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工養老保險是強制性繳費,必須每月按時繳納,和納稅一樣。而社會的居民養老保險是自願的,按照每年繳費!
2繳費的基數不同。職工養老保險是根據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照比例,自己繳納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而公司承擔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費,按照規定的數額作為繳費基數,沒有繳費比例。
3養老金的領取計算辦法不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計算,居民養老金,是按照本人繳費數額加集體補貼計算。
4由於繳費的基數不同,得到的養老金的待遇也不同,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低,待遇也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高,待遇也高。
5參保年限限制不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必須繳費最低是15年,而居民養老保險,不受這個限制,只要到達領取年齡,就可以領取,只有距離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才要求必須繳納到15年。
6領取的年齡不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男到60周歲,女工到50周歲,女幹部到55周歲即可辦理退休,居民保險不論男女都是60周歲。
另外再補充一點,如果兩者都繳費的情況下,只能領取一份養老金,就高不就低。所以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的老鐵們,可以去把居民的給退掉。直接去繳納機構申請退保,但是只能退個人賬戶和集體補助的錢!
B. 單位退休和社會退休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一、定義不同:個人窗口退休是指個人退休參與社保。單位退休是指在單位工作至退休年齡退休。在職期間交納了社保養老保險金的職工,在退休之後是可按月領取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二、繳費主體不同:個人窗口退休繳費主體是自身,完全是個人繳費。單位退休繳費主體是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 單位幫繳納了五險一金的大部分,個人需要繳納其中個人賬戶的8%。三、退休審批速度不同:個人窗口退休審批較慢,因為沒有工作單位,想要購買社保只能本人去進行購買,所需要的一些資料也需要自己去准備,這樣相比於有單位的來說會麻煩一些,因為這個辦理過程還需要耗費一些時間,而且這個是需要通過審核一些資料證明的。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C. 社會退休和企業退休有什麼不同
企業退休與社會退休的區別
因為退休人員將實行全面社會化管理,所以,現在進行全面的摸底,要對全社會的退休人員進行登記,因此要求填寫「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管理服務基本情況信息卡」,這個卡,將來送到退休人員居住地的社區,實行全面社會化管理後,退休人員的一切事情都由社區來管理,包括生、老、病、死,和企業就徹底脫鉤了。你按照社保部門的要求填好表,送到指定地點就行了。
大連從05年就實行退休人員社會管理了。 不是按工資的比例給,是按繳納社保相關資料進行計算的.
退休金的多少與下列因素有關,
1.退休上年社會平均工資 (省或直轄市)
2.工齡 (由勞動部門依據檔案認定)
3.各年繳費基數 (<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上有記載)
4.個人帳戶儲存額 (包括單位劃轉部分)
5.繳費年限 (實際繳費年限)
這五項數值越高,退休金越多.
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沒有區別,一樣的.
退休金與企業好壞無關,
只要你繳的基數高,就多. 辦理退休手續是當地勞動保障局通知我辦理還是個人去申請?
當然是本人親自申請才可以的.
企業職工到了退休年齡怎樣辦理社會養老保險?
達到退休年齡之後,是不支持交納任何社保費用的.
程序是什麼?
帶上身份證,戶口薄,退休申請書,合作醫療存摺,社保相關資料(養老保險本本)到當地社保局申請.
大概多久能辦清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只要符合要求,是很快的,建議你當地實際為准. 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的原則上是無法報銷的,要看你們企業破產時和勞動部門簽的有關退休職工的協議,協議上如果有有醫療費報銷辦法,則按協議辦,沒有則無法報銷。你列出網上查到的信息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破產企業往往用土地出讓金等一次性給付勞動部門一筆錢作為退休職工報銷醫療費和死亡喪葬費等。 應該是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D. 在企業退休和社會自由人退休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企業退休,他們都是退休前都是按照國家的標准進行交了五險一金,你社會內自由人,你退休養老容的話,可能也就是說申請你自己的滋生收入情況,按照這個標准按比例交一部分,但是你不會教的很多,所以在退休的時候這個退休金的這個差距還是應該很大的,而且這個企業退休自己交一份這個所在的單位,他也交交更更大的比例一份,所以說這個這裡面之間還是有一定出入的
E. 請問在工作單位辦理退休和在社會上(街道)辦理退休有何區別
1、可以轉到街道
屬地化管理
以後醫療費報銷在街道報即可2、醫療保險的大額醫療互助
(3塊)
每月社保從單位帳上劃走
單位再每月從退休人員的工資存摺上扣出來
即可
F. 社會退休和企業退休有什麼不同
沒有本質區別,主要是看社保費交納的年限、多少,這跟退休後的養老金直接相關。
G. 企業退休與社會退休的區別
繳費比例不同:
企業退休與社會退休的區別:
1,企業退休叫養老金,自己交錢養自己。
2,社會養老,事業單位退休叫退休金,自己不用交錢,企業納稅養著。
你所說的「社會養老保險」就是現在勞動部門所稱的,「靈活就業人員」在社保「個人繳費窗口」繳納的養老保險(其比例為18%左右);
而所謂的「企業養老保險」就是單位為職工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的養老保險(其中:單位為20%左右,個人繳8%左右)
H. 社會養老金和企業退休金的區別
養老金和退休金的區別在於:
一、概念不同
1、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2、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資金渠道不同
1、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
2、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三、繳費方式不同
1、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2、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往往遵循統一的繳費准則。
四、領取方式不同
1、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2、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方面,對每個社會成員有統一的養老金領取規則,以重慶地區1996年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為例,其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社會統籌,即單位繳18%那部分匯入社會養老金的大池子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個人繳8%的那部分的累積。它所提供的養老金往往是最為基礎性的保障,只能解決最為基本的溫飽問題。
I. 企業退休與個人退休工資區別
企業退休和個人退休的區別如下:
1、辦理人員不同,單位退休由單位幫你辦理退手續;人退休要個人去社保機構辦理退休;
2、個人檔案的歸屬不同,企業退休檔案在單位;個人退休沒有單位託管個人檔案,個人檔案都會在你戶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開發中心。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賬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法律法規】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J. 企業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的區別
企業單位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待遇的區別有5點。在國有企業等工資較高、繳費基數較高的工作崗位,跟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是差不多的。同等級的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更好。
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有四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企業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2、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納採取掛賬繳納方式,退休時由財政一次劃撥記實,繳納基數為檔案工資和離退休費之和。企業養老保險繳納採取實額繳納方式,中間不得間斷,最少連續繳納15年,繳納基數為實發工資或者社會平均工資。
3、事業單位在養老保險繳納基礎上實行了職業年金制度,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作為養老保險補充,使事業單位幹部職工退休後待遇不降低。而企業繳納職業年金的寥寥無幾。
4、事業單位退休工資由本人繳費年限、退休、退職前崗位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企業退休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5、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相對於企業更完善,更人性化,退休金比企業更高。但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養老金繳納方式和發放與企業是一樣的,不同於全額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