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想品德課 關於孝敬父母的教學設計
http://edo.com
中國教學資源網
一個免費的資源庫不錯的。
可以看看。
可以去感恩中國看一下,
上面這個網站首頁有鏈結,裡面的關於有個鳳凰台采訪的電影不錯,可以用一下。
2. 領導是喜歡老實的本分規矩的,還是喜歡不老實不規矩,假如一個下屬孝順善良品行好,但是能力一般不出什麼
現如今很多領導注重的是員工的行事風格,很多時候如果領導喜歡你的做事風格 那麼就算你平時犯了一些小的錯誤 領導也不會責怪你 因為他了解你的行事 和作風
3. 古代思想品德優秀、孝順父母的人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
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
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
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
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
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
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
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
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傑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
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傑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
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
了思親之淚。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於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
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
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
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
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
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
了肉刑。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二十四孝_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
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
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
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
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
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不給你復制啦,到網路找二十四孝故事,講得很清楚,這里有少量的故事不太真實,過於做作!
4. 一個不孝順父母的孩子,品德不好,能否考上好大學
不孝順父母,品德不好的人他的學習肯定不會好,就算他學習好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學,就算他考上大學,學校領導要是知道他的事也不會收他入學的。
5. 品德方面孝順父母,做力所能及之事等
明事理,讓父母省心便是最好孝順~做人應該獨立自強,總是依賴他人可不行。
年紀不小了,是可以試著獨自去完成一些事,是該讓自己學著獨立,去理解和適應這個社會了。父母再強大他也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的~成長成熟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
衣服自己洗,自己房間自己整理,學著做做飯~
6. 惡父母品德不好要不要孝順
要,但是也要劃清界限。你需要做的就是你能幫的就幫,不能幫的盡力幫,實在不行那就算了,自己也仁至義盡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雖然有錯,但也把你養長大了。他們不仁你也不能不義。不過如果太過分了,那麼收回以上話。給點生活費就可以走人了
7. 雍正的皇後品行怎樣
1、孝敬憲皇後
孝敬憲皇後,烏喇那拉氏,雍正帝第一任皇後,其父為內大臣費揚古,生母覺羅氏追封多羅格格(其生母為努爾哈赤玄孫)。康熙三十年(1691年)為康熙帝賜封給當時的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的元配嫡福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烏喇那拉氏生下雍貝勒嫡長子弘暉。但是在四十三年(1704年)弘暉不幸過世,得年只有八歲。雍正元年,冊為皇後。雍正九年(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葬於清西陵之泰陵。十二月十日,雍正命顯親王衍潢、理親王弘皙齎冊寶,上大行皇後尊謚。特以冊寶謚曰:孝敬皇後。雍正十三年,追封孝敬憲皇後曾祖父透納巴圖魯,祖父布克查,俱為一等公;曾祖母和祖母俱為一品夫人。遣官致祭,修墓立碑。乾隆,嘉慶帝累加謚,全謚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庄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後。乾隆二年(1737年)與雍正帝合葬於清西陵之泰陵墓園。
2、孝聖憲皇後
孝聖憲皇後,熹貴妃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的女兒。在雍親王府邸為妾,號格格,為低階侍妾。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皇四子弘歷(即後來的乾隆皇帝)。雍正初,封為熹妃。地位次於孝敬憲皇後、年貴妃、齊妃。但後來隨著皇後、年貴妃逝世、齊妃之子弘時失帝意,地位日漸升高。八年,晉封為熹貴妃,為雍正朝後期後宮統攝者。乾隆帝尊為皇太後,徽號崇慶皇太後,移居慈寧宮。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累上尊謚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孝聖皇後長壽,一般認為跟其出身不高,早年從事勞動有關。這種體質也遺傳給乾隆皇帝,使乾隆皇帝一樣成為高壽者。
8. 有一種品德叫孝順記敘文 600字左右
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認為我就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首先,我會做好自己。我認真學習,每天一回家就先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好,遇到難題盡量想辦法自己解決,比如查字典、上網路等等;生活上,我的獨立能力較強,比如我從一年級開始就自己上下學,現在周五放學我能一個人乘公交車回老家。其次,爸爸媽媽們平時工作較忙,我不僅自己能照顧自己,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倒垃圾、掃地、燒飯我都行,每個星期六,家裡拖地的活就是我包乾的。爸爸媽媽常說:好好學習,好好生活,獨立自主,讓爸爸媽媽少操心,就是最大的孝心。
另外,關愛老人也是有孝心的表現。因為老人們用自己的青春年華為家庭和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每到周末,我和爸爸媽媽就一定會回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和他們聊聊天,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還會利用假期去附近的福利院去看望孤寡老人。還記得9歲那年我組織假日小隊去敬老院。那天,我和同學買了水果來到敬老院,先把水果分給老人們吃,然後開始幹活。我們拿起大掃帚在庭院里掃地。那時,正是>秋天,落葉滿地都是,但是我們用力把它們掃成一堆,然後一趟一趟地把它們倒到垃圾桶里,直到把庭院打掃得乾乾凈凈才離開。雖然我很累,但心裡卻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