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殘保金減免優惠政策
2022年殘保金征期開始,用人單位已開始繳納殘保金,繳納殘保金的用人單位分為3類,第一類:常年繳納殘保金,依據優惠政策節省殘保金成本;第二類:往年人數少於30人,無需繳納殘保金,2021年單位擴招,突如其來的繳費有點不知所措,想減免殘保金或少交殘保金;第三類:殘保金減免方案和優惠政策相結合,成本優化到最低,而這三類企業關注更多的是殘保金減免優惠政策,結合實際政策現狀總結如下:『貳』 殘保金減免政策
法律分析:
要看當地的殘疾人比例是多少。 因為是地方徵收的 要看當地要求的。 目前的殘保金政策是 :在職職工總數30人(含30人)以下的企業,按規定暫按閉弊「本期應納費額」的100%計算減免費額。其他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低於應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的,實行分檔徵收政策,在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對於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比顫塌例達到1%(含)以上的,按「本期應納費額」的50%計算減免費額;對於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低於1%的,按「本期應納費額」的10%計算減免費額
法律依據:
《關於2021年用人單位辦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申報年審和繳費的通告》 三、繳納標准
保障金年繳納額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1.5% -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轎洞族)×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以公式計算結果為准,人數可保留小數點後2位(四捨五入)。
『叄』 殘保金減免優惠政策2021年
2021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新政策主要有,對於企業的全體職工的總人數在30人以下的,可以暫時不收殘保金。同時殘保金現在改為分檔徵收了,企業的殘疾人員工在百分之一以上的,三年內就徵收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一以下的,徵收百分之九十,通過政策鼓勵殘疾人就業,也刺激企業招聘殘疾人參加工作。同時可以用勞務派遣的方式安排殘疾人在企業工作。
【拓展資料】
一、殘保金優化徵收
(一)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下簡稱殘保金)實行分檔減繳政策。其中規定如下: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達到1%(含)以上,但未達到1.5%比例的,按規定應繳費額的50%繳納殘保金;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在1%以下的,按規定應繳費額的90%繳納殘保金。
(二)殘保金徵收標准上限按照上一年度本市社會平均工資2倍執行。
(三)用工單位依法以勞務派遣方式接受殘疾人在本單位就業的,由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協商一致後,將殘疾人數計入其中一方的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和在職職工人數,不得重復計算。殘聯在審核殘疾人就業人數時相應計入並加強動態監控。
(四)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職職工人數在30人(含)以下的企業,暫免徵收殘保金。
二、規范使用
(一)各級財政部門要嚴格落實殘保金使用管理相關政策,根據本市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實際需求,優先安排用於殘疾人就業方面的支出項目。
(二)健全就業困難殘疾人就業幫扶機制,落實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殘疾人學生實習見習補貼、殘疾人自主創業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殘疾人自主創業補貼、殘疾人職業培訓補貼等殘疾人就業促進政策。
三、強化監督
(一)對未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且拒繳、少繳殘保金的用人單位,將其失信行為記入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二)市、區財政局、殘聯按國家規定將上一年殘保金收入和殘疾人事業支出情況、支持殘疾人就業和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情況定期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四、健全服務
(一)支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殘疾人免費提供就業服務,為殘疾人辦理就失業登記,組織開展免費的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為殘疾人就業和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提供服務和幫助。大力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方便殘疾人和用人單位多途徑辦理相關業務。
(二)進一步完善財政、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殘聯等部門之間數據的共享機制,定期進行數據交換,開展殘疾人就業狀況分析。
『肆』 我單位有一個職工,工作20年了。去年辦理了殘疾證,請問可以免交殘保金嗎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必須是單位正式職工或與單位依法簽定1年(含1年)以上勞動合同,按國家規定由所在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並持有《中華吵兄埋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職工。已安排的殘疾軍人和因工緻殘人員,塵察經鑒定符合國務院規定的殘疾標准,並辦理有《中華人民共和升螞國殘疾人證》,方可計入安置比例。
根據上述規定,錄用退休人員,不屬於單位的正式職工,不計入安置比例,所以,你單位在計算安置比例時,不包括殘疾退休職工,該繳納多少還是繳納多少,不會因為錄用退休殘疾職工而減少一個人的殘保金。
『伍』 免交殘保金的條件
免交殘保金的條件
「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慶告坦企業,免徵殘保金。
殘保金具體的減免需要看當地政策,比如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徵殘保金。用人單位遇不友滲可抗力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可以申請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規定。
殘保金減免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一是安置殘疾人達到規定比例和安置殘疾人的最低人數。
二是依法與安置的每位殘疾人簽訂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並且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在企業實際上崗工作。
三是定期通過銀行等金融譽桐機構向安置的每位殘疾人 實際支付了不低於企業所在區縣適用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陸』 返聘殘疾人可免殘保金么
如果殘疾人為退休人員不能免殘疾人保障金,因為殘疾人保障金是為解決殘疾人的就業問題而設置的,要減免殘疾人保障金需出具單位為殘疾人繳納勞動保險的證明,退休人員無法出具該證明...
『柒』 企業用殘疾人用工是名退休職工,可以免交殘保金嗎
不可以。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條 「保障金」是指在實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地區,凡安排殘疾人達不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
根據地方有關法規的規定,按照年度差額人數和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交納用於殘疾人就業的專項資金。中央部門所屬單位按照所在地地方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
(7)聘用退休人員減免殘保金擴展閱讀: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相關法條:
第七條 各級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應建立健全「保障金」的財務管理制度,配備專門人員負責「保障金」的收支管理,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收取「保障金」,必須使用財政部統一制定,省級財政部門印製發放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專用票據》,並加蓋本地區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印章。
第九條 「保障金」暫按預算外資金進行管理,實行財政專戶儲存,計劃管理,嚴格審批。「保障金」的存款利息收入計入「保障金」。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收取的「保障金」。
『捌』 退休職工是否需要交殘保金(不是殘疾人,只是退休人員)返聘又應該有那程序
退休人員屬於已經退出工作崗位的人員,他們是屬於國家規定的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員,所以專,原則上屬,是不允許返聘的,退休人員返聘,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也不屬於勞動法的調整,也不屬於勞動合同法的調整,所以,返聘人員,只能和用人單位協商用工待遇問題,也不繳納什麼殘保金,沒有殘保金這個說法和規定,返聘國家沒有規定什麼程序,因為是不受國家用工制度制約和保護的人員,本身退休人員就應該休息,
『玖』 2023殘保金最新減免政策
臨近2023年,企業非常關注殘保金減免最新政策,事關企業用工成本及殘保金支出成本,比如:優惠政策、僱傭殘疾人政策、殘保金減免省錢方法等,結合2023年殘保金減免最新政策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