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沒有關於孝敬父母的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
『貳』 關於孝敬父母的文章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你也可以投稿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時,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談談心,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因為我媽媽工作的原因,我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准備一份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好好學習。當父母因工作繁忙時,我就自煮飯,做些家務活,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生病時,像他們關心我一樣,我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他們端水送葯,噓寒問暖。當我和父母發生爭吵時,我便會做出一些必要的讓步,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後,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道歉。時常會和父母在一起講個笑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 你也可以投稿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現在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就這么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讓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又何了而不為呢?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叄』 關心父母散文
關心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在母親的盡心陪伴下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孝敬父母,不僅是我們青少年應該做的,也是社會上的每個人應該做到的。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嗎。這首歌唱出了為人父母的心聲呀。
關心孝敬父母,從現在做起。
『肆』 感恩父母的文章 散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敲打著窗欞,滴落在我的心扉。窗內的我捧著一杯香茗,裊裊的茶香溫潤唇澤,一股淡淡的清香妙滋肺腑,令人無比愜意,神思飄渺。窗外寒冷的氣息撲來,我穿上了母親為我編織的紫色白蝴蝶的毛衣。頓時,一陣溫暖直抵心懷,一股愛的暖流浸透全身,幽幽的心懷也隨雨絲飄逸。
去年的今天,我的母親帶著老花鏡,用心的手,將無盡的愛密密地縫進毛衣里,將深深的祝福融進那針針線線里,你為女兒日夜趕制了一件愛的衣裳,那是女兒的第37件生日禮物。女兒感激在心,穿著那件您用柔情蜜意編織的,秀著白色蝴蝶的紫色毛衣,我的心也隨蝴蝶在愛的花園里翩然起舞。母親看著開心的我笑了,笑得那麼美,那麼滿足,那麼愜意。
今天也是我的生日,兒生娘苦。在此,我懷著一顆深深感激的心感激母親將我帶到這個世界,感激母親在這38年來對我至深的愛和關懷。我買了一束康乃馨,表達女兒對您的感激之情。想像著我往年過生日,女兒會開心地為您和全家做一桌豐盛的飯菜來感恩操勞了大半生的母親。可是,今年女兒遠在千里之外,只能把對母親的深愛和感激化作文字,讓它帶著女兒的心聲飄向遠方的母親心中,母女連心,相信親愛的母親是會感知女兒的心意和祝福的。
「愛是一條小小的絲帶,母親用皺紋輕輕系住」。母親幾十年如一日地用愛的雨露滋潤著我,用陽光般的溫暖關照著我,用一顆無私博愛的心為我譜寫了一曲永恆的愛之歌。女兒好幸福好快樂地生活著,享受著溫馨無比的母愛。女兒長大了,也做了母親,那條愛的絲帶永遠都系在我的心中,看到母親額頭的皺紋清晰地刻著歲月的滄桑,幾多憂愁,幾許快樂,條條縱橫的紋絡里,布滿了對家的傾心恩澤。歲月讓媽媽蒼老,可媽媽的愛心卻依然火熱與家人的冷冷暖暖,兒行千里,母心隨千里,母親這個至尊的字眼昭然著大愛的深情,熾熱的關懷,暖暖地浸透兒女們的人生......女兒心中有說不清的感激。那不是衰老的標志,那是愛的五線譜。女兒心中的母親永遠是年輕美麗的,消失的是青春的容顏,可不變的是心中愛的情懷。心中有愛的母親是永遠美麗的,愛會讓人變得年輕,我祝願我親愛的母親永遠健康快樂幸福地守候著您的女兒。有母親的孩子永遠是最幸福最快樂的。累了,可以在母親肩上靠靠,傷了,可以在母親懷里療養,高興了,可以摟著母親的脖子親著、跳著,讓母親陪著我的笑聲留著幸福的淚花。那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我從小唱到大,在想您的日子常常會唱得淚流滿面。那《燭光里的媽媽》也是我喜歡的歌兒,唱著它,我的心就會被您的愛溫潤著,在您不在我身邊的日子,思念總會像潮水一般在我的心頭泛濫。拿起電話,聽到您的聲音,心才會靜下來,我知道,母親的愛早已深入我的骨髓,流進我的血液了,成為我生命中永遠無法割捨的情節。
親愛的母親,在我做了母親後,我更明白母親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的無私,多麼的偉大。我知道您孕育女兒的辛苦,更體驗到了您哺育女兒的艱辛。那份深情的母愛更體會至深。我知道了母親為什麼愛吃魚頭,因為好的魚肉都留給女兒吃;我知道了母親為什麼總在我離家的時候萬般叮嚀,因為兒行千里母擔憂;我知道了母親為什麼總是給我買新衣而自己很少添衣服,因為打扮漂亮了的女兒是母親的驕傲!我知道了母親為什麼總是千針萬線的為我織毛衣,因為那湧入了母親深情的愛的衣裳才最暖和;我知道了母親為什麼總是擔心我的身體,因為兒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我痛你更心疼......
親愛的母親,往事一幕幕讓我無法忘記啊,您的愛,您的情也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裡了,不管我走到哪裡,我都走不出您觀望的眼神。不管我置身何方我都會將您深深地想起。我知道了母親為什麼從小就讓我勞動,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因為您愛您的女兒,您希望看到我早點獨立,能堅強面對困難和挫折。母親是您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讓人喜歡的人。我現在生活得很幸福,我很感激母親,是您讓我有了一份快樂的心情,更有一個好的心態去生活,工作。我愛笑,因為您說過笑會帶給我快樂,笑會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也因我的快樂而快樂!是母親教會了我做一個正直善良,堅強勇敢,自信、自重、自尊的人,也讓我學會了用一顆感恩的心生活。我也將這些教給了我的女兒,她在我的愛心關照下也生活得很好。照顧好您的外孫女是你對我的囑托,我會好好地培養她,讓她成為我們全家的驕傲!時光流走,帶不去母親對我的愛,更帶不走女兒對母親的深情!揮不去的是對母親,父親以及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鄉愁啊,是一張船票,母親在這頭,我在那頭......此時此刻,在飄飛的雨霧中,我的心早已飛回了您的身邊,聆聽您給我的生日快樂的祝福,我彷彿也端起了那杯愛意濃濃的紅葡萄酒,雙手敬給為我操勞的母親,輕聲道聲:「辛苦了,親愛的母親!」我們都笑了,都醉了,醉在甜美的深愛里,醉在快樂的日子裡,醉在深情的祝福里......
親愛的母親,都說養兒防老。可為了我們的前途,您還是把我們放飛,您用您的寬容和愛理解了我們。我們不在您身邊的日子,母親要好好地保重身體啊,要知道,您的健康平安就是女兒的財富!母親呵,千言萬語,訴不盡女兒心中的愛和感激。萬言千語,化作一陣微風吹到您的身邊。願所有的快樂如意都圍繞您!健康幸福都包圍您!
親愛的母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請讓女兒在點燃的蠟燭里許下心願:願芳香醇厚的甜蜜縈繞您的生活,願我銀鈴般的笑聲盈滿您的眉間,願我全部的祝福揉進您的心田。一片綠葉,飽含它對根的情誼。一首頌歌,濃縮我對您的敬愛.讓您心中的花朵盛開如雲,讓芬芳伴您走過悠悠歲月。更多見:散文在線(www.sanwenzx.com)首發網址: http://www.sanwenzx.com/sanwen/qinqing/2010/15822.html
『伍』 孝敬父母的小短文
爸爸,是一棵大樹
媽媽,是一棵大樹
我是樹上的一隻小鳥在蹦來跳去……
在我傷心哭泣的時候是媽媽把我的眼淚擦乾我受驚嚇的時候是爸爸把我摟在懷中……
這些年過去了,媽媽的臉頰上多了一些細紋,頭上添了幾根白發,媽媽沒有以前那樣年輕漂亮了……我愛我的媽媽
『陸』 歌頌父母的經典散文及詩歌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只要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他就必定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或許你並不在意它,或許那顆感恩的心已被你遺忘在心靈的角落,或許它已經落滿了灰塵,但是現在拾起它,卻會讓你的生活發生巨大的改變。愛人者人恆愛之,恨人者人亦恨之。與其怨恨他人,不如反省自己。與其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心。人生最大的不幸是不會愛別人,只會恨別人慾要化解世人的仇恨,變成愛的樂園。起點就是感恩並孝敬我們的父母!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謝謝你們,我的爸爸媽媽!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孝順要及時,失去不再來,父母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柒』 孝敬父母的散文
孝敬父母的散文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象沒洗干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咸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咽神經老化的現象) ;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么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臟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幹凈。
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准備一份大小適當、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為他們不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捌』 孝敬父母的散文,詩歌
白居易警孝詩 -- 譬喻人不孝而望子孝者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
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
當年父母念。 今日爾應知。
『玖』 感恩父母的經典散文詩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陽光、水源,沒有父母,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那麼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就毫不猶豫回答: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這都是每個人都能深刻領悟的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在理所應當的享有著這一溫馨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很多人、很多事,其咎都源於人們不會,也不願感恩。
中國的文化傳統讓我們很難從口中說出「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
然而,這不應該是借口。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
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朋友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嫌煩。
其實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拾』 小學生孝敬父母的散文 m.sanwen8.cn
淺談孝敬父母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僅有條件敬近邊的神靈,也有條件外出敬神。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神,只看到大多數人在敬神——觀音菩薩和財神爺等,祈求觀音菩薩保佑我們平安,祈求財神爺給我們帶來財富。人的信仰自由,我們喜歡敬神,求個平安和發財,無可厚非。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把父母放在一邊不管,只信神靈,就有必要反省我們的行為了。在儒教中,百善孝為先。不管是相信佛教的人,還是有其他信仰的人,首先應孝敬父母。
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這是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的第一個理由。世上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是父母給的,無論父母是貧賤還是富貴,是健康還是傷病在身,是勤勞善良還是好逸惡勞,作為子女的我們都應該孝敬父母。從小要愛家,與父母多溝通,關心父母,願意為父母分憂,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感到高興和自豪。因為我們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從我們身上的一舉一動中,可以體驗做父母的幸福和快樂。因為這幸福和快樂,父母不惜一切保護我們,給我們一個安身立命的家。因為有家有父母,任何時候的我們,受到任何委屈和挫折,都不會感到孤獨和失望。孝敬父母就是愛家,為我們的心靈安家。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含辛茹苦把我們培養成人,這是孝敬父母的第二個理由。世上最講奉獻的是父母,他們在培養我們成人的各個階段,從不討價還價。特別是母親,十月懷胎之後一朝分娩,自己沒吃任何東西,也要給孩子餵奶。從餵奶、換尿布到穿衣、喂飯,再到牽著孩子的手教孩子走路,再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再從找工作到結婚成家,哪一個階段哪個細節,沒有父母的牽掛和無私奉獻?正因為有父母做我們的堅強後盾,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做事,我們才有今天。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我們在父母面前做得越好,父母越高興,我們的壓力和負擔越小,在工作及其他方面就越有干勁,也就是說,孝敬父母能夠給我們的人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良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更加自信,充滿活力和熱情。
每個人都會象父母一樣變老走上死亡,孝敬父母,就是積德,就是為健康長壽創造條件。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躲不過的自然法則,要想長壽,就要有一個健康心身。孝敬父母的一言一行不是做樣子,而是從小養成的良好品性。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不管是在農村的老家,還是在大都市的別墅里,都會想盡辦法,多抽點時間與父母團聚在一起,聆聽父母的教誨,關心父母的冷暖,為消除父母的病痛不惜金錢、時間和精力。實際上,孝敬父母就是積德,為後代樹立榜樣,當自己年老體弱的時候,兒女們會像我們一樣孝敬老人,使老人安度晚年,享受人世間的最後尊嚴和溫暖。有人說,長壽有遺傳性,我想這長壽的秘密就是身心達到內外平衡。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就不會擔心任何天災人禍。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心盡力孝敬父母,父母天年之後,就不會擔心父母在天之靈來懲罰我們。心胸寬廣,淡泊名利,愛護家人和自己,父母長壽就是我們的福氣。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如今,「常回家看看」寫進了有關法律條文,這是針對現實而制定的孝敬父母的強制措施。現代社會,手機、電腦普及了,我們與父母見面的時間就少了,親情也淡薄了。當心靈感到不安,或者遇到巨大挫折和打擊時,我們常常採取去廟堂拜菩薩、敬神靈的辦法來消災祈福。實際上,父母是最應該敬的神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只有發揚光大,代代相傳,才能喚醒我們的神智,做一個真正的正常人。不少老人和未成年人留守在農村或小城鎮,能夠做事的我們就在外奔波。不管我們在外奔波是多麼辛勞,也不能忘記家裡的老人和孩子。當我們有時間休息或享受長假的時候,還是回家孝敬父母吧,父母不僅把我們養大了,還要承擔我們管教小孩的義務,於心何忍?不回家到外面消遣,就是心裡不安的主要原因,再怎麼敬神拜佛也是假的,不誠心的,那隻是我們尋找安慰的扭曲的方式而已。(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當我們考慮去求神拜佛的時候,先回家看看父母,孝敬父母吧!望穿秋水的父母就是我們心靈上最好的神仙,他們可以幫助我們睡好覺、吃好飯、做好事、行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