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海幢街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所怎麼樣

海幢街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13 21:10:42

『壹』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退管機構

街道勞保所、社區工作站是退休人員基層管理服務機構。有的省市及區設有退管服務機構。

『貳』 如何做好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

一、黨政總攬一體化。從2000年開始,我市全面推行了以「兩個置換」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改革,隨著133家公有企業的民營化或破產關閉,11324名企業離退休人員逐步與原企業脫鉤,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確保了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解決了退休人員老有所養的問題。為更好的實現退休人員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快捷、規范地搞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從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統一全市各級領導的思想認識,成立了以分管社保工作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為正副組長的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津市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實施方案》,明確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穩步推進、逐步規范」的工作方針。市政府把我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作為全市的一項系統工程,從一個方面的工作提升到全市綜合工作的高度,實行了科學的部署和調度,並建立了「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辦公室--街道辦事處(鄉鎮)勞動社會保障站--社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社區離退休人員自管小組--退休人員文體活動協會」這樣一套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
二、多方促進系統化。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內容多,涉及面廣,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市各部門明確了本部門的職責,市勞動社保部門制定了22項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規章,牽頭和指導全市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市委組織部和各辦事處黨工委制定落實了社區黨支部制度;市委宣傳部制定了加大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宣傳方案;市財政局落實了各勞動保障站和社區的工作經費;市總工會和文化、體育局制定了定期指導組織開展活動的制度,各部門齊心協力,有力地推進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三、機構建設標准化。首先,我們在四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明確一個社區作為示範點,由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辦公室具體指導,區分不同情況、不同層次,建設好相應陣地樣板,然後在全市全面推廣,確保了全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網路平台建設的質量。如對於城隍廟社區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我們一是斥資126萬元購置了社區辦公用房,配置了高標准管理服務設施,組建了退休人員活動中心,安排了必要的學習資料,配備了門球場、乒乓球室、棋牌室、書畫室、健身房等文體娛樂設施;二是明確編制,面向社會公開聘用了管理服務人員,並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業務知識的培訓,落實了一支素質較高的管理服務幹部隊伍,現全市社區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人員中,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的佔35%;三是對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比照行政事業單位標准,安排了人員經費及辦公費,除2003年按照每個社區2萬元落實基本工作經費外,2006年又按照每名退休人員20元標准安排了退休人員服務經費。
四、服務到位規范化。為了保障進入社區的退休人員能夠及時順利地享受高標準的各類服務,快捷地辦理各項事務,我們一是將所有業務工作進行科學的分類;二是制訂了一套完善的業務工作流程圖;三是公布了七項業務工作辦事指南;四是嚴格規范了工作人員的業務操作行為;五是強化了業務工作監督約束機制。現企業離退休人員較多的重點社區基本做到了「查詢有摸的、辦事有看的、咨詢有問的」(即電腦觸摸查詢系統、電子顯示屏和辦事指南、專門的社保咨詢服務工作人員),為了達到企業離退休人員真正與社區掛鉤的目的,2004年底,我們利用國家調整養老金待遇的契機,通過將調待工作全面落實到社區的形式,使每名企業離退休人員與社區和社區工作人員實現了面對面的對接,目前,全市企業離退休人員與社區見面率達94%以上,除837名長期居住外地的退休人員外,全部找到了他們自己的「新家」。2006年的企業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待遇工作,我們全部以社區為單位進行,確保了這項工作的高效准確和規范化。
五、責任明確制度化。在制定了22項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規章的基礎上,嚴格推行三項制度管理。一是推行崗位目標責任制,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做到項項任務有人管,人人肩上有責任;二是推行業務工作層級負責制,強化各級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機構及其幹部職工的責任心,確保業務工作質量;三是推行辦事程序公示制,明確工作要求和服務准則,提高了服務質量,融洽了與工作對象的關系。
六、社區組織網路化。一是在全市24個城區社區建立健全了社區黨支部和專門的離退休人員黨支部。使前幾年因企業停產或關閉後找不到歸屬的共產黨員回到了組織的懷抱,一位下肢癱瘓的退休老黨員曾搖著輪椅到社區黨支部參加組織生活會時動情地說:「今天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二是創造性地將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與社區黨建「三聯三創」有機結合,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獻愛心主題活動。四年多來,社區工作人員先後為卧病和高齡離退休人員義務服務達160多人次。去年,三洲街社區退休孤寡老人肖澤舫,在他生病期間和生命的最後日子裡,社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的同志們象親人一樣,給予了他細心的照料,死後又按照他的生前意願進行了安葬,老人生前非常感動,將自己的房產和7400元現金存摺捐贈給了社區用於公益事業,此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收到了很好的引導示範效果。三是全市各社區組建了京劇協會、門球協會、書畫協會等離退休人員專業文體活動協會11個。每年組織開展活動10多次,極大地豐富了離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

『叄』 廣州市海珠區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怎麼樣

廣州市海珠區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細崗路7號二樓。

廣州市海珠區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12440105G340043481,企業法人雲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市海珠區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經營范圍是:制定區退休職工管理工作計劃並檢查監督落實;審核辦理企業退休、退養人員社會化管理手續,協調退休職工養老、醫療和社會失業辦理退休的後續手續;負責特殊人員、非本市退休自下而上信息及工傷復發、住院等申報管理工作;指導、協調街道退管機構開展企業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市海珠區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我想問一下鄉鎮的社會勞動保障所是不是參公管理待遇咋樣呀平時上班主要都忙些啥呀是不是雙休

鄉鎮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屬於參公管理,工資、待遇略低於公務員,享受社保、醫保、工傷保險等待遇。是雙休。職責如下:

1、學習、宣傳、貫徹黨和政府關於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多渠道、多形式組織開展勞動力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的咨詢、服務。
2、全面做好本轄區勞動保障工作。設立「12個台帳」(具體內容見附錄),做到:勞動保障政策清;轄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情況清;轄區居民就業、失業狀況清;轄區用人單位情況清;轄區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情況清;轄區農保工作情況清;轄區退休人員及遺屬狀況清。
3、組織領導轄區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開展工作。定期深入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了解情況,下達任務,宣傳政策,指導工作,做到「管理到站,指導到人」。
4、負責轄區失業人員申請辦理《居民失業證》、《再就業優惠證》的登記和審核發放工作。開展失業人員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工作。
5、為失業人員辦理失業登記、檔案寄存,發放失業保險金;提供轄區就業信息、政策咨詢等服務;指導各勞動保障工作站調查、核實轄區失業人員隱性就業情況;動員組織未能繼續升學的新成長勞動力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
6、開發社區就業崗位,重點幫扶「4050」人員的弱勢群體人員實現再就業。
7、負責轄區靈活就業、社區勞動組織認定的復審工作。
8、管理社區就業服務組織、落實失業人員從事社區服務的優惠扶持政策;為自謀職業的失業人員申請小額擔保貸款辦理有關手續。
9、開展培訓申請、職業鑒定申報、社區保險手續等服務工作。
10、做好轄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1)負責辦理接收、變動遷移、死亡退休人員的有關手續、幫助死亡退休人員家屬申領喪葬補助費和申請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
(2)建立《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台賬》和孤寡、殘疾、重病、特困、高齡等特殊退休人員檔案,對特殊退休人員進重點幫扶。
(3)跟蹤核實退休人員和享受供養直系親屬撫恤人員生存狀況,協助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落實退休人員的醫療待遇;為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辦理報銷醫療保險費手續。
(4)做好退休人員黨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協助組織退休黨員開展活動。組織退休人員開展有益身心健康、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和社會公益活動。
(6)指導社區勞動保障站在退休人員中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為退休人員查詢檔案出具介紹信。
11、做好就業管理信息系統、社會保險信息管理系統相關資料的電腦錄入,匯總工作;按時、准確填報各類統計報表,做好轄區各項勞動保障工作的統計、上報工作。
12、其他勞動保障管理服務事項。

『伍』 如何做好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落實政策,維護離退休老同志合法權益。

2.積極開展老年文體活動,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創造良好條件。

3.完善離退休工作隊伍建設。

『陸』 街道綜合保障中心累嗎

是比較辛苦的。它工作的內容太多,管轄的范圍太廣:
1、需要負責接收管理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並建立健全退休人員檔案庫;建立和完善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庫,做好維護工作,實現動態管理。
2、要提供社會保障政策咨詢和查詢服務。開展退休人員生存狀況調查和養老金的資格認定,及時掌握、反映退休人員的增減變化,為亡故退休人員協助料理後事、辦理申領喪撫費和遺屬救濟手續。
3、向企業退休人員發放社會化管理服務聯系卡。協調落實企業應繼續承擔的退休人員的有關責任和事務,幫助退休人員解決有關問題和實際困難;了解、掌握退休人員中的孤老、傷殘、特困等人員情況,進行走訪慰問和幫扶活動。
4、接轉退休人員中黨員組織關系,建立退休人員黨組織。
5、引導和幫助退休人員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組織;組織退休人員開展各類政治思想學習與文化娛樂、衛生保健和社會公益活動。
6、及時反饋、匯報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中的日常信息和有關情況。

『柒』 有誰了解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這個單位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從四面一審可以了解到這就是管理退休人員的事務的

『捌』 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服務管理中心怎麼樣

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管理工作

主要內容摘要:

介紹軍休工作的發展過程和做好軍休工作的重要意義,目前接收安置軍休幹部的基本情況和要求,對軍休幹部服務管理的主要政策和工作要點,以及下一步主要工作和進一步改善的探索。

目的與要求:

了解軍休工作的有關內容和工作要點,把握有關政策和工作方法, 啟發和探索進一步做好軍休安置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概述

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簡稱軍休幹部)的安置管理工作(簡稱軍休工作)是直接服務於軍隊和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主要職能是對軍休幹部接收安置並實施服務管理。就工作而言,是指國家對軍隊幹部退出現役,離休、退休後移交地方政府安置,政府對其晚年生活做出妥善安排的組織管理活動。就制度而言,是指以軍休幹部為對象,以國家和社會提供養老、福利、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這個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幾個含義:一是建立這樣一種制度以保障軍休幹部的晚年生活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二是實施這個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民政部門的職責;三是其工作對象是軍休幹部;四是其目標是對他們要妥善安置管理。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4〕2號)中強調:「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為國家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做好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是政府和軍隊的共同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和軍隊各級組織要切實加強領導,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區社會發展計劃,作為開展軍民共建活動和評選『雙擁模範城(縣)』的重要內容。」

軍休安置工作在建國後大體上有如下幾個主要過程:

(一)軍隊幹部退休制度建立過程。(1958年—1980年)

這一過程的主要特點是,軍隊幹部退休制度正式建立,並逐步規范。軍隊退休幹部在確定安置去向時,原則上可以就地安置,也可以易地回原籍安置,並明確解決住房的相應措施。由於這一過程主要是為了建立軍隊幹部退休制度,對安置去向沒有限制性的規定,所以到地方安置的軍隊退休幹部比較少,大部分仍留在部隊進行內部管理。

其中1968年到1978年在民政部撤銷期間,軍休工作劃歸財政部管理。

(二)軍休幹部按批次接收安置過程。(1980年—2004年)

這一過程的主要特點是,配合軍隊精簡整編,退休制度逐步完善,推行了離休政策並區分了人員范圍,軍休安置管理形成了獨立的政策和工作體系。為此,與前一過程相比,其主要特徵:一是有計劃有規模的成批次接收安置軍休幹部;二是軍休幹部增加了離休和退休的待遇區分;三是建立了專門的軍休安置管理機構,逐步制定了一系列軍休安置政策。

全國的軍休幹部移交安置工作實際上是從1982年10月民政部、總政治部發出的通知正式開始的。我省主要是從1985年開始啟動這項工作的。

這一過程,主要是採取批次接收安置的方式,先後共接收安置了5個批次。由於當時地方尚未進行房改工作,軍休幹部安置到地方的主要問題是住房問題,因此由中央撥款,地方或軍隊承擔批次內計劃安置的軍休幹部住房的建設任務,等住房建好後再通知軍休幹部進住。這一過程接收安置軍休幹部比較緩慢,主要原因就是批次內軍休幹部選擇安置地點和住房建設時間的問題。同時,為了解決建房用地問題,要求接收安置軍休幹部人數較多的地方要相對集中建房、實施集中管理,所以便形成了目前我省11個設區市所具有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休養所(簡稱軍休所)。各級民政部門還設置了軍休安置管理內設機構或專管人員。由於在我省安置的軍休幹部人數較少,所以在縣(市)安置的軍休幹部沒有成立軍休所而是由縣(市)民政局直接管理。

軍休幹部的接收安置還包括退休士官(志願兵)的接收安置。另外,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簡稱無軍籍職工)的接收安置在這一過程中也陸續開展,到目前為止,共接收安置了4批次。無軍籍職工的安置是分散型的,居住形式多為住原房。

(三)軍休幹部按年度接收安置過程。(2005年—現在)

這一過程的主要特點是,為了加強國防建設,加快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將軍休幹部按批次計劃接收安置改為按年度計劃接收安置。其目的是,加快接收安置進度,實現軍休幹部接收安置工作良性循環。這一過程除了在形式上將批次安置改為年度安置外,更主要的是結合軍隊住房改革,軍休幹部的安置住房均以貨幣化取代了原來的集中建房和集中管理的模式,所以這一過程的軍休幹部在移交安置後均是分散居住的。

綜上所述,軍休工作是保障軍隊和國防建設,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形勢,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

二、目前接收安置軍休幹部的基本情況和要求

(一)目前接收安置總體任務的完成情況。

(略)

(二)當前接收安置工作的難點。

年度計劃接收安置工作具有一定的難點,一是時間緊,二是任務重,三是難度大。

所謂時間緊,就是當年中央下達的接收安置計劃任務不容延緩,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即10月底前移交安置完畢,當年的任務,當年要完成。

所謂任務重,就是要在實行年度計劃安置的五年內,全國要接收安置完滯留軍隊的10多萬名軍休幹部,就我省而言,從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間,平均每年安置119人,是2004年以前平均每年安置人數的2-3倍。

所謂難度大,就是這些滯留在軍隊的10多萬名軍休幹部中,有相當一部分曾經是部隊在移交時的難點對象,或者因個人問題或者因家庭問題需要組織上給予照顧解決的。有的是准備列入移交計劃而未能列入的,有的是已列入移交計劃而未能辦理移交的。因此,近幾年來的移交安置任務是比較繁重的。

(三)目前在接收安置時需注意的基本要點。

除了具體工作人員在實際接收安置中要掌握的有關政策、移交手續、相關待遇的落實等操作知識外,作為主管人員,要熟悉和靈活把握好以下的基本要點:

1、堅持「成熟一個接收一個」的原則。只要軍休幹部移交時有關條件成熟,不論人數多少,隨時來要隨時接收安置。其中,還包括已列入往年移交安置計劃而尚未移交辦理手續的軍休幹部。

2、堅持「三見面」的交接方法。在移交安置過程中,要有部隊、民政部門、本人共同協商同意後方可辦理移交安置手續。特殊情況本人不在場時,應有本人對移交有同意態度的簽字。採取「三見面」的交接辦法,是軍地雙方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有效經驗,減少了矛盾,加快了交接速度。

3、對有狂躁型精神病患者,以及因傷殘、病重正在治療尚未痊癒者,暫不予接收,待病情基本穩定後再予接收安置。

4、每年的移交安置任務,必須在當年10月底前完成。過了10月份,均停止辦理移交手續。

軍休幹部移交安置工作的主要依據是民政部、總政治部《印發<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移交政府安置交接工作辦法>》(政聯〔2006〕11號)文件。軍隊無軍籍職工移交安置工作的主要依據是民政部、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總後勤部《關於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移交安置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民發〔2005〕135號)文件。

三、對軍休幹部服務管理的主要政策

保障軍休幹部晚年生活的政策有很多,但主要精神就是要確保軍休幹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簡稱兩個待遇)的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4〕2號)就是當前做好軍休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一)政治待遇。

軍休幹部政治待遇主要包括閱讀文件,聽報告,參加重大慶典和重大政治活動,黨員軍隊離休退休幹部逝世後骨灰盒可覆蓋黨旗,軍隊離休幹部逝世後骨灰盒可覆蓋軍旗,授予離休幹部《離休幹部榮譽證》、功勛榮譽章等。

移交政府安置的軍休幹部的生活待遇按照安置地國家機關同職級離休退休幹部的規定執行。

地方政府每年可以採取不同形式慰問軍休幹部。

(二)生活待遇。

軍隊離休幹部生活待遇的具體項目包括:離休費、副食品價格補貼、生活補貼、糧油調價補貼、教齡護齡補貼、地區生活補貼、交通費、探親路費、榮譽金、防暑降溫費、保留福利補貼、保留伙食補貼、少數民族補貼、政府特殊津貼、傷殘保健金、生活補貼、住房補貼、公勤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電話補貼費、水電補貼費、軍糧差價補貼、冬季取暖補貼費、軍人職業補貼費、服裝費、早期回國定居專家生活津貼等等。

軍隊退休幹部生活待遇的具體項目包括:退休費、副食品價格補貼、生活補貼、糧油調價補償、早期回國定居專家生活津貼、保留福利補助、保留伙食補貼、少數民族補貼、防暑降溫費、政府特殊津貼、傷殘保健金、生活補貼、住房補貼、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電話補助費、探親路費、水電補貼、教護齡補貼、冬季取暖補貼、軍人職業津貼、軍糧差價補貼等等。

上述內容可能對個別人會有所出入。在這里之所以表達出來,主要原因:一是使大家了解黨和國家對軍休幹部的生活待遇是很充分的,在生活待遇保障上是十分重視的;二是這些生活待遇的具體內容比較復雜,每項具體內容要靠我們認真地去落實,不能因為由於我們工作人員在某一點上的誤差而失去軍休幹部對我們的信任,失去黨和國家對軍休幹部關心和關懷的效果。

四、如何做好軍休服務管理工作

在做好軍休服務管理工作中,除了在前面第三條所講的要認真落實軍休幹部「兩個待遇」外,還有很多的具體事務工作要盡心而努力地去實施。

我省的軍休工作二十多年來能夠在穩定和諧中不斷進取,在穩步推進中謀求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績。追根求源,主要原因:一是中央對軍休幹部的政策比較到位,無論是政治待遇方面還是生活待遇方面都有比較完善的政策加以保障,例如僅2007年國家有關部門對軍休幹部在生活待遇的提高和改善方面就先後出台了11份文件;二是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能夠高度重視,無論是在解決接收安置方面的問題,還是在落實有關政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在醫療保障方面,都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保障和一定的優惠,使軍休幹部在移交時放心、安置後安心;三是在全省民政系統有一支勤奮努力的軍休服務管理隊伍,這個隊伍包括在11個設區市設立的14個軍休所、各縣(市、區)對軍休幹部(含退休士官)和無軍籍退休職工的服務管理站點,以及各級民政部門的有關領導和安置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結合本地實際,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軍休服務管理的制度、經驗和工作程序。尤其是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無論是夜晚還是節假日,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只要軍休幹部需要,能夠做到有求必應。在工作中,他們能夠重政治、講感情、交朋友,成為軍休幹部的貼心人,羸得了軍休幹部的信賴。

盡管如此,軍休工作也並非是一帆風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進步,軍休工作相對黨和國家的要求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一些工作還相對滯後,主要體現在:有些政策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一些軍休所服務設施經過長期的使用存在老化和破舊現象,不能充分為軍休幹部提供學習和活動的環境;有的服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有的地方對軍休幹部的服務管理只滿足於發放工資福利,在實施有關保障和開展各類活動方面比較欠缺。因此,只有不斷加強和改進軍休服務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形勢的發展,才能使軍休幹部的思想情緒更加穩定和晚年生活更加充實。

(一)對軍休幹部「兩個待遇」要落實到位。

(二)重要節日要堅持走訪慰問,平時要及時徵求軍休幹部的意見,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

(三)服務管理工作人員要有較強的素質,要選調有能力、講感情、會做思想工作的人員擔任服務管理機構的領導工作。

(四)經常組織軍休幹部開展力所能及的各類活動。

五、對下一步完善軍休服務管理工作的打算和探索

(一)啟動實施軍休幹部住房制度改革。

明年,我省將根據國家的部署,認真落實國家六部委就軍休幹部住房制度改革問題下發的兩個政策性文件,啟動和實施軍休幹部房改工作。這項工作政策性強,廣大軍休幹部對此十分迫切也十分敏感,來不得絲毫的誤差和漏洞。為此,在貫徹執行過程中要按照民政部關於「先易後難、寧慢勿亂、穩中求快」的原則進行。

為了妥善做好這項工作,我們初步打算:一是將不同年代安置、不同住房類型的軍休幹部再進行一次梳理,分門別類地加以區分,做到大體上心中有數,便於後續工作的開展;二是組織部分有關工作人員去外省調研學習,取得相關的工作經驗;三是會同省有關部門轉發國家六部委的兩個文件,取得這些部門的工作支持;四是由於民政部正在組織修改完善《軍休幹部售房信息管理系統》軟體和《政策問答》工作手冊,這些都是在房改工作操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待操作軟體和工作手冊下發後,省廳將組織對各設區市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培訓,正式啟動軍休幹部房改工作。

(二)探索和創新軍休服務管理機構的體制,改進服務管理模式。

目前,各設區市對軍休幹部的服務管理模式:一是在市城區的軍休幹部由軍休所管理;二是各縣(市)的軍休幹部直接由民政局管理。

這種模式在新的形勢下產生的問題:對軍休所而言,由於批次安置改為年度安置後,軍休幹部在軍休所外分散居住的越來越多,改變了過去以「點」(即軍休所)的集中管理形式為「面」的分散管理形式,逐漸淡化了軍休所的概念。這種變化又容易引起在服務管理上的不便,不利於軍休所的工作。對各縣(市)而言,軍休幹部是直接由民政局實施服務管理的,由於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較少、流動性較大,頻繁更新的工作人員對軍休幹部的實際情況、工資結構、工資調整和有關政策都難以熟悉和掌握,在某些方面容易產生失誤和不到位的現象。

探索和創新的思路: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可以由設區市成立「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服務管理中心」,原則上撤銷原有的軍休所,在軍休幹部居住相對集中的片點,設立若干個「服務站」(為「中心」的下設機構)。同時,賦予服務管理中心對全市各地軍休工作具有業務指導的職能,對全市軍休幹部的工資調整和有關的政策待遇由該中心統一核算和確定,再交給各縣(市)具體操作執行。各縣(市)民政局軍休工作人員對有關業務如果有什麼問題,可直接向中心詢問。軍休幹部人數較多的縣(市),也可考慮設立「服務站」。

目前,國家對這一問題已經在著手考慮,同時也在考慮新設服務站點的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的資金投入問題。希望各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早有考慮和打算,最好有個規劃和設計,一旦國家真正實施起來,可以立即跟上去。

(三)充分利用社會、社區的服務功能,改善和加強對軍休幹部的服務管理。

無論是現行的軍休所服務管理模式,還是上述設想的中心管理模式,都存在著對軍休幹部的服務管理問題。尤其是水、電、氣、工資發放等服務管理,以及健康保健、健身活動、文化生活等等,如果僅僅依靠軍休所的工作人員,一是人力不足,二是質量不高,三是專業性不強。即使是組織活動,在時間上和次數上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如何將社會、社區的各種服務功能提供給軍休幹部,盡量使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實現社會化的服務,讓軍休幹部能夠更有效地得到服務,更多地參與各類活動,這是我們在管理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使服務功能社會化,決不意味著把對軍休幹部的服務交給社會就行了。之所以要考慮利用社會化服務功能,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軍休服務工作的有效性、廣泛性、經常性的問題,而我們工作人員的管理方式也將擴展為主要體現在指導、引導、協調、組織等方面。如何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大家都可以結合當地實際,積極地去思考、探索和實施,只有實踐了、體驗了,才會有更深該的認識,才會更有效地做好我們的工作。

閱讀全文

與海幢街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所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關孝敬經典誦讀材料 瀏覽:324
父母的愛無處不在古語怎麼說 瀏覽:305
河北農村養老認證在哪裡認證 瀏覽:639
長壽面是什麼年齡吃 瀏覽:985
攝像頭智能人體檢測是什麼意思 瀏覽:615
上海退休金2015新政策 瀏覽:121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多少歲為老年人 瀏覽:737
老年痴呆症最後啥特徵 瀏覽:164
哪個部門監督管理體檢 瀏覽:583
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441
湘雅醫院做體檢要等多久出結果 瀏覽:524
父母對我很差勁怎麼辦 瀏覽:271
大連2021靈活就業養老金多少 瀏覽:775
廣州文昌南路怎麼到長壽路 瀏覽:242
母音老人如何消除妄念 瀏覽:77
弘揚孝敬文化的作文 瀏覽:707
吳中區換駕駛證去哪裡體檢 瀏覽:224
為什麼要輕斷食長壽 瀏覽:201
100歲老人每月國家補貼多少 瀏覽:863
養老機構單人間面積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