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事業單位34年工齡退休工資得多少工齡少算一年對工資及退休
一、退休領取社會保險養老金的2個條件:
1.參保人的實際繳費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後參加工作的)以上;
.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達到退休年齡而繳費年限不足的,繼續繳費直至繳足方可退休)。
二、退休金計算方法: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退休金計算方法: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
三、影響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省平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也就逐年水漲船高。所以,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越多);
2.本人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注意:各地規定會不同,應以參保地的政策為准。
建議到了退休年齡時,去社保局申請退休辦理相關手續,到時會有一個結果要你簽名核對的,哪個資料上面有退休金是多少的。 退休工資的計算方式有點復雜,還有些數據要等到退休哪一年才有結果出來。
工齡少算一年對工資及退休會有影響的。
主要影響方面:退休後養老金會有所減少,從近兩年來看,一年工齡在養老金方面是減少20元左右,以後養老金的增發也會考慮工齡問題。
(1)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工資比在職時少多少擴展閱讀:
所謂工齡,是指職工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起,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或全部來源的工作時間。對計算社會保險待遇有法律意義的只是連續工齡和繳費工齡。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退休金(Pension Plan),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參考資料:
《關於完善公職分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則的決定》
工齡—網路
退休金—網路
我是34年工齡,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是按多少計算 - : 一、這次調整工齡津貼標準的范圍是實行結構工資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 二、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正式工作人員,其工齡津貼標准由現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調整為1元.工齡津貼按本人實際工齡計發. 三、已達到國家規定的離退休年齡未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人員,屬於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批准繼續工作的,可以按實際工齡計發工齡津貼;其餘均按本人達到國家規定離退休年齡時的工齡計發工齡津貼. 四、相應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具體辦法是:對參加了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調整後的標准計算原工齡津貼數額,納入離退休費基數.對未參加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標准增加離退休費基數.
我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體工齡34年零6個按啥比例退是按85%還是按90% - : 退休工資按你參加工作的工齡計算.如某公務員參加工作35年,退休時的退休工資為:正常上班時工資的90%計算;如果工齡29年,退休工資按80%計算;一般事業單位也如此,即:90%,85%;80%,75%,70%五個計算檔次.
事業單位退休實歲工齡是34年10個月,按百分之幾發退休金? - : 2016年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退休金的方案是:基數為70元,不滿一年的算一年?每一年工齡加2.50元.年滿70周歲另加25元,年滿80歲另加35元.就可以算出每個月補發多少錢?可以發175.50元!!是全部發放到位了吧!!!
事業單位工作34年54歲能退休嗎 - : 目前國家正在蘊釀延遲退休,所以在正常情況下54歲提前退休不大可能,除非有重大疾病辦理病退.
在單位工作34年,現在叫退休,有什麼補償? -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干...
今年解聘一個在事業單位工作34年的人,這個人今年53歲,以後到退休年齡能夠否享受退休待遇? - : 只能享受普通人員退休待遇,前提是企業給他上保險了.如果沒上保險的話,被辭職的那個人可以告這個企業.現在只要上保險,退休就有保險管著呢.
事業單位人員退休34年另8個月按多少年算 - : 不滿一年按一年算,應該是35年.
34年工齡職工退休工資應該是多少 - : 各地不同、繳費標准不同也不同,企業退休一般2800-3200元. 退休養老金高低主要取決於:1、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2、繳費標准;3、退休時的當地社平工資
我今年退休,工齡是34年零9個月請問是按35年計算工齡嗎 事業單位退休 30年和35年的退休待遇有什麼不一樣 - : 從2006年7月1日之後退休的,首先工齡是按整數年計算,你這樣的情況只記為34年,退休費計發比例有區別:滿30年不滿35年的,發原工資的85%,滿35年及以上的,發原工資的90%
34年工齡退休養老金多少? - : 退休養老金的計算,要根據你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的當地社平工資多少,你的個人賬戶里的錢是多少,交養老金的年數多少等等四個因素計算,所以,建議你先去當地社保中心了解清楚了,再來計算.
㈡ 一般退休工資是和在職時的工資金額持平么
一般退休工資是和在職時的工資金額一般不會持平。
職工退休後養老金的高低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退休時全省職工的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累計繳費年限、視同年限和退休時的年齡等等。
在職時的工資高低並不影響養老金的多少,不過每年職工所在單位,向社保部門提交的職工工資申報,會影響養老金的多少。職工工資申報,指的是單位向社保部門申報的職工工資數,職工按照申報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這個申報的工資數可以和真實工資不同,比如某人真實工資每月2000元,但他可以要求單位為他申報成5000元,然後按照5000元的工資基數繳納養老保險。
職工在職時,繳納的養老保險錢數越多,退休後養老金越高,因此,單位提交的職工工資申報會影響退休後養老金的高低,但它並不是職工真實的,在職時的工資,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對應的就是60%、80%或100%等個人選擇的繳費基數。
㈢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二者的工資待遇差別大嗎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二者的工資待遇差還是比較大的。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這是兩個概念,不能相提並論,兩者沒有可比性,工資待遇也沒辦法比,就好比一個在上班,一個沒有上班,怎麼作比較呢?
事業單位員工屬於在職員工,要承受不同層次的工作壓力、責任壓力、考核壓力。他們要交五險一金,要交職業年金,還要承擔單位和家庭兩方面的責任。很多人在職的時候,工資其實也就幾千塊錢,但是這里的話題是關於工資的。很多人把年終的業績、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的繳納都當成了工資。
從事業單位退休後,現在所有的退休人員實際上都屬於“中人”,是採取中人待遇進行發放退休養老金的。採用新舊方法相結合,取高留低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在原來支付退休工資的模式下,其實只存了大部分的基本工資和部分補貼,但這時候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就是可以按月領取年金。退休前,年金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退休後可以提取年金,從而補充一部分收入。
㈣ 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和在職的工資,差別有多大
退休前後工資待遇相差甚遠。首先基本工資打折,百分之八十至八十五,相對的住房補貼也會少,住房公積金退休就沒有了,七七八八要少幾千元。但退休在家不上班,還拿著大幾千的工資,知足了。
大部分事退人員的退休工資,絕大部分在4000——5000元,職稱高一點的在6000左右。事業單位退休工資還取決於工齡、職務、和技術職稱等因素。
㈤ 事業編工資4000退休後能拿多少
繳費基數4000元,繳費指數0.6,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667元,按著最低檔次交,交15年,男性,60歲時退休待遇:
基礎養老金:(6667+6667*繳費指數0.6)÷2*繳費年限15*1%=8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4000*8%*12*繳費年限15/計發月數139=415元
算出來退休金大約是每月800+415=1215元
拓展資料:
繳費基數4000的來源是社保繳費基數通常有下限和上限,上下限分別是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比如當地人社廳公布本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000元,那麼馬上就知道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6000元,繳費基數上限30000元。有的地方為了降低企業職工負擔,額外確定實際機關事業單位最低基數按照60%,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照55%或比6000更低的基數來交,這種是個案。
繳費基數4000,按照當前各省交費基數情況來看,應該是沿海省份最低檔。按照最低檔來算,那麼可以反過來算出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000÷60%=6667元,那麼可以算出當地社保繳費7個檔次。
第一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60%,繳費基數4000元;第二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80%,繳費基數5333元;第三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90%,繳費基數6000元;第四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100%,繳費基數6667元;第五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150%,繳費基數10000元;第六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200%,繳費基數13333元;第七檔,在職職工平均工資300%,繳費基數20000元。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4000元,在職人員個人月交4000*8%=320元;靈活就業人員自費交養老保險月交4000*20%=800元
考慮到個人賬戶養老金有利息,且每年繳費基數小幅上漲,理論上實際退休金會比1215元要稍高一點。考慮到未來延遲退休,提高最低繳費年限,意味著交的時間更長,退休金更高。
㈥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工資待遇差別大嗎對此你怎麼看
事業單位任職期間和退休以後,收入待遇差距大嗎?一般情況下,我們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是作為企業單位在職人員,那麼比起自己退休以後,退休金的待遇相對來說都會更高一些,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畢竟它有一個養老金替代率的問題,就是說我們退休以後所獲得養老金的收入,基本上只是自己在職期間工資收入的一部分左右,當然對於事業單位來說是一大部分,對於企業單位來說,可能只有一半左右這樣的一個待遇水平。
雖然國家要給我們這些退休中人補發過渡性養老金,但聽我們四川已經補發的15、16、17年退休的中人老師講,每往後退休一年,養老金就多200元左右。我問了15、16、17年退休的同事們,他(她)們的退休金基本上都在5000多元。雖然現在的物價較高,但5000多元的退休金完全可以讓自己退休後的衣食無憂了。再說,因為疫情,國家在去年經濟那麼困難的情況下,居然還為我們這些退休人員上調了養老金,讓我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我們要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祝福祖國蒸蒸日上!祝福祖國更加興旺、發達!
㈦ 事業編退休金比行政編退休金高嗎為什麼
這完全是誤會。整體來說,事業分類退職金比行政編輯低。
像這樣,完全誤解了事業分類養老金比行政養老金高。整體來說,由於事業單位的人員在職時的工資水平低於公務員,所以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低於公務員。
㈧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金,比在職時的工資少多少
特別大,養老金收入只要在職時工資福利收入的40%多。
由於公務員的工資福利收入中,只要40%左右的收入列入了養老保險的繳費工資,再加上所謂的養老金替代率也僅僅是指根本工資、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局部,所以公務員退休前後的待遇差異特別大,總體來看,他們退休後每個月領取的養老金,只要在職時工資福利收入的40%多。
㈨ 退休後工資比退休前一年的工資稍低合理,還是比在職時的工資高比較合理
退休工資當然是比在職工資低合理了!退休工資比在職工資要高了,國家得有多大的負擔。不知大家對某些省份養老基金虧空的消息是否還有印象?就當前的退休政策來說,除了離休幹部的退休工資是按照百分之百計發的外,其他任何人,不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編,不論是國企還是私企,任何人的退休金不可能高於在職工資。
養老金主要是對退休人員在職時候繳納的養老保險的一種反饋,它遵循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在職的時候付出越多,退休以後得到的回饋也就越多,但是基本上都不可能超過在職時候的水平,這點不論是在我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國家都是一樣的。我國的年金雖然起步也不晚,但是推廣得並不順利,大多數存在於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中。而商業養老保險,對於普通職工來說更是一種負擔。
㈩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工資待遇差別大嗎
事業編人員在職時領取的是工資,工資還包含了基礎工資、職務職級工資,技術職稱工資,各種津貼和補貼,績效獎金等,不同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的人員,工資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同時還要考慮自己的工作績效、工作效能等因素,出勤天數等來計算每月的工資待遇,即使是在職,很多單位每個月的工資都有一定的差別。
但是退休後我們領取的是養老金,養老金是我們在職時根據繳費年限、工作年限,繳費基數等形成的待遇,從某種程度來講也是和在崗時的工資、工作年限,繳費貢獻等相聯系的,不再享受在崗時的各種津貼補貼,年終績效等,也不需要每月考慮考勤、績效貢獻等因素,只要符合退休條件,辦理退休後就是終身享受,不屬於勞動報酬,而是屬於一種社會保障待遇。
根據這種觀點來分析,工資和養老金有差別這就是自然的了。但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從總體上來分析,其實養老金和在崗時的工資也是有聯系的。這種聯系主要體現在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等方面。在崗時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高的人,工資、獎金待遇相對比較高,所以繳費基數也就比較高,計入個人 賬戶的資金余額也就會高,今後退休後體現在養老金計算方式中養老金水平也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