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退休金主要有兩個公式 第一個,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所在省份的職工月平均工資+自己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第二個計算公式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蓄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參保人員符合退休條件的,應及時辦理退休手續。經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自核准次月起享受養老金。養老金標准按照其達到退休條件的時間計發,具體如下:
(一)正常退休人員,其達到退休條件的時間為達法定退休年齡之月;
(二)提前退休人員,其達到退休條件的時間為人力社保部門核准退休之月;
(三)因工作需要後延繳費人員,其達到退休條件的時間為後延繳費滿整年度之月;
(四)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延長繳費人員,其達到退休條件的時間為繳費滿15年之月;
(五)工傷醫療期內人員達到退休條件的時間,為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月。
參保人員未按規定及時辦理退休手續的,延誤辦理退休手續期間以及後延繳費未滿整年度期間的基本養老金不予補發,多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予以退還,達到退休條件以後調整養老金增加部分累計計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②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退休工資是每一個正式職工在離職之後都可以領取的,比如企業、大型公司、國有單位都是有退休工資的。那麼大家知道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我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③ 我是18年9月份退休怎麼計算上一年度全省平均工資是按17年全省平均工資計算嗎
不是的。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3)職工退休工資上年人均工資怎麼算擴展閱讀:
養老金差異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的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旅橘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技術等級工資。
計發比例則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年限越長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由此可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基礎是社會平均工資,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新人」為例,其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高於社會平均工資,這也加大了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差距。
1999—2009年,各年機關和事業單位平均工資都高於全國平均工納雀資水平。
就養老金替代率而言,據鄭秉文測算,1997年中國企業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替代率達76.3%,以後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
說明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長的速度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而與機關事業單位比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只有機關事業單位的一半多。
(二)養老制度與薪資結構的不匹配導致人們對退休雙軌制深惡痛絕
中國計劃經濟體制遺留下來的保障模式是低洞鎮早工資,高福利,相當於在職時已將部分資金交給國家,國家則提供養老醫療等保障。
機關事業單位則是延續這一制度,它的制度假設是基本工資不高,所以養老不要繳費。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依據的制度假設是職工的薪酬里已包含延期收入,延期收入可用於繳納養老保險費。
④ 退休時上年平均工資是指什麼
親親您好,退休教師退休工資中的全省在職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指的是: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帆州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斗蔽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態銷蔽)基礎退休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祝您生活愉快親!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哈
⑤ 計算退休金的社會平均工資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人們對於養老保險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雖然大家都知道社保繳費滿15年,退休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大部分朋友並不清楚社保退休工資是如何計算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養老金計算公式。⑥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企業職工退休金計算公式:⑦ 企業退休工資如何計算工資包括哪些方面
我國即將步入老齡化國家,關於企業退休的問題,我國相關法規對此也做出了規定,那麼當你在企業退休時工資包括哪些?企業退休工資如何計算?接下來我就為你簡單講講企業退休的相關知識。⑧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退休工資的計算公式: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8)職工退休工資上年人均工資怎麼算擴展閱讀:
申請退休金所需材料
一、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
二、根據不同情形,另需分別攜帶以下材料:
1、計生獎勵材料:符合計劃生育獎勵條件的人員,需攜帶街鎮(鄉)計劃生育辦公室蓋章的《領取年老一次性計劃生育獎勵費申請審核表》或《申請領取計劃生育一次性補充養老金證明》原件;
2、房貼證明:享受房貼人員,需攜帶《關於參保人員享受房貼的證明》,其中對單位或個人申報的房貼金額超過5元的,另需攜帶1995年底之前的工資單復印件;
3、解聘材料:從事管理和技術崗位工作的女性,年齡在50-55周歲之間辦理養老金申領手續,需攜帶注有聘用期限的聘用合同或解聘書復印件;
4、工資憑證:按外商投資企業辦法計發養老待遇的人員需攜帶該人員1994年和1995年的工資發放憑證復印件;
5、原核定材料:符合轉制單位工作年限滿25年的人員,若尚未辦理首次養老金核定手續的,需攜帶已由社保經辦機構審核通過的《養老人員養老金申報表(機關事業)》(申3表)。註:材料復印件需加蓋公章。
⑨ 職工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一、職工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1、職工退休工資計算公式如下:
(1)〔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2、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二、辦理退休需要什麼材料
職工辦理退休需要的材料是:職工本人檔案、本人身份證、戶口簿、職工本人退休申請書、檔案託管手冊、養老保險手冊及歷年繳費收據、享受補貼人員需攜帶補貼范疇內的相關資料原件(如:獨生子女證、學歷證書、職稱證、市以上勞模證書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張。
1、退休申請書(A4白紙手寫,並在名字處按手印);
2、申報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如屬代辦還需代辦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
3、申報人戶口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包括戶主頁面和本人信息頁)
4、申報人在當地國有銀行開立的個人存摺(不受理銀行卡)的原件及復印件;
5、一張近期一寸免冠證件照片(用於辦理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證);
6、養老保險手冊(如屬一次性在中心補繳完養老保險的可不用);
7、養老保險需交至申報退休的當月;
8、流動人員人事關系(檔案)管理手冊;
9、申報人填寫《職工退休核准審批表》。
10、有副高級其以上職稱的退休人員,需提供職稱證書及批文的原件及復印件。
11、軍轉幹部需提供轉業證明及轉業審批表原件及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