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瀝盡心血造句
父母歷盡心血把我們養大,我們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
㈡ 帶俞和朝的成語
1、伯俞泣杖
【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解釋】: 指孝順父母。
【出處】: 漢·劉向《說苑·建本》:「伯俞有過,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嘗見泣,今泣何也?』對曰:『他日俞得罪,笞嘗痛,今母之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舉例造句】: 你孝順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三折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孝順父母
【故事】: 相傳古代有名的孝子伯俞犯了錯誤,他的母親拿拐杖打他,伯俞哭了,母親覺得奇觀,問他為什麼哭。他說:「以前我犯錯時你打我,我感覺到痛,如今你老了,不能打痛我了。是我不好,還讓年邁的你為我操心,心中有愧。」
2、都俞吁咈
【拼音】: dōu yú xū fú
【解釋】: 皆為古漢語嘆詞。吁,不同意;咈,反對;都,贊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堯、舜、禹等討論政事時發言的語氣,後用以贊美君臣論政問答,融洽雍睦。
【出處】: 《書·堯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舉例造句】: 君有過舉,臣當直言,都俞吁咈,古之所尚。 ★《續資治通鑒·宋理宗景定五年》
【用法】: 作賓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3、吁咈都俞
【拼音】: yù fú dōu yú
【解釋】: 吁、咈,反對的感嘆詞。都、俞,贊美、同意的感嘆詞。形容君臣議事融洽。
【出處】: 語本《書經·堯典》:「帝曰:『吁!咈哉!』」語本《書經·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舉例造句】:都俞吁咈,榮名動百僚;進退周旋,治道期千載。 ★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十五齣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㈢ 描述「對上孝敬父母,對下撫養子女」的成語有哪些
扇枕溫席
【拼音】: shān zhěn wēn xí
【解釋】: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 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舉例造句】: 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陳氏並扇枕溫席,叔父繪常嘆伏之。 ★《南史·劉苞傳》
孝悌忠信
【拼音】: xiào tì zhōng xìn
【解釋】: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舉例造句】: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禮義廉恥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二十三回
孝子賢孫
【拼音】: xiào zǐ xián sūn
【解釋】: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現比喻忠實繼承某種主張或舊傳統思想的人
【出處】: 《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舉例造句】: 我死後別無遺言,惟屬後世子孫,千萬莫把綠林習氣改了,那才是孝子賢孫哩。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一回
綵衣娛親
【拼音】: cǎi yī yú qīn
【解釋】: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舉例造句】:戲綵娛親,老萊子之孝。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祖孫父子》
王祥卧冰
【拼音】: wáng xiáng wò bīng
【解釋】: 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出處】: 《晉書·王祥傳》:「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
【舉例造句】: 你孝順似那王祥卧冰。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三折
㈣ 紋身孝敬父母四字成語霸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返哺之恩
㈤ 描寫孝敬父母的成語有什麼
愛老慈幼
【拼音】:ài lǎo cí yòu
【解釋】:慈:慈愛。 愛護老人與兒童
【造句】:愛老慈幼是人應有的美德之一。
祝哽祝噎
【拼音】:zhù gěng zhù yē
【解釋】: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 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造句】:賈母雖是封建太上權威,卻自有其獨特個性,她是「憐貧惜賤、祝哽祝噎
」的,是好尋歡作樂過快活日子的,對小輩是縱容溺愛的。
返哺之恩
【拼音】:fǎn bǔ zhī ēn
【解釋】: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造句】:烏鴉且知報返哺之恩,何況人呢?
㈥ 造句,孝敬
1. 兒女們要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
2.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 圍繞「孝敬父母」的話題,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4. 按照常情,子女應該孝敬和贍養老人。
5. 爸爸從海南帶回些熱帶水果孝敬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