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退休人員傷殘補助應在哪裡領取

退休人員傷殘補助應在哪裡領取

發布時間:2020-12-06 08:36:23

A.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可否領取傷殘就業補助金

不可以。
達到退休年齡正常領取退休金,沒有傷殘就業補助金。(因為沒有就業一說了)

B. 傷殘職工,退休時有沒有傷殘補助金。如果有,怎麼領取

1、如果來肇事者是買了源第三者保險的話,而你也買了乘客保險的話。雙方的保險公司都會賠。

2、如果是其中一方買了保險,那是買了保險的那一方保險公司賠。

3、如果肇事者沒買第三者保險的話。你也沒買乘客保險的話。雙方保險公司都不賠。

4、至於其它費用不屬於保險范圍內的,你和肇事者雙方協商解決。

C. 一次性傷殘補助可以退休之後再領取嗎

問一些專業人士。

D. 工傷職工退休後還能不能繼續領取工傷殘津貼

因工緻殘後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職工因工緻殘後可分為以下三種致殘等級情況按不同標准享受不同的待遇。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的,享受以下待遇:(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2)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E. 退休後是否還能領取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

不可以!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是《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給予鑒定為五至十級傷殘工傷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的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是舊傷復發的補償,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是對工傷職工因為身體傷殘影響就業的補償。退休職工舊傷復發可以享受工傷醫療待遇,不存在再就業問題,不支付該兩項補助金。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第四十一條(致殘七至十級待遇)
工傷人員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的,為13個月的工傷人員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的,為11個月;九級傷殘的,為9個月;十級傷殘的,為7個月。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工傷人員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七級傷殘的,分別為12個月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八級傷殘的,分別為9個月;九級傷殘的,分別為6個月;十級傷殘的,分別為3個月。
經工傷人員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且解除勞動關系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不足年限每減少1年,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20%,但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除外。
因工傷人員退休或者死亡使勞動關系終止的,不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F. 工傷職工退休前4個月離職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怎麼領

當事人發生工傷,按照相關規定,應該得到醫療、補償和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四十五條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G. 企業五級工傷退休後在什麼地方領傷殘津貼,現交工傷保險,未交養老保險。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所以你應該向企業領取,企業向工傷保險基金領取

H.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如何領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工傷保險待遇的一種,是對因工傷致殘的勞動者給予的一次性職業傷害補償,給付標准依據勞動鑒定機構評定的傷殘等級,最多為傷殘職工本人27個月的工資。

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工傷認定書》;

2、《工傷待遇申報表》;

3、《勞動能力鑒定書》;

4、如有醫療費用,還需要醫療費用發票、診斷證明、病歷資料(如是住院費用,則提供出院小結、費用清單);

單位填寫《工傷待遇申報表》並加蓋單位公章,材料齊全後,遞交醫療保險管理處審核領取待遇。

(8)退休人員傷殘補助應在哪裡領取擴展閱讀

關於傷殘補助金的規定《工傷保險條例》

第33條第1項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補助金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補助金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補助金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34條第1款第1項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的為1傷殘補助金4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35條第1項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補助金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補助金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補助金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補助金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參考資料

網路-傷殘補助金

I. 退休前怎樣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應該是96年《工傷保險條列》實施後的,你這種情況已經不能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了。因為原來沒有那種待遇,新的規定不溯及以往。你只能按現在的傷殘等級享受現在相應的待遇。

J. 退休時可以領取傷殘就業補助金

工傷職工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不存在再就業問題,不享有一次性工傷就業補助金內。
《安容徽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
第二十七條 傷殘職工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不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待遇。
《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
第二十八條 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且解除勞動關系時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下列標准執行:不足5年的,按照全額的80%支付;不足4年的,按照全額的60%支付;不足3年的,按照全額的40%支付;不足2年的,按照全額的20%支付;不足1年的,按照全額的10%支付,但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除外。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五至十級工傷職工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辦法由統籌地區經辦機構制定。

閱讀全文

與退休人員傷殘補助應在哪裡領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和師長的三字經 瀏覽:519
養老問題有哪些爭議 瀏覽:577
養老保險醫保查詢個人賬戶查詢電話 瀏覽:465
2021青花瓷養生美容怎麼樣 瀏覽:137
農民的養老金領取怎麼查 瀏覽:616
重陽節體育運動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5
養老金補貼城市有哪些 瀏覽:949
長壽區拿煙 瀏覽:942
老人經常做夢怎麼辦呢 瀏覽:449
判緩刑公職人員養老保險怎麼辦 瀏覽:597
呼和浩特養老院的電話 瀏覽:971
二婚如何讓男生父母接受 瀏覽:363
青海省退休金調整 瀏覽:216
院長對所有員工重陽節的祝福語 瀏覽:21
仙桃2016年退休金 瀏覽:37
青島福彩四方老年公寓價格 瀏覽:829
撒謊騙父母錢用在什麼地方 瀏覽:62
揚州老年大學都學什麼 瀏覽:390
女朋友不讓去見父母怎麼安慰 瀏覽:223
女的財務出納崗的退休年齡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