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媳婦兒為什麼要孝順婆婆

媳婦兒為什麼要孝順婆婆

發布時間:2020-12-05 05:41:25

Ⅰ 兒媳婦為什麼要孝敬婆婆

嫁到了夫婿家,就成了一個新的家庭的親情氛圍,對待公婆就象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

Ⅱ 為什麼做兒媳婦的要孝順婆婆

你的認識也沾邊。
說簡單點,你老公因為生養之恩所以要孝順你婆婆,你因為回要和你老公共同答生活所以就順便一起孝順。而且你不孝順你老公也就無法盡孝,他會很難過,可能影響你們感情,你也不想的是嗎?
最後,進了家門,就別把自己當外人了,你見過對老人不好的媳婦被人誇的例子嗎?你也有老的時候,你兒子娶個媳婦對你不好,你會怎麼想?報應?還是正常?

Ⅲ 兒媳婦為什麼要孝順婆婆

看來你真的是一抄個很另類的女孩子。
首先我要回答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孝順長輩,是一個最基礎的道德。
那兒真的選擇愛一個人選擇一個家庭。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要付出,相互的愛。比如說做媳婦兒的有孝順婆婆,若不能和平的相處的生活下去,其實個應該看看眼前最愛的丈夫, 真的不應該讓她受到來自你們婆媳之間一些不完美的問題!說笑中向丈夫去傾訴一下,要照顧找到合理解決的方法。
反過來考慮一下咯,她對自己的丈母娘不好,你該怎麼辦呢?你們畢竟都應該有雙方的父母,雙方的爹娘,這樣他們懂得自己真的找到一個好女婿,好兒媳吧。

Ⅳ 兒媳婦要不要孝順婆婆

把她當家人就好了,對外你們一致,對內,你認同她一條觀點,也必須讓他認同你一條觀點。你可以直接和他說,你不認同他的觀點,要你認同他的觀點,你也給她一條差不多的觀點,相互理解,退一步,你認同她兩條,她得認同你一條。就比如,她說兒媳要洗衣做飯,你可以和他說,現在男女平等,工作壓力差不多,表示不認同,要你認同可以,你得給她提一條。你可以有自己空間,很晚回家,什麼的,因為這是新一代的思想。她要說誰誰誰家的媳婦,你也說誰誰誰家的媳婦唄。在認同她的同時,也要讓她認同你,只要一家子人開心就好了,她開心了,你不開心,就是不孝順,你沒有保護好她的兒媳就是不孝順。孝順是一定的,而孝順的定義就是讓一家人開心,你要是有把握讓她哭一年,然後後面的幾十年都能讓她開心,就讓她哭一年去吧。如果無理取鬧動手打你,你男人沒在就跑開,在的話,就往死里的打回去,而且還要打痛她,讓她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你男人不再一定要跑,不然打起來沒人勸架,始終自家人,打傷了也不好。然後就是花時間接觸,開始有摩擦,以後感情會更好,著點是可以肯定的,前邊不了解,打架的日子都過來了,後面了解了,什麼事情不能過去。感情好了,做一件事情,勝過麻木的做無數件事情。要是你婆婆明著和你對著乾的其實比背地裡說你壞話的要好的多,提現出你的個性,有個一兩年就好了。再說了,兒子剛結婚,媽媽也沒多老啊。

Ⅳ 女人為什麼要孝順公婆

作為晚輩,做到對婆婆尊重客氣即可。如果上升到孝敬公婆,作為女性就要思考幾個問題來問問自己,問問你的老公。 老公對老婆不好,媳婦是否應該孝敬公婆? 老婆對老公不好,女婿是否應該孝敬岳父母? 媳婦要求女婿和岳父母同住,好好伺候老人,給他們洗衣服做飯,事事忍讓絕不頂嘴時,你能做到幾分? 有幾個男人能做到和岳父母同住,給老人洗衣做飯,事事忍讓絕不頂嘴呢? 比如說 男人去岳父母家是不幹活的,女人去公婆家也可以 男人是不同意和岳父母同住的,那女人也可以不同意 給公婆和岳父母的財物一碗水端平 過年兩家輪著來 以上幾個問題,男同胞們心理有了答案了吧 當然還會有人說媳婦孝敬公婆是傳統 那麼 結婚給彩禮的傳統你能遵守嗎 結婚男方家全款買房子的傳統你能遵守嗎 婚後女人不用工作,在家相夫教子,男人獨立養家的壓力你能承擔嗎? 在現代社會這些都不能傳統了所以同理 和公婆同住,媳婦伺候公婆,媳婦包攬家務這些也都不可能傳統了換言之 取而代之的就是 夫妻貸款買房,共同養家,分擔家務,對配偶父母尊敬有禮,因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夫妻要做到對四個老人的孝敬一視同仁,照顧贍養老人的責任是夫妻平均分攤,可以女兒主要分擔照顧岳父母,兒子主要分擔照顧公婆,畢竟自己的孩子照顧起來老人和孩子都放的開,說話輕了重了也沒事。 還有 有的老人對小家庭從財力和人力上付出的會比對方老人多 那麼 作為配偶一定要感對方父母的情,相應的對對方父母多付出些。 因為除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禮數外,公婆對媳婦的好,岳父母對女婿的好都是家庭中的人情,這些好就是要還的。 比如 俺覺得 媳婦認為公婆帶孩子是應該的,女婿認為岳父母帶孩子是應該的,這些都是不對的,老人帶孩子是幫了小夫妻,配偶都是應該感恩的。 再如 媳婦照顧生病的公婆,女婿照顧生病的岳父母等等,這些老人也都是應該感恩的。 不懂得感恩的媳婦,女婿和公婆,岳父母等等都是要批判的。

Ⅵ 為什麼許多兒媳婦,不願贍養婆婆

男方按照傳統付出巨大的代價給自己家添新人,可是做為兒媳明明沒有付出什麼,反而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去管公婆。對於男方家為了結婚付出的巨大代價覺得心安理得,那麼公婆付出的巨額彩禮,房子,車子的意義在哪裡,不是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嗎?

男人要孝順自個的父母就不能親力親為?

憑什麼孝順自個的親生父母就得靠犧牲媳婦這個外人?

娘家養大女兒是很容易的事情嗎?

女人都是風吹大的?

若是自個親生的兒女都不孝順而去厚著臉皮要求不是親生的來付出、犧牲和奉獻,這本身就是品質低下和道德敗壞的問題!

《婚姻法》有明文規定:男人無供養岳父母的責任,媳婦也沒有孝順公婆的義務!

不要認為您對您兒子好,兒媳就欠您的。

您就是討債,也要找對債權人。

如果您希望媳婦孝順您,關心您,也請您對媳婦好,將心比心。

並不是您的要求,就必須要求別人滿足您。

女人結婚了,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你就失去了所有,說到底最後就得到一個和她領證的人。

如果這個人不能愛你,疼你,護你,那麼你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了。

而且那個人還會經常對老婆說:對我媽好點,我媽養大我不容易。

卻沒一個男人會說,媽,對我老婆好點,我老婆離開父母一個人來咱們家多不容易,我們要好好對她。

男方付出是為兒子。和媳婦沒關系。

男方父母又不是給一個陌生姑娘買房買車。那樣這個女人必須孝順你。

別說你二老付出多少,付出的再多也只是為了兒子。有些男人娶了媳婦就要求媳婦必須孝順自己父母。

這個男人確忘記自己父母是為自己付出了。不是媳婦。

非得把孝順父母轉嫁的媳婦身上。媳婦孝順公婆是再婚後相處,磨合,自願的。相處好的婆媳可多了。

有些婆婆對媳婦橫挑鼻子豎挑眼。給媳婦氣受。覺得自己兒子了不起,媳婦進門就理所應當該怎麼樣。

甚至有些婆婆手伸的太長。管小兩口這不對那不行。本來兩口子挺好。下班回家小兩口做個家務,兒子洗兩件衣服。婆婆看到會說:這不是男人乾的活。婆婆你要知道家務本就該兩個過日子的人承擔。

他是你兒子你可以不用兒子。但他是媳婦的老公,可不是媳婦的兒子。

既然兒子結婚了,就讓他們自己做主自己過日子。老人要學會放手,男人要做好家裡的平衡。

婆媳才會相處的和睦。婆媳不和責任全在老公。有些男人愚孝什麼都順著自己父母。

覺得自己父母不容易。覺得媳婦理所應當就該怎麼樣,這樣的家庭婆媳矛盾都是自己兒子造成的。

好男人不會讓父母操心更不會讓媳婦委屈。婆媳關系自然好

Ⅶ 為什麼總是要求媳婦孝順婆婆

你把婆婆當來你的親生母源親、當作一個年邁的老人看待,不要當作丈夫的母親看。你覺得,你應該怎樣對待你年邁的媽媽、年過半百的老人?
想想自己當了母親之後,也有兒有女,自己下半輩子,希望自己的子女孝順你還是不用孝順你。如果擔心自己的媳婦不孝順你,那就燒香拜佛,生女兒吧,這樣一輩子也不用當婆婆,頂多當個丈母娘。
一個不孝順的人,不懂體貼和感恩的人,你的子女看的起你嗎?你自己看的起你自己嗎?見仁見智,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看法,言語不好聽,請別介意。對事不對人,大家都希望遇到最好的自己!

Ⅷ 媳婦為什麼要對婆婆好

其實最簡單的道理卻總有很多人想不明白,兒媳在法律意義上的確沒有義務照顧婆婆,但那時你愛的人的母親,你對她好老公看在眼裡也會更加的對你父母好,這樣生活才會更加的和諧幸福。再者說,婆婆也是長輩,就算作為一個普通的親戚長輩,尊敬、有禮貌、照顧,不也是應該的嗎?

而且人心都是相互的,你對婆婆好,時間長了對方感受到了你的真心自然也會對你好,這樣互相照顧日子才過的長長久久圓圓滿滿。所以兒媳婦們都要學起來,為了家庭和諧幸福,也要對婆婆更好一點。

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Ⅸ 媳婦是否必須孝順婆婆,為什麼

這個問題很簡單,婆婆是誰啊,是老公的媽媽,你對她不好,你老公能高興嗎?如果是回個有血性的男人,答對自己母親不好的媳婦只有一個下場,滾蛋。
、淡然現在很多男人根本不是男人了,娶了媳婦忘了娘的慫男太多了。
再反過來想想,你老公是不是要對你的父母好啊,如果你能接受你老公對你父母不孝順,那你就有權利對你老公的父母不孝順,不然的話,結論很明顯「自私」

閱讀全文

與媳婦兒為什麼要孝順婆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