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狸貓換太子」與包青天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元代有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清代有小說《七俠五義》,現今有三十集電視連續劇《狸貓換太子傳奇》,加上歷代傳說綿延不絕,故而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故事很精彩,然與史實出入較多,有許多想像和拼湊的成分。最為可笑的是,與史料稍稍對照一下就能發現,案件審理之時,即歷史上劉後過世、宋仁宗親政的明道二年(1033),包青天剛中進士不久,而且因為父母年高,朝廷任命他為大理評事、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的職務,他都辭不赴任,一直在家侍奉雙親。直到景祐三年(1036),包青天才出來做官,擔任天長(今安徽天長市)知縣這樣一個小官,根本沒有機會和能力去審理這樣一個大案。不過故事與歷史的巧合是,宋仁宗的確不是劉後所生,他的母親也的確姓李,宋仁宗也的確曾為自己的身世而大動干戈。
把這些大事細細梳理成一條線,就不難看出劉太後去世不久那些日子裡,在宋仁宗的主導下,朝廷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無刀光劍影,但明顯伴隨著鶴唳風聲。
不過,開棺驗屍之後,宋仁宗非常後悔自己的魯莽,覺得有愧於劉太後對自己的撫育之恩,於是,「詔中外勿輒言皇太後垂簾日事」,把身世問題拋卻一旁,全身心投入到了更重要的邊防要務和改弦更張的朝廷大事之中去了。可見,整個事件與包青天毫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