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企退休人員轉街道利弊
法律分析: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入,國企兼職社會職能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企的健康、向上發展。為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必須加快剝離國企辦社會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使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時移交社會化管理對於減輕國企負擔、降低國企成本,提升國企服務質效具有積極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Ⅱ 怎麼把國企退休人員轉向社區領工資
怎麼把國企退休人員轉向社區領工資?
國有企業退休員工將在2020年底前,劃歸社區街道管理,實施社會化管理,與企業脫鉤。
最後,就是實現公正公平的原則,讓退休人員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為我國國企改革和社保全國統籌打下堅實的基礎。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你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Ⅲ 企業退休人員如何移交社區進行社會化管理 手續有哪些
1、企業將退休人員移交社區進行社會化管理,需要向社保部門提交「申請移交函」,之後到退休人員戶口所在地退管辦辦理移交手續:
(1)移交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匯總表;
(2)退休人員個人情況登記表;
(3)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協議書;
(4)退管活動資金;
(5)移交人員身份證、戶口本(第一頁及本人頁)復印件;
(6)企業與退休人員簽訂的移交協議書;
(7)移交人員檔案;
(8)養老金存摺賬號復印件;
2,單位移交後,退休人員到戶口所在地街道辦理社會化管理手續,需要提交:
(1)退休證;
(2)身份證;
(3)企業退休人員聯系單。
Ⅳ 國有企業退休職工移交地方社區化管理對退休養老僉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退休金計算是按個人賬戶和繳費年限相結合,其它因素次要的,影響不大。
Ⅳ 退休人員歸社區管理,沒有社區的該怎麼辦
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2020年底前,要將國企退休人員移交街道和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
現在已是7月初,距離完成轉交的最後時限已不到半年,近期有不少國企退休人員留言詢問中老年樂園編輯,移交社區管理對於退休生活會有何影響?
其實,就各地的情況來看,目前的移交工作已進入到最後階段。不少已移交街道社區管理的國企退休職工應該已能體驗到了一些具體變化。
來看中老年樂園編輯了解、訪問到的一些具體情況吧:
【觀點三:感情不舍但應順應改變】
①國企職工一般對單位有歸屬感,移交社區後,那條聯結的紐帶好像割斷了。
但這就是經濟時代的要求,也是現代企業發展和社會管理的需要,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服從大局,適應才是硬道理。
②有國企退休職工提到,既然把企業退休職工納入街道社區管理,不妨來個一視同仁,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也納入街道社區管理。
③也有國企退休人員指出,移交社區後,供暖費、物業費、單位發放的撫恤金、以及其他補貼等權益如何維系?應該釐清責任,確保可持續運作並監管到位,這不是一紙文件就能解決的。
④在國企退休職工中,還有一種擔憂:那就是移交街道社區管理最後會不會導致沒人管,現在的街道社區能承擔起原來企業退管處類似的功能嗎?
凡事欲在立,應使街道社區在人員、組織、經費等方面都有準備,不要落入管而不管,流於形式。
Ⅵ 國企退休人員關系轉入社區後,是不是與原單位沒有關系了,補貼福利還有嗎
你在國企退休的出去後關系轉入社區,與原單位還是有聯系的,單位的各項福利待遇不可以繼續享受。
Ⅶ 國企退休職工移交社區管理後戶口又遷移後怎麼辦
1、企業將退休人員移交社區進行社會化管理。需要向社保部門提交「申請移交函」。之後到退休人員戶口所在地退管辦辦理移交手續:(1)移交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匯總...
Ⅷ 單位為什麼把職工轉到社區辦退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2
Ⅸ 把企業離退休人員推向社區管理,是怎麼一回事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後,其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版養老金實行權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當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和破產兼並企業的增加,一大批企業退休人員失去了原有單位的依託,亟需通過建立和完善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為他們提供服務,即使是仍由原單位管理的退休人員也意識到企業生產經營的風險,迫切希望由社會來管理,切實保障他們的晚年生活。另外,現在不少離退休人員的子女不能在身邊照顧,也迫切需要社區組織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照顧。所以,將企業離退休人員移交社區,實現社會化管理是順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保障企業離退休人員切身利益的必然之舉,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體體現。
全國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