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新退休人員和老退休

新退休人員和老退休

發布時間:2023-09-15 06:43:52

❶ 辦理退休時怎麼區分事業單位中的退休老人、中人、新人呢

所說機關事業單位里的退休老人,是以2014年9月30日做為交界線,凡在2014年10月1日以前辦退休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屬於退休老人。退休老人具備這樣一些特徵;一都是沒有繳費年限,退休後是依據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退休養老金,而非養老保險金;二是沒有實際交養老保險的期限,要以工作年限做為測算退休養老金的重要依據;三是工作年限越久的人所佔退休前最終一個月工資比例也就越高,這類依照退休前最終一個月工資做為退休金計算數量,依照工作年限長度做為計發的比例退休制度,習慣上被稱作老辦法。但凡依照老辦法辦退休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就是屬於退休老人。退休老人是中國最後一批領到退休養老金工作的人員,往後的工作人員發放的全是養老保險金。

總的來說,退休老人主要指2014年9月30日以前辦退休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中人主要指2014年10月1日以前參工,2014年10月以後辦退休的負責人;離休新手主要指2014年10月1日以後參工,2014年10月以後辦退休的負責人。退休老人、人士、新手都屬於機關事業單位不同類型的離休人群,同時還會體驗到不同類型的養老金待遇。

❷ 新老退休待遇對比

新老退休待遇對比,退休金數額不一樣。

34號文件規定,2011年至2013年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仍實行新老計發辦法對比計算基本養老金,對於按新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仍低於按老辦法計算的基本養老金銷芹的,按一定比例發給補貼。

2011年退休的,補貼額為木人新老計發辦法對比計算差額部分的80%。2012年退休的,補貼額為差額部分的50%。2013年退休的,補貼額為差額部分的20%。2014年以後退休的,不再老金標准。

十年過渡期

在2014年10月份,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改革,改革之後,機關事業單位的在崗職工也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了,而敗斗態且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也和企業單位的統一了,不過為了實現養老保險新老制度的平穩過渡,於是國家就設置了一個「十年過渡期」。

在「十年過渡期」之內辦理退休手續的中人,養老金就按照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確定,這也就形成了退休老人和退察源休中人的養老金。退休中人對比老人來說,退休時間往後延遲了很多,在繳費年限上就有很大的優勢,因為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是按照繳費年限計算的,而退休老人是按照工齡計算的。

❸ 退休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計算方法怎麼分析呢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年人」就是指2014年10月以前退休工作人員;離休「人士」就是指2014年10月以前進到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中,2014年10月以後退休工作人員;離休「新手」乃是指2014年10月以後進到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離休「人士」又分兩種狀況: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中間退休,歸屬於10年緩沖期里的「人士」;而2024年10月以後退休,不屬10年緩沖期里的「人士」,是緩沖期後「人士」。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期限所規定的,只需領到人存活,就能享受分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即便私人帳戶養老保險金已用完,依然會再次按照原標准計發養老退休金,更何況,個人養老金還需要逐漸依據社會發展在崗職工的平均月工資的提高而提高。因而,交納時間越長,就可以領越多。

❹ 新退休人員與老退休人員養老金不同的合理嗎

我認為合理。法律分析:倒掛養老金一般是指新退休人員的待遇水平低於前一年的同類退休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❺ 關於退休的最新政策

本次調整養老金的范圍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職工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含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辦理退職手續的人員)。

離休人員及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不列入本次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

二、此次調整養老金從什麼時候調整?什麼時候發放?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安排,此次稿毀調整時間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7月底前將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位。

三、2022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具體如何調整?

(一)定額調整

凡符合2022年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55元。

(二)掛鉤調整

1.按繳費年限調整。繳費年限15年以內,每年按1元增加;繳費年限16年至30年的,每年按2元增加;繳費年限超過30年的,從第31年起,每年按4元增加。繳費年限是指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累計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不滿1年的按1年世轎散計算。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增加15元。

2.按基本養老金基數進行調整。按本人2021年12月份按月領帆滲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1.6%(四捨五入到元)。

(三)傾斜調整

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考慮艱苦邊遠地區因素予以傾斜。

1.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至74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10元;年滿75周歲至79周歲的,搜氏每人每月增發15元;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35元。2022年1月1日後,年滿70周歲,從到齡之月起,企業退休人員按2017年企業累加的高齡傾斜標准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機關事業累悉拆計的高齡傾斜標准執行。

2.考慮艱苦邊遠地區因素適當提高調整水平。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增發10元;三、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增發15元;五、六類地區每人每月增發35元。

3.企業退休人員中原軍隊轉業幹部基本養老金調整後,其基本養老金月水平達不到2022年自治區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按平均水平計發。

四、此次基本養老金調整具有什麼特點?

此次基本養老金調整將繼續採取「定額鍵陸備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退休人員調整標准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基本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多得多調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調整養老金時增加的也相對較多;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❻ 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中人」還是「新人」

2026年退休的有可能屬於中人,因為只要是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後退休的就是中人。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從2014年10月開始的,改革之前,公務員事業編養老金計發辦法和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是不一樣的,在職時的職務職稱越高退休金就越高,並且公務員個人在職時是不用繳納養老保險的,完全由單位承擔。而企業職工在職時工資再高,退休後都得以 社會 平均工資為基數核算養老金,這樣的話,公務員事業編的養老金就普遍比企業職工高很多。

於是為了公平起見,2014年10月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改革,養老金計發辦法與企業並軌。但是,由於養老保險政策改革涉及的人員眾多、覆蓋面太廣,為了平穩過渡,又設置了10年的過渡期,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10年之內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有新舊兩種計發辦法,兩種辦法保低限高,而2024年10月以後退休的即全部採用新辦法。

也就是說,中人是養老保險政策改革特有的稱呼,不僅僅指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之間退休的人,而是包括所有2014年10月前參加工作、2014年10以後退休的工作人員。並且,中人有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結束後就和企業職工完全一樣了。
所以,2026年退休的絕大多數是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的,那麼也就很有可能屬於中人,只不過辦理退休時和新人的計算辦法是完全一樣的。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是比較有意義的。
2026年,這個年份其實對於「中人」並沒什麼特殊。對於「中人」來說, 2024年才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間節點 ,因為「中人」的過渡期是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的9月,這十年內退休的「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方式是比較特殊的。

過渡期內退休的「中人」, 養老金的計發實行新老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新辦法待遇低於老辦法標準的,按老辦法發放;高於老辦法標準的,根據退休時間的不同發放超出部分的一定比例,比如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20%。

2024年以後過渡期就結束了,結束後退休的人員養老金發放就完全按照新辦法發放:

所以說,2024年決定的是「中人」的過渡期,而和是不是「中人」一點關系都沒有!

那麼一個人是不是「中人」主要取決於他的工作時間和退休時間!
工作時間和退休時間都在2014年9月以前的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那麼就是「老人」,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和他們一點關系都沒!

工作時間在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時間在2014年9月以後的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就是「中人」,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工作時間在2014年9月以後的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退休時間肯定在這之後,那麼這些人就是「新人」。
所以,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那麼可以知道參加工作時間肯定是早於2014年的,所以肯定是「中人」!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將退休人員分為「老人、中人、新人」。

2014.09.30.之前已經退休的叫「老人」,2014.10.01.之後參加工作以後退休的人員叫「新人」,2014.09.30.之前參加工作2014.10.01.之後退休的叫「中人」,將2014.10.01.一一2024.09.30.這十年設為「中人」的過渡期。

十年過渡期內退休的叫「中人」,還有很多十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仍然是「中人」,當然也有「新人」即將退休了。

注意:不要把十年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才叫「中人」。

很多人對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和「新人」搞不清,尤其是國家還規定了10年的過渡期。很多人誤解,以為過渡期結束之後退休就是「新人」了,是這樣嗎?
「中人」的概念究竟是如何定的呢?
國家從2014年10月推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開始繳納社養老保險。

關於退休待遇,國家規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辦法。

中人,國家的定義是指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

2014年10月之前在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工作,並辦理了退休的人員,叫做老人。2014年10月以後在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工作,並在未來退休的人員,叫做新人。

中人最大的特點,實際上就是過渡性養老金。由於2014年10月以前,中人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形成個人賬戶、繳納職業年金,缺少這兩部分待遇。因此,國家規定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過渡性養老金,就是針對2014年10月之前視同繳費年限的時間計算。

至於10年的過渡期,實際上是國家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的老辦法和新辦法退休待遇的平穩過渡,而設立的。

因為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跟繳費年限掛鉤密切,而過去的退休金計算辦法跟退休時的職務級別掛鉤密切。所以國家出台了以老辦法退休待遇為兜底,當年退休人員額外發放一定比例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的退休待遇計算過渡模式。

2026年退休,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僅僅實行了12年左右,不可能達到養老保險繳費15年退休的情況,所以,幾乎肯定有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這樣的退休人員也有過渡性養老金,屬於「中人」。
「中人」的五個特殊性決定了「中人」永遠不可能成為「新人」!
爭論了好多年,還有很多人弄不清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之中什麼樣的人是「中人」和「新人」,很可能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新人」的這五個方面的特殊性。

一、凡是臨界點(2014年10月1日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都是「中人」。而「新人」是臨界點之後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

二、凡是「中人」,一定有「視同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而「新人」沒有。

三、所有的「中人」退休之後一定都有「過渡性養老金」。而「新人」沒有這一塊養老金。

四、只要你是「中人」,必定有一個十年過渡期。而「新人」沒有這個過渡期。

五、「中人」的養老金有四種養老金,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養老金。而「新人」只有除過渡性養老金之外的三種養老金。

那麼,當你弄清楚了「中人」以上五種特殊性之後,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人」了。

也就是說,不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工作人員,如果你是臨界點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你的「中人」身份是永遠不會變化的!

(我說清楚了嗎?)

本題目中所說的男工人,肯定算「中人」一個無疑了!這是毋庸置疑的。

「中人」的概念與定義,應該是十分清楚的。這就是,2014年9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凡符合這一時間條件的,均屬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無疑了!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若一個人,他在2014年9月份的某一天參加工作,盡管距離養老並軌時間節點很短,但他也是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一個,因為他有視同繳費年限呀!

很顯然,但凡認定有視同繳費年限存在,那怕僅僅就一個月時間不到,或者2024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包括這位2026年退休的男工人,他也是名正言順、貨真價實、地地道道的「中人」一個呀!

退休「中人」必然涉及過渡性養老金的補償問題。過渡性養老金與「中人」視同繳費年限,是相輔相成、相伴相生的。退休「中人」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由於還未實行個人繳費,沒有建立個人帳戶養老金制度,那視同繳費年限怎樣進行價值補償與合理轉換呢?在此情況下,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與核定問題,就應運而生了!

總之,2024年十年過渡期結束以後退休的,仍然是「中人」而非「新人」。他們的養老金所得,只能按照「中人」過渡辦法進行計算與核定。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滿15年的機關事業「新人」,要到2029年10月1日之後,才會有人逐漸進入退休大軍的行列之中,到那時「新人」養老金計發辦法,才會真正粉墨登場的!

感謝閱讀、關注並點贊!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中人」還是「新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按照時間來計算,當然應該是屬於「中人」,同樣需要享受過渡性養老金,但是和十年過渡期的過渡性養老金有所差別。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納入養老保險繳費體系,所以在退休辦法中,按照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2014年9月30月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是按照以前的老辦法辦理退休,所以稱為退休「老人」。2014年9月30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人員,由於既有視同繳費年限,又實際繳費繳費年限,由於是新老退休辦法的結合,採取了過渡性的辦法,所以叫退休「中人」,2014年10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並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全部按照實際繳費年限辦理退休,所以稱為退休「新人」。

你作為事業單位中的工人身份,將於2026年辦理退休,按照我國退休條件的規定,辦理退休必須要同時達到兩個條件,即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達到15年。由於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0月1日才開始繳納的養老保險,到2026年繳費年限只有12年,按照時間來推算,你在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年限,應該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雖然2026年已經超過十年的過渡期,但是你既有視同繳費年限,又有實際繳費年限,所以還是應該屬於退休「中人」。在養老金的計算中,目前分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但是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的並有視同繳費年限,到2026年年辦理退休時仍是屬於退休「中人」,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外,還應當享受過渡性養老金。

綜上所述,作為事業單位中的男性工人,在2026年辦理退休,按照目前我國的退休條件來分析,你應該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的,既有視同繳費年限,又有實際繳費年限,應該是按照「中人」的規定來辦理退休。

這位男職工是屬於中人,而不是新人。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是中人還是新人呢?
屬於中人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都是有中人的,在機關事業單位,什麼樣的人屬於中人呢?

所謂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30號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號之後退休的人。

因為2014年10月1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正式改革,也就是養老金正式並軌,也是從這個時間點區分成了老人、中人和新人。

老人指的是2014年10月1號之前退休的人,新人指的是2014年10月1號之後參加工作退休的人。

可見,這位事業單位的男職工,是在2026年退休,他是在2014年9月30號之前參加工作,那就是屬於中人。

當然,他是新人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如果他是新人的話,就必須是在2014年10月1號之後才在事業單位參加工作,而到2026年,時間只有12年的時間,意味著48歲才參加工作,因為男性退休年齡是60歲,這種概率是比較小的。
還要看參加工作時間
區分中人和新人,不只是看退休的時間,很多人會誤以為,只要是在2014年10月1號之後退休,就屬於新人,這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參加工作的時間,如果參加工作的時間和退休的時間橫跨了2014年10月1號,那麼就屬於中人。

如果這個人是在2014年10月1號參加工作,而且是在之後退休的人,也就是完全適用於新制度的人,就是新人。
中人養老金2026年正常發放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另外還有一份養老待遇叫職業年金。

目前中人的養老金實行的是十年過渡期政策,也就是從2014年到2024年,第一年補發新辦法高出養老金的10%,第二年補發20%,2024年就補發100%。

所以這位男職工2026年退休,到時十年過渡期的政策已經結束,所以他可以完全按照新辦法來領取養老金了。
小結:
2014年9月30號之前參加工作的事業單位男職工,2026年退休的話是屬於中人,到時候他可以領到真正的養老金,因為10年過渡期政策已經結束。

肯定是屬於"中人"啰。

2014年10月1日,我國推行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在這之前巳經退休的人員稱為「老人″、在這之前巳經參加了工作,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才辦理退休手續的稱為「中人」、在這之後才參加工作的人員則稱為「新人"。

為了使中人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不吃虧,國家不但把中人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的工作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用一筆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充,還把2014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作為計算中人養老金的10年過渡期。在10年過渡期內,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按照老辦法和新辦法兩種方法對比計算,限高保低,進行兜底。

根據《 社會 保險法》的規定,參保人員要辦理退休手續,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 二是養老保險繳費要繳足15年。如果2026年要辦理退休的話,從2014年10月1日參加工作並繳納社保費算起,滿打滿算也只有12年的繳費年限,根本就不具備辦理退休的條件。由此可見,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肯定是屬於「中人"。如果是「新人"的話,至少要等到2029年底才能達到15年的繳費年限。

雖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巳經好幾年了,可至今卻仍然還有些人搞不清「中人"與「新人″的區別,認為只要到2024年9月計算中人養老金的10年過渡期結束後,所有退休人員都變成「新人"了,其實這是他們的誤解,只要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巳經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即使在10年過渡期即2024年9月以後退休,他們也仍然屬於中人,還有一筆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充待遇。

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中人」還是「新人」?

老人、中人、新人的說法源自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保改革的國發〔2015〕2號文件。該文件的精神是從2014年10月開始逐步改革,最終使全國的社保體系不管是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繳費方法和待遇計算統一方式標准。

其中對各時間段參加工作的各類人員的參保、退休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中人的表述、待遇計算的規定是,改革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改革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 社會 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 社會 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2026年退休,從2014年算起,中間只有12年,那麼2014年10月之前肯定有視同繳費年限,因此算」中人「。

❼ 新老退休待遇對比

新老退休制度的主要區別在於養老金繳納年限、計算方法、調整規則、領取年齡等方面。具體來說,下面是新老退休制度的對比:
公司和個人的養老金繳費比例有所不同。老制度下,企業和個人的社保費用的繳納比例為20%和8%,新制度下,企業和個人的社保費用的繳納比例為16%和8%。
養老金計算方法不同,新制度下,養老金計算基數為參保人過去12個月平均繳費工資,而老制度下,為退休前年度工資的平均值。
養老金領取年齡略有調整。雖然新老制度下的退休年齡一致,但新制度下規定,繳納年限不滿30年的人還需滿60周歲才能領取全額養老金。
養老金調整規則不同。老制度下,養老金是一直基於工資調困盯整的,而新制度下,養老金的調整考慮到居民的生活費用標准、工資水平、物價變動等因素,進行適當調整。
除了新老退休制度的對比之外,以下是關於中國養老金制度的一些信息:
1、養老金支付范圍:中國養老金制度覆蓋著企業職工、城鎮居民以及農村居民三個大類人群,而不同的人群繳費標准、支付范圍、養老金計算方法也各不相同;
2、養老金基金:中國養老金基金的管理模式有兩種,一種是政府主導的基金管理模式,另一種是由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的基金管理模式;
3、養老金制度的改革:為了適應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並保證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性,中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對養老金制度進行了改革和完善,如提高養老金繳費比例、推遲退休年齡、完善調整機制等;
4、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並軌: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政府近年來逐步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並軌,以實現城鄉居民養歷野老保險制度的統一和公平;
5、 個人賬戶制改革:目前正在探索養老金個人賬戶制度的改革,通過引進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增加個人賬戶資金的收益,提高養老金待遇水平;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金制度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日漸增大。未來,還需要通過各種措施,包括加強財政支出、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創新投資運營方式等,來確保中國養老金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和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
綜上所述,新老退休制度在養老金繳納年限、計算方法、調整規則和領取年齡等方面存在所不同,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選擇。無論選擇哪種制度,個人應當及時繳納社保費用,使自己的養老金能夠及時得到保障,確保日後的生活質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養老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肢尺喊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閱讀全文

與新退休人員和老退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養老保險覆蓋率 瀏覽:83
老年人膝蓋痛看什麼科 瀏覽:165
老國企退休工資是多少 瀏覽:435
邯鄲60元體檢查什麼 瀏覽:316
農村養老保險怎麼取 瀏覽:231
你知道父母受了多少委屈 瀏覽:406
老年痴呆症光身子 瀏覽:805
徵兵體檢醫生怎麼界定瘢痕體質 瀏覽:821
如何為老人處理大小便 瀏覽:654
村隊重陽節 瀏覽:724
2018年退休工人工資上調 瀏覽:498
老人腿部浮腫吃什麼葯 瀏覽:566
男70歲70燒傷第二2日 瀏覽:347
普工退休工資待遇 瀏覽:468
老人燒五七到墳上拿什麼貢品 瀏覽:138
癱瘓老人小便少怎麼辦 瀏覽:382
90歲日本yamatoo血凈 瀏覽:551
從大腳趾看老年痴呆 瀏覽:248
老年人持續發燒的原因 瀏覽:981
兒子要父母離婚是什麼心態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