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報銷
退休 人員 醫療保險報銷 比例如下: 1、離休幹部及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職工,因公 傷殘 人員,三期矽肺患者,二等一級殘廢軍人因病住院,其醫療葯費報銷100%。 2、退休職工 工齡 30年以上,其醫療葯費報銷90%。 3、退休職工工齡21年至30年以下,其醫療葯費報銷85%。 4、退休職工工齡滿15至21年以下,其醫療葯費報銷80%。 5、退休職工工齡不滿15年的,其醫療葯費報銷75%。 6、退職職工,其醫療葯費報銷75%。 7、住院床鋪費報銷60%,無論任何住院方式,一律計收住院床鋪費,醫院未收的由公司收取。
❷ 2021年退休人員醫保返還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後,20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如果是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而無論哪一類人,門診、急診大額醫療費支付的費用的最高限額是2萬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❸ 退休後醫保卡每月返錢的標准
每個月往醫保卡里返的錢,標准如下:
1、在職職工以本人繳費工資為基數,45周歲及其以下的按3.5%的比例劃入;45周歲以上的按4.2%劃入。
2、退休人員以本人上年度最後一個月養老金(新退休人員當年的醫療保險賬戶,按照退休時第一個月的養老金)為基數,按5%的比例劃入。
3、靈活就業退休人員達到規定繳費年限的,享受個人賬戶。
4、享受公務員醫療補助的參保人員,按照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基數的2.5%的比例再劃入個人賬戶。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有什麼區別?
基本醫療保險主要有兩個部分構成,一個部分是個人帳戶,用於日常小病買葯、門診等支出,這些錢您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另外一部分是統籌基金,用於大病住院類的報銷支出,這部分由社保資金管理部門來統籌運作。只要參保人每月扣繳醫療保險,每月都會按照一定比例拿到這部分個人賬戶的醫療保險返錢。
❹ 退休人員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退休職工醫保報銷比例:退休職工工齡30年以上,其醫療葯費報銷90%;工齡21年至30年以下,其醫療葯費報銷85%;工齡滿15至21年以下,其醫療葯費報銷80%;工齡不滿15年的,其醫療葯費報銷75%。
退休人員醫保報銷比例是各地不一樣,大約在85-95%左右。
具體查詢當地的醫保辦法。住院費用則按照醫院等級和住院費用分段報銷。
三級醫院的報銷比例為,1300至3萬元:91%;3萬至4萬元:94%;4萬元以上:97%。
二級醫院的報銷比例為,1300至3萬元:92.2%;3萬至4萬元:95.2%;4萬元以上:98.2%。
一級醫院的報銷比例為,1300至3萬元:94%;3萬至4萬元:97%;4萬元以上:98.2%。
最高支付限額為7萬元,若超過7萬元,則不論醫院等級,超過的費用均按70%報銷。
通常比在職人員要高,醫院等級不同,報銷比例也不同。咨詢當地12333勞動保障熱線。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三十條
下列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三)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四)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❺ 退休後醫保卡返錢比例是多少
北京市目抄前政策:
按本人繳費基數工資計算,個人帳戶劃入比例如下:35周歲以下2.8%、35~45周歲3%、45周歲至退休4%,退休-70周歲以下每人每月97元﹙100-3﹚,7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107元﹙110-3﹚。
❻ 職工醫保退休後每月返還多少
法律分析:
有的地方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來返款的,而有的地方則是根據本人養老金的一定比例來發放,有的地方甚至只是每個月按照固定的金額來發放,企業退休人員在辦理完醫保退休後,每個月醫保基金會向個人的醫保賬戶打款的,這筆錢的發放標准各地是不一樣的退休了醫保要辦手續。手續如下:1、向市醫保征繳窗口提交材料,市醫保征繳窗口工作人員受理;2、由市醫保征繳窗口工作人員核算繳費年限;3、由市醫保征繳窗口工作人員移送征繳科科長審核;4、由市醫保征繳窗口工作人員列印繳費單;5、申請人至財務室繳費;6、辦理委託銀行代繳手續。1. 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觸摸屏查詢
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內如果設有社會保險觸摸屏查詢系統,刷卡或根據屏幕提示輸入卡號或身份證號進行查詢。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的,從其被批准退休的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也就是說只要你達到男性25年、女性20年的繳費年限,退休後按月劃撥退休養老金5%的醫療費,並且享受終身醫療保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這條規定的核心精神是:"職工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條規定的富有彈性的前置條件是:"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而恰恰由於國家沒有統一規定,致使各地各取所需,各行其是,侵害了社會弱勢群體下崗退休職工醫療保險合法權益。
衍生問題:
醫保報銷怎麼算?
1.門診報銷比例:(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❼ 關於醫保卡一個月返回多少錢呢
90元。主要是返還個人每個月繳納的醫保費用,還有一小部分單位繳納的費用。醫保返還的比例,主要跟每個人的年齡有關系。一般來說,年齡越大,返還的比例也會相對較高。比如,35歲以下的人,返還比例大概是3%左右;35歲到45歲,比例大概是3.3%左右;45歲以上的人,比例大概為4.7%左右。具體規定各省市有差別。
❽ 退休後醫保卡每月會返多少錢
醫保卡是否返錢,首先要看你是否有醫保個人賬戶,其次要看醫保賬戶是否處於激活狀態。醫保有兩種,城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題主問到的應該是前者,因為後者是交一年保一年,錢是交到醫保統籌基金里的,壓根兒沒有醫保個人賬戶,所以就沒有返錢之說。而前者城職職工醫療保險,是否返錢,則不一定。需要結合醫保個人賬戶及狀態進行區分。
對在職的參保人來說,繳費期間有醫保個人賬戶且屬於激活狀態的返錢。沒有醫保個人賬戶的或者屬於非激活狀態的,即便是在繳費期間,也不會返錢。對退休的人來說,醫保繳費得滿足當地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各地標准不同,比如北京女同志需交滿20年,男同志需交滿25年),不需要繼續繳費,可以終身享受退休人員的醫保報銷待遇,有醫保個人賬戶的,才可能返錢,而且是會終身返錢,直至去世當月。
由於我國各地相關政策及標准不同,下面以筆者所在的北京地區為例進一步具體說明。
一、在職人員醫保卡是否返錢?如何返錢?
城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分為三種:自由職業者、靈活就業人員和有單位的參保人。
1、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時,只繳納減免繳費比例的統籌部分的費用,不交個人賬戶費用,交費時直接在繳費比例上給予照顧了,所以也就沒有錢進入個人賬戶,醫保繳費比例為7%(單位參保人是12%+3元),期間沒有個人醫保賬戶(始終沒有單位,始終沒有個人醫保賬戶),或者說醫保個人賬戶處於非激活狀態(原來有單位,有個人醫保賬戶),所以就不存在返錢之說,但醫保報銷待遇和有單位的參保人是相同的。
2、有單位的參保人: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單位和個人合計繳費比例為12%+3元。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為10%,其中絕大部分進入醫保統籌基金,一小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具體劃入比例為0.8%~2%,按年齡劃分);個人繳費比例為2%+3元大病統籌費用,其中2%進入個人醫保賬戶,3元進入大病統籌基金。但中斷繳費期間,個人賬戶處於非激活狀態,不會返錢。返錢比例和繳費多少及年齡都有關,具體說明如下:
35歲以下:醫保卡每月返錢比例為繳費基數的2.8%,其中單位0.8%,個人2%;
35-45歲:醫保卡每月返錢比例為繳費基數的3%,其中單位1%,個人2%;
45歲以上:醫保卡每月返錢比例為繳費基數的4%,其中單位2%,個人2%。
3、怎樣返?
繳費的第二個月或第三個月的月初直接打到北京銀行個人醫保專用存摺上,自由支配,可提現,可轉賬。
❾ 返回醫保卡的錢是根據什麼比例返還
一、 總體來說,返還的標準是以繳費工資(如果是退休人員,則以退休金為標准)的2%-6%返還,各地的標准不一。
二、 職工醫保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所謂個人賬戶裡面的錢啊,就是每月返還的錢,這個返還的標准除了各地略有不同外,還和年齡有關系,大部分地區標準是按照,35歲以下,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2.8%來計算,繳費基數越高的,年齡越大的,返得就越多,比如小張的繳費基數是7000元為例啊,那每月返回的金額就是196元,那到35歲到45歲之間,這個比例就上升到了3%,每月返還的金額為210元,到了45歲到退休之前,這個比例有漲了,按4%來返,每月返還就是280元,以上是針對在職人員的,那退休了以後呢,工資也不拿了,每月就按照固定的金額來返還,依然是和年齡段有關系,以北京為例啊,退休到70歲以前,每人每月97元,70歲以上,每人每月107元。
三、 還有另外一種演算法,是按照一定金額入賬,所有人的比例都是一樣的,但要加上一個後綴,和年齡有關,以上海為例,計算公式為個人繳費基數乘以2%乘以12再加上後綴,這里的12就是12個月,比如小張個人繳費基數是7000元,那35歲以下,7000*2%*12+175=1855元/年,這個175就是35歲以下的人員對應的金額,退休人員呢,也按年齡段劃分,每年返還固定金額!
四、 影響醫保返還比例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分別的年齡和地區,而與年齡有關的又分為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
1、醫保金
凡是按時足額繳納職工醫療保險的,每月都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地區返還一定比例的醫保金,每月醫保金注入到個人賬戶之後,個人就可以累積使用,在平時無論是看病拿葯都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里的錢進行支付,所以每月返還的醫保金就相當於現金了,只不過是限制了使用途徑、不能提取而已。
2、案例說明
醫保金的注入比例根據地區不同,每月返還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我們以青島為例:
在崗職工的年齡與返還比例有關:凡是35歲以下的,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2%注入;凡是35-45歲之間的,按2.2%注入,凡是45歲及以上的,按本人繳費工資的3%注入。
計算公式:醫保金=繳費基數*年齡段注入比例-繳費基數*0.2%-5
如果你是35歲以下的在崗職工,交費基數是6000元的話,那每月返還的醫保金就是:6000*2%-6000*0.2%-5=103元。
退休人員的返還比例與本人的養老金有關:按照本人養老金的4.5%注入,凡是70歲及以上的退休老人,每月注入額度低於90元的按90元注入。
計算公式:醫保金=基本養老金*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