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退休工人九十多歲健在,一個億萬富翁五十而亡,誰有福
問題本不難答。何必彎彎繞?
比如:甲乙兩人,同時在同村出生。甲家境一般。乙家境富有。同讀小學,中學。同考大學,考分一樣。甲家貧,考取大學後輟學。到工廠當了工人。後娶妻生子,平凡平安,活到90多。已順利讀大學。畢業後憑專業知識,當了技術員,技術付廠長。又出國深造三五年。回國後正逢改革開放。自辦工廠。技術上攻關克難,產品銷售供不應求。賺大錢。娶妻生子,家庭幸福!不幸40多歲得不治之症。各種醫療,無果。五十而亡。
說他們誰有福?,他們自有答案,他們在自己有生之年做了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他們都是有福之人。而壽命長短是另一個問題,和他們的心態,生活方式有密切相關,絕對不是富翁容易早亡,反而退休工人更長壽!試想,兩個人都心態平和,注重健康,富翁更有條件維護健康更容易長壽。
革命者,政治家(為人類幸福那種!)英雄(為廣大人民幸福那種!)又不同。
Ⅱ 按老辦法如何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1.2%(或1%)。
註:過渡養老金以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計算;
繳費年限滿十五年以上(指全部繳費年限)計1.2%;繳費年限滿十年不滿十五年(指全部繳費年限)計1%。
① 平均指數(計算到2001年6月底止): (全部繳費年限各年度繳費年限各年度指數∑×)A、93年指數=83.088.361309388.3693×++元元年社會平均標准工資元年本人標准工資B、各年度指數=各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各年度個人繳費工資
②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平均指數×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對「新人」和「中人」採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
「新人」是指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並繳費年限滿15年的人員。計算方法: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中人」是指19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並繳費年限滿15年,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
「新人」繳費年限都是實際繳費的年限。這樣,「新人」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就多,「中人」個人賬戶儲存額就少。所以用「過渡性養老金」來彌補「中人」個人賬戶歷史積累少的問題。
(2)一億退休人員擴展閱讀: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從2005年開始至2015年,盡管中國政府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但由於受養老金水平差異較大、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影響,社會各界並不「領情」,相反,卻是對養老金替代率連年下降的不滿和質疑。養老金占工資比例連降九年,已跌破國際警戒線。
2015年6月29日,中國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伴隨著養老改革的扎實推進,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應時出台。
8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由國務院近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史上的一項大事和重大突破,
標志著數以萬億元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新力量。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Ⅲ 1.81億非私營單位職工包括退休職工嗎
根據抄工會法第三條 在中襲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根據上述定義,工會法中的所指的職工,不包括離退休人員,他們在職工辦理退休的同時,就已經自然退出工會,也不必繳納會費,
Ⅳ 延遲退休轉變為靈活退休,大家支持嗎
如果能將延遲退休轉變為靈活退休,那一定是所有還沒退休人員共同的期待,我本人非常贊同支持靈活退休。
我們單位有一個男師傅,前幾年就覺得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但是沒有到退休年齡,不得不繼續上班,他從事的工作是倒班性質,好不容易等到60歲退休了,40多年工齡的他退休工資很高,原本打算回家安享晚年,可是退休後不到三個月就不幸去世。
如果靈活退休的方式能實現,大家根據自身情況各取各需,比起延遲退休這樣讓人覺得有點冷冰冰的政策要溫暖太多,這樣的政策一定會成為能理解且一定被支持的決定。
大家說說,你們支持靈活退休嗎?歡迎留言。
(文章圖片來自網路)
Ⅳ 現在不交社保、不買養老金的人佔比有多少
現在的社會中,還是有一些人沒有交養老保險的,但是佔比並不是很高。
從國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來看,2019年我國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為43482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53266萬人,加起來就是96748萬人。
而截至2019年,我國的總人口是140005萬人,那麼還有43257萬人是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佔比30.9%。
如果再剔除其中16歲以下不能參保的人員大概是2.7億,那麼就只有11.6%的人是沒有購買養老保險的。
對於這些不購買養老保險的人,他們將來選擇還是不少的,只是大多數都不夠穩定。
第一、年輕時候如果能夠賺到足夠的金錢,那麼不管是購買商業保險,還是進行合理的投資,老了以後生活還是有比較好的保障的。
第二、對於年輕時候沒辦法賺到足夠錢的人來說,老了以後不少人還要繼續打工,直到做不動為止,這種晚年生活是比較可悲的。
第三、60歲的時候,一次性補繳15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至於老了以後一個月能夠拿到多少錢,是和補繳的金額掛鉤的,大多數人一個月就幾百元。
第四、如果孩子有出息並且孝順,那麼老年生活自然無憂。不過目前的社會形勢,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年輕人在啃老。
可以說,養老保險是目前最穩定的一種對於未來的投資,能夠保證老了以後能夠有一定的收入來源,所以還是要盡可能參加養老保險。
Ⅵ 一個退休工人九十多歲健在,一個億萬富翁五十而亡,誰有福
我覺得是九十多歲的退休工人,人活著錢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有了健康才會幸福,再有錢也買不到健康。
Ⅶ 一個退休工人九十多歲健在,一個億萬富翁五十而亡,誰有福
金錢、生命都無法證明這個人是有福之人,在我眼裡的”福“,是家人給予的溫暖,是子孝孫賢,是過年過節的熱鬧,是無話不談、相見甚歡!
每個人對待福氣的定義不一樣,有人說兒孫滿堂,可你兒孫滿堂,卻沒有一個孝順的,這怎麼說呢?
有人說恩愛到白頭,一個乞丐跟你恩愛,對你不離不棄,生死相依,你倆在風里雨里到白頭嗎?
也有人說是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未來孩子事業有成,可他卻拋棄了你,跟自己媳婦跑了,除了電話,幾年你都見不到個人影!
什麼長壽、富貴,只能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覺得最有福的人是能想得開的人!
Ⅷ 一個退休工人九十多歲健在,一個億萬富翁五十而亡,誰有福
人的壽命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身心狀態生活方式居住環境遺傳基因專等等。而職業也屬多少有一定的影響,人的一生很短暫只有幾十年,最高壽的人也不過百歲左右,如何過好這一輩子,有每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決定,是否有福要看自己和別人對人生的意義認識和實踐。所謂有福之人生一切都比較順利和幸運,富貴榮華健康長壽,有福氣運氣好不在乎命運好等。而人生大多磨難甚多一帆風順者不多,因此非常理想的有福之人其實真的很少,能夠平平安安善始善終醫生沒有太大災後煩惱,愛自己的人生基本滿意,壽命能超過平常壽命,就應該算得上有福之人。
Ⅸ 求一本小說:主角重生2001年父母是汽車廠退休工人,主角花一個億買下了這個汽車廠
網路知道是發散結構,知乎問答是收斂結構。理論上,你扔到網路知道的回問題,可以被任何人看到,答但在知乎問答則不會。如果說尋求答案有時候就像大海撈針,在網路知道上撈到的可能性大於知乎問答。但如果你的問題恰好合適,你在知乎問答上的收獲,會遠遠大於在網路知道上。
Ⅹ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怎樣計算退休工資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和人社部、財政部的規定,當前,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1、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3、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4、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10)一億退休人員擴展閱讀:
1、2015年1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國發〔2015〕2號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2、《決定》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
3、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4、《決定》要求,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