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省退休人員漲工資方案
法律分析: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調整如下:
(一)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65元養老金。
(二)掛鉤調整。按以下兩部分計算增加養老金:
1.按2020年12月本人基本養老金的1.2%確定月增加額。
2.按本人繳費年限分段確定月增加額,其中,對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3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6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9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2元。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等折算增加的年限;繳費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三)適當傾斜。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以辦理退休手續時按規定確認的出生年月計算,下同)、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和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15元、30元和60元養老金。同時,綜合考慮不同年齡、不同情況人員以往年度傾斜標准等因素,對達到相應年齡的有關人員,再適當增加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其中,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不含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70元、60元和120元,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0元、80元和80元。
法律依據:《山東省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二、調整辦法和標准
這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
(一)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65元養老金。
(二)掛鉤調整。按以下兩部分計算增加養老金:
1.按2020年12月本人基本養老金的1.2%確定月增加額。
2.按本人繳費年限分段確定月增加額,其中,對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3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6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9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2元。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等折算增加的年限;繳費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三)適當傾斜。2020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以辦理退休手續時按規定確認的出生年月計算,下同)、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和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15元、30元和60元養老金。同時,綜合考慮不同年齡、不同情況人員以往年度傾斜標准等因素,對達到相應年齡的有關人員,再適當增加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其中,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不含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70元、60元和120元,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0元、80元和80元。
② 2017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怎麼規定的及調整最新消息
2017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規定及調整都是隨著各所在省的具體規定來執行的。目回前全國31個省市的政策早答己出台並在九月底前將調整的工資發放到位。今年對調整不會再有新的政策了!有也要到明年了!不過十九大召開在即,或會傳來振奮人心的大好消息!耐心等著吧!
③ 2017年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漲多少錢
2017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5.5%左右。同時確定調漲將傾斜內兩類人,且明確了容實施落實的時間。
根據《通知》要求,各地區要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因為各個地區的工作進展、部署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可能各地進度不太一樣,但是大體上我估計應當在九月底之前發放到位。」
④ 2017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怎麼發
2017年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改革了,具體是怎麼樣改革的呢?下面yjbys小編詳細整理了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最新規定,歡迎參考!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公務員工資套改實施辦法
1、職務工資。公務員按現任職務執行相應的職務工資標准。
2、級別工資。級別和級別工資檔次按現任職務、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確定。
3、現任職務,是指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任免機關任命的職務,以2006年6月30目的職務為准。2006年7月1日後變動了職務的人員,按6月30日的職務套改後,再按職務變動規定確定工資。
由領導職務改任同一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由任免機關按幹部管理許可權,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其應執行的職務工資標准。
4、任職年限,是指從正式任命職務當年起根據實際任職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06年的年限。
在同一職務層次擔任領導職務與非領導職務的時間,合並計算為同一職務層次的任職年限。
現任職務低於原任職務的,其原任同級職務和較高職務的年限合並計算為現任職務的任職年限。
5、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與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合並計算的年限,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試用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稱職的年限。工作年限,是指從本人工作當年起根據實際工作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06年的年限。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是指在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未計算為工齡的學習時間。在校學習的時間以國家規定的學制為依據,如短於國家學制規定,按實際學習年限計算;如長於國家學制規定,按國家規定學制計算。出國留學並在國外取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其未計算工齡的國外學習時間可合並計算為套改年限。實際學習時間短於國家規定的相同學歷層次學制時間的,按實際學習年限計算;長於國家規定的相同學歷層次學制時間的,按國家規定的學制計算。
工作人員因公負傷治療期間、女職工產假及哺乳假期間,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的年限不予扣除。
6、任職年限和工作年限的計算截至2006年6月30日。
7、按現任職務套改的級別,如低於或等於按原任低一職務套改的級別,可先按原任低一職務套改,在此基礎上高套一個級別,級別工資就近就高套人對應的工資標准;如高於按原任低一職務套改的級別,但級別工資額低於按原任低一職務套改的級別工資額,可先按原任低一職務套改,再就近就高套人按現任職務套改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按原任低一職務套改時,現任職務的任職年限與原任低一職務的任職年限合並計算為低一職務的任職年限。
8、套改的級別和級別工資額低於相同學歷新參加工作人員轉正定級的級別和級別工資額的,執行相同學歷新參加工作人員轉正定級的級別和級別工資額;套改的級別高於相同學歷新參加工作人員定級的級別,但級別工資額低於定級的級別工資額的,可按相同學歷新參加工作人員定級的級別工資額就近就高套入套改級別對應的工資標准。2006年6月30日前已轉正定級的公務員,如所任職務低於同等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工資待遇所對應的職務層次,可按同等學歷新錄用公務員轉正定級工資待遇所對應的職務層次套改確定工資;轉正定級後可執行副科及以上職務層次工資待遇的人員,按任職年限5年以下進行套改。
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工資調整之「三步走」
>>>>第一步,優化工資結構。
按照現行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也分三部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按照工資不同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資結構應該是基本工資佔主體,其他工資項目為補充。
提高基本工資比重有兩個途徑:一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資的標准;二是將部分津貼補貼或者績效工資納入到基本工資中。
>>>>第二步,推進與工資制度相關的其他制度建設。
在這方面,多項改革已有部署。比如養老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是養老並軌「一個統一、五個同步」基本思路中最吸引眼球的一條。在推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適當提高基本工資標准,以盡可能使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個人繳費後的當期收入不降低,為順利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創造條件,是此輪工資調整的主要特點之一。
按照公務員法,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職務、職級、工資三者相對應、相掛鉤。「在實際情況中,職務在公務員工資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汪玉凱指出,職務不僅影響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同時各地規定的津補貼數額也往往與其掛鉤,職級的功能被明顯弱化。
事業單位亦是如此。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指導意見》;2014年7月1日,《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正式施行。
>>>>第三步,建立健全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實現對工資的動態管理。
多年來,機關事業單位沒有形成嚴格的工資調整機制,近十年沒有調整基本工資的做法在國際上是少有的。建立健全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就是要改變工資調整無規律的現況,使公職人員工資水平根據國民經濟發展、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以及物價變動等因素及時調整。
根據預演算法和公務員法,我國對公職人員的薪酬待遇實行『動態管理原則』。根據國家公共財政收入情況和生活成本變動情況,工資可能是漲,也可能是降。既然是動態管理,該調整的不調,是不守法;不該調的亂漲,也是違法。
機關事業單位漲薪方案:
對象:參公務員管理單位
范津貼補貼被納入基本工資。
調整以後:
1、職務工資標准由現行的340元—4000元分別提高到510元—5250元;
2、級別工資各級別起點標准由現行的293元—3020元分別提高到810元—6135元
3、其他各級別工資檔次標准相應提高。
對象:事業單位
從2014年10月1日起,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沒有實施績效工資的,從應納入績效工資的項目中納入。
調整後的崗位工資標准:
1、專業技術人員由現行的550元—280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3810元
2、管理人員由現行的550元—275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3770元
3、工人由現行的540元—830元分別調高到1130元—1640元
薪級工資標准:
1、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由現行的80元—2600元分別提高到170元—5795元
2、工人由現行的70元—915元分別提高到150元—1855元。
對象:高校畢業生
適當提高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見習期和初期工資標准。
提高後的標准為:
初中畢業生每月1190元
高中、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每月1220元
大學專科畢業生每月1345元
大學本科畢業生每月1390元
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
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每月1435元
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
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
上述人員績效工資水平相應減少的具體辦法,由各地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確定。
對象:離休人員
離休人員每月按下列標准增加離休費:
行政管理人員、省部級正職及以上1400元
省部級副職1140元
廳局級正職900元
廳局級副職730元
縣處級正職570元
縣處級副職480元
鄉科級及以下400元;
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820元
副教授及相當職務540元
講師(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400元
對象:退休人員
退休人員每月按下列標准增加退休費:
行政管理人員、省部級及以上1100元
廳局級700元
縣處級460元
鄉科級350元
科員及辦事員260元
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700元
副教授及相當職務460元
講師及相當職務350元
助教(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260元
工人、高級技師和技師350元
高級工以下(含高級工)及普通工260元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部分參照):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部分參照):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⑤ 山東企退漲工資細則
法律分析:(一)按相關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另行制定。
(二)按本通知調整基本養老金的退職人員,系指按《勞動保險條例》第13條丙款、國發[1978] 104號、魯革發[1972] 143號文件規定辦理退職手續並按月領取
退職生活費的人員。
(三)本通知所稱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系指按魯政辦發[2011] 64號等文件規定辦理一次性補繳參保手續的人員,以及按魯人社發[2015] 29號等文件規定以
個人身份補繳、補繳前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沒有可以認定的視同繳費年限、補繳時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一次性 補繳養老保險費後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
(四)確定本人月基本養老金基數時,企業退休人員按魯勞社發[1999] 82號文件及有關規定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魯人社辦發[2015] 78號文件及有關規定
應當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待遇項目確定。
(五)本次調整基本養老金,一律計算到元,不足1元的按1元增加。
法律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 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一、調整范圍
2017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退職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
二、調整辦法和標准
這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
(一)定額調整。 每人每月增加50元養老金。
(二)掛鉤調整。按以下兩部分計算增加養老金:
1.按2017年12月本人基本養老金的1.7%確定月增加額。
2.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分別執行以下掛鉤調整辦法:
(1)企業退休人員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調整。將本人繳費年限進行分段,對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1.5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
1.8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1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4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7元。其中,繳費年
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等折算增加的年限;繳費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2)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本人職務(崗位、技術等級,下同)掛鉤調整。根據職務層級不同劃分若干檔次,每個檔次以31元為基數乘以不同的調整系數確定月增加
額。各職務層級的具體調整系數,遵循銜接平衡原則,另行確定。
(3)適當傾斜。2017年12月31日前, 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以辦理退休手續時按規定確認的出生年月計算,下同)、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和年滿80周歲以上的退
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15元、30元和60元養老金。同時,綜合考慮不同年齡、不同情況人員以往年度傾斜標准等因素,對達到相應年齡的有關人員,再適當增加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其中,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達到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企業退休人員(不含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企業一次性補繳參保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70元、60元和120元,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0元、80元和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