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退休人員社保統籌比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正常。沒有任何疑問。
養老保險,只有個人專繳費部分進屬入賬戶,單位繳費進入統籌。
養老保險目前的比例是個人繳費8%,因此,2166的8%=173.28元。即你本人上班每個月扣的金額就是這個數。全部進入賬戶了,所以沒有問題。
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只有個人繳費部分構成的。一般是8%。
單位繳納與個人沒有關系,不劃入賬戶,全部劃入統籌。給現有退休人員開資。
等到你退休的時候,你的退休費由2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你的個人賬戶部分。另一部分是由統籌根據你的繳費基數和繳費金額給你劃入的一部分。
⑵ 企業退休後單位每年還要給退休人員發放的非統籌費用包括什麼
雖然離退休人員已經不再為企業提供勞務,應當納入社會保障體制予以保障,但由於目前我國社會保障水平仍然比較低,企業為他們支付統籌外費用,實質上屬於延期支付福利。
因此,企業為本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或支付的統籌外費用,暫定可按照職工福利費相關規定在稅前扣除。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給離退休人員發生的費用要符合企業的相關制度、不以避稅為目的。
⑶ 退休金「未統籌」和「統籌」的含義
所謂統籌和非統籌,是因為原來職工的退休費,是歸屬各個單位自己發給內,當時的退容休費結構,都是各個企業自行決定的,很多沒有經過當地政府規定核定,因此,在後來進入社保統籌時,社保部門核定退休費的時候,把沒有通過審核的部分,被剔出來,不予進入統籌,由各個單位自行決定,凡是經過社保部門認可通過的,全部社保部門承擔,因此就出現了統籌和非統籌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未進統籌的費用和人員原來越少,逐漸消失。
⑷ 企業聘用退休人員到底用不用繳納社保統籌部分,,急急急
如果是有單位的,則由單位負責參保並代扣代繳個人部分,單位繳納單位部分;如果無單位,則由自己繳納。一般來說,個人8%,單位20%。繳費基數為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資,如果個人上年度平均工資低於當地社平工資,則以社平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建議盡快去詢問社保部門。
⑸ 退休職工返聘還要交統籌養老保險嗎
退休返聘人員與用工單位不是勞動關系,不適用勞動法規,不需要按照勞動法規的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不需要繳納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費,但可以繳納工傷保險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規定:
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第一條為了保障勞動者退休後的基本生活,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退休返聘人員已經進入養老保險的保障范圍,所以不需要再繳納養老保險。他們不能重復享受養老保險。內退人員由原單位繳納養老保險,需要由原單位出具證明。勞動局稽查人員都了解此項政策,可以提交相關的說明。
(5)退休職工非統籌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他地方法規也有相關的表述,就是職工應該參加社會保險。
國家統計部門對於職工的定義是這樣描述的:職工指在國有經濟、城鎮集體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和港、澳、台投資經濟、其他經濟單位及其附屬機構工作,並由其支付工資的各類人員,不包括返聘的離退休人員、民辦教師、在國有經濟單位工作的外方人員和港、澳、台人員。
⑹ 公司沒有退休人員需要進行非統籌退休人員工資年度申報嗎
這個人度申報,同樣要做,你不要以為目前沒有退休人員,今後還是有退休人員的,所以還是要做年度申報。
⑺ 養老金 統籌內和統籌外的區別
統籌內和統籌外養老金區別有以下3個方面:
1、概念不同:統籌內養老金是指人保部門代表國家給退休人員發放的退休金;統籌外養老金是指企業支付退休職工的煤糧補貼、洗理費、書報費、勞模補貼、部分軍人補貼、部分效益工資等。不包括國家級特貢津貼、退休後再就業的補貼。
目前,世界上現行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投保資助型(也叫傳統型)養老保險、強制儲蓄型養老保險(也稱公積金模式)和國家統籌型養老保險。
我國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創造性地實施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改革模式,經過5年的探索與完善,已逐步走向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模式必將成為在世界養老保險發展史上越來越具影響力的基本類型。
⑻ 什麼是退休人員統籌內養老金和統籌外養老金
統籌內養老金是國家法律允許發放的,統籌外的一般是單位自己決定發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