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延遲退休政策:高級專家如何申請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政策:高級專家如何申請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如何申請呢?有哪些條件呢?下面我為你詳細的介紹。
延遲退休政策:高級專家如何申請延遲退休
高級專家離退休年齡,一般應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對其中少數高級專家,確因工作需要,身體能夠堅持正常工作,徵得本人同意,其離退休年齡可適當延長。副教授、副研究員以及相當這一技術職務的高級專家,經所在單位報請上一級主管機關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退休年齡,但最長不超過65周歲。
延遲退休申請條件:
1、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2、正在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或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工作尚未完成;本人系學科、技術帶頭人,或特殊專業、重點學科和新學科急需的骨幹;離退休後尚無人能接替其工作,以及邊遠山區和技術力量薄弱的單位所需要的人才;
3、本人同意,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
延遲退休所需資料:
1、《高級專家延長退休年齡審批表》一式兩份,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
2、本人檔案;
3、由本人負責的國家、省、市重點項目(學科、業務)的相關資料。
業務流程:
1、接收單位的上報材料。
2、經辦人初審。
3、處長、副處長審核。
4、分管副局長審定。
5、同意延遲退休的,由經辦人在《高級專家延長退休年齡審批表》簽署意見,將審批結果返回申報單位。
女高級職稱延遲退休兩年以後可以申請退休嗎?
【答】:女高級職稱延遲退休兩年以後可以申請退休,根據規定:女性高級專家,凡身體能堅持正常工作,本人自願,可到六十周歲退(離)休。如果女性高級專家在延遲退休兩年以後因身體健康狀況不能堅持正常工作,或本人不願意延長退(離)休年齡的,仍可申請退休。
高級專家可以延遲退休需要納稅嗎?
【答】:除養老金不納稅外,工資、獎金、津貼、股份、等收入均要納稅,任何人無例外。
相關閱讀
最近關於延遲退休的話題一直熱度不減,對於延遲退休的方案網上也是傳出各種版本,但真實的方案還要等政府公布,大家尤其關注的問題是到底哪年出生不用延遲退休?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我國現行男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的退休年齡,是在20世紀50年代頒布《勞動保險條例》後實施的,當時我國人均壽命不足50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退休年齡標准偏低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目前我國城鎮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歲,與建國初期確定的低退休年齡形成強烈反差,並且退休年齡偏低造成了人力資源的大量浪費。
同時,目前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撫養比已突破3:1,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快,會直接加劇社保基金的支付壓力,影響養老保險事業的健康長遠發展,發達國家現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齡都在60—65歲,甚至更高。所以延遲退休年齡,是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年齡的人口不斷減少的客觀現實,根據人均預期壽命和勞動者受教育年限不斷延長的實際狀況,對勞動力供求與代際負擔進行的必要調整,也是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是在明確目標的前提下,採取小步慢提,漸進實施的方式,每年延遲幾個月,用較長的時間將退休年齡逐步延遲至目標年齡。同時採取預先公告的方式,提前公布延遲退休年齡的具體方案,便於參保人員合理確定職業規劃和安排退休後的生活。
延遲退休方案已提交審核
此前,在7月13日召開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勞工就業部長會議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預計今年出台。7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召開2016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延遲退休政策是基於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在設計制度時,有以下考慮:
一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堅持每年只延遲幾個月,經過相當長一個時間逐步達到目標年齡。
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不是對所有社會群體同時實行延遲退休,會選擇從現在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開始逐步實施。
三是預先公告,做好公示。目前在政策研究設計過程中,經過一些必要程序後會把方案向社會公布,廣泛地聽取意見,盡可能地匯集民智,凝聚共識。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記者,延遲退休方案目前已經提交到了相關部門和領導審核,還要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最終形成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
四類人將受延遲退休影響,70後影響最大
近期延遲退休消息頻發,這被業內認為是人社部在為推進延遲退休鋪路。
人社部明確表示,方案出台後將充分徵求意見並經過5年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仙芝告訴記者,因為延遲退休關系人群眾多,而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產生的影響程度又不一樣,如果法定退休年齡調整幅度過猛過大,對某些當事人會產生明顯不公,心理落差就會加大。
因此,有必要採用「小步慢走」策略,可以使每個人受到的影響大致相同,而且所受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有利於代際公平和社會穩定。
專家:延遲退休的「這代人」並不吃虧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繼明的分析解開了部分人心中的「疙瘩」。
何繼明認為,應該實行延遲退休,而且應該盡快做。但「延遲退休方案」的名稱還可以再斟酌一下,如換成「長壽高齡退休方案」或「建立高齡職工勞動激勵機制」。這樣,也許人們的理解會更加積極正面。
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是現實,是延遲退休相關聯的基本社會背景,並非因果關系。延遲退休的直接原因,應該是原定退休年齡標准與當前及未來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不適應。
眾所周知,最近二三十年出現以下變化:
第一,首次就業年齡變大導致原定退休年齡范圍內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相對變短;
第二,人均期望壽命延長導致領取養老金的年限相對延長。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1981年為67.88歲,2015年則為76.34歲。另外,城市人口平均期望壽命超過80歲;
第三,工作條件現代化導致高齡人口可勝任的勞動崗位相對增多,延遲退休是養老保險事業內在發展變化的必然要求。
其實,即使不是老齡化國家,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結余很大,也應該將退休年齡標准適當延遲,「人到老年方退休」,否則就是「未老先休」。
記者發現,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的可能是「70後」和「80後」,因此有人認為,這讓延遲退休改革之前的一代人佔了便宜,而改革之後的一代人吃了虧,利益受到了影響。
何繼明認為,延遲退休改革的前後兩代人,自身情況以及所處社會環境都不一樣,不能簡單理解為誰就佔了便宜,誰就吃了虧。兩代人的起始工作年齡又很大差異,平均預期壽命也有差異。
此外,何繼明解釋,「『上一代人』往往以從事體力勞動為主,他們到了一定年紀以後,確實不能再勝任高強度的體力勞動。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勞動條件改善。;『這一代人』男60歲、女55歲後可勝任的工作崗位還有很多,如果未老先退、能幹先休,這是對社會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上一代人』的個人和家庭財富積累普遍較少,養老金可能是他們晚年唯一的收入來源。『這一代人』個人和家庭財富來源渠道更廣,例如房產增值、投資理財收益和存款。對許多『這一代人』來說,養老金甚至不再是他們晚年生活收入的主要來源,養老金領取時間節點的變化,不會對他們晚年生活質量產生明顯影響。總之,相鄰兩代人之間養老利益是高度關聯的,需要合理平衡。」
2. 取得高級職業指導師資格的女職工可以延遲五年退休嗎
摘要 你好,可以自願延遲
3. 人社局關於2022年副高職稱女職工多少歲退休
關於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的通知
組通字[2015]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幹部人事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部分高等學校黨委:
為充分發揮女領導幹部和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經研究並報中央領導同志同意,現就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含正、副高級,下同)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通知如下。
一、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中的正、副縣處級及相應職務層次的女幹部,事業單位中擔任黨務、行政管理工作的相當於正、副處級的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六十周歲退休。
二、上述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如本人申請,可以在年滿五十五周歲時自願退休。
三、年滿六十周歲的少數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因工作需要延長退休年齡的,仍按照《國務院關於高級專家離休退休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國發[1983]141號)、《人事部關於高級專家退(離)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人退發[1990]5號)有關規定執行。
四、凡已辦理退休手續的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不適用本通知,不予追溯。
五、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政策,社會關注度高,政策性強,涉及幹部人才的切身利益,各地各部門要加強領導,認真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確保政策平穩落實。
六、本通知自2015年3月1日起執行,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解釋。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15年2月16日
4. 企業女性高級職稱延遲退休年齡退休多少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專殘幹部的暫行屬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5. 高級職稱延遲退休3月1日正式文件
摘要 中組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通知,為充分發揮女領導幹部和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幹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將年滿六十周歲退休。該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執行。
6. 關於女高級職稱的人員延遲退休年齡的規定
法律分析:按國務院頒發的國發文件精神,男年滿60周歲,女幹部(管理或專業技術崗位聘滿10年以上)年滿55周歲,女工人(或工勤崗位)50周歲,社保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周歲退休。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 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 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7. 央企女職工高級職稱退休規定出台
摘要 按照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從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一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到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8. 女的具有高級職稱的退休延遲了嗎
2015年3月27日,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通知,
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中的正、副縣處級及相應職務層次的女幹部,事業單位中擔任黨務、
行政管理工作的相當於正、副處級的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歲退休。
上述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如本人申請,
可以在年滿55歲時自願退休。
9. 企業里的女高級職稱技術人員也是60退休嗎
2月27日晚有媒體報道中組部出台新規,具有正處級職位的女性幹部延遲到60歲退休,但這只是非主流媒體的消息。至今,中央媒體並無消息發布。這則消息是否真實,尚有待證實。
如果消息可靠,也僅是針對公務人員中具有處級待遇和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女性。此規定也有彈性,如希望55歲退休,本人可以申請。此規定可以視作延遲退休年齡的試水。
目前,對於大專院校、文藝團體、國有企業目前並沒有類似的政策出台。這些部門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退休年齡依然是男60、女55退休。
10. 高級職稱延遲退休規定
法律分析:高級專家離退休年齡,一般應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對其中少數高級專家,確因工作需要,身體能夠堅持正常工作,徵得本人同意,其離退休年齡可適當延長。副教授、副研究員以及相當這一技術職務的高級專家,經所在單位報請上一級主管機關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退休年齡,但最長不超過65周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 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 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