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現代孝順父母的感想

現代孝順父母的感想

發布時間:2021-01-16 18:47:16

⑴ 描述現代孝順父母的優美句子

蜜蜂,默默地、勤奮地奔忙著,勞動著。一天天,一年年,奉獻著甜蜜。慈祥的母親,我永遠忘不了那深深的母愛。

⑵ 現代孝順父母的故事

一天中午,一個撿破爛的婦女,把撿來的破爛物品送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後,騎著三輪車往回走,經過一條無人的小巷時,從小巷的拐角處,猛地竄出一個歹徒來。這歹徒手裡拿著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婦女的胸部,兇狠的命令婦女將身上的錢全部交出來。婦女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歹徒便開始搜身,他從婦女的衣袋裡搜出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裡包著一沓鈔票。 歹徒拿著那沓鈔票,轉身就走。這時,那位婦女反應過來,立即撲上前去,劈手奪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對著婦女,作勢要捅她,威脅她放手。婦女卻雙手緊緊地攥住盛錢的袋子,死活不鬆手。

婦女一面死死的護住袋子,一面拚命呼救,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

眾人押著歹徒攙著婦女走進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婦女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婦女回答說:「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說著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著。

寧可手指被掰斷也不鬆手放掉錢袋子,可見那錢袋的數目和分量。民警便打開那包著鈔票的塑料袋,頓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那袋子里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

為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時,小城嘩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婦女,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婦女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婦女的身後,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大門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麼認真。她用8塊5毛錢買了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節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一個,直到將8塊5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塊5毛錢,竟是為了買一點水果嘗嘗?

婦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個僻靜處,那裡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佇立良久,臉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後她將袋子倚著墓碑,喃喃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竟讓你剛13歲時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說:我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竟連你最後的願望都不能滿足,為了給你治病,家裡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於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吧,孩子,你嘗嘗吧......」

⑶ 關於孝的感悟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的。它是兒女們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當今的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令人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忘記了父母曾經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看待父母,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對父母行孝,不能僅僅是履行贍養的責任,讓他們衣食無憂,而是要從心底里尊敬父母,重在一個「敬」字。孝敬者,孝為行,敬為心。如果能對父母時刻懷有敬意,就能在一言一行中,在細微之處,都讓父母心理得到莫大的快慰,這可能是任何物質享受都無法比擬的。忙於自己的工作,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都不給父母打電話,幾年可能都不去看望父母,或是下班回家「掉臉子」,發牌氣,將工作中的不快發泄在父母身上,或是對父母呼來喚去,頤指氣使,動不動就惡言頂撞,沒個好聲氣,或是不思進取,任意胡為,不讓父母省心。凡此種種,皆是不尊敬父母的表現。如果我們能夠對父母多一點敬意,就能時時考慮父母的感受,注意自己的言行,使父母精神愉悅而滿足,也就盡到了自己的孝心。

孝順孝順,要孝,就得順,如果要真正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要理解他們的觀念,包容和尊重他們的習慣。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文化交流頻繁,新一代的年輕人與父母之間的觀念沖突愈益嚴重,以致產生了所謂的「代溝」。面對紛繁蕪雜而又變化迅速的社會,老人的許多觀念往往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經常會與子女在一些生活事務上發生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小事常常釀成大事,嚴重影響家庭的和睦。對於這一類問題,作為子女就做到又「孝」又「順」。對父母的觀念、習慣與生活方式,都要多忍讓一些,多包容一些,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們,更不能斤斤計較,惡言惡語相向;如果有觀念上的沖突,就要注意以適當的方式進行勸諫,多多溝通,盡量將矛盾化解。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願天下的兒女牢記:「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想想父母的有生之年,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從小事做起,善待自己的父母,關心自己的父母,讓天下的父母都能夠「老者安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們做子女的也就欣慰了!

⑷ 對「孝」的感悟

關於孝順的故事:
記得是六十年代某一年的冬天,下了好大一場雪,田野里,房子上,草垛上蓋著厚厚的一層雪被,屋檐上掛著又粗又長的櫨軲槌(即冰掛)。雪夜裡,靜得出奇,偶爾聽見一兩聲樹枝被雪壓斷的聲音。這時,我跟祖母摸黑坐在炕上,把腳伸進一個大糠布袋下取暖,祖母又給我講了一遍關於孝順的故事:
早前年,村裡有一個寡婦,拉扯著一個男孩過日子,毫不容易把孩子把扯大了,孩子要娶媳婦了。孩子嫌娘長的奇醜,就叫娘住進南屋裡。媳婦進門後,孩子就對媳婦說南屋裡住著雇來的老媽子(傭人)。寡婦很愛自己的孩子,不想把事說破,強忍著淚咽到肚子里,在家默默的做飯、喂豬、干雜務。
有一天,寡婦喂的豬抱了一窩小豬,一共七個。寡婦高興之餘,一邊喂豬,一邊嘆氣:唉!豬啊豬,你生七子並頭連,我生一子把娘嫌。偏巧這話被媳婦聽見了。媳婦是個很有家教的女人。她等丈夫上坡幹活回家,就問丈夫家裡的老媽子到底是誰,丈夫不得已說了實情,媳婦把丈夫數落了一大頓。夫妻倆來到南屋,給娘跪下了,請求娘原諒。夫妻倆把娘請到上房住下。從此,小兩口孝敬親娘,一家人過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聽過這個故事,很小的我就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那時的冬天特別冷,取暖物品僅僅是一床薄被、一個糠布袋而已。我就把祖母的一雙小腳摟在懷里,給她取暖,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上高中住校。從此,村裡人都誇我孝順。到現在,我回娘家,村裡的人還叫我好人。我想,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而已。可憐天下父母心,正所謂有次心的兒女,沒有次心的爹娘,望天下人都莫忘記自己的爹和娘。。。。。。。。。。。。
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對讀到了很高學歷的姐弟倆,當他一年沒有回家,姐弟倆回到家裡,他做夢都沒想到,回到家裡讓他們看到的是非常驚訝的一幕,他發現他的母親走了,他的父親只自己一個人在過。可是回到家裡面一看,他父親那間房子簡直亂得像倉庫一樣,像垃圾堆一樣,姐弟倆非常自責,然後利用了一個大禮拜,周六周日兩天的時間,才把房子打掃得像點樣,才見亮了。就在他們打掃房間時候,在他爸爸的寫字台里發現了一封想投還沒有投出去的一封信。那封信其實寫得很簡單,主要內容是:
「當我們老的時候,我們都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們,請你們做兒女的理解我們,對我們要有一點耐心,不要嫌棄我們終日嘮嘮叨叨,前言不搭後語,其實還不都是為你們好。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當我們吃飯漏嘴,把飯菜流在衣服上的時候,千萬不要責怪我們,請你想一想,當初我們是如何手把手給你們給你們喂飯的;當我們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弄臟了衣服,不要埋怨我們遲鈍,請你們想一想你們小的時候,我們是如何為你們擦屎擦尿的;當我們說話忘了主題,請給我們一點回想的時間,讓我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說什麼並不重,只要有你們在旁邊聽我們說下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孝敬並不一定是物質和金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時常牽掛著我們就行了,飯後,給我們老倆口端杯熱茶,陽光燦爛的日子,陪我們出去散散心和鄰居聊聊天。等你們結了婚生了孩子,帶回家常讓我們看看就開心,當看著我們漸漸地變老,直到彎腰駝背,老眼昏花的時候,不要悲傷,這是自然規律使然,要理解我們,支持我們。當初,我們引領你們走上了人生之路。如今,也請你們陪伴我們走完最後的路,多給我們一點愛心吧,我們會感激,回饋你感激的微笑,在微笑中凝聚著我們對你們無限的愛。
老貓尿房輩往下傳,這句諺語可否改一下,是否輩子往上傳一點。」
看看老人的要求不高,有沒有發現他講的跟我們的老祖宗講的是一樣的,孝順不僅僅是扔幾錢就叫孝。「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別乎。」大聲跟我說一遍:第一孝道,其實人人都會老,關愛老人,就是關懷我們自己的未來。所以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跟我大聲說,趕緊孝敬父母,同意嗎?同意。
百善孝為先。所以老人的「老」字,下面是一把刀,把那把刀換成孩子的「子」,那個字就念什麼?「孝」。中國的文字是有豐富的內涵,教育的「教」字是一個孝順的孝,再加上一個文化的「文」。不孝不教。來,把眼睛閉上,向內看看你自己。其實一個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講溝通對象是多樣性的,那麼你想想,你跟剛才你記的那些人他們互動的好嗎?包括你的爸爸媽媽,你跟你父母互動得好嗎?這兩個人是孕育了你生命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很多人到寺院裡面磕頭,可是你的爸爸媽媽就是你的活菩薩,你尊重他們嗎?所以說有人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說不要認為能養老就叫孝,他說:「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在告你其實一個人孝不孝敬主要在態度上。
一個有愛心的人,必生和氣,有和氣的人必生愉色,有愉色的人必生婉容。還有一次他的弟子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說了兩個字——「色難」。這個色當然是指面色的色,臉色的色。可是各位知道一個人「相隨心生,相隨心感」。
其實你的面色臉色是由你的內在造成的。沒有愛心的人,怎麼會有和氣呢?沒有和氣的人,怎麼會有愉色?沒有愉色的人,怎麼會有婉容呢!
想一想從小到大你跟你經歷過的這些人,你跟他們互動得好嗎?你還記得你童年時代的夥伴嗎?還記得你小的時候,幼兒園里照看過你的阿姨嗎?那些一起跟你度過了快樂時光的童年夥伴嗎?各位你能不能想起來,他們都叫什麼名字,你還能記住幾個。那些生命中給過你快樂,給過你童年的人,你還能記住幾個,你還有印象嗎?教你的阿姨叫什麼名字,你還有印象嗎?忘記了過去就等於背叛。你能不能記得起,誰給你講了人生的第一堂課?你的啟蒙老師是誰?他叫什麼名字?小學的同學,你還能記出來幾個名字?有多少人還在你的心目中還留下印象了?你會為人嗎?你懂得為人嗎?上了中學,你的班主任叫什麼名字?你不能把他忘記了吧。他還在嗎?你感謝過他嗎?逢年過節看過他嗎?有過一個問候的電話,祝福的電話嗎?你為人好嗎?上了大學之後,你的導師是誰?走向社會之後,你生命中的那些貴人你還記得嗎?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你的人,給你提供事業機會,工作機會,發財機會的這些人,你對他們都回報過嗎,你對他們好嗎?
想一想,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你單位的領導,和你一起創業的同事,供你,供起,托起了你事業的員工,以及那些讓你成長,壯大了你的客戶,你對她們都好嗎?如果假設我講這些你都淡漠了,那從基礎開始吧。
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以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你總不能連你的父母,你也不好好互動溝通孝敬吧。這個生了你,養育了你,給你生命的爸爸媽媽。我記得我在晉城講完課之後,一個開洗浴中心的老總,他說他開了四年洗浴中心,沒有給爸爸做過一次按摩,沒有給媽媽做過一次足底。他說他晚上回家之後,當他把他父親的手拿過來一看,滿手的老繭,他流淚了。當他給他父親捶捶背,他說他把雙手放到父親那個脊樑上的時候,他眼淚再也止不住了。從小趴在地下,讓他當戰馬騎的那個挺直的脊樑早就彎曲了。那個騎在他脖子上滿地轉悠,那個脊樑早已經挺不起來了。你才看得到嗎?爸爸老啦,行孝不能等啊。他說他把母親的手拿過來,想剪剪指甲,他再也忍不住,從小領著他上學的那雙柔軟的手青筋裸露。你才知道嗎,爸爸老啦,媽媽老啦。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來,端詳一下母親的面容,他發現滿臉的皺紋,老眼昏花。他看著母親發白的頭發,他覺得他自己查不過來啦。一根,兩根你查得過來嗎。可是,你反省一下自己,一個對父母都不好的人,怎麼能把團隊溝通好。一個兄弟姐妹都處不好的人,你怎麼能把你的團隊帶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把對父母的愛擴大到兄弟姐妹,把對兄弟姐妹的愛擴大到團隊,再擴大到企業,擴大到國家,擴大到天下,這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啊。你都為他幹了一些什麼,不要以為給扔兩個錢,那就叫孝順。
要用心做事,要用情做人。可是今天為止,你陪他們逛過街嗎?可是你為他們都幹了些什麼?
不管你多富有,不管你官多大,角色就是人格。其實,我們互動溝通的對象是多樣性的。剛才在這幾分鍾的反省過程中,你給自己打打分,你覺得你哪一個角色是及格的?哪一個角色是良好的?哪一個角色是優秀的?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

⑸ 現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現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張九精,河南新蔡縣韓集鄉天廟村人,自幼家境貧寒,5歲時便隨打工的父母遷到遼寧省葫蘆島市。初中三年級時,張九精的母親在一次火車事故中不幸遇難,使他對生活的苦難有了真正的理解。受此打擊,一開始,張九精的成績直線下降。在父親的鼓勵下,他又慢慢地緩過勁來,堅定了信心,考取了海南師范大學。大一下學期,那是他父親糖尿病病發最嚴重的時候。打電話時,他父親在電話那頭什麼也聽不見,無論張九精怎麼大聲地喊。在和父親的電話聯系中,張九精強烈地感覺到: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父親的情況都非常糟糕,張九精心疼地落淚了。從那時起,張九精就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改善生活條件,得到經濟上的支撐,把父親接過來一起過,讓他生活得好一些。
從大一開始,張九精就踏上艱辛的勤工儉學之路,先後做過電器促銷、床上用品促銷、文具促銷和建築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儉學工作,靠勤勞改變生活處境,以早一點把父親接到身邊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掙來的2000元後,張九精說服了患病的父親,並把他接到海南。一到海南,等父親休息兩天後,張九精放棄了所有家教的時間,叫上幾個最要好的朋友,陪父親到海邊散心、游泳,細心照顧。
看到兒子求學這么辛苦,父親張玉美心裡十分過意不去。到海南的第七天,張玉美就決定「找點事做」——撿破爛。因為擔心會給兒子丟臉,張玉美最初收破爛是「偷偷摸摸」的,晚上才出來撿。張九精察覺到父親的顧慮後,於是抽空陪父親一起撿破爛。他對父親說:「咱們用雙手勞動掙錢,有什麼丟人的?!」在撿破爛的路上,張九精遇上同學也不躲避,父親彎不下腰時他就幫著撿。父親從此也終於敢光明正大撿破爛了。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張九精經常給父親沏壺苦丁茶,因為聽說苦丁茶對治糖尿病很有好處;他天天陪父親吃飯,陪他老人家說說話,解解悶,聽父親發發牢騷;他會在天冷時,把學校發的厚被子給父親,讓父親睡得暖和,並抽空去給父親洗衣服,捶捶背......就這樣,他邊求學,邊打工,邊悉心照料父親,用超乎尋常的堅韌毅力承擔起了贍養、照顧父親的責任。盡管無錢就醫,但在張九精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的狀態開始好轉,體重也開始增加了。這些也許在別人眼裡並不起眼,但張九精覺得很幸福,很值得回味。他說:「能為自己所愛的人做一點事,讓他不那麼勞累,讓他開心,這不就是我們所想要的日子嗎?」他對父親說:「爸,雖然在物質上沒幫上我什麼,但您給了我很多,都在我心裡,那就是質朴、真誠和自信,您教會了我怎樣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不是正如你您說的嗎: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您看,我們一路風雨兼程,不是這樣走過來了嗎?」——是的,就是這樣,雖然生活貧困,面對父親的拖累,他不怨天憂人,不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伴著父愛,與父親同甘苦、共患難,憑著堅強、勇氣、自信,一路走過來,走出了不平凡的足跡,走出了不一樣的精彩。而他臉上依然是樂觀、燦爛如陽光般的笑容。
摘自網路

⑹ 現代人對孝順的看法

孝順:

就是多為父母考慮,

凡事盡可能順著父母來,

孝順就是,

尊重父母,

多用父母的角度與觀點來看待問題。

⑺ 關於孝的感想

我覺得今人的孝大多體現在物質方面,而在精神方面卻是極少的
一方面,現代的人回大都喜歡過著獨立的答生活,他們追求自由,不喜歡被約束,強調要有自我的空間,所以他們大多都不會與自己的父母同住,只會給他們物質上的滿足.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競爭無所不在,他們為了工作忙碌,為了成功拼搏,為了愛情煩惱,為了朋友奔波,……他們充滿了壓力,他們已沒有精力去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去了解他們精神的需求。
這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呢?這又能埋怨誰呢?我也說不清楚,只希望每個人多能給父母多一點關心,那怕是一聲問候,一通電話,一個關懷的眼神,一次心靈的溝通。

閱讀全文

與現代孝順父母的感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歲孩子常規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693
居民養老保險有繳費年限的嗎 瀏覽:354
養老機構上牆制度與職責有哪些 瀏覽:859
父母親用英語怎麼能記得快 瀏覽:89
江西省哪個地方養老最好 瀏覽:456
常州老年大學學費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747
老年人股骨骨折了晚上睡不好 瀏覽:887
長壽區黃桷灣小學有多少個班 瀏覽:693
老年活動中心日常工作制度 瀏覽:436
關於重陽節幼兒兒歌 瀏覽:818
老人血壓太高怎麼辦 瀏覽:119
金華孝順溪改造 瀏覽:15
富硒康老年人每天要喝多少 瀏覽:750
90歲老人心跳40 瀏覽:801
蚌埠市老年大學有那些課程 瀏覽:312
職工養老保險最高交多少一個月 瀏覽:542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