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離退休人員工資應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離退休人員工資應計入什麼會計科目?---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統籌費用」科目。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統籌費用--離休人員工資
--統籌費用--退休人員工資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⑵ 離退休人員工資應計入哪個科目
1、離退休人員工資帳務處理如下:
支付離退休人員工資
借: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或退休工資
貸:現金
2、《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⑶ 離退休人員的工資如何做賬務處理
在賬務處理上沒什麼區別同樣計入工資總額,只是個人不必再提交五險一金,但養老金單位統籌部分不免。
⑷ 為什麼離職後福利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而離休人員工資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這是因為這兩類費用性質不一樣。離退休人員工資是可以計入成本,直接沖減利潤的,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也是國家的一項政策。而離職並不代表就退休了。
⑸ 離退休人員工資是否交個人所得稅
離退休人員工資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中國國家法律文件。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於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4年1月28日頒布)、稅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以及由中國各級稅務機關發布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的規定,構成了現行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主體法律基礎。
⑹ 聘請離退休人員的工資可以直接進入製造費用嗎不計入應付工資,直接計入製造費用,可以那樣做賬嗎
聘請的離退休員工與在職員工的唯一區別就是不再繳納社保和公積金,賬務處理是一樣的
⑺ ,退休工人工資計入會計什麼科目核算
退休工人工資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離退休人員,已經按照國家的政策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不再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盡管原來是該企業的職工,但已不符合上述「職工薪酬」對「職工」范圍的定義,因此「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不包括離退休人員的相關工資福利等費用。應該計入管理費用,期末結轉損益。
(7)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計入擴展閱讀:
會計分錄編制格式
第一:應是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後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⑻ 離退休人員工資應在哪個科目反映
我看了類似問題的回抄答,不太准確。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通過「應付職工薪酬」核算。依據《企業准則-職工薪酬》,「職工薪酬包括企業在職工在職期間和離職後給予的所有貨幣性薪酬和非貨幣性福利。」職工薪酬的確認與計量:「難以確定直接對應的受益對象,均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具體為: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離退休人員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離退休人員工資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⑼ 支付離退休人員工資,計入什麼會計分錄
支付離退休人員的工資,不屬於應付工資的核算范疇,也不需要預提或分配,所以,支付時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在賬務處理上計入工資總額,個人不必再提交五險一金,但養老金單位統籌部分不免。
具體會計分錄是:
借:管理費用-退休工資
貸:銀行存款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等,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9)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計入擴展閱讀:
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等以及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咨詢費、研究費用等其他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研發支出」等科目。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管理費用在會計核算上是作為期間費用核算的,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並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賬核算。期末"管理費用"科目的余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後無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