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敬憲皇後唯一的兒子,雍正唯一的嫡長子,為何8歲就身亡了
雍正皇帝的嫡長子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他父母是近親結婚。要知道近親結婚是非常不健康的,那些近親結婚的人生下的孩子往往會身體非常虛弱。
按照當時皇後的地位來看,如果這個孩子能夠平安地活下去的話那麼一定是當時的太子。而雍正的這個兒子之所以壽命非常的短極有可能是因為雍正和皇後是近親結婚的關系。根據當時血緣的推斷來看雍正皇帝與皇後是屬於同一族的,所以他們有著相近的血緣關系。而近親結婚則會造成後代犯病的幾率大大增加,所以說其實弘暉從出生下來的時候身體就不健康。如果當時皇後與雍正皇帝並不是近親的話,那麼他們生下的這個兒子有可能就會平安長大。
2. 孔子學生里那個最孝順
曾子孝聖
3. 孝聖憲皇後與孝敬憲皇後是同一個人嗎
孝敬憲皇後雍正九年就逝世了,當時也並沒有封孝聖憲皇後為皇後,是後來她兒子乾隆封的。
4. 雍正後宮整理
列表:
1、皇後: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氏、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
2、皇貴妃:敦肅皇貴妃年氏、純懿皇貴妃耿氏。
3、妃子:齊妃李氏、謙妃劉氏、寧妃武氏。
4、嬪:懋嬪宋氏。
5、貴人:郭貴人、李貴人、安貴人、海貴人、張貴人、老貴人(存在爭議,一說康熙帝嬪妃)。
6、常在:那常在、李常在、春常在、高常在、常常在、顧常在、吉常在。
7、答應、格格、官女子:蘇答應、英答應、汪答應、德答應、伊格格、張格格、雲惠。
(4)孝敬孝聖擴展閱讀:
後妃資料:
1、孝敬憲皇後
孝敬憲皇後(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於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烏拉那拉氏,雍正帝原配皇後,滿洲正黃旗人,內大臣步軍統領雲騎尉費揚古之女。清代第二位烏拉那拉氏皇後,共三位。唯一一位沒有被廢黜的烏拉那拉氏皇後
2、孝聖憲皇後
孝聖憲皇後(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
十三歲時入侍雍親王府邸,號格格,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歷,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封為熹貴妃。
雍正十三年其子弘歷(乾隆皇帝)即位,尊為皇太後,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後。卒於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東陵。
3、敦肅皇貴妃
敦肅皇貴妃(?~1725年12月27日)年氏,雍正帝妃嬪之一,其名於史無記載。湖廣巡撫、後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齡之女。妃兄,廣東巡撫,工部右侍郎,內務府總管年希堯(長兄),原授一等公、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次兄)。
4、純懿皇貴妃
純懿皇貴妃(1689年11月~1784年12月17日),耿氏,管領耿德金之女,清世宗之後宮,生皇五子和親王弘晝。
5、齊妃
齊妃李氏(1676-1739)雍正帝妃子,知府李文燁女。雍正帝為雍親王時為側福晉,早期很受雍正寵愛。
雍正初,封妃,地位僅次於皇後烏拉那拉氏及貴妃年氏,地位高於乾隆帝生母熹妃鈕祜祿氏,為後宮第三位妃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胤禛
5. 乾隆皇帝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孝敬憲太後還是孝聖憲皇後(說清楚)速回!!!
乾隆的生母,
記載為「原任四品典儀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
傳說則有多種說法,如
、
包衣女子、
、「
」、海寧
人等。
乾隆的生母是誰,的確是一樁歷史疑案。皇帝的生母出了疑案,這
十二帝中是僅有的,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家的孩子被人調了包
康熙五十年(1711年)
六日,康熙從北京出發到達避暑山莊,九月二十二日回到北京。其間,乾隆的父親雍
胤禛,
六日赴
,八月十三日,乾隆出生。這中間只有17天。就是說,如果乾隆在避暑山莊出生,那麼他母親在臨產前17天,
,行動不便,怎麼會到避暑山莊去呢?乾隆的生母或許另有其人?
記載與
,有多種說法:
有一種傳說,乾隆生母是浙江海寧
(guān)的夫人。海寧
有「陳氏三宰相」———順治朝
陳之遴、康熙朝
龍、雍正朝大學士
,他們都不是靠
,而是靠自身能力當上大學士的。
,俗稱
,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傳說陳世倌與雍
一家常有來往,今天
的舊宅,還保存有一塊九龍匾,據說是雍正親筆書寫的。那一年恰好雍
的
和陳
的夫人,同月同日分別生了孩子。雍親王就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的男孩竟變成了個女孩。陳
意識到此事性命攸關,不敢作聲。那換入宮中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許
《清宮十三朝演義》說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就是探望親生父母。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陳
家的安瀾園,為的就是與生身父母相聚。但據孟森著《海寧陳家》考證,乾隆南巡第一次、第二次都沒有到海寧。第三次到海寧,陳世倌已死。可見
為了看望他的生身父母的傳說純粹是
,根本沒有根據。
陳家乾隆古裝像的園子叫「隅園」,因位於城的
而得名。乾隆第四次南巡住隅園,同浙江海塘工程有關,所以乾隆將「隅園」改名為「安瀾園」。
其實,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
雖已幼年早死,但第三子已經8歲,另一個
又即將臨產。且這時雍正才34歲,正當壯年,他怎麼會在已經有一個8歲兒子的情況下,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從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退一步說,其時雍正並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否登上皇位,又怎麼會知道陳家兒子是有大福之人呢?
雍正喝了
後發生了什麼?
第二種傳說,由晚清長沙
一位著名詩人、學者
提出:乾隆的生母雖然是
,但的確與避暑山莊有關。
是
的幕友,做過大學士
的
(家庭教師)。他在《湘綺樓文集》里提到乾隆之母:
始在母家,居承德城中,家貧無
,六七歲時父母遣詣市買漿酒粟面,所至店肆大售,市人敬異焉。十三歲時入京師,值中外姐妹當選入宮。……孝聖容體端頎中選,分皇子邸,得在雍府。
後來雍親
病,此女日夜服侍。數月雍親王病癒,她懷孕生下了乾隆。但清朝遺老金梁等認為:
女制度是非常嚴格的,從清宮《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可以看到當時清宮的一些有關規定。清宮的門衛制度更是森嚴,怎麼可能讓承德地方一個女子混進皇宮並入
呢?所以這種傳說是靠不住的。
第三種傳說,曾做過
都統
的近代作家、學者冒鶴亭說:乾隆生母是熱
人
氏。上海淪陷期間,作家周黎庵寫了《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發表在《古今文史》
上(
5月1日),援引冒鶴亭的說法,並添加雍正喝
等情節,增加了故事性:傳說雍正在做雍親王時,一年秋天在熱河打獵,射中一隻
,雍正喝了
。鹿血
,雍正喝後躁急,身邊又沒有王妃,就隨便拉上山莊內一位很醜的
漢族
幸之。第二年,康熙父子又到山莊,聽說這個李家女子懷上了「
」,就要臨產。康熙發怒,追問:「種玉者何人?」雍正承認是自己做的事。康熙怕家醜外揚,就派人把她帶到草棚。
在草棚里生下
,就是後來的乾隆。
台灣學者庄練(蘇同炳)在《乾隆出生之謎》文中、台灣小說家高陽在《
》書中,都認同這一說法,甚至於提出李氏名叫金桂,因為她「出身微賤」,而旨令
收養這個男孩,於是乾隆之母便為
。盡管乾隆生在草棚的傳說流傳很廣、故事生動、影響也很大,但那畢竟是
,是靠不住的。
第四種傳說,晚清文人天嘏在《清代外史》中,說乾隆知道自己不是
,因此在宮中常常穿
,還問身邊的寵臣看自己是否像漢人。乾隆的確在宮中經常穿
,現在故宮還保存著不少乾隆穿
的畫像,也許這就是引起傳說的原因之一。如果僅根據他穿的衣服而確定乾隆的出身,其結論肯定是荒唐的。
第五種傳說,民國時期曾任國務總理的
,從「老宮役」口中聽得所謂乾隆生母的故事,並對
之講道:「乾隆帝之生母為
,渾名『
』,隨其家人到熱河營生。」這種傳說因《
之日記》而流傳甚廣。
野史不可靠,
也說不清
雖然以上傳說並不可靠,但是,關於乾隆的生母,文獻與檔案上的確有疑點:
成書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蕭奭(shì)的《永憲錄》卷二記載: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
。遣使冊立
為皇後。詔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年氏為貴妃,李氏為齊妃,錢氏為熹妃,宋氏為裕嬪,耿氏為懋嬪。
蕭奭在這本書中還提出:「齊妃或雲即今之崇慶
。俟(sì)考。」就是說,在當時就有人對乾隆的生母是誰提出了懷疑。
清朝政府有個規定,皇帝家族生兒育女,每3個月要上報一次,寫明出生時間和生母。每隔10年,根據出生和死亡記錄的底稿,添寫一次皇室族譜,就是《
》。在
保存的《
》和生卒記錄底稿上,都清楚地寫著世宗憲皇帝(雍正)第四子
純皇帝(乾隆),於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由
鈕祜祿氏、凌柱之女誕生於
。
但是,這位鈕祜祿氏是
?
清宮檔案《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四日記載: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諭:尊太後聖母諭旨:側福金年氏封為貴妃,側福金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錢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裕嬪,格格耿氏封為懋嬪。該部知道。
同一件事,《清世宗憲皇帝實錄》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卻記載:
諭
:奉
聖母
:側妃年氏,封為貴妃;側妃李氏,封為齊妃;格格鈕祜祿氏,封為熹妃;格格宋氏,封為懋嬪;格格耿氏,封為裕嬪。爾部察例具奏。
這兩份記載的差異,可以作如下解釋:格格錢氏與格格鈕祜祿氏是一個人。因為她們都是同一天、都是奉
的
受封,所以熹妃只能是一人。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正式設立秘密立儲制,指定
為
。他的母親總要有一個高貴的出身,因此,將熹妃錢氏篡改為鈕祜祿氏。是否可能由
「
人四品典儀凌柱」將錢氏認作乾女兒?如果事實如此,就解決了身份與姓氏的難題。
在沒有其他確鑿證據之前,我們只能相信《實錄》和《
》的記載。不過,雍正檔案與雍正實錄關於熹妃錢氏與鈕祜祿氏的記載上的矛盾,至今仍不能夠完滿地解決。所以,乾隆生母問題,仍為歷史疑案。
傳說與真相
其實這些廣為流傳的說法,全是
。所謂的陳閣老,也就是陳世倌,乾隆六年擔任
大學士時間不長,就因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當時乾隆罵他:「少才無能,實不稱職」。
根據皇室族譜可以發現: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
雖已幼年早夭,但第三個兒子已經8歲,另一個王妃過三個月又添了一個兒子。而且,這時的雍正才34歲,正當壯年,他怎會在已經有一個8歲的兒子,另一個王妃又即將臨產的情況下,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從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
至於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寧並住在陳
人花園,據考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
海塘工程。浙江海寧是一個偏僻的小縣,當時找不到比陳家花園更好的地方讓皇帝住了。再說陳家花園離陳家住宅實際還有幾里路遠,乾隆在陳家花園住過四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更談不上「探望親生父母」了。
現在看來,所謂乾隆是
生在草棚里,或者本是陳閣老兒子的民間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至於乾隆的出生地,雖然史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但從清宮檔案來分析,落腳點應該是
。關於乾隆的身世,不管後人如何猜疑,如何寫進小說、拍成電視劇,都不能當成歷史事實來相信。
6. 雍正的孝敬憲皇後叫什麼名字
孝聖憲皇後
原名鈕鈷祿 凌若
康熙時,是雍正帝府中的格格,庶福晉,側福晉
雍正即位後,封她熹妃,熹貴妃
她兒子弘歷(即乾隆帝)在她死後,定謚號為「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後被稱為 孝聖憲皇後
(bz:個人較為喜歡孝聖憲皇後,若是有誤,請指出,感激不盡)
【另有小說 熹妃傳 也為游戲,可以去看看,挺棒的】
7. 甄嬛 就是慈禧太後嗎
不是慈禧太後。
1、甄嬛歷史的原型是清世宗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生於1692年11月5日(康熙三十一年九月廿七日),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
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後,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清世宗孝聖憲皇後十三歲時入侍雍和宮邸,號格格,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下皇四子弘歷。雍正元年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封為熹貴妃,雍正九年孝敬憲皇後去世後攝六宮事。雍正十三年兒子弘歷(乾隆皇帝)即位,尊為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後。卒於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東陵。謚: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