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職工退休有哪些補貼
有朋友問關於企業職工提前辦理退休手續經濟補償有哪些規定?這個是什麼樣的一個問題呢?很復雜的嗎?其螞櫻實並不復雜的,有很多的朋友都想要了解關於這方面,對於這個問題,那麼接下來小編和各位朋友一起來了解了解關於企業職工提前辦理退休手續經濟補償有哪些規定?一.企業職工提前辦理退休手續經濟補償有哪些規定《國務悶襲叢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或基層幹部,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應該退休。1978年以來,原國家勞動總局根據國發[1978]104號文件要求,負責全國提前退休工種的審批工作。1985年,原勞動人事部發出《關於改由各主管部門審批提前退休工種的通知》(勞人護[1985]6號),將提前退休工種改由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審批,送勞動人事部備案。1993年,原勞動部下發《關於加強提前退休工種審批工作的通知》(勞部發[1993]120號),規定自1993年7月3日起,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停止審批新的提前退休工種。提前退休工種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勞動部審批。勞動部將根據實際情況對各有關部門已審批的提前退休工種進行清理和調整。1999年,勞動保障部發出《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8年。該《通知》還規定,原勞動部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特殊工種,隨著科技進步和勞動條件的改善,需要進行清理和調整。新的特殊工種名錄由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審定後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暫按原特殊工種名錄執行。工作年限滿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小於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滿30年的事業編制人員,本人自願申請,經批准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仍按原事業單位標准核定養老金。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或工齡25年以上的人員,如本人自願,經組織批准,可以提前離崗。在法定退休年齡內,領取離崗時的基本工資,檔案工資享受在職人員的增資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齡,一並計算工齡,計發退休費,在原單位辦理退休手續。醫療保險享受原單位待遇,住房公積金以離崗時的標准工資為基數進行交納。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3周歲、女年滿48周歲(女性工人45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經本人申請,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報市有關部門批准後,允許提前退休。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第二十五條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包括養老保險待遇支出、轉移支出、補助下級支出、上解上級支出、其他支出。養老保險待遇支出包括基本養老金、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病殘津貼。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支付給《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前已經離休、退休和退職人員的離休金、退休金、退職金、補貼。個人賬戶養老金包括按月支付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以及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出。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出指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由於死亡、出國(境)定居等情況下退還其本人個人賬戶資金額的支出。醫療補助金指按規定支付已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支范圍的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的醫療費用。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指用於已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支范圍的參保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的喪葬禪槐補助費用及其遺屬的撫恤費用。病殘津貼指按國家規定標准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參保人員發放的基本生活費。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抵扣重復領取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支出從其他支出中列支。
㈡ 退休人員福利發放標准
、退休人員有以下補貼標准:省部級及以上的行政人員是1100元,廳局級700元,縣處級460元,鄉科級350元,科員260元。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70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460元,講師及相當職務350元,助教及以下職務260元。工人,高級技師和技師350元,高級工以下、普通工260元。
二、退休職工發生交通事故賠償嗎
退休人員如果通過返聘等方式進行勞動力市場的,因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的,是有誤工費的,誤工費數額由誤工時長和收入情況確定。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三、返聘的定義是什麼
退休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而經此延伸出的職工退休制度則是我國勞動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如今退而不休的現象逐漸增多,勞動者達到法定年齡退休後,被返聘到原單位或其他單位繼續工作,此即是現階段我國普遍存在的退休返聘。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的是退休返聘使得勞動力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對社會財富積累有所裨益,而更加明顯的是相關法律的不完善甚至沖突使他們在糾紛中維權困難,步履維艱。
四、勞務派遣福利待遇問題
看你要求誰,是派遣公司,還是與你發生實際勞動關系的公司!這是2個法律關系,住房公積金和季度獎和年中獎是勞動合同中規定的,但是和你簽勞動合同的是派遣公司,所以你不能要求你實際上班的公司。而且公積金和獎金不是法定的勞動者權益,在實際訴訟中很難維護!
五、工資福利待遇
1、基本月薪和提成就是你的基本工資,這個每個公司都會和所招聘的員工講的很清楚,需要注意的是:
1一般企業的月薪是稅前工資,如果你在之前的企業是稅後工資,簡歷要求的也是指的稅後的工資額一定要在面試的時候講清楚,省的日後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2很多企業有規定績效工資,這個也可能是個陷阱,也就是在和你談好的工資額中抽出一定的比例(一般是30%)作為績效工資,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來決定發放的額度,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很多都成為企業變相減薪的一個手段了。
3如果你是銷售人員,基本工資更多是個底薪的概念,更關注的應該是平台的好壞和提成比例。
2、現金補貼很多企業有給員工提供現金補貼,最常見是三種:餐補、公交補貼和通訊補貼,一般出差、日常的打車什麼的也有實報實銷,但是也有這樣的情況,例如,有的企業的打車補貼是按其他補貼如結婚、生子、喪事補貼、也有公司有開車的油補、租房的房補等等,不過所佔的比例較小。
3、出於對中國傳統習慣的尊重,也是符合中國的國情,絕大部分企業會給員工提供接節日禮品或禮品,最常見的是在春節、端午、中秋,多少先不計,至少可以讓員工感覺到企業的人性化。這一方面本地企業和台資企業做的比較好,外資企業和港資企業則有可能忽略。現在也有不少企業文化較好的企業會給員工生日禮金或開生日會,也是不錯的,讓人感覺很溫馨。
4、年終獎金年終獎金在很多企業中占員工收入的很大比例,有時甚至佔到30%—50%,有的企業直接規定年終雙薪、三薪或者更多,也有的企業是按照企業業績拿出一定的比例來分給員工,這些都是可觀的一筆收入。
六、社工的工資福利待遇現狀
1、目前,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開始發展社會工作事業。各地社工待遇也逐步提高。其中,深圳、東莞、廣州等地由於社工事業得到政府重視,部分費用由財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3500—4500左右。其他城市,例如北京、杭州、武漢等地,工資一般在1000—2000左右,待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近幾年來,各地都對社工待遇問題給予了很高重視,社工待遇也會在未來幾年慢慢提升。
2、總之社工的工資在全國不是統一標準的,每個省的標准都不同,上海、北京、廣東等地是社工群體發展的最為成熟的地區,我們首先說說廣東的社會工作者待遇吧,他們的工資水平為6000元/月(據38073個樣本統計得出),北京地區的工資和上海相差不遠,在5400元左右你可能覺得社會工作者的工資水平還沒有真正邁入高薪一族,其實這個工作是有晉升空間的,隨著晉升工資水平還會進一步提高,待遇也將越來越好。
㈢ 退休人員的補貼的政策
退休(retire),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 個人所得稅 。到達 法定退休年齡 (中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男幹部60,工人55;女幹部55,工人50歲),由單位經辦人員填寫退休人員審批表、退休人員審批花名冊並攜帶認識檔案到社保局初審,初審通過後再到地方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政務大廳審批,審批需要公示一周,公示滿後將公示表加蓋工會、監察和人事部門的印章再到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政務大廳審批,審批後將審批表送社保局,次月就可以 領取養老金 了。具體 退休年齡規定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 工傷保險條例 》(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 保留勞動關系 ,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 辦理退休手續 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 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 工傷保險基金 補足差額。
㈣ 企業職工退休有哪些補貼
作為一名企業退休人員,除了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之外,還有很多福利是可以在退休以後領取的。林林總總加起來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呢。具體待遇還要看各個地方的政策。㈤ 退休人員四大補貼
退休人員四大補貼分別是
第一,高齡補貼
高齡補貼是針對的是高齡老人,我國向來是個尊老的民族,考慮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們的身體素質會越來越差,同時經濟來源幾乎只剩下養老金,所以各地有關部門都會給年齡比較大的老人,發放一筆高齡補貼,以進一步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一般情況下10年一個檔次,年齡越大到手的高齡補貼越多。在絕大多數城市年滿80周歲的老人,即可向有關部門申領這筆錢,但也有一些地方,將這筆補貼的年齡限制放寬至70周歲,比如說陝西、青海、深圳等地。
第二,高齡傾斜
一般情況下70周歲以上的老人,即可參與高齡傾斜調整,顧名思義就是在養老金上調中具備更強的優勢。但這筆錢的總金額不算高,一般就只有幾十塊,好在不需要自主申領,即可跟當月的退休金一起發放到賬,單從這一點來看十分的便捷。據統計我國有2/3的地區,高齡傾斜的可享受年齡為70周歲,在一些養老負擔不是很重、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可放寬至65周歲,如果是女性的話60周歲開始即可領取。這里我們應當注意一點,那就是可享受高齡傾斜的,只限於那些以城鎮職工身份退休的老人。
第三,取暖補貼
基本每年的11月份伊始就會正式立冬,之後的日子變會越來越冷,特別是北方城市。因此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越是氣候寒冷的北方城市,相關部門制定的補貼標准越高。從發放的標准看,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者,退休前的職位等級越高,可領取的補貼就越高,企業退休人員的發放領取標准則是全省統一。
第四,其他補貼
各地的經濟情況不同,退休人員可領取的補貼也不大一樣,常見的有地方性質的過節費、城市特色補貼等等。這些補貼中的絕大多數,都需要老人自行申領,錯過了時間可就領不到了。退休人員還是要密切關注城市政策,以及到賬的具體情況。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
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㈥ 職工退休後企業補貼政策
我們已經知道,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或者不再續簽勞動合同,在職工無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需要對職工進行一定的補償。那麼職工退休時,用人單位是否也需要對職工進行一定的補償,我就這個話題提出疑問。㈦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福利及規定
1
每到年底這個時候,單位發什麼福利,就會成為熱門話題。
有的福利可能是現金類的,有的是禮品類,有的是生活品,有的食物,總之得到福利的都很歡樂。
自八項規定作風建設以來,對違規發放福利的問題抓得很嚴,今天我們以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為例,談一談福利發放有哪些限制。
在職和退休人員福利一視同仁
全國總工會曾經下發《關於〈關於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補充通知》,針對一些實際問題作出更明確的規定,以便於基層操作。
《補充通知》首次明確「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7個法定節日,包括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
根據工會法規定,企業員工、行政事業人員等均鉛睜可加入工會組織成為工會中的一員。
工作人員退休了,但工會會員並沒有退出或自動失去會員資格,也沒有領導要求退休人員退出工會。
可是如今有那麼一些單位的領導,把退休工作人員視為包袱,逢年過節發福利根本就沒有退休人員的份兒!
同時,在黨的十八大以後,全國總工會發文,規范福利待遇問題,文件裡面並沒有說退休人員不應該享受工會福利,應該是在職的退休的都應一視同仁!
相比起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退休人員本來就待遇低,福利少,甚至有的企退人員退休後幾乎被單位給遺忘掉。
只希望國家這些規定能被相關部門以及企業負責人看到,退休人應同享年節福利!
2
退休以後自己除了養老金的待遇之外,還有哪些福利可以領取呢?
第一個,就是終身醫保待遇。
很多人只關注到了退休開始領取養老金,實際上社保中還有醫療保險,在退休後有一個終身醫保的待遇。
也就是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醫保繳費滿足國家規定的最低年限的,那麼退休後不用再繼續繳費,也能夠享受終身的醫保待遇。退休後不用再交錢還能享受報銷的待遇,這對於退休人員可以說是一份不錯的待遇了。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醫保的最低繳費年限要求跟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不一樣的。養老保險對於繳費年限的要求是需要累計交滿15年,而醫療保險的繳費時間由各地自行規定。
目前上海和廣州規定是15年,還有部分地區是在20年左右。所以繳費年限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可別想當然地認為醫保繳費年限要求和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是一樣的,到時候如果沒繳納滿年限可就沒法享受終身醫保待遇了。
第二個,就是補充養老金。
實際上咱們平時總說的養老金,是指國家的基本養老金,除了基本養老金外,咱們國家還建立了補充養老金制度。
比如說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不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不是說人人都有的,只有一少部分人才有,這兩種年金制度都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共同繳費建立的。
一般個人繳費不超過繳費基數的10%,用人單位繳費不超過8%,企業年金可以在退休時一次性領取,而職業年金只能夠按月領取。
有很多大企業在你入職的時候都會問你參不參加職業年金或者企業年金,那麼為了退休後能領更中困多錢,大家最好還是參加。
第三個,就是各種補貼補助待遇了。
比如說國家對高齡老人有老年補貼,在北方很多城市寒冷的冬季有取暖補貼,一些獨生子女父母在退休時還有獨生子女津貼。當然很多補助補貼都是根據各地自己的規定,有不同待遇和標准,領取條件等等也各不相同,具體還需要咨詢當地的人社局。
第四賣激念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人群,則不一樣。
其實這個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
它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企業單位退休人員,是很少能夠獲得養老金以外的待遇。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當然也包括公務員,單位退休人員,是可以額外獲得退休金以外的收入待遇。
機關事業單位的人群能夠獲得很多的額外收入,包括一些精神文明獎,民族大團結獎,還有工作單位給發放的一些相關的待遇津貼等各方面的收入,那麼綜合起來加在一起,有些地區可能會比較少,一年是幾千塊錢,有些地區可能比較高,一年甚至達到幾萬塊錢。
企業和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養老待遇有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三個:養老制度不同、繳費基數不同、繳費年限不同。
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是沒有同等條件一說的,頂多能夠相同的可能是工作年限。實際上大多數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由於工作穩定,工作時間較長。計算養老金的時間往往是長達三四十年以上。而很多私營、外資企業的職工退休時,養老保險只繳納了15~20年。
即使工作年限相同,養老制度不同和繳費基數不同,也會產生養老待遇差距。
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是1991年開始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1997年全面統一將養老待遇實施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一些地方是1997年以前逐漸試點的)。
機關事業單位過去的退休制度:實際上主要是跟職務、級別相掛鉤的。利用工作年限計算一定的基本工資(基本工資還分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呢)計發比例,在加上退休職務級別確定的生活補貼數額,就是原先的退休待遇計算模式。
另外,養老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比如說基礎養老金待遇,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按照150%繳費,可以領取1.25%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完全按照個人賬戶的余額和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相掛鉤的。
總體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會實現全部的並軌,未來主要還是看繳費基數、繳費年限以及年金制度了。
3
事業單位,別人眼中的香餑餑。
其實自從疫情開始之後,有為數不少的公司都宣告倒閉,還有一部分公司為求自保,只能大量的裁員,所以說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找到一份穩定工作的重要性,鐵飯碗不僅僅穩定,而且社會地位也比較的高,所以深受大家的青睞。
公務員除了是鐵飯碗之外,也會讓全家人都感覺到特別的有面子,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報考公務員,關鍵是薪資待遇還是非常優厚的,年終獎也同樣讓人羨慕。
在大部分人眼中,公務員雖然可能工資不高,但零零散散的福利和補貼加起來,可不一定比其他職業的收入低!況且,加上「工作清閑」、「發展穩定」這些標簽,公務員就成了別人眼中的香餑餑。
工作清閑還是辛苦委屈?
其實,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公務員們也經常以5+2,
白加黑的模式加班,
在文山會海里不停翻騰,
喝個牛奶都要被問責批評,
常年成為媒體關注的負面焦點
......
發展穩定還是四面挑戰?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化,公務員也不再穩定:
遼寧、天津、陝西、山西、浙江、山東等省已經陸續取消了上萬個鐵飯碗,事業編人員變成了合同工。
而在疫情期間,更是有無數公務員主動投身抗疫一線,面對危機四伏,仍堅守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福利豐厚還是早已取消?
其實,早在之前出台的《關於嚴禁自行出台政策發放工資津貼補貼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明文規定:嚴格執行基層公務員工資津貼補貼有關規定,堅決杜絕違規發放工資津貼補貼!
讓我們看看,別人眼中「福利和補貼豐厚」的公務員們,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12類補貼被取消
1、自行新設項目補貼、繼續發放已經明令取消的津貼補貼都將被取消;
2、超過規定標准、范圍發放的(具體地市標准略有不同)津貼補貼都將被取消;
3、違反規定發放的加班費、值班費和未休年休假補貼將被取消;
4、實施職務消費和福利待遇貨幣化改革並發放補貼後,繼續開支相關職務消費和福利費用的補貼將被取消;
5、違反規定發放加班費、值班費和未休年休假的補貼將被取消;
6、違反規定擅自提高標准發放改革性的補貼將被取消;
7、以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實物等形式發放的津貼補貼將被取消;
8、違反規定使用工會會費、福利費及其他專項經費發放的津貼補貼將被取消;
9、違反規定向關聯單位(企業)轉移好處,再由以各種名目給機關職工發放的津貼補貼將被取消;
獎金:
10、違反公務員獎勵規定,「巧立名目」發放的各類獎金都將被取消;
公積金:
11、超標准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補貼將被取消;
節日福利:
12、借重大活動或節日慶祝變相向職工普遍發放現金等補貼將被取消;
大家眼裡公務員的「豐厚福利」,其實早就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