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勞動法對國內人員在國外定居後如何在國內領取退休金,一直在國內交養老保險
外籍華人可領退休金」的政策早在1985年就出台了。當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內政司、勞動人事部保容險福利局就已經發布過《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其中提到,「已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享受國家對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待遇。」也就是說,只要持有離退休證明以及相關單位開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文件,就可以享受到相應的國內待遇。
日前,外籍華人領取退休金的方式進行了一些調整。根據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領外函[2015]660號)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領事館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免收領事規費。
② 廣州退休境外居住人員如何辦理網上生存認證
廣州退休境外居住人員辦理網上生存認證,需要登錄社保網。
③ 國內領養老金可發到國外居住地嗎
根據《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5年7月1日起,「出境定居離退休、退職人員健在確認表」,也就是海外華僑華人通常所說的「健在確認表」或「健在證明」,更名為「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
對於上述審核表,中國駐外使領館「即來即辦、免費辦理」。
一、在中國領取養老金(退休金)要滿足什麼條件?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等中國法律和規范性文件,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有兩個條件:一是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且繳費年限達到15年;二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當地或行業法規為准)。
一般情況下,領取養老金,首先要在中國境內辦妥退休手續,取得養老金賬戶。
二、加入外國國籍後還能在中國領取養老金嗎?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以及《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等中國法律和規范性文件,退休人員加入外籍後可繼續享受相關退休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符合在中國領取養老金的基本條件,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仍可繼續領取養老金。
三、辦妥了《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是否就可以在中國駐外使領館領取國內養老金了?
答:中國駐外使領館並不能直接發放退休金或養老金。實際上,駐外使領館出具的《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僅是當事人健在狀況的證明,當事人是否具備領取國內養老金資格由國內養老金發放部門審核決定。
當事人如果不能回國辦理領取養老金事宜,可委託國內親人憑上述審核表到國內養老金發放單位辦理。
四、前往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的具體程序是什麼?
答:在境外居住的申請人,可向居住國使領館遞交申請。申請人通常情況下應親自到使領館辦理,向使領館工作人員提供有效護照、居留證件(原件和復印件)並填寫《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一份。
申請人不能親自辦理的,可委託他人代辦。除填妥的《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及申請人有效護照、居留證(原件和復印件)外,代理人還須提交本人有效護照、居留證(原件及復印件)及申請人30天內辦理的委託公證書。連續3年委託他人代為辦理的,第4年應由申請人自行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辦理一次。
五、需在香港、澳門地區領取養老金的申請人,適用上述審核手續嗎?
答:需在香港、澳門地區領取養老金的申請人無法使用上述審核表,而是需要辦理健在公證。
特別提醒
申請人可登陸擬領取養老金所在地的社會保障部門網站或撥打「國內當地區號+12333」熱線電話,查詢具體的政策規定。(駐比利時使館領事部)
④ 退休後移居國外後是否每半年都要到領事館辦理〈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寄回國內還須健在
移居國外的退休人員,由領事館代為退休人員年度認證(一年一次),寄回國內就有國內認證同等效力。
⑤ 退休了如定居國外,每年養老保險驗證怎麼辦
已經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的人員,在出國定居以後,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一般的來專說,如果參保人在中國退屬休,去國外定居沒有轉換國籍的話可以領養老金,每月還定期打到銀行帳戶,但是如果國籍變了,戶籍注銷了,那養老金就領取不了。
⑥ 退休人員長期居住國外不能及時輸指紋咋辦
居住在省外的,如果不能回來採集,可通過參保企業把《異地居住離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驗證協查表》寄發到離退休人員手中,限時在現居住地縣以上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協助認證,然後將《協查表》寄回單位,單位最後統一匯總交參保地經辦機構。&&12月15日,本報A11版曾以《離退休人員再領養老金,需要指紋認證了》為題,透露過這一消息。有讀者來電詢問,如果離退休人員現在境外居住該怎樣採集指紋?&&對此,省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副局長王明安表示,這類人群可登錄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門戶網站下載《協查表》,或與參保企業聯系郵寄表格,再通過中國駐當地大使館進行認證即可。&&查出身份證重號,及時處理不影響採集&&3&&參加養老保險時,用的是老身份證,如今換了二代身份證,因老身份證重號等原因,身份證號碼進行了更換,是否影響此次養老金資格認證?&&對此,王明安解釋說,此次認證工作的進行,也是對參保人員信息資料的完善。如果在採集認證過程中發現基本信息錯誤的,將區分情況進行處理。比如,聯系方式和居住地不準的,在採集點可以及時更改,其他重要信息要通過參保單位按正常的渠道進行更改。「身份證號換了,也可通過這次認證進行更改。」他說。&&同時,對在認證中發現死亡的人員,將立即停止發放養老金。在結算時限內的,敦促參保單位及時辦理結算手續。超過結算時限,屬冒領或騙取養老金的,除追回冒領的養老金之外,還要通過司法部門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4&&全省建成指紋信息系統,防止養老金被冒領&&「今後,所有參保人員在辦理退休手續時,必須先進行指紋採集,方可辦理養老保險待遇核算。」劉文明強調,為防止養老金被冒領,此次養老金資格認證之後,我省還將定期對離退休人員進行抽查驗證。&&他舉例說,省直某單位曾有一名人員,退休後在四川農村山區居住,其去世後親屬未告知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以致其去世11年後,老伴仍在為其領取養老金。&&據介紹,此前,全省有7個省轄市已經建立了離退休人員指紋信息管理系統,並且在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和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待全省指紋信息系統建成後,離退休人員身份將得到有效確認,進而防止利用虛假身份信息領錢,實現養老金領取資格的隨時認證及省內的異地認證。&&截至目前,全省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30多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257萬多人。
⑦ 國外定居旳退休人員無社保卡怎麼辦
可以去社保局,補辦社保卡。
⑧ 已取得外國籍的怎樣領取國內退休金
領取辦法:
1、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每半年需提供一份由我駐外使領館或者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書。
2、由公證機關出具的證明,須經我駐外使領館認證(居住在尚未和我國建交的國家的,須經駐該國並已與我國建交的第三國使領館認證),方為有效。
3、支付單位,憑上述證明,按期支付應得的款項。
「外籍華人可領退休金」的政策早在1985年就出台了。當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政司、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就已經發布過《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
其中第一條提到,「已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享受國家對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待遇。」
(8)廣州辦理境外居住人員退休手續擴展閱讀:
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的待遇:
(依據:《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
二、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在國內途程所需的車、船費、行李搬運費、旅館費和伙食補助費,按照財政部關於差旅費開支的規定辦理;國外途程所需的一切費用,均由本人自理。
三、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死亡後,支付退休費、退職生活費的單位,應該按照其原工作單位的現行規定,發給喪葬費、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或救濟費。
已在國外定居的直系親屬,須按照本規定第一條公證、認證手續,向支付退休、退職待遇的單位提供退休、退職人員死亡證明書和供養直系親屬生存證明書,才能享受本條規定的各項待遇。
四、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除按照第一、二、三條規定享受待遇外,不再享受其他待遇。
五、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經批准又回國居住的,原支付退休費、退職生活費的單位,應該按照退休、退職的規定,與本單位其他退休、退職人員同樣對待,但是對其中一次領取了五年退休費、退職生活費。
在國外居住不滿五年的退休、退職人員,應從出國之月起計算,在滿五年之後方能享受本通知第一條的各項待遇。
六、本通知同樣適用於獲准到港澳地區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和離開我國到外國或港澳地區定居的外國籍退休、退職人員。
七、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退休、退職人員出國定居的待遇,由各省、市、自治區規定,其手續可以參照本規定辦理。
八、本通知自發出之月起實行,過去的有關規定與本通知有抵觸的,按本通知執行。已按過去有關規定一次領取了五年退休費、退職生活費,現仍在國外或港澳地區居住的人員,其待遇不再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