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現階段所有行業之中薪資待遇各個方面最好的行業之一,尤其是十幾年以前,金融機構也是被稱作鐵飯碗,能夠進入金融機構,這一輩子就不愁了。而金融機構之所以這么遭受極大地熱烈歡迎,不僅因為銀行工資待遇非常高,工作中相對穩定,最關鍵的是退休以後金融機構整體的退休養老金是比較高的。
自然我們在這里只不過是指社保養老金的待遇,實際上在社保養老金之外,你還可以去參與年金和企業年金,那樣擁有了這種一份工資待遇,就相當於有著了一份補充養老金的待遇,能夠在我們社保養老金的前提下,附加得到一部分經濟來源,那樣的話又能增加大家退休以後的實際工資了。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嗎?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❷ 今天新華社公布內蒙古退休人員退休金漲平均206元,有明細嗎
內蒙古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塵埃落定
來源:內蒙古晨報2015-05-15 17:31
從今年1月1日起,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提高10%。昨日上午,自治區人社廳在呼和浩特召開新聞通氣會,公布企退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記者從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財政廳於5月8日聯合下發《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我區正式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我區企退人員養老金上調事宜塵埃落定。
調整標准包括5項內容
記者獲悉,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標准包括5項內容,具體包括:第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88元。養老金低於680元的,可先調整到680元後再按照本項進行調整。第二,按照養老金水平調整。退休人員按照本人2014年12月基本養老金水平的0.85%增加基本養老金。第三,按照繳費年限調整。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3元(繳費年限包括按規定實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前的連續工齡,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調整),調整不足45元的,按45元進行調整。第四,對高齡群體傾斜調整。截至2014年12月31日,年齡為7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增加1歲,養老金再增加5元。第五,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上述標准調整養老金後,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齊到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對於上述政策,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幅調研員姚曉東解釋,按照國家規定,此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在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標准所包括的5項內容中,第一項內容屬於定額調整,第二項和第三項內容屬於掛鉤調整,第四項和第五項內容屬於適當傾斜。
人均養老金增加10%
我區此次調整基本養老金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月增206元。
「在全區188萬名企業退休人員中,我們調取了140萬人退休人員的樣本,最後通過測算得出了這一結果。這個結果雖然是測算的,但是上下相差只有幾角。」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處長馮有寬說。
據他介紹,今年黨中央、國務院繼續按照上年度人均養老金水平的10%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國家批復我區人均增加206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廣大退休人員的關懷。
馮有寬解釋:「10%是人均調整幅度,因此必然有一部分退休人員調整的幅度高於10%,一部分退休人員調整幅度低於10%。一般來說,年齡較大(70周歲以上)、繳費年限長、繳費水平高的人員養老金調整水平高一些,而年齡小(70周歲以下)、繳費年限短、繳費水平低的人員養老金調整水平低一些。」
據了解,我區此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范圍為,2014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同時,2014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職的人員、領取病殘津貼的人員也納入此次調整范圍。調整的時間從2015年1月1日起執行。
對於上調後的養老金何時發放這一問題,馮有寬告訴記者:「由於工作量非常大,按照工作部署,要求全區盡可能在5月底之前發放到位,最晚在6月份發放到位。此外,由於調整的時間從2015年1月1日起執行,月增養老金的補發從今年1月份開始算起。
調整政策向三類人群傾斜
「此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政策主要向三類人群進行傾斜。」在新聞通氣會上,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幅調研員姚曉東說。
國家提出,對企業高齡退休人員的傾斜主要是對年滿70周歲的高齡人員再提高調整水平。高齡退休人員退休時間早,一般來說養老金水平相對較低,近幾年,各地對高齡人員適當照顧的做法,得到了廣大退休人員的認可,效果較好。此次自治區調整政策可以照顧到參加工作早、養老金水平偏低的企業退休人員。
對於企業軍轉幹部,國家提出繼續按照中辦發〔2003〕29號文件規定予以傾斜,確保其基本養老金水平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我區規定,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在2014年養老金調整後,基本養老金水平(不含生活困難補助)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齊到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對於低收入的企業退休人員,此次養老金調整延續了去年的保底政策,在徵求了部分地區意見的基礎上,將保底水平由650元提高到680元作為低收入退休群體的界定標准。而680元的界定標准也是在綜合考慮平均工資、繳費標准、繳費年限、養老金計發辦法等因素基礎上,結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調整標准,經過認真測算而確定的。
養老保險多繳多得
對於此次出台的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辦法,馮有寬解釋,從定額調整來看,國家提出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相同數額的養老金,體現了公平原則。我區定額調整標准為每人每月增加88元,此項政策與去年一致。從掛鉤調整來看,國家提出掛鉤調整與退休人員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體現了「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
我區掛鉤調整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企業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掛鉤,退休(退職)人員按照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工齡)每滿一年增加3元,此項政策與去年一致;另一部分與養老金水平掛鉤,按照2014年12月養老金水平的0.85%增加養老金。此項調整政策是按照國家要求新增加的掛鉤調整內容,由於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與本人的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有關,因此,此項調整也可以鼓勵大家多繳費多得養老金。
另據介紹,從今年基本養老金調整政策與去年調整政策對比可以看出,今年按照國家要求增加了按養老金水平調整內容並對保底水平進行了適當提高。國家今年批復人均月增206元,比去年有所提高,高出部分基本用於按養老金水平進行調整部分。這樣做法可以與去年政策合理銜接,同時,與去年相比,絕大多數退休人員今年調整的養老金均略有增加。
❸ 一般退休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具體金額根據具體實際情況而定。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法律依據:《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 工人職員退職養老時,應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退職養老補助費:本企業工齡已滿五年未滿十年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五十;已滿十年未滿十五年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已滿十五年及十五年以上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付至死亡時止。第二十七條 合於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五條養老規定的工人職員,因企業需要留其繼續工作者, 除工資照發外, 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在職養老補助費:本企業工齡已滿五年不滿十年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十;已滿十年不滿十五年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十五;已滿十五年及十五年以上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二十。第二十八條 領取在職養老補助費的工人職員,退職養老時,其在職養老補助費,不應計算在本人工資之內。第二十九條 工人職員如曾從事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三十二度以下低溫工作場所或華氏一網路以上高溫工作場所的工作時間,前後合計達十年,或直接從事鉛、汞、砒、磷、酸及其他化學、兵工工業的有害身體健康工作時間,前後合計達八年,現雖未從事上述各項工作,仍得按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五條丙、丁兩款的規定,享受退職養老待遇。第三十條 工人職員在該企業實行勞動保險後,由於年老力衰調動工作,其工資降低至該企業的平均工資以下者,在退職養老時,其退職養老補助費,應按該企業的平均工資計算。
❹ 養老金連漲無懸念,那麼70歲及以上的退休老人能漲多少錢呢
如果按照正常調節來算得話,養老保險金4000元,一定是無法實現390塊的增漲,以上海為例子,預算定額調節70元,掛勾調節部分為4000*3%相當於120元,歪斜調節一部分20元,換句話說這三項加在一起最多也就是210元,間距390元差接近一倍。
70歲的老人,至少能體驗到高齡老人歪斜調節增加的養老保險金,大部分地域每人每月提升幾十元,也有個別地域上100元。
因為7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一年都能夠附加提升歪斜養老保險金,加上預算定額調整和掛勾調節一部分,只需繳費年限不太短,養老金增加的結果一般都較為開朗,有一定的優勢。
繳費年限不太短得話,每一年提升不上200元算少,每一年提升200元以上沒什麼問題。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及其養老金基數偏高的,提升三五百元,也不少見,老革命甚至可能提升上千塊。並且將來每一年還會繼續提升得更多。
❺ 什麼樣的人退休養老金能到7000以上他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養老金在7000元以上的人基本是在事業單位或者國企擔任高管,有著這么高的退休金,老了之後,基本可以過得比較安逸,這種老人可能會選擇旅遊。其實我們國家城鄉差異還是很大的,尤其在90年代,城市職工的待遇比農村或者其他小縣城職工的待遇要很多,而這一點在養老金上也能看出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國家各個城市的養老金數額是不同的,民企國企的養老金數額也是不同的。
不過這些年,國家也意識到了城鄉的差距,開始通過社保統籌賬戶進行轉移支付,也就是說,企業支付的那部分資金,未來可能轉移到小城市的職工養老金中,這樣也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畢竟貧富差距拉大。而且這些年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國家養老負擔也越來越重,今年開始,政府已經推出了延遲退休計劃,未來老年人可能可以更加靈活的選擇退休時間。
哪些群體退休養老金超過7000元?
1、機關事業單位
一般需要科級或科級以上幹部、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高職稱的教師或醫生或教授級別等人員。
2、公務員
一般是副處級以上的公務員,職位級別高,本身的繳費基數也高。
3、大型國企或央企
比如國企行業的煙草、鐵路、石油等職工。
4、企業高管
一般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職工資就非常高,社保繳費高。
5、軍隊離休幹部
軍隊幹部年輕時為了保衛國家,經過了戰爭的洗禮,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有職稱、軍齡較長的軍隊離休人員,養老金甚至可以過萬。
❻ 企業職工辦理退休手續要交很多費用嗎
不需要交錢,如果你沒有交滿十五年社保,需要一次性補交,或者醫保沒有交滿二十五年,需要一次性補交,否則退休以後。不能使用醫保。
❼ 在新華社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新華社的歷史概況之類的就不說了,那些新華網上都有。目前新華社是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事業單位,當然因為算是我黨一手創辦的,所以級別稍微能比其他國務院直屬的部委高一些,與中南海和中宣部聯系得都比較緊密。新華社社長是正部級。因此在新華社最小的領導級別就是副處,相比地方,如果想當官的話,優勢在於起點比較高,但是新華社職工很多,目前總社就有三四千人,因此競爭也比較激烈。
具體部門和職位
看了一下新華社的招聘計劃,2012年的招聘基本涵蓋了新華社總社的各個部門。根據我的感受,如果按照部門分的話,采編部門(國內部、國際部、對外部、參編部、體育部、中國證券報、信息編輯部、新華網、參考消息、半月談、瞭望)要好於管理職能部門(如辦公廳、技術局等,包括營銷部門)。如果按照職位來分的話,個人認為記者最好,其次是編輯、營銷人員、技術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
新華社記者的地位很高,特別是在地方,很多市委書記、市長都怕新華社記者三分,但是記者的工作比較累,經常需要出差,而且按照目前的考核辦法,記者的待遇與其發稿量直接掛鉤,因此記者也是很累的,不過我個人非常想成為新華社記者。
新華社編輯的工作跟一般報紙期刊不太一樣,因為是發新聞稿件,所以沒有報紙編輯那麼大的靈活性,基本是對記者發回稿件的簡單編輯,因此個人認為編輯工作比較無聊,但是好處在於比較輕松,如在國際部當編輯,基本上是上六個白班再加六個夜班就可以了,一個月其他時間都可以休息,而且工資也不比別人少。
營銷在新華社剛開展沒有幾年,因此營銷人員在新華社的地位不高,而且目前的營銷體系基本保持著官僚機構的模樣,與那種大公司的營銷相去甚遠。
收入和待遇
目前新華社經過幾年的改革後,各個部門的收入已經基本持平,國內部和參考消息略高於其他部門,不過據說也要調整為和其他部門一樣。但是從工資的性價比來看,記者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灰色收入,不過主要是有資歷的記者,年輕記者下去采訪充其量是帶點土特產之類的。編輯因為一個月大概可以休息半個月,所以收入也算高了。目前營銷人員工作比較忙,與其他公司相比,待遇只能算是中下水平。
具體到每個人的待遇水平,目前新華社的職工目前大概有三種編制,第一種是事業編制,基本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有關事業單位職工收入標准走的,每兩年提一級,有住房公積金,沒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而是有退休金、公費醫療,事業編制也基本不存在失業問題;第二種是企業編制,需要跟社裡簽合同,三險一金都有,收入水平和事業編制也基本沒有區別;第三種是合同工,就和高校畢業生無關了。
以我本人為例,我是05年人大畢業的碩士,收入基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碩士畢業大約是595一個月,有工作經歷,每兩年提一級;各種補貼:補貼的種類繁多,不過估計十年提高過標准了,比如我每個月房屋補貼只有70,這部分加起來大約也就幾百塊錢;工資外收入: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工資外收入,包括獎金之類的,這部分收入基本是按照級別發的,也是每兩年提一級。
所有這些加在一起,目前我每個月工資卡里能拿到3100塊錢,扣304塊錢公積金,原來事業編制的每個月還有500塊錢房補,現在可能提高到了700,但是這部分錢只能一年一取。另外到年終,各個部門還要根據考核辦法有一筆年終獎,目前聽說最多的有1萬八,我們基本是1萬3、4左右,這些就是新華社的基本待遇。
其他待遇
很多人都認為新華社的待遇肯定特別好,其實並不是那樣。2003年以前到新華社的都有福利房分,但是從2003年以後就沒有了,社裡也不為新進人員提供宿舍,需要自己租房子住。在新華社食堂吃飯是要花錢的,和學校食堂差不多,自己用飯卡存錢,曾經提過要改為免費午餐,但是一直沒有實現。待遇也就是這些了,再有其他的,像孩子入學等問題,新華社都有自己對口的中小學。不過這就離我們比較遠了。
❽ 同樣的工齡,國企職工是不是比私企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要高嗎
大家從工作年限看來,國企職工在養老保險政策並沒有執行以前的工作年限,屬於國家認可連續工齡,這一工作年限的含金量高非常高,也就是為了測算為視同繳費年限,這也是國企職工工作年限的最大優點;但民企的員工在養老保險政策執行以前的工作年限,屬於民俗工作年限,不屬我國工作年限,換句話說是不被國家認可,這種工作年限在辦退休時是沒有什麼協助的。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離休地難題,離休地展現的便是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不一樣,例如上海和重慶,廣東和四川等,越發經濟發達的區域,退休時的上一年度員工月均值工資差距是非常大的。倘若都是根據100%交費,上一年度員工假如相距1000元,每交費一年的養老退休金便會相距10元,假如交費20年每月養老退休金便會相距200元;還有就是在同一個地方但在不一樣年代辦退休,在繳費年限、繳存基數相同條件下,因為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不一樣,養老退休金也是不一樣的。
總的來說,工作年限同樣,在國企和民企離休,因為還涉及到繳存基數、個人帳戶、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的影響因素,養老保險金肯定是不完整一樣的,大部分情況下,國有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金都是會高過私營職工;假如私營職工繳存基數高過國企的員工,養老保險金還會高過國企的員工。
❾ 北京市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真的有這么高嗎
事實上,這個名網民看到的這條消息,並不是說北京的人均養老金待遇便是每一個月10534元,而是指在預估養老金待遇時,以10534元作為一個數量,依據這個名退休職工的繳費年限、交費水準及其個人養老金余額,再去測算這個人的實際養老金待遇。
依照北京標準的,假如想要實現養老保險金破萬的目標,那麼你的社保繳費指數值需要在150%之上,而且繳費年限在40年及以上,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退休的情況下,完成養老保險金破萬的小目標。
自然,如果感到40年繳費年限過長,那麼我還可以選擇適當地提高你的社保繳費指數值,那樣的話,同樣也能實現養老金待遇破萬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