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安2022退休人員取暖費標准
法律主觀:
1、機關、事業單位行政人員取暖費補助標准:廳級每人每年1500元處級每人每年1100元科級每人每年900元科員以下每人每年700元2、事業單位中按規定聘任了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取暖費補助標准:正教授(相當職務)每人每年1500元副教授(相當職務)每人每年1100元講師(相當職務)每人每年900元助理及以下纖睜每人每年700元3、機關、事業單位中的工勤人員取暖費補助標准:高級技師每人每年1100元技師、高級工每人每年900元中、初級工,普通工人每人每年700元4、離退休人員按照所享受的工資待遇相對應的行政職務、技術職務,並喚比照在職人員取暖費補助標准計發補貼。5、執行初期、見習期、試用期工資的人員和執行學徒期、熟練期工資的絕豎凱工人,每人每年按700元取暖費補助標准計發。二、在陽人工字[2000]42號《關於轉發省人事廳、省財政廳〈關於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整和統一取暖費補助標準的通知〉的通知》所規定的標准基礎上,市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含離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100元生活補貼。三、兩項補貼的執行時間:取暖補貼從2004年取暖期起執行;生活補貼從2004年1月起執行。四、兩項補貼的經費渠道:市級機關、全額預算事業單位和差額預算事業單位由市財政通過部門預算統籌解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自行負擔。1、取暖費補助標准執行後,同時取消原發放的冬季烤火費(80元)和陽財預字[2001]324號文件規定的取暖費補助。2、事業單位中既擔任行政職務又聘任了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雙肩挑),按照所享受的工資待遇相對應的行政職務或技術職務,執行取暖補貼標准。3、各縣(區)可根據本通知精神結合各自的財力狀況自行決定增發取暖補貼和生活補貼。
『貳』 今年退休取暖補貼,最高4563元,是人人都一樣嗎哪些省份發放
進入10月份以後,北方部分省市的
企業退休老人領到了社保基金發放的一筆冬季取暖補貼待遇,最高達到了4563元。
冬季取暖補貼待遇,是北方一些省份在退休人員基本
養老金之外設立的一種補貼補助類待遇,各省標准並不相同。南方省份雖埋滲然沒有冬季取暖費待遇,但是也有其他的補貼補助類的。
各個省份的冬季取暖費補貼標準是怎樣的呢?冬季取暖補貼最高的省份是寧夏自治區。每年冬季取暖補貼的標準是上年度企業退休退職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加上2010年以來自治區政府確定增加的750元取暖費補貼。2022年的最新標準是4563元。
不過,根據寧政發2010年10號、寧政發2014年49號、寧政規發2020年6號文件規定參加職工基本
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待遇的人,月平均養老金相對低一些,今年的冬季取暖費補貼標準是3120元。
青海省的冬季取暖費補貼也是相對較高的,這幾年來的標准都是3900元。10月19日,西寧市企業離退休人員的今年冬季取暖費和10月份的養老金一起發放到位了。
山東省的冬季取暖費補貼是1700元,今年是10月20日左右發放到位的,只要是今年內退休的老人都會有。如果是說已經今年去世的老人,會在辦理去世待遇領取時一起發放。如果是10~12月份退休的老人,會伴隨著首月的養老金一起發放到位。如果是明年一月份退休的老人,那麼只能等到明年10月份才能領取了。
河北省的冬季取暖補貼分為棚液蠢三個標准,分別是1240元、1400元和1560元。主要是因為河北省南北跨度較大,各地的冬季供暖時間有差別而產生。
山西省的企業退休人員冬季取暖費標準是3360元,也已經於10月份發放。不過,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取暖費標準是不一樣的。事業單位的職工高級職稱是4480元,中級職稱3920元,初級職稱3360元。
河南省的冬季取暖費標準是按月發放,每年的11月15日至3月15日,合計發放4個月,每月120元。11月和3月份只發放60元。伴隨當月養老金一起發放到位,更加精準。
天津市的冬季取暖費標准,是包含了集中供熱補貼185元,冬季取暖補貼335元,合計520元。
甘肅省的冬季取暖費補貼是1250元。
江蘇省淮河以北的地區也是有一定的冬季取暖費。徐州市是每月60元,發放三個月合計180元。淮安等部分地區是每月8元,合計24元。
吉林省退休老人也是40多元的冬季取暖補貼,各地標准有一定的差異。
北京市、黑龍江省和遼寧省沒有統一的將冬季取暖補貼納入到養老保險基金發放。不過,黑龍江省有每月45元的禦寒津貼。
內蒙古自治區,2005年的實施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計發制度改革的時候,已經納入到了養老金改革中綜合發放了,不會單鏈陪獨發放。
南方地區雖然沒有冬季取暖費,但一般來說也是有一定的過節費或者其他補貼補助待遇。比如說每年的春節,上海市、寧波市和杭州市會為企業退休老人每人發放一定額度的過節費(或者節日補貼)。寧波市達到了2000元,杭州市是1200元(端午和中秋還有各800元的過節費)。
杭州市的退休老人每月還有190元的固定價格補貼。當物價變動過大時,會有每月12元的浮動價格補貼。夏季的時候還會為6~9月份發放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每月130元。
總體來說,冬季取暖費待遇確實全國各地的情況不一,標准也沒有統一。相信隨著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推進,未來的有關待遇能夠全國統一的。
『叄』 甘肅省2022年企業退休人員取暖費漲了嗎|事業單位|養老金|取暖費|甘肅省|青海省
還沒發,到本月二十號以後就知道了。大概和去年一樣,企業退休人員是1250元,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是多發一個月的本人
退休工資。真可謂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唉一聲長嘆......
並軌之前,到處嚷著行政機關財政發工資,企業社保發養老金,不公平,並軌了差距繼續存在,就連發個取暖費,行缺態政機關退休人員是一個月工資,而企業是一千多點,所以說,差距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注意自己的就行了,別人拿多拿少都不是你的,這樣想問題就對了。
因為甘肅省地區它的供暖期,也是10月中旬,所以說到了11月期間完全進入到了供暖季,那麼沒有理由不發放取暖補貼。只不過甘肅省地區的取暖補貼標准1250元,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為什麼這么講呢?因為同屬於西北地區,它的鄰省寧夏自治區我們看到。今年取暖補貼再一次增長達到了4563元,這在全國范圍內攔嘩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甘肅省僅僅只有1200元,可見比起4563元確實是遜色了不少。
而且不但是比寧夏省的取暖補貼低,甚至還有一個臨省,那麼就是青海省。青海省所發放取暖補貼的標準是3900元,並且青海省在10月份。就隨同自己的養老金一並發放到位,所以說青海省不但取暖補貼的標准要高於甘肅省,而簡扮行且它的發放時間也早於甘肅省。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甘肅省1250元的取暖補貼,確實是非常少,甚至來講是少的可憐,但是相對於那些沒有取暖補貼的省份,比如說像遼寧省可能還能找到一些些許的安慰。
甘肅省退休人員取暖費標准為每人1250元每個採暖季。一個取暖期的取暖補貼發放標准為:在職人員按當年10月份一個月基本工資發放;離退休人員按當年10月份一個月離退休費發放。年度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取暖補貼,於當年10月底前一次性統一發放。10月份後基本工資有變動的,從下年度開始執行。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取暖費補貼所需經費,行政及全額事業單位由市財政全額負擔,其他事業單位自籌解決。按照「誰用熱、誰交費」的原則,對職工發放取暖費補貼後,由職工個人按照市物價局、公用事業管理部門核定的標准,向供熱單位繳納取暖費。
『肆』 2020年11月份退休有取暖費嗎
2020年11月份退休有取暖費
只要是退休人員,國家在夏天敗梁返和冬天就會給與補貼夏季降溫費,渣游冬天取暖費,各個地區所在的單位部門不一樣,所不住的取暖費的差別也是不一樣的,經濟發達地區會補助察飢高一些
『伍』 夏邑縣退休公務員今年還發保暖費嗎
發。退休人員的取暖費會發放的,發放的時間一般為10月份左右。取暖補貼的發放范圍為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離退休人員,城市低保戶、農村低保戶、農村納雹友五保戶。
2.取暖費的標准
(1)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離退休人員取暖期的取暖補貼每人每個為:省級人員為1550元,廳級人員為1100元,處級人員為950元,科級及以下人員為800元。
(2)而城市低保戶取暖期的取暖補貼為每人每個600元。
(3)農村低保戶和農洞槐村五保戶取暖期的取暖補貼為每戶每個200元。
綜合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各位小夥伴們所介紹的關於2022年退休人員取暖費發放嗎的相關信息。大家想要知道肆歷更多關於事業單位方面的資訊,可以關注2022年事業單位考試資訊欄目。
『陸』 今年11月退休有取暖費嗎
11月份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正在陸續發放,這時候傳來一個消息,說有的老人退休養老金增加了2360元,這是不是統一補發呢?說實話,確實有的退休老人11月份的養老金會比正常多出2360元,但主要限於三種情況:
一是退休老人11月份發放到了冬季取暖費待敗老游遇,
二是今年以來的退休老人養老金重算補差到位,
三是以上兩種情況同時出現,恰好補發2360元。
第一,退休老人11月份發放冬季取暖費。11月15日開始,大多數北方省份就進入到了冬季取暖的季節。對於北方職工來說,冬季取暖是一筆不察銷小的消耗,過去的時候有單位福利工作,現在冬季取暖可以改為現金發放了。
退休職工,按照國家要求是要實施社會化管理的,他們的冬季取暖怎麼辦呢?部分省市有統一規定每年為退休職工發放取暖補貼。比如說陝西省就是2360元,一般來說都是11月份開始發放。
不過具體的標准各個省份卻是不一樣的,像山東省只有1700元,河北省是1240元、1400元和1560元三檔,山西省是3360元,青海省是3900元。冬季取暖補貼最高的省份是寧夏自治區,最高達4563元,還有一部分人群領取3120元。
很多地區的冬季取暖費已經於10月份發放到位了,但是也有的老人因為進行及時進行養老金資格認證、社保卡失效、退休時間辦理、當地推遲發放等原因,需要等到11月份才可以領的補發的冬季取暖費。
第二,當年退休的老人養老金重算待遇的補差。進入9月份以後,全國各個省份陸續公布2022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是用於當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的一項重要因素。如果沒有及時公布,只是按照上年度的計發基數計算臨時養老金。等到公布以後就會對養老金重新計算,並
從養老金發放當月開始補差。
比如說上海市7月份公布的
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即2021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
11396元/月,有關計發基數比上一年度提升了1058元。
如果說一位退休老人計算出來的養老金,是領取50%的養老金計含碧發基數,養老金重算以後其基本養老金會增發529元,如果僅僅是補發4個月的待遇,補發的錢數也會達到2116元。所以,
確實有老人補發的養老金差額能夠達到2360元。
第三,兩種情況同時出現,合計也能達到2360元。由於其他省份的冬季取暖費並不是2360元,可能會比有關待遇低。但是今年的退休老人養老金重發也會一起到來。因此合計發放的養老金能恰好達到2360元。
比如說河北省一些今年退休的老人,冬季取暖費的標準是1560元,如果說其養老金重算後增發的養老金是每月100元,恰好補發8個月,這樣的手的金額就是2360元了。
綜合而言,冬季取暖費的補發僅限於北方部分省份,像南方省份和北方的北京市、黑龍江省等地區是沒有的,而退休人員養老金的重算補發也僅限於2022年以來退休的人員,並不是所有退休老人的。這就是有關的限制,還希望大家了解。
『柒』 退休人員還有取暖費嗎
1、退休工人是否有取暖費的補貼,這個是沒有統一政策的。這件事,在各個地方是不一樣的。發達地區將有高一些的補貼,不是很發達的地區要少一些,有一些地方是需要有票據才能報銷的,還有些是給予一定的補貼的,而在南方那裡的人,退休工人似乎是沒有供暖補貼的。因此,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政策,只是看這些退休工人是在什麼地方。
2、取暖費別是由北方省份的所有財政供養人員支付冬季取暖的補貼,包括行政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專職人員、退休職工、長期臨時工等都在內。首先,北方各省按照自己的標准分配供熱,而南方各省就沒有相關規定。
3、發行的具體范圍各省都不相同,但一般都是行政管理部門、機構、國有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正式職工和離退休職工才發放的,有的省份甚至對臨時員工都有補貼,只不過是需要建立在長期的臨時工。這些臨時工包括人事代理、行政機構、代課教師和學徒等。有些還延伸到接受補貼的人,包括貧困居民、下崗失業人員和有農村五保的人。
4、分配標準是那都不各不相同的,各個地方按各自的方式發放,沒有什麼標准。還有就是如果職工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那冬季採暖費補貼就由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中支付,如果他們不參加養老保險,那就會從之前的地方獲取費用。
『捌』 2022年取暖費補貼發放標准:退休人員多少錢一個月所有退休人員都有嗎
一、2022年取暖費補貼發放標准:退休人員多少錢一個月?
1、青島市
從青島市獲悉,為確保廣大離退休(職)人員及時享受取暖補貼溫暖過冬,青島市企業離退休(職)人員2022年冬季取暖費,將於10月20日起隨本人10月份養老金逐步發放到位。企業退休(職)人員取暖費標准為每人1700元,此次補貼共惠及全市約105.6萬企業離退休(職)人員。
2、天津市
天津職工一共可以領取2種補貼,兩項補貼一共可領取520元
(1)冬季取暖補貼
發放標准:從2008年起我市職工冬季取暖補貼標准由235元提高到335元。
發放人群:職工領取冬季取暖補貼需要工作滿一年以上才可以享受,如在取暖期間工作滿一年時,可以自工作滿一年的次日起,按日期比例計算發給。我市的採暖季一般是當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
(2)集中供熱採暖補助費
發放標准:自2007年開始,無論是否享受集中供熱,在每個採暖季節,用人單位應為職掘銷歲工每人發放集中供熱採暖補助費185元。
發放人群:這一項補助沒有工作年限限制哦!在職員工由單位發放,退休員工由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發放。
3、廊坊大廠縣
為領取待遇的城鄉居民每人每年發放取暖補貼620元,隨11月份養老金發放到位。為上一年度連續享受最低生活待遇滿12個月的大齡低保人員(45周歲~59周歲)、重殘(二級以上)參保人員,每人每年由有關部門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1000元。
4、陝西
經同意,從2017年冬判睜季取暖季起調整企業退休(職)人員供熱採暖補貼標准,由現行標准調整為2360元。企業退休(職)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供熱採暖補貼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原渠道解決。
企業在職人員供熱採暖補貼可參照2360元的標准執行,由所在企業發放,列入企業生產成本。
5、山西
斗模冬季取暖補貼標准調整為每人每年3360元。
二、取暖費補貼所有退休人員都有嗎?
不是。
退休工人是否有取暖費的補貼,這個是沒有統一法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