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時社保繳費基數對退休金影響多大
目前政策,退休抄以後的養老金由襲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㈡ 養老金保險繳費基數與退休時所拿養老金的關系什麼
簡單講,交的越多,享受的越多。但是,具體你退休以後有多少養老金,現在是沒法計算的,因為除了和你繳費多少有關之外,還要看你退休時當地的平均工資,你繳費的年限等等其他因素來綜合計算的。目前有一個大概的公式,可以提供給你參考一下。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㈢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系比如現在的繳費基數是2100元,那麼退休能拿多少工資/一個月
要根據抄你退休當年那裡的實際情況和你襲繳納的時間來套用公式計算的,目前是不可能知道將來能拿多少錢退休金的.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㈣ 社保繳費基數與養老金有何關系
首先抄,個人和單位的交納檔次是一樣的,只是單位會為員工承擔更多的交納金額。
這個規定,對個人而言,同時也是對單位而言的。
其次,社保局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舉個例子:b地社平為30000元,那麼每月最低檔基數為30000*60%/12=1500元,最高基數為30000*300%/12=7500元。
所以這個3倍,單位也是一樣的。
第三,社保是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原則。
但本人建議你: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本人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㈤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與工資薪酬有關系嗎
基本工資和社會養老保險基數有關系。社會養老保險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版的8%繳納,而職工本權人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費、補貼等。
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2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其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照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
㈥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與退休工資什麼關系
行並軌繳納養老保險之後,由國家財政負擔,會出台過渡辦法,剛剛實行繳納養老保險,還不能全部按照繳費計算退休費,領取的退休金,由社保資金支付,實行繳納養老保險之前,實行養老保險之前,是根據職工的工資比例進行計算的,但是事業單位職工,實行繳納養老保險之後,是根據本人的繳費情況計算退休金,領取的多少,關鍵是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和在職的工資無關,不會影響退休金的水平,並且略有提高
㈦ 關於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對退休金影響的問題
繳費基數的高低對養老金是有影響的。
養老金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專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因為都是屬按個人繳納的計算出來,可不必管它。
差別在於基礎養老金。
你提供的數據在現實中不太可能,現假設30年每年的社平工資都是3726元,每年的基數都是3000元和每年的基數都是8000元比較:
計算1,繳費指數=3000/3726=0.8052
基數為3000的基礎養老金=(3726+3726*0.8052)/2*30*1%。
計算2,繳費指數=8000/3726=2.147
基數為8000的基礎養老金=(3726+3726*2.147)/2*30*1%
二個算式的差額就是繳費基數3000和8000的基礎養老金差額。
㈧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系
繳費基數(指數)是計算基本養老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到基本養老金的多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