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可怕

孝順可怕

發布時間:2020-11-30 16:25:08

① 說真的,父母不懂事真的很可怕

哎!性格決定的吧!是有很多父母是這樣,你不夠強勢的時候,你的很多決定都會被否決掉,感覺他們沒有沖勁,做事迂腐

② 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第一,父母生育來了我們,給予自我們生命,滴水之恩,尚且湧泉相報,更何況是養育之恩
第二,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不辭辛苦的在外賺錢養育我們,還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一切都是為了能讓我們在最好的狀態下成長,此愛無私,不求回報,更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和孝敬

第三,拋開個人感情,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其道德、法律都要求我們要有一顆孝順父母的心,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人類能延順到現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我們沒有做好孝順父母的榜樣,怎麼有說服力讓自己的孩子以後孝順我們呢?

③ 古時就講孝廉,這些父母也受得起,有什麼可怕的

孝廉 :
xiào lián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別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的科目,始於漢代,在東漢尤為求仕者必由之途,後往往合為一科。亦指被推選的士人。 2.明清兩代對舉人的稱呼。
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舉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於元光元年(前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並成為漢代察舉制中最為重要的歲舉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漢代官員的重要來源。
孝廉舉至後﹐按制度並不立即授以實職﹐而是入郎署為郎官﹐承擔宮廷宿衛﹐目的是使之「觀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務。然後經選拔﹐根據品第結果被任命不同的職位,如地方的縣令﹑長﹑相﹐或的有關官職。一般情況下,舉孝廉者都能被授與大小不一的官職。漢順帝陽嘉元年(年)﹐根據尚書令左雄的建議﹐規定應孝廉舉者必須年滿四十歲﹔同時又制定了「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這一重要制度﹐即對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試經術﹐文吏出身的則考試箋奏。從此以後﹐歲舉這一途徑就出現了正規的考試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種地方長官的推薦制度﹐開始向考試制度過渡。
師古曰:「孝謂曰善事父母者,廉謂清潔有廉隅者。」《漢書·武帝紀》

④ 很孝順的男人好嗎

不知道你是怎麼想到,孝順不是一件好事嗎?如果他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你能指望他對你的父母好嗎?如果他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好,你敢嫁給他嗎?

⑤ 一脈單傳、以後父母死的時候守孝真的狠恐怖麽沒了父母以後的日子是卜是更孤單

朋友你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很有孝心 「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因為求學離家在外,之後又因為工作,又或因為成家、養育子女種種原因,無法抽空回鄉看望父母時,卻忘了,父母已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 似乎,人生總也有忙不完的事,在一推再推之後,能奉養父母的時間,也隨之流逝。丘吾子的悲傷,誰能真正體會到呢?少年離家,可至年老回來時,一踏進家門,卻再也見不到父母了!錯過了奉養父母的機會,是人生多大的遺憾,逝去後,怎麼能追得回來呢? 《論語》有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當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上會有越來越多的不便,此時,正是需要我們在身邊照顧的時候。記得有一位女士,因遠嫁外地很少回家,有一次她回家時,卻發現年老的母親走路一跛一跛的。一看才知道,原來,母親因為年紀大了,無法彎下腰來剪自己的腳指甲,使得指甲長得太長而嵌入肉里,造成流血、流膿。當女兒看到母親這雙受傷的腳時,不禁難過得哭了,母親多麼需要她的照顧啊!於是從此,她每周都會回來看望母親一次,為母親泡腳、剪腳指甲。 在我們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照顧才能長大;可當父母年老需要我們照顧時,我們能否也陪在他們身邊,像當初他們照顧我們一樣,幫他們穿衣,給他們蓋被子,為他們剪指甲,挽著他們一起散步…… 時光易逝,在我們還有機會盡孝時,莫要再等待,丘吾子的遺憾警示我們:行孝不能等! 父親啥時都是冷冰冰的,可他把對子女的愛深深埋在心裡。 希望父親健健康康,父親健在,那是兒子的福氣! 世間一切有因必有果,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做兒子的遲早也要做父親,自己早已經做了父親,只有做兒子的孝敬自己的父親,才能為自己的兒子做出榜樣,等自己老了,才可享受到兒子的孝敬。人不要以為在姊妹中,自己為父母做的多了是吃虧,其實那是佔了大便宜。不信你看,那些不孝之子老來的下場吧!你孝順父親,你的兒子將來也會孝順你!這才是真正的報應! 願天下的兒子都做個孝順兒子,願所有的父親老有所養,平安幸福!

⑥ 古代愚孝多可怕,《二十四孝》中的兩位孝子為何挑戰了人性底線

二十四孝裡面的確是有很多的愚孝,因為那些所謂的孝順,其實已經變味了。他們犧牲了一切來孝順自己的父母,在我們看來那樣是不對的,那樣孝順的初衷就變了,孝順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加的好,而不能為了孝順自己的父母而舍棄自己的一切。


還有一個就是郭巨了,郭巨為了撫養自己的母親,竟然想要埋掉自己的兒子,因為他想用撫養他兒子的錢來善待他的母親。雖然在即將埋了他的兒子的時候挖到了黃金,使得他們一家都得以保全,但是過去的這個做法明顯是錯誤的,他這樣做已經完全的違背了笑的初心。

⑦ 淫邪和不孝順哪個更可怕

都挺可怕,

⑧ 所謂孝順就是聽話嗎

為什麼父母要求孩子不分青紅皂白地「聽話」?因為父母的父親也沒有教他「聽話」是需要以辨別對錯為前提的,在長輩們共同的一本教材里沒有「讓孩子獨立思考」「選擇真理」這些指引。他們情有可原地喪失了這種能力,當然也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不需要這樣的分辨能力。你見過哪一隻豬會教豬仔獨立思考嗎?如果有,那就是變種,後果是優先宰殺。 為什麼父母有扼殺孩子明辨是非的權力?因為「孝道」賦予了他們「父為子綱」的崇高地位。父母扼殺孩子的辨別能力可以在「孝道」的牌匾下得到嘉許的小紅花。 大人們都教訓孩子要「聽話」,「聽話」才是好孩子,卻不告訴孩子什麼是「聽話」?在中國人的口中,「聽話」似乎是一個條件反射按鈕,又象是個語焉不詳含糊不清的詞彙,後來我明白了,「聽話」是一種無需考究正確與否的服從,是一種剝奪了獨立辨別權利的接受,是一種上傳下達的命令,是一種培養奴性的養分,是一種執行「孝道」的美德。經過邏輯推導後就得出: 「好孩子」=無需考究正確與否就服從的人=放棄獨立辨別權利就接受的人=培養奴性的人=堅決遵行「孝道」的人――這樣的公式。 當然稍微變化為「孝道」=盲從=拒絕獨立思考=奴性――也不算錯誤的。 通過這些思考,我大致明白了幾點事實: 1,「孝道」是一種單向要求晚輩以長輩為尊的規則,是一種純粹上對下的約束。「孝道」並不嚴厲規范長輩對晚輩行為的尺度; 2,「孝道」的核心邏輯是「原債」――父母對孩子有生養的「天恩」,恩情天高地厚,孩子一出生就是虧欠父母的,就算為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甚至為父母肝腦塗地也是無法報答萬一的。也就是說兒女這一輩子是無望還清債務了,於是就衍生了「做牛做馬」「結草含環」之說。算是對債務人償還時間期限的一種含糊的規定。 3,在古代,如果晚輩膽敢不孝順,不僅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法律條文是可以辦你的。也就是一種由國家暴力機器強制監督執行的行為規范。 2,「孝道」要求晚輩聽長輩的話,也就是說「聽話」的孩子才「乖」才符合「孝道」的標准。致於什麼話該聽什麼話不該聽沒有界定,默認值就是什麼話都要聽。合理的推論結果就是:不辨別的盲從長輩意見就是「乖孩子」,是成為「孝子」的先決條件。 3,「孝道」要求晚輩對長輩好,致於怎麼為「好」的標准則完全根據長輩的喜好而定。也就是說拍馬屁還要拍對位置,位置錯了拍得再好也是不孝的。比如說二十四孝圖中「卧冰求魚」的故事,孩子的後娘愛吃魚,孩子就要弄到魚給後娘吃,這才能讓後娘開心,馬屁拍准了才乖才孝順。如果孩子那時候不到冰面上躺著而是煮了一盆後娘不喜歡吃的兔子肉,就是不孝子,至少孝心打了折扣。 孩子,這些東西聽起來是不是挺無理挺可怕的?可是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人就是被這么「醬」過來的。包括我自己也未能倖免地被「醬」了一些,惡心了好多年。也許你會問,這么不好的東西它怎能不被推翻反而長盛不衰呢? 要知道,這世上存在的東西未必正確,但卻是可能「合理」的。所謂「合理」是對「結果」「正當性」的一種含糊其詞的肯定。(這背後錯綜復雜的關系我們以後再談) 即使是一種後來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東西,在被完全開膛破肚之前總會被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在維持著錯誤的軌跡,這或許可以認為是歷史的慣性使然。象「孝道」這種被「原債」謊言包裝的枷鎖能夠完整延續千百年大行其道一定有它的存在道理。 到底是誰在背後上下其手?根據「誰從事件中受益誰就是始作俑嫌疑人」的推導原理,我們來看看背後有哪些利弊。

閱讀全文

與孝順可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金嚴重 瀏覽:47
過年給老人送什麼好 瀏覽:56
名人孝順母親事件 瀏覽:254
老年人失眠夜尿多怎麼治療 瀏覽:988
長壽區重慶鋼鐵 瀏覽:58
散熱器在多少度時候比較延長壽命 瀏覽:493
60歲編劇 瀏覽:254
老年人冶痰濕健脾胃用什麼葯治 瀏覽:493
農村養老保險退休後拿多少錢 瀏覽:616
老年痴呆暴躁期得多久 瀏覽:101
重陽節的含意是什麼意思 瀏覽:424
城鄉養老金交了11年領多少錢 瀏覽:337
養老院是怎麼營銷 瀏覽:574
貴州省公務員提前退休及退休金政 瀏覽:169
五行裡面養生指哪些 瀏覽:817
50歲媽媽真絲連衣裙 瀏覽:556
揭西金和鎮養老金多少 瀏覽:172
重陽節退休教師座談會新聞稿 瀏覽:479
老年人咳嗽白痰 瀏覽:915
重陽節體檢退休工人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