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兒童畫

孝敬兒童畫

發布時間:2020-11-29 23:03:34

Ⅰ 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心得300字

今天,我准時的坐在沙發上收看於丹老師的講座。
於丹老師主要講了三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她在第一個主題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說:「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才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干砍了做獨木舟。」中年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中年長出了一根根白發,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這個人說:「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著我們。孝為德之本,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擔愛與責任。
要想成就別樣的人生,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對自身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
看完講座,我對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Ⅱ 包括愛國,宇宙,孝順,校園,保護環境的兒童畫

童畫秀秀APP上應該會有,我看上面有好多孩子在畫畫和曬畫。好象最近他們還在辦網上繪畫比賽。

Ⅲ 怎樣跟孩子溝通

心理學把接納視為溝通的先鋒。接納就是在跟孩子溝通時,注意接受、容納、解讀孩子傳達出的各種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更妥當的回應。當需要說服孩子的時候,接納的語言表述是:「我很理解你現在的感受(委屈、傷心等)」;重復孩子說過的話表示接納;還可以用肢體語言和表情來接納。
專家建議家長們要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想、行動的方向。要善於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台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的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Ⅳ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到底有多大

我們每一個人在這一生中一般會有兩個家。第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家裡有爸爸媽媽,很多人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則是我們長大後和愛人新組建的那個家。我們把從小長大的父母家叫做原生家庭。
那麼不和諧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和影響呢?
1. 壓抑孩子的想法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在處理事情方面,永遠沒有父母考慮的周全,所以認為孩子什麼都得聽自己的。孩子所想的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更成為父母嘴上常說的"你懂什麼",被壓制想法的孩子長大後對周圍的人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會變得固執己見聽不進去勸說。


客觀上講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發展的好與壞在影響程度上並不是毀滅性的,每個人在認識到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種種不好時,是可以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改變的,最終通過不斷彌補自身缺陷,實現突破完成逆襲,成就一個最好的自己。

Ⅳ 如何提升教師職業認同感

一直以來,教師都是一個倍受尊敬的職業,諸多美譽將老師捧上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壇。但是,在金燦燦的榮譽面前,教師們的職業認同感卻在日漸降低:
國家層面:說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但事實並非如此;社會層面:視教師群體為理性的典範,道德的楷模,無形中給教師戴上沉重的道德枷鎖;學校層面:很無力很悲催,家長的無理取鬧是常事,告上法庭也不是少數,學校成了弱勢,教師很難對於這樣的一個依靠產生認同感;家庭層面:教師無論是從金錢上還是時間上都無法更好地孝敬父母,撫養子女,愛護配偶,照顧親朋;學生層面:社會越來越發達,學生越來越難教,尊師重教的風氣漸漸淡薄,讓教師越來越有挫敗感。
以上種種都從側面說明,在當前多元背景下,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達到較高程度的職業認同感是校長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我是這樣做的:
一、師德引領,曉以理
一個教師,有了正確的職業理想,才能把教育當成事業來追求,才會由從業到敬業,最終樂業。當每個老師都覺得教育不是為了領導,不是為了職稱,不是為了榮譽,而是只為了自己的樂趣本身時,這種良好的職業心態就會讓教師擺正理念,正確定位價值觀,職業認同感也就隨之提升了。
每周的政治學習,我總要結合實例進行敬業、奉獻精神的熏陶。一種是比較老套的用名師先進事跡來感染教師,這些需要仰視的名家帶給大家仰望星空的職業憧憬。但更多的是尋找身邊的典型人物——近在本校,就是在眼前,樹立身邊的榜樣更有鼓動性和激勵性。每年的師德演講活動中,校園里那些兢兢業業,甘為人梯的教育人,成了老師們演講的主角,一致的贊揚和尊重深深影響了教師們的職業追求。
作為校長,我常常身先士卒,帶頭演講:《後車座的溫暖》——用自己從教27年後,第一屆的學生還集體看望我並歡聚一天的事例,讓教師們認識到自己的付出有著長久的、最高層次的精神上的回報;《孩子,你真香》——用自己關心留守兒童,收獲一個孩子純真童心的故事,向老師們傳遞著作為一個教師所特有的職業幸福感。真實的故事,領導的垂範,大大提升了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二、情感投入,聚人心
人是感情動物,我深深明白投之以情對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
首先,生活上關心老師,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家有孩子中考、高考的,主動詢問,能幫則幫;家有老人的,適當給予照顧;每年的體檢,親切提醒,並親自將體檢報告送上;記住每個老師的生日,送上一張賀卡一朵玫瑰……諸如此類生活上的細節關愛,暖了人,聚了心。
其次,發現閃光點,不吝表揚和肯定。領導和組織的肯定,是對教師精神上的鼓舞和滋養,是抵制職業倦怠最有利的武器,人可以為一知己舍棄千金,緣何如此?就是教師心中產生的強大的內驅力使然。所以,大至獲獎,小至撿起一張紙,我都看在眼裡,適時給予褒獎。真誠的贊美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教師們就在這樣的肯定中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價值,那一點小小的認同感得到了滿足。
再次,讓節日帶給教師幸福感。春節、元宵、中秋、重陽……這些重大的傳統節日到來之際,學校都會向每位老師發送簡訊表示祝福,短短一句話,卻暖了一群人,特別是一些專屬於老師的日子,比如「教師節」「三八婦女節」(學校90%為女教師)等,學校更是用心構思,送上特別的溫暖。學校曾在三八婦女節之際,為每位老師送上一盆精緻的盆栽,我寫了76張不同內容的粉色祝福卡插在盆中一並送上;教師節之際,學校為每位教師定製一枚精緻的刻有每個人名字的中國風書簽。盆栽、書簽不值錢,卡片也低廉,但在老師的心裡,情誼無價,幸福無限。
三、文體活動,凝以情
有閑情才有智慧。開展文體活動從來都是活躍教師生活的重要途徑,它既可以鍛煉教師們的身體,又能凝聚一群人的感情,幫助老師找到職業的歸屬感,進而提高職業認同感。
學校每年都組織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如女教工跳棋比賽、男教工象棋比賽、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教工運動會、新年匯演、課間健身操等。去年元旦之際,我們開展了「健康生活 快樂工作」知識競答暨文藝展示活動,全體老師在輕松的搶答中了解了健康知識,更欣賞了同事們嘹亮的歌聲,出眾的舞姿,其樂融融;今年婦女節之際,我們開展了「挑水工」「跳長繩」的趣味游戲,不管年長的還是年輕的,個個放下工作,來到操場,參與活動,所有人都神采飛揚,精神抖擻。剛結束的六月,所有的老師都參與了「夢起航 心飛揚」藝術節系列活動,歷時一個月,齊動手,同努力。這個過程中,人與人更近了,心與心更暖了,豐富的活動成了凝聚人心的強有力的紐帶,向心力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也同樣增強。
在當前的多元背景下,校長有責任帶給教師們滿滿的職業幸福感,幫助他們找到歸屬感,讓他們感到在校園里有著心靈的自由、理想的放飛和奮斗的快樂。這樣,教師才會產生強烈的職業認同感,做幸福的教育人!

Ⅵ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讓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習僅僅是為了考試難免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和解決問題,讓孩子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更加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之外,讓孩子多參加一些試驗和實踐活動,孩子對知識的理解才更加的深刻,對知識的應用才更加的靈活。

對學習充滿興趣,明白學習的意義,孩子們才更願意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願意每天去學習,從而自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全文

與孝敬兒童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陌生老人稱呼什麼 瀏覽:295
親戚給父母掃墓怎麼答謝 瀏覽:458
老河口駕駛員體檢在哪裡 瀏覽:285
重陽節郊遊通訊稿 瀏覽:563
現代人長壽的是 瀏覽:80
富順哪裡有養生 瀏覽:608
浦北為什麼有長壽之鄉 瀏覽:729
父母都在工地受傷了該怎麼辦 瀏覽:537
農村養老費多少 瀏覽:897
新聞中心走進老年大學拍攝 瀏覽:525
累計繳納社保多少年可以辦理退休 瀏覽:115
癌症體檢怎麼做最有效 瀏覽:575
今年徵兵體檢在哪裡河北 瀏覽:391
老年人肺臟主要變化 瀏覽:31
老人不聽話怎麼辦視頻 瀏覽:123
長壽是指 瀏覽:165
2017至2020山東養老金上調多少 瀏覽:753
社保繳15年未到退休年齡怎麼辦 瀏覽:837
養老院常用物品清潔消毒制度 瀏覽:878
花葉長壽花是什麼品種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