不送都一樣

我早已經知道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頭的牽掛

在歲月的山路上,我為你寫下腳印

在風雨的旅途中,我記住你的笑容

在歲月的風雨中——

我會帶著感恩和虔誠,為你祝福暉。

⑺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詩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贊畫》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雲》

千形萬象竟還空,
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
悠悠閑處作奇峰。

《雜詩》
作者: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月兒彎彎照九州》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⑻ 關於孝敬父母的現代詩

關於孝敬父母的詩歌
歲月,拋落我一雙又一雙鞋子
風雨,脫掉我一件又一件衣裳
家園,賜於我一座又一座路標
母親,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恆的關愛
有時,母親的手送我一程
有時,母親的心送我一程
其實,送與不送都一樣
我早已經知道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頭的牽掛
在歲月的山路上,我為你寫下腳印
在風雨的旅途中,我記住你的笑容
在歲月的風雨中——
我會帶著感恩和虔誠,為你祝福

⑼ 關於孝順父母的詩歌

古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關於孝敬父母的現代詩歌
歲月,拋落我一雙又一雙鞋子
風雨,脫掉我一件又一件衣裳
家園,賜於我一座又一座路標
母親,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恆的關愛

有時,母親的手送我一程
有時,母親的心送我一程
其實,送與不送都一樣
我早已經知道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頭的牽掛

在歲月的山路上,我為你寫下腳印
在風雨的旅途中,我記住你的笑容
在歲月的風雨中——
我會帶著感恩和虔誠,為你祝福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順的詩歌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