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營企業幹部退休後算幹部嗎
民營企業的高管,他退休的時候仍然算工人,這里所謂的工人是廣泛意義上的,就是普通職工,因為他在這個企業裡面算高管,但是從職位上來說,它仍然是一個局讓企業普通職工,沒有什麼變化,只有體制內的員工有級別是真正受到承認的級別。
民瞎臘喊營企業裡面的幹部更是一種企業內部的稱呼,他不受的,體制內的認可這個民營企業他就算是500強企業,他也沒有任何所對應的幹部名稱在公司裡面,他是高管,那出了這個公司呢,他就是普通職工。就算他是這個民營企業的總經理,到了一個退休的年齡退休的身份仍然是職工,而不是幹部。
❷ 退休時怎麼認定幹部還是工人
主要看單位的個人人事檔案,當然對於國有企業來講,幹部和工人身份,或是管理和技術崗位,這個身份認定,或是工作崗位的認定,因為個人檔案資料比較齊全,認定起來也比較方便。加上國有企業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穩定,工資待遇好,早幾年退休與晚幾年退休大家並不是太計較,絕大多部分都希望能夠晚幾年退休。晚幾年退休,可以多領幾年的在崗工資,可以多繳納幾年的五險一金和企業年金,所以晚退休與按時退休,在國有企業一般不出現大的問題。
退休時按崗位確定幹部與工人身份,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內的全體職工統稱為勞動者。
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條、《關於深化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的意見》第2條規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內的全體職工統稱為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內,打破「幹部」和「工人」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
❸ 退休時企業如何認定是女幹部還是女職工
在現管理崗位工作的女職工是否屬於幹部,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組織、人事部門認定。
1、人事部門認定為幹部的,其退休年齡為55周歲;未認定為幹部的,按工人對待,其退休年齡為50周歲。
2、2001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125號)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3、2001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深化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的意見》(國經貿企改[2001]230號)規定:
取消企業行政級別。企業不再套用國家機關的行政級別,管理人員不再享有國家機關幹部的行政級別待遇。打破傳統的「幹部」和「工人」之間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在管理崗位工作的即為管理人員。崗位發生變動後,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崗位相應調整。
4、如果原來是工人的,轉為幹部工作崗位,應該填寫工人轉干表。甚至要參加上級統一的轉干考試。
(3)企業單位退休怎麼算到幹部退休擴展閱讀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125號)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第一條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❹ 退休身份怎麼認定是工人還是幹部
法律分析:畝冊運
一般年齡以你辦理退休的方式來區分退休年齡,在單位退休,女職工50周歲,女幹部55周歲,男職工、幹部60周歲;在社區以靈活就業形式退休,女滿55周歲,男滿60周歲;如果勞動者在單位辦理退休,並且在檔案中認定為幹部身份,女滿55周歲。男職工60歲退休,女幹部55周歲退休,女職工50周歲退休。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迅梁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姿鎮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❺ 參加工作前兩年是工人崗後期是幹部崗退休怎麼算
這個要看轉干後從事什麼工作,如果是轉為公務員是可以按照公務員待遇辦理退休,如果是在企業單位擔任職務,退休金與職工不會太大差別,因為,退休金多少是以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的多少來確定的,並不是由身份確定。
工人身份轉為幹部後,退休金就按退休時的幹部身份,擔任的職務結合工齡計發養老金。這類人大部分已經退休,有的陸續到了退休年齡,而且大多數是按副處級享受待遇的。這部分人員大多是在鄉鎮提拔任用的領導幹部,以復轉軍人、工人身份居多。後來國家出台政策,通過考試轉為幹部身份。大多數是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2003年,按正科級享受副處待遇離崗退養。
退休時是按幹部身份退休還是按工人身份退休,不是看申請退休時工資的高低,而是看退休時在最後一個用人單位最後的工作崗位。主要看提交退休申請時的相關材料。包括但不限於勞動合同和人事檔案及其他必要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