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逵人物形象分析
李逵,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之一,綽號 「黑旋風」,具有農民的純朴、粗豪的品質,反抗性很強,對正義事業和朋友很忠誠,但性情急躁。是剛直、勇猛而又魯莽的人物典型,元代以來民間有許多關於他的故事。
李逵的性格特點是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嫉惡如仇,慷慨大方,重義疏財,率直粗礦,勇而有謀,膽大心細 !
(1)孝順殺人擴展閱讀
真假李逵:李逵回家接母親上樑山享清福,途中遇到李鬼冒自己的名剪徑打劫,砍了李鬼一刀。聽李鬼說要贍養九十老母,便沒有殺李鬼,還給了他十兩銀子。後來得知受騙,李鬼並沒有九十老母,才殺了李鬼,李鬼妻逃走。
怒殺四虎:李逵回家見母親,母親因思念兒子常年流淚,已經雙目失明。李逵騙母親說做了官,要接母親去享福。背著母親至沂嶺,母親直喊口渴。於是李逵讓母親坐在一塊大青石上,自己去給母親取水。不料取水回來,發現母親被老虎吃了。李逵悲憤交加,手提朴刀,連殺子母四虎。並收拾了母親的屍體殘骸,送到一座庵後埋葬。
斗浪里白條:宋江、戴宗和李逵三人到灑樓喝灑,李逵到漁場討要活魚打散了竹篾。「浪里白條」張順要和他理論,卻被李逵的重拳打跑。張順設計將李逵騙到江中。李逵不識水性,在水中被張順弄得萬分狼狽。後經宋江等人勸說,張順這才放過李逵,並和宋江等人結成了生死之交。
⑵ 人為什麼要讀書啊
因為讀書的好處來很多,例如:自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擴展你的見識。
3、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4、使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學習到不同的東西,感受世界的不同。
關於讀書的名言
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2、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培根
3、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雲亦雲,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看花,所獲甚微。—— 王梓坤
⑶ 為什麼那些涉嫌殺人的都是一些性格內向、老實的人
老實人或內向不會表達自己的內心,通常都是委屈求全,或者自認「顧全大局」而犧牲自己的感受,所以 負面情緒容易積累,而且這類人又有一部分不會梳理自己的情緒,沒有發泄途徑或者沒有可以轉移注意的開心事(如孝順的兒女,賢惠的妻子,有可能家人的抱怨更加是他苦惱),所以日積月累之下爆發出來的後果也更可怕,也要比普通人更加容易成為殺人犯去發泄自己的憤懣!
⑷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人物原形是黃巢嗎他真的殺人800萬
黃巢實際上是一個儒生,黃巢出身於一個靠販運私鹽暴利發財的富裕家庭,殷實的家底使得黃巢自小就有條件苦讀儒經以求晉身官場,卻不料屢次科舉均以落第告終。憤怒的儒生黃巢陡然間"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離開長安時扔下一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白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殺氣騰騰的誓言。 黃巢回家做了幾天私鹽販子。唐代規定只准國營企業經營鹽,黃巢沒有經營鹽的許可證,結果他們的鹽巴被查封沒收了。他便散盡家產嘯聚山林投身"農民革命運動"去了。黃巢變成暴民,是被暴官逼出來的。有暴官就有暴民,有暴民就有暴官,最後就是你吃我我吃你,吃得血肉橫飛,必然是對財產、對文化,對於所有社會生產力積累的破壞。 黃巢極端的復仇心理也促使他在戰爭中對社會不加選擇地實施了破壞政策,在攻佔廣州後製造屠城血案、劫掠財貨,屠殺與自己同屬商人階層的在唐經商外國僑民12萬人。 落第儒生黃巢從"怒發沖冠"變成了"怒發沖天"的農民起義軍的"沖天大將軍",公元880年攻陷長安,自立為帝,但他從當上大齊皇帝的那一天起便沉溺在了掩耳盜鈴式的帝王夢中,把唐末腐敗的政治制度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來了個全盤接收。 因為在長安坐皇帝時有人題詩譏諷,查不出作者索性把長安城中3000多無辜的儒生都砍了頭。黃巢將士進城時長安市民夾道歡迎,曾感動得起義軍散發金銀綢緞給民眾,到了黃巢稱帝後,黃巢士兵則如同明火執杖的強盜一般在長安街頭殺人越貨,爭搶美女,毆打平民。 黃巢更把戰爭失利的原因歸罪於對他失望之極的長安平民,這個在廣州北伐前從《詩經o北山》的"率土之濱"取了個"率土大將軍"美名的黃巢將城中男丁殺戮殆盡,來了個"巢怒民迎王師,縱擊殺八萬人,血流於路可涉也,謂之洗城"式的血洗長安城。 在許許多多苦難之中,最大的苦難,莫過於人食人,而所有發生在王朝末代的這類人間慘劇,莫過於唐末。而在唐末,所有食人者,又都比不上以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軍。 黃巢在失敗前夕包圍陳州近一年時間里,採用過機械化方式,將活人粉碎,以人肉作軍糧,供應他圍城部隊,以保證他起義軍的戰鬥力,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規模。其駭人聽聞的程度,既是中國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 黃巢所過之地,百姓凈盡、赤地千里。《舊唐書》記載:黃巢率領全軍圍陳州近一年,數百(一說三千)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俘虜,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並稱之為"搗磨寨"。陳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咸被其毒。"按最保守的估計,至少得吃掉十倍於張巡守睢陽城時的人口--30萬。 這位農民領袖大規模"吃人不吐骨頭"行徑,其野蠻,殘酷,恐怖,駭人聽聞,即使以唯物史觀判斷,也很難再冠以"革命"二字來美化他了。當然,"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在鐵與血的較量中,你不能將敵人消滅,對手也會將你毫不留情地除掉。所以,歷代農民鋌而走險,反抗強大的統治者,起義軍的頭目,無不殘忍野蠻,無不殺人無算。但是,像黃巢以人肉為糧糗的惡行,絕非一般意義的戰場上的較量,而是人性滅絕的屠殺.
⑸ 三國:董卓很殘暴,經常挖人雙眼、砍人手足,可董卓為什麼對自己的母親特別孝順呢
他殘暴只是用來治理人員的方法,就好像劉備經常用哭是一個道理。而對於自己母親孝順可能和他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有關。個人見解,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⑹ 古文翻譯
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2〕。拔去凶邪,登崇畯良〔3〕。佔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4〕。爬羅剔抉,刮垢磨光〔5〕。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6〕。」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7〕。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8〕。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9〕。先生之業,可謂勤矣。抵排異端,攘斥佛老〔10〕。補苴罅漏,張皇幽眇〔11〕。尋墜緒之茫茫〔12〕,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沈浸?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13〕。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庄》、《騷》,太史所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14〕。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具宜。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15〕。跋前躓後,動輒得咎〔16〕。暫為御史,遂竄南夷〔17〕。三年博士,冗不見治〔18〕。命與仇謀,取敗幾時〔19〕。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20〕?」
先生曰:「吁,子來前〔21〕!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22〕。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23〕。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24〕。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25〕。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於楚,廢死蘭陵〔26〕。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27〕?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28〕。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29〕。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30〕。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閑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31〕。
——選自東雅堂校刊本《昌黎先生集》
國子先生早上走進太學,召集學生們站立在學舍下面,教導他們說:「學業的精進由於勤奮,而荒廢由於游盪玩樂;德行的成就由於思考,而敗壞由於因循隨便。當前聖君與賢臣相遇合,法制健全。拔除凶惡姦邪,晉升英俊善良。具有微小優點的都已錄取,稱有一技之長的無不任用。搜羅人材,加以甄別、教育、培養,對他們颳去污垢,磨煉得閃閃發光。大概只有僥幸而得選上的,誰說多才多藝而不被高舉呢?諸位學生只怕學業不能精進,不要怕主管部門官吏看不清;只怕德行不能成就,不要怕主管部門官吏不公正。」
話沒有說完,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騙我們吧?我們這些學生侍奉您先生,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先生嘴裡不斷地誦讀六經的文章,兩手不停地翻著諸子百家的書籍。對記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點,對言論之編一定探索它深奧的旨意。不知滿足地多方面學習,力求有所收獲,大的小的都不舍棄。點上燈燭夜以繼日,經常這樣刻苦用功,一年到頭不休息。先生的從事學業可以說勤奮了。抵制、批駁異端邪說,排斥佛教與道家,彌補儒學的缺漏,發揚光大精深微妙的義理。尋找渺茫失落的古代聖人之道的傳統,獨自廣泛搜求、遙遠承接。防堵縱橫奔流的各條川河,引導它們東注大海;挽回那狂濤怒瀾,盡管它們已經傾倒泛濫。先生您對於儒家,可以說是有功勞了。心神沉浸在意味濃郁醇厚的書籍里,仔細地品嘗咀嚼其中精英華采,寫作起文章來,書卷堆滿了家屋。向上規模取法虞、夏時代的典章,深遠博大得無邊無際;周代的誥書和殷代的《盤庚》,多麼艱澀拗口難讀;《春秋》的語言精練准確,《左傳》的文辭鋪張誇飾;《易經》變化奇妙而有法則,《詩經》思想端正而辭采華美;往下一直到《莊子》、《離騷》,太史公的記錄;楊雄、司馬相如的創作,同樣巧妙而曲調各異。先生的文章可以說是內容宏大而外表氣勢奔放,波瀾壯闊。先生少年時代就開始懂得學習,敢作敢為,長大之後通達道理,處理各種事情,左的右的,無不合宜。先生的做人,可以說是有成就的了。可是在公的方面不能被人們信任,在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幫助。前進退後,都發生困難,動一動便惹禍獲罪。剛當上御史就被貶到南方邊遠地區。做了三年博士,職務閑散表現不出治理的成績。您的命運與敵仇打交道,不時遭受失敗。冬天氣候還算暖和的日子裡,您的兒女們已為缺衣少穿而哭著喊冷;年成豐收而您的夫人卻仍為食糧不足而啼說飢餓。您自己的頭頂禿了,牙齒缺了,這樣一直到死,有什麼好處呢?不知道想想這些,倒反而來教訓別人幹麼呢?」
國子先生說:「唉,你到前面來啊!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樑,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門臼、門橛、門閂、門柱的,都量材使用,各適其宜而建成房屋,這是工匠的技巧啊。貴重的地榆、硃砂,天麻、龍芝,牛尿、馬屁菌,壞鼓的皮,全都收集,儲藏齊備,等到需用的時候就沒有遺缺的,這是醫師的高明啊。提拔人材,公正賢明,選用人材,態度公正。靈巧的人和朴質的人都得引進,有的人謙和而成為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為傑出,比較各人的短處,衡量各人長處,按照他們的才能品格分配適當的職務,這是宰相的方法啊!從前孟軻愛好辯論,孔子之道得以闡明,他游歷的車跡周遍天下,最後在奔走中老去。荀況恪守正道,發揚光大宏偉的理論,因為逃避讒言到了楚國,還是丟官而死在蘭陵。這兩位大儒,說出話來成為經典,一舉一動成為法則,遠遠超越常人,優異到進入聖人的境界,可是他們在世上的遭遇是怎樣呢?現在你們的先生學習雖然勤勞卻不能順手道統,言論雖然不少卻不切合要旨,文章雖然寫得出奇卻無益於實用,行為雖然有修養卻並沒有突出於一般人的表現,尚且每月浪費國家的俸錢,每年消耗倉庫里的糧食;兒子不懂得耕地,妻子不懂得織布;出門乘著車馬,後面跟著僕人,安安穩穩地坐著吃飯。局局促促地按常規行事,眼光狹窄地在舊書里盜竊陳言,東抄西襲。然而聖明的君主不加處罰,也沒有被宰相大臣所斥逐,豈不是幸運么?有所舉動就遭到毀謗,名譽也跟著受到影響。被放置在閑散的位置上,實在是恰如其份的。至於商量財物的有無,計較品級的高低,忘記了自己有多大才能、多少份量和什麼相稱,指摘官長上司的缺點,這就等於所說的責問工匠的為什麼不用小木樁做柱子,批評醫師的用菖蒲延年益壽,卻想引進他的豬苓啊!(
⑺ 人死後究竟去了哪裡
親愛的朋友,你當確實的知道:世人的悲劇不在乎身心承受多少的痛苦,而是對生命與死亡的無知。
對於死亡的殘酷事實,人們所表現的是多麼的傲慢,無知;人們麻醉自己,故意忘記人生中無論享受也好,痛苦也好,都只是走向墳墓和死亡的前奏而已。
就如犯人行刑前的離別宴而已;這離別宴卻被各種動聽的詞語美化;不過與死亡的冷酷可怕強大相比,這種美化的麻木人心靈的的離別宴,更顯得可憐,無知,愚拙。
按照永恆的真理,肉身的死亡還不算真正的悲劇和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肉身死後靈魂永恆的歸宿並將來死人復活後所面臨的宇宙性的公義審判和對罪惡的永恆 刑罰———地獄永火的永遠刑罰;也叫第二次的死。
也就是說;所謂肉身的死亡,只不過是靈魂(生命)離開肉體,進入永恆;人若生前未認識真神,犯罪作惡(不敬畏真神就是致死的罪),靈魂被暫囚禁於陰間,等候(復活後成為不再朽壞的身體)大日的審判,並為自己的罪承受地獄的永恆刑罰。
同樣,人若生前認識真神,信靠耶穌,罪得赦免,成為神的兒女,得著永遠的生命,進入永恆的天堂並新天新地,享受永恆的福分;這事要成就在耶穌再回之時。
為此,你當確實的知道:人生不僅是旅程,更是朝向永恆的旅程;而死亡只是進入永恆的門;人一旦進入這門,就無法改變初衷;人就會得著自己生前所選擇的:不是天堂就是地獄。
可以這么說,世界上一切不合乎聖經真理的哲學,理論,主義,思想,觀點,學問,道理知識,文化,宗教,是——————
魔鬼為使人跟它一起下地獄而向人類發出的招募書;其上有罪惡,不義及一切情慾的事為印或證明書;
而耶穌基督的福音是永生真神從他聖潔的天堂和光明之地向人類發出的通知書,邀請書;
她是以公義為紙,以真理為筆,以愛為墨;並有耶穌基督的寶血為印記;並與天地萬物,聖經,耶穌完美的一生,十字架,與人類心靈同作見證。
為此,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在這個世界的使命和旅程的結束;生命從一個時空進入另一個時空;從一種狀態進入另一種狀態;
確切地說,肉體的死亡,是生命(靈魂)脫離肉體的轄制,從我們這個物質的世界,進入屬靈的世界;從時間進入永恆;並各自進入生前自己所選擇的地方:不是進入得釋放,得自由,得安息的永樂之地———天堂;就是進入暫時囚禁失喪之靈魂的可怕之地———陰間;從而等候將來宇宙性的公義的大審判;即——————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對罪惡清算的審判;審判的結果只有兩個永恆的極端:不是天堂永福,也叫永生;就是地獄永刑,也叫滅亡沉淪;
也就是說,到了神所命定的時刻,時間會結束,進入永恆;神要使死人復活,活人會改變,並永不再朽壞;
屬神的人要復活得完美的永遠的生命,享受永遠的福樂;這就是生命,愛,美,善的永恆意義和價值。因為他們生前回應神的呼喚,選擇了神,甘願做神的兒女,忍受世界的苦難,終久得著這上好的永遠的福分。
失喪者復活也不再朽壞,為要為自己的罪承受永遠的刑罰;那時,善惡之爭會結束;且永遠的結束;罪人的笑臉也將隨著耶穌的再來和審判的永遠消失。因為他們生前無視神的呼喚,見證,啟示,警告;選擇不要神,選擇罪惡;神就按人所選擇的給他們;能怨誰呢?
親愛的朋友,面對這些(其實是人生中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選擇什麼?
這不是可以輕視忽略的事;這不是可以開玩笑的事;更不是可以後悔的事。
你生前有選擇善惡的自由,但絕對沒有自由選擇你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其實人生中也常常這樣);你將絕對的得著你選擇的結果;也就如俗語說:
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這是永生神所命定;誰也無法改變。
這是死亡的真相;
這是永恆的選擇
這是永生與滅亡的選擇;
這是決定每一個人永恆命運與歸宿的選擇。
⑻ 人死後會去哪
我能看到這個問題,你我也算有緣
以下我把答案給你,但信不信由你
人去世8-16小時內,神識逐漸離開軀體,此時逝者的感覺宛如老牛剝皮,異常痛苦,一絲輕微的觸碰都會令逝者如千刀萬剮,生大憤怒,一般8 小時後神識完全離開,此時方可搽試、換衣、化裝等,也有少數人16小時後才會完全離開...
人去世後全身冰冷,但唯獨有一個地方發熱,8-16小時神識離開軀體後可觸摸判斷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
腳心發熱:地獄
膝蓋發熱:畜生
腹部發熱:鬼道(人死後大部分腹部發熱)
胸口發熱:人道
眉心發熱:天道
此為五道,因阿修羅五道皆含有,共稱六道。
頂門發熱: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瑞相:身體柔軟如棉、頭頂門發熱、面色紅潤、散發檀香(此香非人間那種,但可清楚聞到),火化後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
念佛人此種瑞相全國各地無數,有心想見的人皆可親見。事實勝於雄辯,誰雲佛法是迷信也?阿彌陀佛!
病人臨終時,家屬勿在病人面前相對而視,以免病人生起愛戀之情。如家人信佛,念佛時切不可帶著哭泣的音調,以免病人引起悲傷之心,而 失去正念也。家屬萬萬不可哭泣,致增情愛牽連煩惱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墮惡趣,豈不貽誤往生大事么!病人臨 終前後,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則病人易失正念,會墮三惡道的。
病者氣絕之後,以神識尚未離去,仍然是有知覺的。須經過一段時間,通身冷透,神識出離,壽、暖、識都離開了身體,方算死亡。在氣絕之 後,神識未去之前,心靈正是很痛苦的時刻。且有因感傷往事而流淚的,亦有因貪戀世間情愛子孫財寶而難割難舍的,或有因心願未了竟遽然 離世而悲傷苦惱的,復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時此刻,正是悲苦交集。
若又被搬動,又聞哭聲,豈不更使將去未去的心靈,受極大的刺激,生者能這樣忍心害理嗎?世人不知,認為氣絕就是死亡,往往因這種誤解 而鑄成大錯,病者家屬及孝順子女,不可不知也。
以一般錯誤舉動來說,只要病人一斷氣,馬上就悲哀啼哭,或撫摟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動強其正寢,或趁身體未冷先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 強心針,或注射防腐劑,或方斷氣立即被送太平間,或當天被移殯儀館。或更有兩三天即行火葬者。這些殘忍舉動,對神識未去仍有知覺的病 人,可算受盡慘毒虐待了。生者所行所為,實貽害臨終人不淺,將使死者痛苦墮落,愛之反足以害之,這是最可怕的。
不知神識未去,其所感受的痛苦,與常人無異。常人還可以呼痛呼救,可以抗拒。病人雖氣絕而神識未去的這段時間,硬要當作死屍看待,致 使病人冤枉受極大痛苦,而口又無法申訴。因不解臨終常識,而導致如此悲慘,寧不痛心!病人因遭受痛苦而心生嗔恨,因嗔恨心而使神識墮 落惡趣之中,雖孝子賢孫亦無所知也。
因此呼籲世人,在病人氣絕之後,神識尚未離去之前,假定為十小時至十二小時,在此時間之內,病室宜維持肅靜,不能有上述種種舉動,加 害病人之身,以維護神識得到寧靜與安全。病人睡的姿態,要聽其自然,不能移動他。過此時間之後,如見其身體僵硬,可用熱水毛巾敷其彎 節,使其轉軟。此時間內,不要探摸其冷暖,不要使蚊蠅觸及,病室內不閑談或悲泣。要利用十至十二小時,作有效的救度,引導病者的神識 走向光明前途,往生聖境永享快樂。這是家屬唯一的責任,也是為子女者唯一的孝道所在。
若已氣絕,因神識尚未離去,故仍在有知覺的彌留之際,如在各公私醫院或在自家,基於人道的精神,與謹慎的態度,應予以十至十二小時的 寧靜時間,並供給冷氣或冰塊,使病室溫度降低。同時對病人不可稍有移動,不可有一切錯誤舉動,前文中已經說過了。
至於卧的姿態,要聽其自然。以後可用熱水毛巾敷其彎節,自能轉軟如生。病房要肅靜無聲,不要閑談雜話。若斷氣前未及請人開導,此時亟 待善友於病者耳邊如前所說高聲開導之,亡者的心,即能覺知,使心有所歸,心有所依。家屬及親友應換班念佛,先念六字洪名十數分鍾,以 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佛號,一字一句要念得清楚分明。 最好隨著法師念佛的錄音帶念佛,心中兼想,求佛慈悲攝受,親垂接引。念佛聲不要間斷,要能使病人的神識,自耳根聽得句句分明,方能感 應佛的願力,而隨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在病房助念佛號,注意不要擾及其他病人。
人死後不到三天時 間,就火化了。這對亡者是很殘忍的事,因為七天內,亡者的識神可能還沒有走完。此時火化,對於了解生命真相的人來說——說是殺人,一 點也不為過。千萬注意,亡者家屬在度亡期(一般死亡中陰與法性中陰以及輪回中陰加在一起共53天)內千萬:
1.要素食;
2.不能同房;
3.不能歡歌戲舞;
4.要為亡者念佛,讀經,放生,供養法師,印經或者做法事等等,功德迴向給亡者。
第三,如果亡者因貪念或者怨恨太深等等原因沒有走,就會變成孤魂野鬼。這時,就需要考慮西藏的風俗:在亡者百天之內還要供養,或者逢 亡者的生死紀念日(即亡者出生日和死亡日),或者逢年節(像漢地的清明節、七月半、十月初、大年夜等),都要供養供養亡者,給他念念 經文,超度超度。就是害怕亡者沒有得度,落在孤魂野鬼之行列。
助念的目的,是要讓亡者放下一切牽掛,放下一切愛恨情仇,以及對身體,財產,子女,事業等等的貪戀不舍,然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前不了解佛教的,則需要先讓他相信極樂世界)。實質上,也就是引導亡者識神離體的過程,讓亡者的識神從頂門出,就證明助念成功 了——否則就證明還在六道輪回之中。
助念一般需要3——7天,因為識神離體,慢的可能就需要7天才能完成(有人以體溫來判斷識神離體完成沒有,實際上,真正能判斷的,只有禪 定工夫好的人才能判斷正確——他是直接看見)。助念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對學佛的人來說,助念是一個真修實證的機會:助念者會給亡者開示(家屬的配合是必須的,否則效果大打折扣 ),以讓亡者看破,放下,念佛;給亡者的冤親債主開示,以讓亡者的冤親債主不要障礙亡者往生;給亡者及在場的一切眾生念佛。有的助念 者還會用密宗的方法念咒等等,特別是《中陰聞教得度》,是很殊勝的。助念團會布置靈堂,寫牌位等等。世間法,出世間法,教理,修行, 溝通能力等等,都會在助念的過程中用到。
其次,如果助念沒有成功。那麼亡者就會形成一個中陰身。此中陰身一般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就會因業力的牽引而重新進入六道輪回。中陰身的習性與在世時一樣,會有飢餓的感覺。因此中陰期,亡者家屬最好在吃飯時,也為亡者添一碗熱飯菜(冷的亡者得不到,因為他是以 氣為食。但千萬不要有肉食,不要沾葷,否則亡者又添新業障礙去路),並且一定要喊亡者的名字(否則亡者得不到)。家屬每天為亡者開示 ,念佛或者讀經等等來幫助亡者,也可以請出家師父做法事超度亡者。只要操作得如理如法,中陰期,一樣能夠得度往生。
[推薦看《地藏菩薩本願經》、《現代因果實錄》]
⑼ 一個人是位殺人不眨眼的人,但她很孝順父母,她是位好人嗎如果是,如何解釋
一個極其兇殘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
他對他的父母是個好人,但他父母不一定認為他是好兒女。
被他殺害人的親屬等不會說他好人,
而被他殺害人的仇家會認為他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