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用殘疾人用工是名退休職工,可以免交殘保金嗎
不可以。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條「保障金」是指在實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地區,凡安排殘疾人達不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
根據地方有關法規的規定,按照年度差額人數和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交納用於殘疾人就業的專項資金。中央部門所屬單位按照所在地地方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4/28/14/1588055031550997
(1)退休人員還需要交殘保金嗎擴展閱讀: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相關法條:
第七條各級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應建立健全「保障金」的財務管理制度,配備專門人員負責「保障金」的收支管理,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收取「保障金」,必須使用財政部統一制定,省級財政部門印製發放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專用票據》,並加蓋本地區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印章。
第九條「保障金」暫按預算外資金進行管理,實行財政專戶儲存,計劃管理,嚴格審批。「保障金」的存款利息收入計入「保障金」。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收取的「保障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
B. 退休職工是否需要交殘保金(不是殘疾人,只是退休人員)返聘又應該有哪程序
退休了什麼金也不需要繳納了。返聘簽個返聘合同即可。
C. 2021年殘保金可以不繳納嗎
2021年殘保金可以不繳納。
殘保金的全稱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為保障殘疾人權益,由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繳納的資金。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地方稅務局負責徵收,而沒有分設地方稅務局的地方,則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按照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本單位在職職工總人數的1.5%比例的,應當繳納殘保金,且殘保金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用人單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災害、連續兩年虧損、破產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等原因需要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的,應在辦理年審時,向負責本單位年審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申請減免或者緩繳保障金。用人單位申請保障金的緩繳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減繳數額不得超過1年的保障金應繳額;已進入破產程序或已辦理歇業手續的用人單位,可申請免繳保障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為了保障殘疾人權益,由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繳納的資金。保證金是指用於核算存入銀行等金融機構各種保證金性質的存款。
對於保證金缺乏明確規范的背景下,探討保證金的類型,對於備用金類型的保證金、預付款類型的保證金、租賃保證金、裝修保證金、定金類型的保證金、保有返還請求權的保證金、無雙倍返還效力的保證金分別界定,確定各自的法律效力,十分必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第四條 殘疾人證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統一印製,套印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章。視力殘疾人證採用紅色外皮,其他類別殘疾人證採用綠色外皮。有視力殘疾的多重殘疾人可採用紅色外皮的視力殘疾人證。
D. 社保合同到期了是不是可以不用交殘保金
不可以。
如果企業在職職工人數少於30人(含30人)不用繳納殘保金。
如果企業在職職工人數超過30人,企業殘保金必須按規定繳納,如果不繳納,企業則予以警告,並責令限期繳納;如果企業逾期仍不繳納,除補繳欠繳數額外,還應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
不繳納殘保金的方法就是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也是企業唯一不交殘保金的方法。
E. 退休職工是否需要交殘保金(不是殘疾人,只是退休人員)返聘又應該有那程序
摘要 退休職工不需要交殘保金,不允許返聘。
F. 退休職工是否需要交殘保金(不是殘疾人,只是退休人員)返聘又應該有哪程序
一、退休職工不需要交殘保金,不允許返聘。
二、退休人員屬於已經退出工作崗位的人員,他們是屬於國家規定的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員。所以,原則上是不允許返聘的,退休人員返聘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也不屬於勞動法的調整,也不屬於勞動合同法的調整。
三、返聘人員只能和用人單位協商用工待遇問題,也不繳納什麼殘保金,沒有殘保金這個說法和規定,返聘國家沒有規定什麼程序。因為是不受國家用工制度制約和保護的人員,本身退休人員就應該休息。
(6)退休人員還需要交殘保金嗎擴展閱讀:
返聘即離退休人員的再次聘用,因為退休員工不屬於勞動部門管理,不能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所以聘用離退休人員不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8條執行。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果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
對於退休返聘行為的法律定性,我國勞動立法並未做出明確規定,各地對此的具體規定也各有差異,理論界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綜合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勞動關系說和勞務關系說兩種。筆者暫從二者的比較來做說明。
第一、主體方面
勞動關系的主體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即勞動關系的主體具有法定性。
勞務合同的主體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者是公民與法人,即勞務關系的主體具有廣泛性,對主體並沒有特殊要求。
第二、主體的地位方面
第三、確定報酬的原則方面
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並須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來給付勞動者勞動報酬、勞動福利等,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在勞務關系中,主要是根據等價有償的原則,由雙方當事人自行約定,體現出市場經濟的效率性。
G. 我一直不明白,社保為什麼要交殘保金
就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殘保金是指在實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地區,凡安排殘疾人達不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等,根據地方規定,按照年度差額人數和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繳納用於殘疾人就業的專項資金。
根據《殘疾人保障法》,殘保金被納入財政預算,專項用於殘疾人職業培訓以及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
1995年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中,殘保金的用途大致有4個方向:一是殘疾人職業培訓;二是獎勵和扶持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三是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個體經營;四是補助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的經費和其他開支。
(7)退休人員還需要交殘保金嗎擴展閱讀:
繳納方式:
用人單位應按規定時限向保障金徵收機關申報繳納保障金。在申報時,應提供本單位在職職工人數、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等信息,並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第二條規定,「保障金」按屬地原則交納,中央部門所屬單位按照所在地地方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有關規定,積極創造條件,逐步達到規定的安排比例。
第三條規定企業、城鄉集體經濟組織交納的「保障金」從管理費用中列支,機關、團體和事業單位交納的「保障金」從單位預算經費包干結余或收支結余中列支。
H. 返聘的退休人員需要交殘保金嗎
退休人員需要
返聘
是不需要交任何的保金他們退休前交完了只要發給正常的工資就可以
I. 退休人員交殘保金嗎
我咨詢稅務,稅務答復說只要在月申報個人所得稅按「正常工資薪金」申報的,都要計提殘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