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說的好與做的好的區別我經常看電視或報紙等媒體上某人勵志激情演講奮斗靠自己、孝敬父母等話題,他們演
很多英來雄和勞模 他們的事自跡是把很多人的事情湊在一起的
只能說 他們被選中 肯定是有過人之處
但是為了演講的效果 要把他的優點放大 通過他折射出更多的和他一樣的人
他們在台上 名字只是一個符號 一個社會要樹立的楷模形象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聖人 一些方面做得好 一些方面就會有欠缺
不必要求自己十全十美 只要無愧於心就好
默默善良 奮斗的人
得到的是良心的安寧和自我的肯定 是過程中的快樂
失去的可能是不走正途的便利和金錢方面的回饋吧
㈡ 一個母親有好幾個孩子,都非常孝順電視劇
《娘》是由廣東南方傳媒集團、大連神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金榜中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雅信文化傳播公司聯合出品的年代情感劇,由曲麗君執導,斯琴高娃、宋春麗、徐秀林、劉琳、於曉光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在動盪歲月里「娘」在自身難保之下收留了一群兒女,由抗戰開始一直講述到解放後,半個世紀中經歷了夫離子散,嘗盡了悲歡離合的故事。
㈢ 兩個兒子不孝順,讓母親爬牆去弟弟家,是什麼電視劇
這個電視劇 叫 <<喜臨門 >>, 大概電視劇中12,13集左右就是這個事情....但是好像不是弟弟家,像是女兒女婿家...
《喜臨門》是由張多福執導,王永奇編劇,程煜、王大治、李婷、徐秀林、寇振海等主演的家庭倫理劇。
該劇以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發生在大家族老田家和其親戚朋友身邊的故事。
大概劇情 青松屯村老村長、老黨員、老勞模田震東六十六歲大壽,這一天,因交通肇事逃逸在外的關三強因想念母親冒險回到了家裡,警察也聞訊趕來。田振東不顧親情極力說服姐姐並將關三強交給了警察。此事引起了姐姐全家人的強烈不滿。為了給老人過生日,孝順的老三媳婦瑞蓮一大早就忙前忙後。老大田滿海想給爸媽抓兩只雞,卻遭到了妻子翠花的反對。老二田滿山要回家給老人祝壽,可怎麼也找不到妻子林紅霞。吃飯的時候,田振東說要靠老兒子田滿林養老,所以要把自己住的房子給老兒子。翠花一聽很生氣,把酒灑到壽桃上摔門而去,田滿海出去追打媳婦。因為要修公路,田振東家成了拆遷戶,拆遷辦給了三十萬的動遷費。田振東吩咐滿林要用這三十萬元蓋一棟小二樓,滿林依言照辦破土動工。紅霞和翠花心中不平,認為老人的財產子女們應該平分,還揚言要告上法庭。田滿林和瑞蓮擔心患有高血壓的父親知道了會犯病,偷著給兩家媳婦各分了十萬。房子還要蓋,錢卻不夠了,這可愁壞了滿林和瑞蓮。瑞蓮賣了結婚時的「三金」想補充點房款,卻又遇到田滿海賣豬賭博輸了錢,翠花一氣之下又錯喝了真農葯。為了救翠花,瑞蓮把賣「三金」的錢都交了醫葯費。
㈣ 為人子女應該如何孝敬父母
第一,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大家都知道,每一位父母為撫養子女成人,付出了不知多少的心血與辛勞,當父母進入晚年,作為子女,應該盡力供養,生活上細心照料。通過觀察研究,人們發現有些禽獸也知恩行孝,所謂「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社會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就在於人懂得孝道,能夠實踐孝道,所以人為萬物之靈。反之,如果有人不明孝道,不重孝道,那就不配做一個人!因此,作為父母,應該經常帶上孩子,買點東西探望父母,即使是父母的收入比我們的多,也要這樣做,因為父母再富有也是他們的,我們給他們再少也代表一份的心意,而且如果父母的經濟條件更好,他們也會以其他方式支持兒女的,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為我們自己的孩子作好榜樣。
第二,關懷體貼,精神慰籍。贍養扶助老人,除了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外,還要從精神上關心、安慰老人,使他們享受「天倫之樂」,讓他們心情舒暢,精神有所寄託,幸福地歡度晚年。從某種意義上說,老人對子女在精神上的要求,會比物質上的要求更為重要和迫切。只有做到關懷體貼,精神慰籍才算真正的孝。正如孔子的一個學生游來問孝,孔子回答說,現在的所謂孝,只能說養活爹娘而已,連狗、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不敬重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娘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孔子這里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對父母如果沒有恭敬之心,僅僅解決父母吃飯問題,這不是孝的含義。要做好從精神上關心、安慰老人,使老人心情愉悅舒暢,並不是十分容易的事。這要求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有事多同老人商量,多聽取並尊重他們的意見,多照顧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老人思想苦悶時,多給以安慰溫存,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愁;天氣變化,多注意噓寒問暖;生日節日,向他們慶賀祝福。如果我們能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我們的孩子以後也一定能這樣對待我們。
2.從現在抓起,從小事抓起,做到愛嚴相濟,用父母對子女的愛去激發孩子對長輩的愛心與孝道
愛護子女是父母的天性。愛,是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礎,又是打開孩子心靈的一把鑰匙。只有在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更懂得去愛別人。因此,我們在在愛父母的同時也要愛我們的孩子,但只有「愛得其所」,才能讓子女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感動、感染和感化,並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否則就會變成溺愛,最終害了孩子。
要怎樣才算對子女「愛得其所」呢?有兩個字不容忽視:一是「遠」。二是「嚴」。
遠,就是要對孩子的長遠前途,明天的幸福負責。有些父母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讓孩子穿得光鮮,吃得甜美,玩得愉快,過得舒適。這是一種以天然性為主體的「常情」,而不是關心孩子健康成長,開創事業的「深情」,未曾著眼於為了孩子的未來而進行意志、性格和心理品質的培養。這種愛是膚淺的、貧血的,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缺乏足夠的營養,點燃不起他們對生活對未來無比熱愛與嚮往的火焰。只要把對子女的深情體現在對孩子有計劃地、創造性地培養與訓練之中,對孩子塑造成什麼樣的人才有早期設計的藍圖,並且灌注大量的心血,精雕細刻地塑造孩子的心靈,使孩子在成人與成才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才算是理智的愛,長遠的愛,有道德的愛。
嚴,就是在教育上有高標準的要求。「嚴」和「愛」是辨證的統一,對子女要恰當地掌握好嚴和愛的分寸,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古語說:「君子之愛人也以德,小人則以姑息」,姑息就是不嚴。從現狀看,姑息已成為對子女教育的一大禍害。其突出的表現:一是縱容,使孩子從小失去自理自製的能力,言談舉止缺乏正確的准繩,導致行為放盪,嚴重的還會陷入越軌違法的源潭。二是遷就,不管是非好壞,孩子有求必應,甚至對子女一些不良的思想習氣,也視若無睹,聽之任之,使孩子扭曲心靈,性格畸形發展。家長也因此而漸漸喪失對子女管束、約制、啟發、誘導的權威與作用。三是袒護,為子女的不良行為諸多辯解,歪曲真相,轉嫁責任;對反映情況的教師、親人、旁人表示反感和抱怨。使孩子有恃無恐,做壞事的膽子越來越大,導致誤入歧途,貽誤青春。
3.持之以恆,把孝道教育貫徹始終,形成良好家風,保持父母一致,家校一致,代際一致。
家風,是家庭成員思想觀念、道德品質、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的綜合體現,是家庭成員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風氣與氛圍。它對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成長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清看兩個在全球著名的實例:
美國有個嘉納塞·愛德華家族,這個家族的老主人是一位博學多才,注重修養的神學家。他的子孫都以這位德高望重、多才識廣的先人為立德立行的楷模,形成了一代一代往下傳的優良家風。迄今8代,他的子孫中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任過大使,20多人先後當選國會議員,12人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人任過大學教授,60多人當過醫生,13人當過報刊雜志的主編或負責人。
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美國人馬科斯·朱克是一個賭徒、酒鬼,他迄今也有8代後嗣。然而他的子孫中卻有200多人成了流浪兒或乞丐,7人因殺人被判死刑,63人作姦犯科被囚於監獄,400多人因酗酒而致殘廢或夭折。
是先天的遺傳基因在其作用嗎?不,是看似無形卻有形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發生這巨大的感染與影響。
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必須保持父母一致。夫妻之間能互相配合,孩子也容易增長孝心。父親對孩子說說母親懷孕及對孩子的愛護,母親多說父親對孩子的付出。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數落父親,因為這么一講,孩子對父親就很難再生起恭敬心。一個先生,一個父親,連孩子都瞧不起,他就很容易自甘墮落。
家校一致(親師合作,父母跟老師要能密切配合)
代際一致(家長要與祖輩多溝通交流)
4.充分利用各種傳媒的宣教作用對孩子進行引導,使形成觀念,養成習慣,從小培養孝心。
我們重視電視、報刊、網路等各種傳媒的宣教作用,客觀公正的對傳媒信息做出是非評判,如:如有的夫妻不睦,使子女從小缺乏溫暖和愛心;有的打牌賭博,影響子女學習;有的不尊重和關心老人,帶給子女負面影響;有的自私刻薄,專橫粗俗,使子女心靈受到傷害污染,等等。通過與孩子的討論評價,不僅反思了自我,從中接受了教育,而且為孩子的家庭孝道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一切聖賢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之根本,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忠臣出孝子之門」,國家的棟梁,來自於孝子。弘揚孝道,是利國利世利民的事。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不但做到自己是孝子,而且還能把孩子培養成為孝子,建設美好幸福的家庭。
㈤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作文
1.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2.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人總是在長大。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漸漸悟出了許多道理。
自小,我一直認為父母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忙這忙那是天經地義的。但從那天起,我終於明白了,在天經地義的背後,是父母一直在付出……
那天,許多同學到家裡玩。人都走了後,只見房間里亂七八糟,什麼碎紙、書本、圓珠筆……滿地都是。我正想叫奶奶快幫我整理一下,不料她又有事出去了--還是自己來吧!
極少做過類似勞動之事的我,手不免有些生疏。捧在手裡的東西好像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似的,老掉在地上。還有那書,東一本,西一本,好不容易才湊齊。
把東西放好,掃地,用抹布擦…… 我幹得不亦「累」乎。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房間終於打掃好了。可此時的我,已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盡。誇張點,差不多要癱瘓了!我是按照奶奶平時的步驟做的呀!沒想到那麼累!再看看手錶,用了將近2個小時呢!(可奶奶平時干這活只需要幾分鍾就夠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幹什麼我總是挑三揀四的,可是奶奶並沒有煩,因為奶奶不會因為這樣子就討厭我。我在奶奶手下生活了12年了,天天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多幫奶奶干一些事情。讓奶奶減輕一些負擔。
我真慚愧!
汗珠又一次滴下來,還摻雜著咸鹹的淚水。淚咸,我心也咸……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以前,我總認為爸爸媽媽養我給我錢是理所當然的;總覺得爸爸媽媽的工作多輕松呀!我們讀書這么累,他們應該為我「效勞」。所以我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例如——
一天,放學回家。爸媽還沒回來,於是我便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直到晚上八點鍾爸媽才回來。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呱呱大叫。我氣急了,說:「你們怎麼不早點回來?」疲憊不堪的媽媽說:「寶貝兒,媽媽臉洗了就給你做飯。」飯好了,按例媽媽又要喂我吃飯了,可媽媽太累了,於是就沒喂我。我覺得委屈,便大哭起來。爸爸連忙逗我、喂我,這時我的氣才消了一半。早上,我媽很早就起來做飯,見我起來便熟練地給我穿上衣服,然後去上班。可直到有一天,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這天——
在學校,老師說帶我們去工地上觀賞。我既高興又興奮。我們剛到,老師便讓我們戴上安全帽。我多麼渴望能見到爸爸媽媽呀!在「茫茫人海」中,我仔細地一個一個看,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看見了我爸媽,我嚇了一跳,爸媽都穿著一件灰溜溜的衣服,汗水滲透了他們的衣衫,臉花得像唱京劇的一樣。這時爸媽也看見了我,對我說了一句:「小利,小心一點。」頓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我現在明白,爸媽的工作多麼辛苦呀!我們的學習多麼輕松呀!
現在,爸媽回來,我便會自覺得給他們端上一杯茶。吃飯穿衣也不用他們麻煩了。自己還會學著做飯,幹家務。我真的該孝敬他們了。
4.
以前我都認為,我的衣食起居理所當然是父母做穩妥了之後我再去做,我簡直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家務活我也不願意去干,直到媽媽三令五申才去做,還表現出了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我還經常和他們頂嘴,往往是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搞得我們的關系很緊張。但有件事過後,我懂得了應該做家務。
記得那是期中考試成績下來的那天晚上,我沒有考好,於是我和媽媽頂嘴說什麼這道題不應該錯,那道題不應該錯,慢慢地從小吵到大吵,我們的嗓門兒也越來越高,吵得媽媽滿臉通紅,而我吵得臉色煞白。我去自己屋生悶氣去了,而媽媽則幹家務活,我該乾的家務活也沒干,直接睡覺了。而媽媽又拖地又掃地,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十點半才去睡覺。
第二天早晨起來,媽媽對我說她的手腕疼,我也沒好氣的看了看。但當看到媽媽手腕那麼疼還為我做飯的時候。我心裡不覺得感到一陣酸痛,我也對我昨天晚上的事感到愧疚。
父母的愛是無私,是情願的,在他們為我做出了事以後,我都不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還去傷父母的心。而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我也更應該懂得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讓父母也體會到一些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我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5.從小到大,是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給我們的愛比泰山還重,比海還深,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孝敬父母呢?
其實,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對孝敬父母這件事並不在意。那時候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每天依然樂呵呵的,所以我很「霸道」,遇到不開心的事就要和他們大吵一架,可是,自從我叫過一次家長後,我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
三年級下冊,我的學習成績退步了,老師讓我叫了家長。 老師與媽媽的談話,我一字不漏地聽了,聽後我很難過。媽媽為了能好好照顧我而放棄了工作,家庭的資金來源全部由我爸爸承擔,爸爸為了使自己不被老闆挑出毛病扣工資,每做一件事都非常仔細,一天下來,不知爸爸有多麼疲憊,媽媽每天接我、送我,為我洗衣做飯,就算累的腰酸背疼,媽媽也不會叫一聲苦。想到這兒,我的鼻子不禁抽嗒了一下,父母這么辛苦,我還吵他們、鬧他們,如今,我的學習成績又下降了,這怎麼對得起父母呢?
現在,我已經上六年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更加體會到了父母為了養育我們的辛苦。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績如果不好,日常生活中不懂事,對父母大呼小叫,你可知為我們操碎了心的父親母親內心有多麼傷心、難過嗎?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報答父母,當父母難受時,要對父母多一點關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煩父母;當父母休息時,為父母輕輕蓋上一件衣服……這么多孝敬父母的事,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當然,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優異!
㈥ 劉一禎是湖南哪裡人
劉一禎,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系、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研究生,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獨唱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敬老宣傳員,中國環境保護文化促進會理事, 2004年度中國音樂電視內地歌壇十大新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組委會授予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文藝界首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獲得者。
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劉一禎形成了大氣、簡約、主流的演唱風格,在歌壇上獨樹一幟。憑著自己精深的藝術造詣和表現力,劉一禎被業內人士和廣大觀眾譽為「天籟之音」。她對藝術追求精益求精,演唱時情真意厚,音質清麗純美,音色豐富,高亢嘹亮,穿透力強,代表作品如《兵妹妹》、《孝敬父母》、《長江源》、《江山好》、《永遠跟黨走》等,不僅膾炙人口,更得到了音樂界專家、輿論媒體給予的無數贊譽。
自2004年開始,劉一禎連續四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曾隨國家及部隊出訪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地區演出,並多次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劇組到全國各地慰問演出;經常深入基層部隊慰問演出,參加各地衛視的各種大型文藝晚會,劉一禎把她甜美的歌聲和獨特的音樂魅力傳遞給了越來越多的人們,贏得了基層官兵、普通觀眾和各界媒體的喜愛和好評。
2001年、2004年、2007年,劉一禎克服「生命禁區」之稱的惡劣自然條件,毅然三次登上世界最高人控雷達站——西藏甘巴拉雷達站哨所為官兵戰士們進行慰問演出。
在致力於文藝事業的同時,劉一禎還積極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多次參加慈善義演、捐款捐物。作為中國敬老愛老宣傳大使,三年來她陸續慰問了全國90多家敬老院和福利院,把大部分工資都用於敬老宣傳和購買慰問品。2008年春節,劉一禎趕回郴州慰問抗災一線工人,並捐款10萬元支持家鄉重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後,她第一時間捐款5萬元,在中華慈善總會、中國老齡基金會號召重建家園的時刻,再捐資15萬元,並參加中央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湖南衛視、鳳凰衛視等多場抗震救災公益演出。
她用她的歌聲和行動,在宣揚一種美德——「孝」,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孝敬老人。在她的歌聲里,充滿了那種暖暖的濃濃的深深的真情。她在自覺自願地奉獻這一切,因為她真切地感悟「孝」是善良,是寬慰、是心安、是甜蜜、是一種博大的愛。講孝、重孝、則家和;家和則民安。劉一禎將堅持不懈把敬老愛老的宣傳工作做好,帶動所有的年輕人,「孝敬父母,關愛老人」。
作為中國民歌新生代的領軍人物之一,劉一禎以扎實的演唱實力和朴實的作風贏得了文藝界同行和廣大觀眾的認同和喜愛;她的歌聲和言行,被譽為「德藝雙馨的辣妹子」。
[編輯本段]個人專輯
《真情還在老地方》(2003)、《新國樂·江山好》(2005)、《女兒船》(2006)、《長江源》(2006)、《孝敬父母》(2007)、《永遠跟黨走》(2008)。
[編輯本段]代表作品
《江山好》、《長江源》、《孝敬父母》、《天天好心情》、《兵妹妹》、《真情還在老地方》、《女兒船》、《幸福年》、《福娃》、《永遠跟黨走》、《父母情深》、《承諾》等。
[編輯本段]人物檔案
生 日:12月31日
籍 貫:湖南郴州安仁縣
身 高:1.66米
體 重:48公斤
學 歷:本科
最喜歡的運動:網球
最喜歡的樂器:二胡
最喜歡的節日:八一建軍節
個人座右銘 :認認真真做事 老老實實做人
[編輯本段]藝術經歷
200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空軍政治部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三湘大地的鍾靈毓秀給了劉一禎這個湘妹子秀美的容貌和清亮的歌喉;綠色軍營的庄嚴肅穆更讓她有了軍人的錚錚鐵骨。
2001年8月,剛剛考入空政歌舞團的劉一禎就主動隨團去西藏,赴海拔5437米的甘巴拉山慰問守候在那裡的雷達官兵,受到官兵的熱烈歡迎。
2001年10月,深受部隊官兵鼓舞和感染的劉一禎完成了進入部隊文藝團體以來的第一首反映當代軍人保家衛國、守護邊疆的MTV《一年四季》,並參加了「金瑪格杯全軍MTV大賽」,榮獲「十佳新人獎」。
2002年春,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及全國各省電視台推出第二首音樂電視作品《好春光》,廣受好評。
2002年,在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比賽中,獲湖南賽區金獎。期間,多次參加湖南電視台的各類大型文藝晚會,演唱了《八百里洞庭美如畫》、《鄉里妹子》、《好春光》等優秀曲目。
2003年4月,在全國上下一致「抗非典」中,劉一禎在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里製作出了謳歌醫護人員的MTV《真誠的愛》。並在中央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聲援抗非典一線將士的專題欄目中播出。
2003年10月參加了《同一首歌》「走進常熟大型演唱會」。同年,在湖南「金鷹電視藝術節」開幕式上引吭高歌,贏得了父老鄉親如潮般的掌聲。
2003年,在第六屆「全國軍旅歌手MTV大賽」中,由劉一禎演唱的《兵妹妹》一舉奪得金獎。時而甜美俏皮,時而嘹亮如軍歌,將一個「老戰士眼裡的機靈鬼,新戰士眼裡的紅臘梅」的新一代「兵妹妹」形象活脫脫地呈現給大家。但在第十三屆青歌賽敗走麥城。
2003年10月,被聘為中國環境保護文化促進會理事。
2004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中華情」全球華語優秀原創歌曲大型演唱會。
2004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2004年春節歌舞晚會演唱《泉水叮咚響》。
2004年春節前夕,劉一禎推出由著名詞作家車行,曲作家戚建波創作的歌曲《孝敬父母》的音樂電視。MV一經播出,立即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劉一禎被業內人士普遍譽為近年來難得的極具感染力的「公益民歌手」。
2004年3月,劉一禎又推出了倡導綠化、環保的又一部公益音樂電視作品《天天好心情》。她用音樂的方式傳遞給大家一個時尚環保的新概念:「生命需要綠色的背景」。
2004年5月, 由著名曲作家孟慶雲、詞作家張名河聯手為劉一禎打造的倡導環保、保護水資源的一部大氣磅礴的作品——《長江源》,展現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喚起了人們身為華夏子孫的豪情。
2004年,榮獲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優秀獎。
2004年8月,參加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愛一滴水」大型公益活動。
2004年10月28日,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永恆的愛——中國紅十字會建會百年紀念演唱會」。
2005年1月,被五部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中國敬老宣傳員」稱號。
2005年1月,榮獲中央電視台2004年度中國音樂電視內地歌壇十大新人獎。
2005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2005年2月出任「全國青聯委員」。
2005年2月—8月,擔任中國敬老愛老宣傳員大使的劉一禎陸續慰問了全國十二個城市二十多家敬老院和福利院,她把自己每個月的工資都花在了敬老愛老助老的宣傳和購買慰問品上,她將堅持不懈把宣傳工作做好,她要發動所有的年輕人,「關愛身邊的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
2005年7月,參加中央電視台在太廟舉辦的奧林匹克頌大型音樂盛會,演唱《快來吧》。
2005年8月,參加中央電視台《激情廣場》的八一建軍節節目錄制,演唱《兵妹妹》。
2005年9月,參加紀念西藏成立四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演唱《走進西藏》,參加航空航天部文藝晚會,演唱《望天》。
㈦ 美德少年先進事跡
德澤心田 潤物無聲
——美德少年劉洪帆事跡材料
劉洪帆,男,1997年4月出生,金塔縣第三中學八年級(21)班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裡,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團員;在社會,他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他的品德修養深受老師、同學和周圍人的一致好評。
他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在老師心目中,他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他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數次被表彰獎勵。他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課內課外謙虛好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個性鮮明的自我。不論是當課代表還是宿舍長他都盡職盡責,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他是同學公認的好夥伴
在同學心目中他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與同學相處中,他待人隨和,樂於關心幫助他人,善於調解同學間的矛盾,和同學在快樂生活中共同成長。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他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他快樂的身影, 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他都會主動承擔。他興趣廣泛,全面發展,在課余時間參加了音樂、繪畫特長班,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在全校器樂大賽中為班級爭光。
他是班級事務的熱心人
教室的笤帚壞了,他會用自己攢的零花錢買新的給大家使用。同學們鋼筆沒水了,他會買幾瓶墨水放在教室,方便同學們。班級圖書角的圖書陳舊了,他會主動將自己的圖書悄悄拿來供同學閱讀。班內的娛樂器材缺乏,他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心愛的跳棋捐獻給大家。平時值日他總是搶著干,第一個開始,最後一個離開。他拾金不昧,受到同學們的表揚。有時,住宿同學缺少回家的路費,他會主動將自己的零花錢借給同學。兩年來,在他的帶領下,班級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助人為樂,蔚然成風。
他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劉洪帆的爸爸是一位普通的中學老師,媽媽在外打工,一家人生活樸素而且節儉。自小就懂事的他每日目睹爸爸媽媽起早貪黑,辛勤勞作。他看在眼裡,記在了心裡。放學回家,他主動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雖然是個男孩子,但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樣樣在行。他從不亂花錢,生活很節儉,但幫助別人時他又會很大方,周圍鄰居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也誇獎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他是熱心公益的好少年
每逢節假日,在社區的各個角落,經常能看到他撿拾垃圾的身影。低保老人的庭院門前,擦窗掃地更是習以為常。公交車上,每逢看到老人婦孺,他總是爭先讓座。遇到家境貧困的弟弟妹妹為得到一件玩具而拽著父母的衣角哭泣時,他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僅有的玩具送給他們。汶川、玉樹地震,他無私奉獻愛心,先後捐出自己積攢下的零花錢一百多元。
劉洪帆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中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他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㈧ 壽光電視台獲獎作文我的嫂子寫嫂子孝敬父母和還貸款的
估計你哥不可能聽進去你的勸解的,讓你哥和她見一面。至於寫信還要看你哥的性格很脾氣來寫。想起到正面作用不容易。補充:勸是沒用的,不知道你意識到這點沒有。如果你真相寫點什麼的話,就先罵他一頓,然後再給他寫點那種半勸半不勸的話。罵他是讓他沖動,沖動後的思考是最重要的,相信大家都有體會。這樣他也放下很多顧慮。之後寫點安慰的話。這時他就有很大的幾率會去找你嫂子成人錯誤。不過我認為你哥不會放棄你嫂子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果認為這個方法不好就算了。去隨便勸解的東西吧。像把你第一次見到你嫂子的經過,把她和你哥的多寫點。讓你哥想起點美好的東西,他會去珍惜的。這個沒有材料,不可能讓我去估計你哥不可能聽進去你的勸解的,讓你哥和她見一面。至於寫信還要看你哥的性格很脾氣來寫。想起到正面作用不容易。補充:勸是沒用的,不知道你意識到這點沒有。如果你真相寫點什麼的話,就先罵他一頓,然後再給他寫點那種半勸半不勸的話。罵他是讓他沖動,沖動後的思考是最重要的,相信大家都有體會。這樣他也放下很多顧慮。之後寫點安慰的話。這時他就有很大的幾率會去找你嫂子成人錯誤。不過我認為你哥不會放棄你嫂子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果認為這個方法不好就算了。去隨便勸解的東西吧。像把你第一次見到你嫂子的經過,把她和你哥的多寫點。讓你哥想起點美好的東西,他會去珍惜的。這個沒有
㈨ 孝敬父母的電視劇有哪些
書 二十四孝 電影來 洗澡 漂亮自媽媽 暖 美麗的大腳 那山那水那狗 法官媽媽 幸福時光 背著爸爸上學去 兒子、媳婦和老娘 大孝兒媳 我和父母 電視劇 守望幸福 我的丑娘 孝子 悠悠寸草心1和2 我們的父親 老牛家的戰爭 滿堂爹娘
㈩ 我的成長之路的話題作文
寫作思路:按照時間順序,詳細介紹自己的成長過程即可。
我覺得人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要想自己進步,就要不斷學習。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而我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的。我的學習生活(成長之路)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我是從六歲開始進幼兒園學習的,主要學習一些單字,從游戲中認識新東西,結識新的.朋友,沒有壓力,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階段。
從小學到高中,父親都在抓緊我的學習。在我讀小學時,當別的同學把作業做完了開始玩時,我卻仍要背誦唐詩三百首,三字經之類的。語文課本上的內容我更是能背得滾瓜爛熟。也許就從那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語文。初中高中時,刻苦學習是肯定的,父親說那是為了上大學准備的。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看電視,因為從小到大我看的電視不多,所看的都是新聞,所以我根本就無法發現看電視的樂趣。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很高興地不必再像以前那樣死讀書了。在認真學習之餘,我為自己安排了很多課外活動,例如踢足球,學書法,更重要的是,我也像其他很多同學一樣,在課余時間做兼職,這讓我享受到了花自己賺的錢的樂趣。
回顧以前走過的路,雖然覺得很辛苦,但那也是值得的,父親常跟我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是以往耕耘的辛苦,使我收獲了樂趣,也許由於我的這一分耕耘,使我以後的路會走得更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