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退休職工能發節日福利

退休職工能發節日福利

發布時間:2023-08-13 10:34:57

A. 退休人員年節福利規定

1
每到年底這個時候,單位發什麼福利,就會成為熱門話題。
有的福利可能是現金類的,有的是禮品類,有的是生活品,有的食物,總之得到福利的都很歡樂。
自八項規定作風建設以來,對違規發放福利的問題抓得很嚴,今天我們以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為例,談一談福利發放有哪些限制。
在職和退休人員福利一視同仁
全國總工會曾經下發《關於〈關於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補充通知》,針對一些實際問題作出更明確的規定,以便於基層操作。
《補充通知》首次明確「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7個法定節日,包括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
根據工會法規定,企業員工、行政事業人員等均可加入工會組織成為工會中的一員。
工作人員退休了,但工會會員並沒有退出或自動失去會員資格,也沒有領導要求退休人員退出工會。
可是如今有那麼一些單位的領導,把退休工作人員視為包袱,逢年過節發福利根本就沒有退休人員的份兒!
同時,在黨的十八大以後,全國總工會發文,規范福利待遇問題,文件裡面並沒有說退休人員不應該享受工會福利,應該是在職的退休的都應一視同仁!
相比起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退休人員本來就待遇低,福利少,甚至有的企退人員退休後幾乎被單位給遺忘掉。
只希望國家這些規定能被相關部門以及企業負責人看到,退休人應同享年節福利!
2
退休以後自己除了養老金的待遇之外,還有哪些福利可以領取呢?
第一個,就是終身醫保待遇。
很多人只關注到了退休開始領取養老金,實際上社保中還有醫療保險,在退休後有一個終身醫保的待遇。
也就是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醫保繳費滿足國家規定的最低年限的,那麼退休後不用再繼續繳費,也能夠享受終身的醫保待遇。退休後不用再交錢還能享受報銷的待遇,這對於退休人員可以說是一份不錯的待遇了。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醫保的最低繳費年限要求跟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不一樣的。養老保險對於繳費年限的要求是需要累計交滿15年,而醫療保險的繳費時間由各地自行規定。
目前上海和廣州規定是15年,還有部分地區是在20年左右。所以繳費年限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可別想當然地認為醫保繳費年限要求和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一樣的,到時候如果沒繳納滿年限可就沒法享受終身醫保待遇了。
第二個,就是補充養老金。
實際上咱們平時總說的養老金,是指國家的基本養老金,除了基本養老金外,咱們國家還建立了補充養老金制度。
比如說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不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不是說人人都有的,只有一少部分人才有,這兩種年金制度都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共同繳費建立的。
一般個人繳費不超過繳費基數的10%,用人單位繳費不超過8%,企業年金可以在退休時一次性領取,而職業年金只能夠按月領取。
有很多大企業在你入職的時候都會問你參不參加職業年金或者企業年金,那麼為了退休後能領更多錢,大家最好還是參加。
第三個,就是各種補貼補助待遇了。
比如說國家對高齡老人有老年補貼,在北方很多城市寒冷的冬季有取暖補貼,一些獨生子女父母在退休時還有獨生子女津貼。當然很多補助補貼都是根據各地自己的規定,有不同待遇和標准,領取條件等等也各不相同,具體還需要咨詢當地的人社局。
第四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人群,則不一樣。
其實這個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
它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企業單位退休人員,是很少能夠獲得養老金以外的待遇。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當然也包括公務員,單位退休人員,是可以額外獲得退休金以外的收入待遇。
機關事業單位的人群能夠獲得很多的額外收入,包括一些精神文明獎,民族大團結獎,還有工作單位給發放的一些相關的待遇津貼等各方面的收入,那麼綜合起來加在一起,有些地區可能會比較少,一年是幾千塊錢,有些地區可能比較高,一年甚至達到幾萬塊錢。
企業和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養老待遇有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三個:養老制度不同、繳費基數不同、繳費年限不同。
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是沒有同等條件一說的,頂多能夠相同的可能是工作年限。實際上大多數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由於工作穩定,工作時間較長。計算養老金的時間往往是長達三四十年以上。而很多私營、外資企業的職工退休時,養老保險只繳納了15~20年。
即使工作年限相同,養老制度不同和繳費基數不同,也會產生養老待遇差距。
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是1991年開始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1997年全面統一將養老待遇實施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一些地方是1997年以前逐漸試點的)。
機關事業單位過去的退休制度:實際上主要是跟職務、級別相掛鉤的。利用工作年限計算一定的基本工資(基本工資還分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呢)計發比例,在加上退休職務級別確定的生活補貼數額,就是原先的退休待遇計算模式。
另外,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比如說基礎養老金待遇,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按照150%繳費,可以領取1.2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完全按照個人賬戶的余額和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相掛鉤的。
總體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會實現全部的並軌,未來主要還是看繳費基數、繳費年限以及年金制度了。
3
事業單位,別人眼中的香餑餑。
其實自從疫情開始之後,有為數不少的公司都宣告倒閉,還有一部分公司為求自保,只能大量的裁員,所以說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找到一份穩定工作的重要性,鐵飯碗不僅僅穩定,而且社會地位也比較的高,所以深受大家的青睞。
公務員除了是鐵飯碗之外,也會讓全家人都感覺到特別的有面子,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報考公務員,關鍵是薪資待遇還是非常優厚的,年終獎也同樣讓人羨慕。
在大部分人眼中,公務員雖然可能工資不高,但零零散散的福利和補貼加起來,可不一定比其他職業的收入低!況且,加上「工作清閑」、「發展穩定」這些標簽,公務員就成了別人眼中的香餑餑。
工作清閑還是辛苦委屈?
其實,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公務員們也經常以5+2,
白加黑的模式加班,
在文山會海里不停翻騰,
喝個牛奶都要被問責批評,
常年成為媒體關注的負面焦點
......
發展穩定還是四面挑戰?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化,公務員也不再穩定:
遼寧、天津、陝西、山西、浙江、山東等省已經陸續取消了上萬個鐵飯碗,事業編人員變成了合同工。
而在疫情期間,更是有無數公務員主動投身抗疫一線,面對危機四伏,仍堅守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福利豐厚還是早已取消?
其實,早在之前出台的《關於嚴禁自行出台政策發放工資津貼補貼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明文規定:嚴格執行基層公務員工資津貼補貼有關規定,堅決杜絕違規發放工資津貼補貼!
讓我們看看,別人眼中「福利和補貼豐厚」的公務員們,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12類補貼被取消
1、自行新設項目補貼、繼續發放已經明令取消的津貼補貼都將被取消;
2、超過規定標准、范圍發放的(具體地市標准略有不同)津貼補貼都將被取消;
3、違反規定發放的加班費、值班費和未休年休假補貼將被取消;
4、實施職務消費和福利待遇貨幣化改革並發放補貼後,繼續開支相關職務消費和福利費用的補貼將被取消;
5、違反規定發放加班費、值班費和未休年休假的補貼將被取消;
6、違反規定擅自提高標准發放改革性的補貼將被取消;
7、以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實物等形式發放的津貼補貼將被取消;
8、違反規定使用工會會費、福利費及其他專項經費發放的津貼補貼將被取消;
9、違反規定向關聯單位(企業)轉移好處,再由以各種名目給機關職工發放的津貼補貼將被取消;
獎金:
10、違反公務員獎勵規定,「巧立名目」發放的各類獎金都將被取消;
公積金:
11、超標准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補貼將被取消;
節日福利:
12、借重大活動或節日慶祝變相向職工普遍發放現金等補貼將被取消;

B.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春節慰問金

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今年春節慰問金都能發4000元,這是真的嗎?
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2023年春節前,春節慰問金都能每人發放4000元,這是真的嗎?
元旦已經過了,春節將至,1月14號就是北方過小年了、1月15號就是南方過小年了,最近有很多網友都在探討,說 企業退休職工會在1月22日春節前會發放過節費,包括浙江,紹興,寧波,廣州,杭州,上海等等,但是近日有事業單位人員提問說,春節前事退人員都會統一發放 春節慰問金(過節費)4000元是真的嗎?這里一起解讀一下。
其實關於退休人員,不管是叫做春節慰問金、還是春節補貼、節日補貼、過節費,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這體現了社保部門或者原單位對於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企業退休職工的過節費標准已經是老生常談,比如說杭州1200元、寧波2000元、上海800元和900元、廣州50元和100元、紹興400元,但是機關事業單位的春節慰問金卻鮮有披露,因此似乎充滿著神秘感,那麼到底是不是各省事退人員,在春節前會全國統一發放4000元呢?
網友這么問,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比如有山東網友留言分享說自己退休金是8000元,然後重陽節和春節,自己都會分別 收到4000元慰問金,如下圖。
經過詳細查證,其實答案是否定的。 主要有下面這三點理由,我們分別看看:
1,並不是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春節前一定會發放春節慰問金。因為春節慰問金屬於統籌外待遇,並不是硬性規定一定要發,而且就像精神文明獎、或者其他一些補貼一樣, 很多地區都是要看當地的財政收支情況和當年的福利政策規定的,都帶有地域化的色彩,並沒有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會一刀切統一發放4000元,而且事退人員,也分為機關單位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這兩者在還是有不少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
2,即使是發放春節慰問金,也不一定金額就是4000元,可能會更少或者更多,也就是說可能是其他金額。而且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一些內地、偏遠地區常常也存在著區別,機關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的職工也不一定相同,我們來看另外一個網友的分享,說市直機關單位老幹部春節慰問金只有500元而已,這個金額只有 寧波企業退休職工2000元過節費的的四分之一,也只比 浙江紹興市企業退休職工春節過節費400元、高了100元而已。
當然,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地方福利政策不一樣, 有一些職級、職稱比較高的事退人員,或者說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北、上、廣、深、江蘇、浙江等等,很多地方的機關退休人員、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春節慰問金也可能會超過4000元,比如之前就有一位江蘇退休的副處級公務員表示自己春節慰問已經收到了6000多元。 那麼,如果給全國事退人員統一發放4000元可行嗎?
很明顯是不可行的,首先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春節慰問金,往往屬於統籌外的項目,目前並沒有直接納入到財政或者本省的社保基金統一支付項目,然後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高達幾千萬,如果人人都發放4000元的話,則僅僅春節慰問金一項就需要上千億的資金,這明顯會導致資金支出預算超標,在老齡化不斷發展、未來幾年還要推行延遲退休的背景下,這樣發肯定是不合時宜的。
同時,對於企業退休職工和城鄉居民來說,也會顯得不太公平,目前上海和寧波的城鄉居民,春節過節費也只有幾百元左右,而企業退休職工除了寧波2000元、杭州1200元比較高以外,連經濟很發達的廣州也只有50元和100元而已, 而且像江蘇、河南、河北、四川等地企業退休職工還沒有發過過節費,所以事退人員全國都統一發放4000元明顯是不可行的。
綜上所述: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今年確實有部分人可能會領到4000元春節慰問金,但是這個並不是全國一刀切、人人都一樣的標准,不少地區存在金額差異,有的人還沒有,所以可見這個說法不是真的。而且統一給各省的事退人員,每人都一樣發放4000元春節慰問金,也是不可行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C. 華北油田退休人員元旦有過節給發工資嗎

沒有。2022年的元旦就要到了,每一年的元旦對於大家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新年伊始嘛,總是讓人充滿了美好的期待。如果是在職人員,元旦這天是要放假的,因為元旦是我們中國的法定假日么。而且很多公司習慣在元旦來臨之前組織聚會,一起辭舊迎新,展望美好的未來。茄答那麼對於退休人員來說,元旦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待遇呢?前幾天我在後台看到網友給我留言,他聽說有的地方在一些節日的時候,是會給退休人員發放過節費的,所以想問問元旦國家會給退休人員發放過節費么?


的確,元旦確實屬於一個很有意義也很重要的節日。但在這里我要明確告訴大夥,元旦的時候,國家是不會給退休人員發放過節費的。個別地區確實是會在某些節日給企退人員發放過節費,但只包括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這三個節日。

有的地方呢,是只會在春節的時候給企退老人發放過節費的。比如上海和寧波。上海市每年春節的時候,都會給8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每人發放750元;80歲以下的老人則是每人發放650元。相信上海的退休老人每年春節前夕拿到這筆錢的時候,心裡都是特別溫暖的,因為這些錢足夠老人買很多年貨了。手頭能寬裕不少。而寧波也是會在春節段寬時給企退人員發放過節費的,並且金額還挺高,每人兩千塊錢。特別羨慕有沒有?

上海和寧波的退休老人只有在春節時候能收到過節費,但是有一個城市特別給力,一年當中有三個節日都會給退休人員發放過節費,這個城市就是杭州。按照規定,納入杭州市局實行社會化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在端午節和中秋節會每人給發放800元的過節費。而春節的時候,會每人發放1200元之多。一年三次,加到一塊兒就是2800元。這些錢,已經相當於很多老人一個月的養老金了。所以說杭州的退休老人還是比較幸福的。

而且杭州市的退休人員還有一項大多數地區都沒有的福利,什麼呢?那就是每年夏天的時候,杭州市還會給企退人員發放夏季清涼飲料費,每年的6月到9月,每月發放130元。4個月加在一起就是五百多萬元。

說到這兒相信大夥也明白了,絕大多數地區是不會在過節的時候給退休老人發放過節費的,只有少數地區才會有這種福利待遇。而且大夥發現沒有?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節日補貼的地方,一般來說都是經濟發展得比較好的地區,因此他們的各項福利待遇也比較好,有更多的能力去承擔這些過節費。

雖說只是少數退休人員在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能領到這個過節費。但是其他地區的退休人員也不要感到灰心,因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每年都是在調握納亮整的,從2005年到現在,很多人的養老金已經翻倍了。所以說咱們國家的退休人員還是很幸福的。

D. 退休人員過年有福利嗎

轉眼間已經到了2022年的11月份了,那麼距離2023年的春節時間,已經不是很久遠了。有些退休老人就在想,在春節能不能夠領取到過節費呢?其實就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來看,退休老人是無法享受到過節費的待遇。可能你曾經在自己的工作單位,無論是企業單位還是機關事業單位,都能夠享受到春節過節費。但是自己退休以後則無法享受這項待遇,因為你退休以後已經和所在的工作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關系,自然是不能夠享受到原單位的辯咐爛福利了。
我們退休以後,往往是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這是通過社保的統籌基金來發放的。但是所謂的過節費,絕大部分地區不會通過社保基金統籌內來發放,在全國范圍內來看,有少部分地區可以享受到所謂的春節過節費。這些地區主要是一些江浙滬相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說浙江省寧波市,就會給予退休人員每年春節期間發放2000元的過節費,包括了企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都能夠領取到2000元的過節費。而這一標准在全國范圍內來看都是比較高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並不是每個地區都能夠領取2000元的過節費。同樣是屬於浙江省杭州市的地區,他們退休老人也能夠享受到春節的過節費。但是他們享受到的標准不是2000元,而是1200元。很顯然低於了寧波的2000元水平,所以說這樣的一個標准,在一個省內可能都會出現不同的標准待遇。
除了浙江省的這兩個城市以外,那麼上海市的退休人員,也能夠享受到相應的過節費。他們攜漏上海市給予8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每人發放900元的春節過節費。而對於80周歲以下的退休老人,每人發放800元的春節過節費。還有廣州市地區,社會辦理退休人員,每人發放50元春節的慰問過節費。企業辦理退休的,則是每人發放100元的春節慰問過節費。相對而言,廣州市的標准似乎就是比較低的了。
簡缺但是除了上述幾個地區以外,幾乎全國絕大部分地區,並不會給予退休老人發放相應的過節費,更何況達到2000元這樣的一個高標准。而對於退休一年以上的老人,可能也是深有感觸的,自己退休的若干年,從未享受到什麼過節費。那麼對於他們來講也是具有發言權的,畢竟自己真實經歷了退休若干年以來,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所以說享受過節費,並不是所有退休老人的待遇。只是針對於極少部分地區特有的福利,如果說你是上述這幾個城市退休,那麼你就能夠享受到春節過節費,能夠實實在在增加自己的退休收入水平。

E. 中秋節退休人員能領800元過節費

處暑之後,北方天氣已經漸涼,四川等地的高溫天氣也會隨著這幾天的陰雨終於要結束了。隨著中秋節的臨近,一般這個時候,一些單位就會發放過節福利待遇了。這種情況下,退休老人有沒有中秋節的節日福利待遇呢?有人說退休老人今年中秋會發800元的過節費?這是不是真的呢?

對於企業來說,國家並沒有限定中秋節發放什麼。如果是發放現金的話,都會記入個人收入,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就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於國有企業,有關福利待遇也是需要在有關工資限額內進行計劃的,不能隨便亂發。




像山東、山西、陝西、寧夏、青海等很多地區,冬季都會發放相應的取暖補助費。像山東省一般都是每年10月份跟養老金一起發放的,相應的標準是1700元每人每年。山西省的標準是3360元,陝西省的標準是2360元,青海省的標準是3900元,寧夏自治區2021年的標準是4394元。




這些補貼補助類的政策主要還是當地的政策。像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區,並沒有統一的省級補貼補助政策。不過,黑龍江省每月有45元的禦寒補貼。




總體來說,確實會有部分老人會中秋節發放800元的過節費,但這並不是全國統一規定。養老保險正在推動全國統籌,相信未來有關基本養老金待遇會逐漸的全國統一的。但是如果是地方財政發放的補貼補助類待遇的話,還是經濟發達地區更好一些。

F. 退休職工春節有福利嗎

春節是我國最為古老的傳統節日,代表著闔家團圓。對於這個最具有紀念意義的節日,人們也有著不同的慶祝方法。我國一直都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國家,因此在逢年過節時,各單位都會按照政策要求給在職員工發放福利。
部分單位會發放金錢,另一部分單位則會發放生活必需品等等。那麼除了在職員工之外,退休人員能否享受到相關的福利待遇呢?具體情況,我們往下看。
一、是否發放過節費
作為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華夏子民,我們骨子裡有著對傳統節日紀念和慶祝的儀式感,也喜歡在傳統節日到來時和朋友相互慶祝。國家為了讓民眾能在過年時也享受到一份獨特的喜悅,便通過《關於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下達規定:單位需要在年節期間為員工提供相關福利。
部分城市是會為員工發放相關過節補貼的,只褲枯不過補貼內容的多少根據城市具體標准而定。在這部分員工中,在職員工能享有全部福利待遇,兼職員工能享受部分福利待遇。而退休員工只有部分城市有過年福利補貼,例如杭州、寧波、北京、上海等等。
1.發放內容
一般來講,不同城市的過年補貼發放都各不相同。臨近過年,各個省市的過年補貼標准都在逐個列出。明確表示會發放年費的為合肥、上海、北京、江蘇等。而廣東、湖南、山西等地,過年的補貼像是精神食糧和消毒產品等等。不過以上的補貼都是提供給在職員工,或者在過年期間仍舊留崗的員工,並未明確是否會給退休員工以補貼。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補貼變得格外豐厚。但除了這兩年間,以前其餘年份時,國家也會要求企業為在職或退休的員工們發放過年補貼,多為生活必需品,例如米面、糧油、紙抽、啤酒等等,多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或日用品。
2.哪種人可以領取
一般情況下,可領取補貼的多為在職並繳納五險一金的員工。兼職員工只有部分可以享受相關福利待遇,更多國有大廠中兼職員工不享受過年補貼。部分城市的退休員工根據城市規定可享受過年金,這些城市中以一線城市居多。
還有部分企業會選擇用另一種方式發放過年期間的福利:年終獎。因此對於企業內部員工而言,過年時紅包的豐厚程度代表能否過一個好年。大部分員工哪怕有離職的意向,也會選擇在領取完年終獎之後再提出離職申請。
二、發放規定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城市中各大企業可以隨便決定發放金額的。每個城市的過年費金額多少,都是由當地負責人擬定的《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而決定。通知中會明確規定金額上限以及福利政策待遇范圍,要求企業在規定范圍內發放福利和物品。
規定中還指出,相關機構不可私自使用用來發放福利的公會資金進行送禮請客等事宜,也嚴禁將發放福利的賬戶和公司賬戶合二胡仔洞為一,同時也不允許使用公會資金報銷其他與其無關的活動費用等等。這些規定深刻地表示出:為勞動者提供福利的資金只能用在勞動者身上,禁止管理人員濫用。
三、發放方式
不同城市和單位選擇的發放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有的城市會需要勞動者在當地公眾號上進行申請,符合條件後方可下發。而還有的城市會直接把過年的過年費打進社保卡里,讓職工在需要的時候自取。
在戚悄早些年的時候,不少單位還喜歡下發生活必需品的票據,然後讓勞動者們去指定的商店領取。領取時,現場的眾人心中會充滿對新年的期待感,和收到補貼的喜悅之情。
四、除過年費外其他福利
實際上,除了過年的過年費以外,我國在其他不同節日里也有其他的補貼或福利:端午節時會有粽子禮盒,中秋節時會有月餅禮盒等等。不少傳統節日到來時,勞動者們都會收到具有節日特色的補貼。價格不一定十分昂貴,但是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當然除了傳統節日以外,不同地域也有屬於當地的不同補貼。例如在南方不少城市,氣溫過高的時候會有高溫補貼;北方城市冬天天氣寒冷需要集中燒煤供暖,這時就會有供暖補貼;出差在外會有出差補貼;家離單位較遠會有交通補貼等等。這些補貼都是國家為了體恤勞動者們,因此在特殊情況下對勞動者們進行相關的補償。
除了以上幾種補貼之外,最基礎的福利待遇當屬勞動者們按時繳納的五險一金。看似不起眼的「五險一金」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巨大的作用。工傷險保障勞動者受工傷後的權益,醫保解決看病難問題,生育險解決生育期間開支問題,失業險保障失去工作期間的最低生活標准......
這些形形色色的保險和保障機制,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勞動者們提供著保障,保護我們的國家能夠有條不紊地運轉,保障勞動者們在遇到相應問題時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當然除了以上福利待遇以外,還有更多相關政策和待遇,這些正是代表著祖國對我們的關懷和保護,保護我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建設未來。
總結
過年費代表著勞動者們一年忙到頭後,對於未來一年的期待。獲得更多的過年費,也是勞動者們最樸素的心願。在國家規章制度的調整下,越來越多有利於勞動者的福利政策相繼出台,為的就是全面落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讓勞動者們切實享受到勞動付出後獲得的回報。
部分城市的退休者雖然可能享受不到過年費帶來的福利,但隨著更多政策的出台和完善,醫保和養老保險在逐年增長,勞動者們在過年前也會積攢出一筆客觀的收入。對此,你怎麼看?在今年過年時,你能收到過年費嗎?

G. 退休人員過節福利發放

眾所周知,1月將會迎來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也是全國人員回家團圓的日子,此時,我們退休人員過年的各項花錢變多了,比如年貨、走親訪友的禮品、給孫子輩們紅包等花銷,哪裡都需要花錢,而養老金往往不夠用。那麼,春節將至,退休人員要統一發放過節費,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也能體現政府對退休人員的一份重點關懷,很多退休人員都希望是真的。下面帶大家一起去正確了解一下過節費政策。
退休人員要統一發放過節費?
目前,我國退休人數達到億人,加上2022年以來新增退休的人數迎來高峰期,養老金支付壓力很大。如果給退休人員統一發放一筆過節費,比如按1000元發放的話,過節費就會發放1300億元,這是一筆很大天文數字,這對於社保基金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為此,我查閱人社部和財政部官網,並沒有給退休人員發放春節過節費的相關消息,說明從國家層面來說,沒有出台過過節費的政策。換句話說,發放過節費只是一筆福利待遇,不是國家強制性待遇。就跟地方發放的退休人員提租補貼、取暖費、高溫費、退休績效獎一樣,是地方性關懷政策,其中,每個地方發放渠道、名稱、標准都不一樣。
所以說,退休人員要統一發放過節費,不是真的。不過,發放過節費也不是空穴來風,經查證,部分地方經濟條件較好,也會爭取每年給退休人員發放一筆春節過節費,但不是人人都能領到這筆過節費。
按什麼標准發放過節費?
春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如果要發放一筆過節費的話,理所當然,按最高標准發放,比如按2000元發放。其實不然,按什麼標准發放,國家和地方都沒有明確規定,也就是說能不能發放都是一個問題,發多少更不用說了。其實發放標准離不開地方的經濟能力,總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吧!但是發放形式都是與養老金一起發放到社保卡。
按什麼標准發放過節費合適呢?看以下幾個地方:
杭州:春節過節費標准為1200元,端午和中秋的過節費標准分別為800元,一年過節費總共為2800元;
寧波:給社會化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統一發放2000元春節過節費。這是已知的過節費裡面,最高的!真的很羨慕寧波的退休老人!
上海:對於80歲以下退休老人發放800元,80歲以上老人發放900元。此外,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發放一次性過節費400元。
廣州:對退休人員發放最高100元的過節費。
以上就是部分地方曾經發放過的過節費標准,根據政策延續性,2023年春節大概率會繼續發放過節費,而且會提高發放標准。
應該支持統一發放過節費?
說實話,我是非常支持給退休人員發放一筆春節過節費,特別是企退人員,原因有3點:一是直接發放過節費,可以激勵消費復甦,提升全社會消費信心,增加消費內循環,提振經濟發展;二是可以增加退休人員的春節獲得感和幸福感,減輕退休人員春節期間開支壓力;三是部分地方機關事業單位發放退休人員生活補助,為了公平,更應該支持給企退人員發放過節費。
總之,過節費是地區性福利政策,發放標准差異較大,並非人人都能領到。考慮到每個人都一樣過春節,都要面對買、買、買,說真的,各項開銷很大,養老金往往不夠用。建議國家能統一過節費政策,不分身份,一視同仁,同時讓更多人享受到過節費政策,最好也包括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農村參保老人,以體現國家對各級人民的一份關懷和關心。
閱讀全文

與退休職工能發節日福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企業負擔比例 瀏覽:172
陝西今年退休金上調多少 瀏覽:178
美團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386
60歲的女人能做什麼工作 瀏覽:690
河北省民辦教師退休最低工資標准 瀏覽:341
農民的養老金怎麼樣 瀏覽:728
頤和愛心敬老院 瀏覽:74
如何看待父母的恥辱 瀏覽:347
老年人要光線 瀏覽:548
我們跟父母之間的代溝有哪些 瀏覽:308
養老保險計算的指數合計是指什麼 瀏覽:297
到60歲不能退休 瀏覽:738
公務員養老金個人賬戶包括哪些 瀏覽:223
父母對我不好我該如何是好 瀏覽:178
天津第五屆永安杯老年大學站 瀏覽:702
日本頂級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997
體檢過了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187
增補養老金什麼意思 瀏覽:970
父母都沒有近視怎麼回事 瀏覽:516
不和父母住了怎麼辦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