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殘疾證的人死亡有沒有補貼
【法律分析】
殘疾人去世後不能領補貼,但其繼承人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殘疾人退休死亡後有喪葬補助。喪葬補助費一般是在職人員或是參加社保的退休人員死亡以後才有的。如果殘疾人員沒有工作,沒有參加社保,是沒有享受喪葬補助費的待遇的。1、喪葬補助金是指,職工因工死亡的,以及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導致死亡的、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按照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的喪葬費用補助。2、喪葬費是安葬因工死亡的職工、處理後事的必須費用,工傷事故是其直接原因,自然應予以補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七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❷ 殘疾人死後有喪葬費嗎
法律分析:只有喪葬費。職工和退休職工身份的殘疾人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與普通職工同樣享有死亡待遇;個體經營或者靈活就業的殘疾人,依法繳納了養老保險費的,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由社會保險機構支付喪葬費和撫恤金;不是職工和退休職工,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殘疾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是否有喪葬費,國家無規定,地方政府是否有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❸ 退休人員死亡以後的補償標准2022年
退休人員死亡以後的補償標准如下:
1、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計發基數。為離休、退休時的職務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之和,再加上按國家規定增加的離休、退休費;
2、批准為革命烈士的,為本人生前80個月工資;
3、因公死亡的,為本人生前40個月工資;
4、病故的,為本人生前20個月工資。
企業退休人員死亡以後有哪些待遇
企業退休人員死亡待遇一般有以下幾個待遇:
1、喪葬補助費和直系親屬的一次性救濟費;
2、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每人每月按當地生活困難補助標准以及物價補貼之和發給;
3、供養直系親屬孤身一人的,其每月領取的生活救濟費。按當地城鎮企業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的百分之二百發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生活費的發放標准,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被扶養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至十八周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生活費給付至死亡時止。
❹ 退休人員死亡待遇規定
1、喪葬補助費,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為死亡當月工資3個月的標准發給。
離退休(退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為上年度企業離退休人員3個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標准發給。
2、一次性撫恤金,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為職工死亡當月工資40個月的標准發給;
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為其生前最後一個月基本養老金20個月的標准。
3、遺屬生活補助費,職工有多名遺屬時,全部遺屬的月生活補助費標准之和,不得超過該職工生前月工資或月基本養老金。
4、企業退休人員死亡的待遇是需要發給其遺屬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喪葬補助費標准為2個月的企業職工平均工資;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標准為,供養1人的,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供養2人的,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供養3人或以上的,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
退休人員去世後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1、企業退休職工去世後,應及時通知退休人員單位,由單位到當地社保部門辦理減員手續。單位填寫《離退休(退職)人員減少表》,同時提供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注銷證明》原件、醫療機構出具的《居民死亡證明書》復印件1份。
2、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待遇發放去當地人社局辦事窗口辦理。應該提供死亡人員:
(1)、身份證、社保卡、火化證、死亡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2)、死亡人員火化收據原件;
(3)、繼承人與死亡人員關系證明材料;
(4)、繼承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❺ 殘疾人死亡有哪些補助金
法律分析:殘疾人退休死亡後有喪葬補助。喪葬補助費一般是在職人員或是參加社保的退休人員死亡以後才有的。如果殘疾人員沒有工作,沒有參加社保,是沒有享受喪葬補助費的待遇的。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❻ 退休人員死亡補助標准
一、退休人員死亡補助標准
1、退休人員死亡補助標准如下:
(1)因公死亡發放20個月基本工資的撫恤金;
(2)因病死亡發放10個月基本工資的撫恤金;
(3)因公死亡喪葬費5000元;
(4)因病死亡喪葬費4000元;
(5)遺屬補助每月發放標准:農村戶口一人170元、兩人以上150元;非農村戶口一人210元、兩人以上190元。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二、退休人員死亡補助的申請材料有什麼
退休人員死亡補助申請材料如下:
1、死亡人員身份證、社保卡、火化證、死亡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2、死亡人員火化收據原件;
3、繼承人與死亡人員關系證明材料;
4、繼承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❼ 殘疾人去世後有補助嗎
殘疾人去世後不能領補貼,但其繼承人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農村如今很多人都參加了新農保,而參加新農保的老人去世後是可以領取960元的喪葬費的,當然不同地區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標准。
殘疾人能領到的補貼一般來自殘聯和民政。殘聯發放的補助都是需要本人或家人拿相關的申請表格到街道申請,再由街道送到區級殘聯審核簽字後,才會將錢打到殘疾人所上報的銀行賬戶內,並不需要殘疾人本人或親人在ATM機轉賬或網上銀行操作。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35%發放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25%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內重度殘疾人重殘補貼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對殘疾人的增發部分補貼。
低保家庭外的無固定收入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100%發放生活補貼。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低保標准2倍以內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特殊困難殘疾人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准60%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金。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城鎮、農村分別按不低於120元/月人、80元/月人的標准發放。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