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人員如何網上認證
一是進行數據建模採集。認證前,需攜帶本人二代身份證(港澳台人員攜帶回鄉證,境外人員攜帶護照)等證件到所屬街鎮退管部門進行面部數據採集建模。採集數據的同時進行當年認證,當年不再另行認證。
二是進行網上資格認證。當年已完成面部數據採集建模的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次年開始可在網上進行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認證時間一般為每年4~6月。
三是進行網上認證操作。用戶提交個人身份信息,即身份證號碼、參保地和居住地,信息填寫無誤並且與社保系統中已有的信息核對無誤,則可進行激活,激活後,根據流程引導,完成拍照、錄像操作,即能完成認證。
根據勞動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勞社廳發[2001]8號)規定,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
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託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把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❷ 老來網為什麼不能認證廣東退休人員認證
養老資格異地認證的方式、表格、時間並沒有統一規定,這要看辦理版退休地社保機構的具體權要求。
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居住地已開通網上認證的,可以向退休地社保機構提出申請,在網上下載表格,或者將收到參保地寄發的「網上認證表」,居住地尚未開通網上認證的,將收到「回寄認證表」。領取待遇人員在收到認證表後,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攜帶相關材料前往目前居住地的縣(區)級社保經辦機構或其認可的街(鄉)社保所進行資格認證
大部分省區是待遇發放地給本人郵寄認證表,要待遇領取人填表後到居住地的社保經辦機構蓋章認證或由居住地社保機構通過網上認證。
有些地區是要求居住地社保機構協助認證,由居住地社保機構出具認證表寄回待遇發放地。
❸ 辦理退休人員認證需要什麼證件
勞動者辦理退休,各地審批退休的單位不僅相同,有的地方是人社局審批,有的地方是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審批,但都在社保大廳設置有窗口,受理申請退休。
辦理退休需要提交的材料各地規定也不盡相同,一般需要提交以下資料:
一、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二、本人檔案(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必須);
三、企業事業單位女職工勞動合同;
四、當地人社局要求的其它資料。
當事人可以致電當地12333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服務咨詢電話咨詢。
❹ 人社廳發2018年54號文:關於全面取消退休人員集中認證的通知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的通知》(人社廳發[2018]54號)要求;
從7月1日起,我縣全面取消企業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集中認證,今後企業退休人員不再到縣人社局集中進行認證。全面取消集中認證後,我縣將推行手機APP遠程認證、信息比對和上門走訪等新模式進行認證。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行手機APP遠程自助認證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採用人臉識別認證,主要通過手機「老來網」APP進行認證。手機「老來網」認證步驟為:在手機網路中下載「老來網」進行安裝---新用戶注冊---點擊社保認證---選擇甘肅省平涼市---輸入身份證號---點為誰認證---根據提示完成認證---查詢認證結果(如認證失敗請重新認證)。
二、全面開展信息比對認證。
充分運用全民參保、異地就醫、聯網監測等數據資源,按月開展數據比對。積極探索與公安、民政、衛生健康、交通、旅遊等部門開展業務協作,通過加強大數據分析和應用,核實參保人員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
對於信息比對不能確認待遇領取資格、疑似冒領的人員,結合全民參保計劃和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等工作開展認證信息核實。需進一步核定的,將通過街道社區、村居委會全面核查。對行動不便者可通過QQ、微信視頻或上門認證。
三、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
對確認失去待遇領取資格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停發社會保險待遇。發現冒領社會保險待遇的,責令退回,並按《社會保險法》有關規定處以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涉及違法犯罪的,按規定移送司法機關。
(4)不得要求退休人員認證擴展閱讀
「所謂集中認證,是指離退休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到規定的地點集中進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全面取消集中認證,就是離退休人員按照自己的認證周期,選擇自己方便的任意一種認證方式進行認證。」省社保局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處處長李明亮介紹,「全面取消集中認證,並不是不要認證了。」
下一步,我省將以現行的網上自行認證、經辦機構認證、社區認證、銀行認證、單位認證、手機自行認證、傳統認證等7種認證方式為重點,並積極推廣社區上門認證,探索政府部門信息共享輔助認證辦法,做好我省認證工作。
❺ 退休人員認證需不需要到場啊
不用到現場認證了。
由於存在一定量的異地養老者,退休人員的「生存認證」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有報道中稱:實際上,某些地方的「生存認證」就走入了這樣的誤區:有的照片認證要求老人舉著當天的報紙照相,彷彿罪犯一般;有的QQ視頻認證,一會兒要老年人舉左手,一會兒要舉右手,總之是要驗證對方到底是不是個「活物」。
既然認證不可避免,在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現市面上已有多種生物識別方法。例如,某些地方已經採用指紋識別的技術做養老金領取資格的認證,更有採用掌紋識別、指靜脈識別、虹膜識別、DNA識別技術等等。技術很成熟,應用也比較廣泛,能解決居住本地、方便出門的一部分離退休人員的問題。
可是,上述的辦法,會給離退休人員在生活上、身體上、經濟上帶來極大的不便和麻煩。因退休人員大多年老體弱,有的有病不能走動,有的居住在外地,有的生活在農村,無論身處何地、身體狀況是否允許,都要耗時耗力地親臨有特定設備的網點才可進行認證。這些個方式仍無法解決居住異地或不方便出門到現場的認證問題。
人臉識別認證技術
為規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核發工作,防止冒領騙保,2015年廣東省在全省選取了14個鎮試點「人臉識別」認證技術。通過人臉識別後,居民以後每年的資格認證只需要找個有網路視頻的場所,甚至通過手機,直接「刷臉」就可以完成。
本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人臉識別認證試點,通過與省人社廳信息中心社會保障卡庫對接,充分利用社會保障卡照片信息,作為人臉識別的初始模板。資格認證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待遇領取人可到村(居)委會或社會保障所等固定地點進行實時認證。
也可以由村協管員攜手提電腦下到村裡對待遇領取人進行拍照採集,待連接上網路後,與預存的初始模板進行比較;或是通過手機APP或互聯網進行遠程認證。人臉識別認證只需1-3秒就能完成,大幅提高資格認證效率。在通過驗證的同時,可根據新採集人像信息對初始模板進行修正更新。
❻ 退休人員認證取消了嗎
已經全面取消。
2018年7月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在專題發布會上表示,將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今後,各地不得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間段到指定地點或窗口進行集中認證。
從前,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人員(如離退休人員)都需在每年集中進行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證明自己還活著,有資格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由於認證人員多為年歲較大的老人,這一模式在各地飽受群眾詬病。
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新模式,「寓認證於無形」,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值得注意的是,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目的是從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維護全體參保人員合法權益,這是國際上通行做法。
(6)不得要求退休人員認證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賈懷斌表示,對於信息比對不能確認待遇領取資格的人員,原則上要結合全民參保計劃和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等工作,由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台,通過組織健康體檢、文體活動、走訪慰問等方式開展認證,對行動不便者要提供上門服務。
針對異地居住人員,各地不得要求參保人返回參保地進行認證。可通過推廣基於互聯網的生物特徵識別認證、手機APP遠程認證等服務渠道,使服務對象就地就近即可完成認證。對於國外(境外)居住人員,人社部正加緊與有關部門進行磋商,盡快改為通過互聯網進行視頻認證。
❼ 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取消集中認證之後,不再需要認證了嗎如果需要認證如何進行
認證永遠需要,不然退休人員都是永生不死的了么,還是死了還能領退休金?只是不再要求集中認證
❽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須不須要進行生存驗證
只要不能掌握本人存活信息的都會進行生存的驗證,以便確定是否停發養老金!
❾ 上海社保退休人員2019是否認證什麼時間開始認證網上可以認證不
2018年以後來,退休職工不需要認證。源
2018年07月0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在專題發布會上表示,將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今後,各地不得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間段到指定地點或窗口進行集中認證。
全面取消集中認證,並不是不要認證了,而是要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新模式。
(9)不得要求退休人員認證擴展閱讀:
企業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每年要進行一次領取資格認證。傳統的認證方式是退休人員每年需到社保經辦機構領取認證表格,填寫後現場認證。由於認證時間相對集中,造成大量人員排隊認證,人員擁擠、耗時費力。
對一些異地居住、高齡體弱的退休職工來說尤為不便。人臉識別認證系統以高效、安全的認證方式極大方便了企業退休人員辦理養老金領取認證業務,得到群眾好評。
2017年,福建省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完成認證服務的退休人員101.2萬人,佔全省應認證企業退休人員總數的98.3%,認證比例大大超過往年。
❿ 退休人員如何網上認證
不同地方的認證方法不一樣,有的需要到相關指定單位認證,有的可以通過APP平台自助認證通過,有的可以下載app來認證,以天津市手機APP認證為例(以OPPO手機操作為例):
1、通過智能手機下載「天津人力社保」手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