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的戶籍在內蒙古我在寧波參加保險退休後我的醫保卡可以在內蒙古使用嗎
異地就醫的人群
一類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主要是指取得居住地戶籍的居外退休人員;
一類是異地長期居住但未取得居住地戶籍的退休人員;
一類是長期在異地工作的人員;
一類是因臨時出差旅遊等原因需要在異地就診的人員;
一類是因病情需要異地轉診的人員。
異地醫保怎麼報銷
經常到外地的企事業單位職工,外出前一定要填寫《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居住就醫申報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探親(出差)申報表》,報到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備案。當參保職工因病住院後,需及時通知單位,由單位填寫《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異地住院報告單》,在48小時內報醫療保險管理中心,醫保中心將委託當地醫保經辦機構為患者提供就醫服務。異地住院發生的費用先由個人墊付,出院後將住院病歷復印件、醫囑單復印件、治療用葯明細表、原始發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異地住院報告單》、異地申報表復印件送到單位,由單位按規定時間送醫療保險管理中心。
異地醫保報銷最新政策
一、異地醫保報銷的條件
1、已辦理異地安置、探親、駐外工作學習等外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的參保人員,在異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墊付現金的情形。
2、省級參保人員經備案同意轉北京、上海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墊付現金的情形。
二、異地醫保報銷比例(最高90%)
1、門診報銷的比例
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全體參保居民均享受普通門診待遇。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進入門診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的醫療費用按60%的比例報銷,統籌基金年度個人最高支付限額為400元。
2、住院報銷比例
。連續參保時間越長報銷比例越大參保居民連續繳費每滿5年,醫保基金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累計不超過10個百分點。如果從2007年連續10年參保,那麼在三級、二級、一級醫院的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80%、90%。
3、二次報銷比例
「二次報銷」後還可能有「再次報銷」在參保居民單次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中,屬城鎮居民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內的部分,在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按比例支付後,其個人負擔超過8000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險資金對超過部分按55%的比例給予「二次報銷」。
參保居民個人年度多次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及「二次報銷」支付後,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住院醫療費(含合規、合理的自費部分)超過2.5萬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險資金對超過部分按55%的比例給予「再次報銷」,大病保險資金年度個人最高支付限額為25萬元。
4、報銷額度
每年最高可報銷37萬元參加我市城鎮居民醫保的居民,其基本醫保的年度支付限額為12萬元,大病保險的支付限額為25萬元。因此,一諾財務發現參保者每年最高可報銷37萬元。
三、異地醫保報銷的流程
1、領取或在社保網站上下載《市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工作、居住人員情況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
2、按規定填寫,並經外地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蓋章認定的《申報表》;
3、將填好後《申報表》拿回分工負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並進行確認。須辦理省內異地就醫卡的,經審核確認後憑《申報表》到市社保中心稽核科進行登記,然後到社保卡管理科辦理全省異地聯網卡的制卡手續;
4、辦理報備後參保人員的個人社會保障卡不能在使用;參保人員回到須在就醫的,應到市社保機構取消醫療報備,從次日起其個人社會保障卡方可在定點醫療機構使用;
5、醫療報備實行有變動就報,未變動就不報的原則。
四、異地醫保報銷所需材料
1、異地就醫申請表復印件
2、葯店正規發票(國稅局財政部監制並在發票上列出所購葯品明細)或定點醫院門診收據
3、患者本人身份證及代辦人身份證
4、本人存摺銀行卡賬號(農村信用社除外)(外地賬號需要開戶行名稱)
B. 我現在住在內蒙古,退休在遼寧我要回去辦醫保卡,要帶那些手續
帶上身份證和你的醫保卡,還有退休單位證明和內蒙住宅的房產證等。
C. 內蒙古呼倫貝爾的醫保卡能在通遼市范圍之內使用嗎
內蒙古呼倫貝爾的醫保卡不能在通遼市范圍之內使用
醫保異地報銷:
1、一般不能跨地區使用;
2、特殊情況下,出差、探親、休假等原因在異地發生的緊急住院醫療費用,應按照參保所在地醫療保險辦法的具體規定進行費用報銷。一般在急診的情況下,允許就近診治。治療後,憑治療醫院出具的有效憑證回所在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報銷。
3、另外如果已經退休的,身邊子女在北京定居的,回參保地的醫保中心申請退休人員異地安置,辦好後就可以在××選擇一到兩家定點醫院就醫,費用先自己墊付,然後回參保地醫保中心報銷。
4、對於長期駐外職工,也可申請醫保異地安置,由單位申請,辦好後就可以在××選擇一到兩家定點醫院就醫,費用先自己墊付,然後回參保地醫保中心報銷。
D. 內蒙古退休人員醫保卡每月入多少錢,具體規定如何
醫保卡辦理流程:
1、參保人攜帶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簿等),至鄰近的區縣醫保中心申請辦理,區縣醫保中心當場予以辦結。
2、參保人也可以至鄰近的街道(鎮)醫保事務服務點(以下簡稱服務點)申請代為辦理,服務點將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參保人應在規定時間內至該服務點領取代為辦理的《醫保卡》。
3、參保人可以委託他人代為辦理。被委託人在辦理時需攜帶本人及參保人的有效證件。
E. 內蒙的醫保卡在錫林浩特能用嗎
一般情況下,社保卡是不能在統籌地區之外直接使用的,需要申請異地就醫,之後回社保繳納地進行報銷。
「異地就醫」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一次性的異地醫療,包括出差、旅遊時的急性病治療以及病人主動轉移到外地就醫,所產生的問題是不能及時結算醫療費用。
二是中短期流動、工作崗位不在參保地的人員的異地醫療,包括單位在各地的派駐人員、派駐機構在當地的聘用人員,還有一種情況是整個單位都處在流動狀態,如建築業等職工的就醫,所產生的問題要麼是不能參加醫療保險,要麼是要墊付醫療費用。
三是長期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的醫療。包括退休後戶口從工作地遷移到安置地的人員,也包括托靠子女無戶口遷移的人員,所產生的問題表面上是就醫結算不及時、不方便,個人負擔重,實質是安置地的醫療待遇往往要好於參保地,異地安置人員感到就醫待遇不平等。
申報原因
1、限於本地醫療水平的限制,一部分重病人和經本地定點醫療機構長期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病人轉外就醫。
2、一部分人員在本地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平常在外地工作,生病時在工作所在地就醫。
3、部分職工退休後,懷念故土回家鄉養老,在家鄉當地醫院就醫。
4、一些企業在外承包工程或在外地設立營銷機構,職工長期在外地工作、就醫。
申報標准
1、退休異地安置的參保人員;
2、退休後在境內同一異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參保人員;
3、常駐境內異地工作的參保人員。
申報程序
1.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確認手續後,方可在經認定的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其個人醫療帳戶金額可憑醫保卡的任一營業網點支取,用於支會門診一般疾病費用及在葯店購葯配葯的費用。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項目治療)可到已認定的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和門診特定項目治療,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墊付,自出院之日起1個月內,憑以下資料由參保單位向市醫保中心申請報銷;
1) 醫療保險卡的正反面復印件;
2) 已確認的《異地就醫申請表》復印件;
3) 出院或診斷證明,屬門診特定項目的醫療費用需附經市醫保中心審批的《門特申請單》復印件(急診留觀除外);
4) 醫療費用開支明細清單;
5) 醫療費用的正式了票(背後有報銷人簽名);
2. 參保人員到外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出差、學習、探親期間患急病時,可到當地公立醫院就醫,門診醫療費用由參保人員自理;經核準的住院(含急診留觀治療)所發生的費用,由參保人現金墊付後,由單位經辦人憑經下資料到市醫保中心申請零星報銷:
1) 參保人單位證明;
2) 醫療保險卡正、反面復印件;
3) 出院或診斷證明;
4) 醫療費用開支明細清單;
5) 醫療費用發票(背後有報銷人答名);
6) 住院病歷復印件。
F. 河北唐山醫保卡可以在內蒙包頭看病嗎
河北唐山醫保卡來可源以在包頭看病
就醫報銷需提供的材料如下:
1.本市醫院出具的轉院證明;
2.拿醫院出具的轉院證明到本市、區社保處(醫保處)異地就醫審批備案;
3.異地定點醫院住院發票原件;
4.機打的費用清單原件;
5.住院病歷有效復印件(醫院蓋章有效)1份;
6.身份證復印件1份。
外地就診報銷程序:
1.帶患者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縣合管辦辦理轉診備案手續;
2.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辦理新農合住院手續;
3.出院後,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發票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合管辦報銷。
G. 內蒙古社保卡醫保卡的問題
還沒有實行,可以買葯和報銷,全區都能使用
H. 內蒙古辭職換工作城市醫保卡里的錢怎麼轉
跨統籌地區轉移醫療保險關系,長期居外、異地安置等情況,個人帳戶余額是可以在轉出地醫療經辦機構提現或刷卡消費掉!!!
I. 我常住北京市持有內蒙古自治區城鎮職工醫保卡可以就醫購葯嗎
你常住北京,只有內蒙古自治區城鎮職工醫保卡,那可以夠依舊要嗎?那北京的內蒙古的不可以,現在要是聯網都可以,你要沒聯網,還是不可以的
J. 內蒙古赤峰市退休人員工資是打款到醫保卡上嗎
這個大概是大部分單位都這樣吧。具體的你問問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