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離退休幹部「五心服務」指什麼
在組織學習方面要用心
老幹部們雖然從崗位上退了下來,但還是非常關心國家大事,非常關注單位的發展。通過組織學習以及形式多樣的活動,可以提高認識,更新觀念,使老幹部對新時期黨和國家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有更透徹的了解,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堅持定期學習制度。定期召開老幹部黨支部會議和組織每季度一次的老幹部學習和活動日。及時學習中央、各級下發的最新文件精神,傳達上級及本局有關老幹部工作精神,讓老幹部及時了解工作動態。二是堅持定期向老幹部通報情況制度。除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組織機關老幹部參加全市情況通報、形勢報告、講座外,該局黨組每年兩次向老幹部通報工作情況和徵求意見。三是召開座談會。局裡有重大中心工作,一般都要通過老幹部代表座談會,聽取他們的建議意見。
給老幹部辦事要細心
要認真細致地了解掌握老幹部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嚴格按照黨的老幹部工作方針、政策辦事,並注意在工作中的行為舉止和處理問題的每個環節。有的老幹部反映的問題,歷史長久,情況復雜,要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事實真相,就必須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判斷和處理問題的准繩是政策規定,而政策條文具體,界限嚴格,必須認真細心從事,才能針對不同情況,運用相應政策,正確做出答復和處理意見,容不得絲毫馬虎和粗枝大葉。老幹部還有這樣一個心理特點,就是對涉及的人和事較為敏感,必須十分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合情、合理、合身份,必須以審慎的態度對待、處理老幹部反映的問題。在組織老幹部開展活動時,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准確無誤地通知到參加活動的每一位老同志,並事先把活動的注意事項和安全措施周到細致地考慮好,避免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情。
接待老幹部要耐心
在接待離退休幹部時,要講熱情的話語,臉上露出熱情的微笑,行動上要熱情主動,不得冷淡傲慢。如一些老幹部來訪,熱情請他們就坐,端上一杯滾滾的熱茶,給一個燦爛的微笑,加上一句暖人心扉的話語,令他們產生春風撲面的感覺。在與老幹部進行交流、處理他們的問題時,一定要有耐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獨有特徵在一些老幹部身上也表現出來,因此,我們的老幹部工作必須主動地與之相適應。比如,在組織老幹部學習教育、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與老幹部談心交心、接待老幹部來訪的時候,我們應當耐心地聽、認真地記、妥帖地答,即使對他們連帶反映的不屬於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情也應熱情對待。對老幹部反映的按政策規定不能解決或沒有政策規定能解決的問題,要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努力做好思想工作。
在落實待遇上要熱心
老同志離開工作崗位後比較關注和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待遇工資等問題,要切實從政治上關心老同志。落實好老幹部參加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閱讀文件、就地就近參觀考察等制度,保證老幹部及時准確地了解中央的方針政策和省委、市委的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及時全面地了解改革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果,激勵老幹部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要切實保障老幹部的生活待遇,確保離休幹部的離休費按時足額發放、醫療費按規定據實報銷,一定要維護好老同志的利益,確保他們老有所醫、健康長壽;堅持走訪慰問制度,每年組織一次體檢,做到離退休幹部生病住院及時看望慰問,送去組織的關心和問候;要不斷豐富老幹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老幹部活動室建設,增購各類書籍,組織外出參觀活動,積極開展各種有益於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使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為老幹部服務要持有真心
老幹部工作人員要忠於職守,兢兢業業,盡心盡責為老同志服務;要精通業務,老幹部工作涉及落實政策、醫療保健、住房待遇、交通、工資等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工作人員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同時又要執行政策不走樣;要有奉獻精神,做老幹部工作常常是跑斷腿,說破嘴,但必須胸懷大局,任勞任怨,少說空話,腳踏實地地為老同志多辦實事,全心全意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中國國門時報》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貳』 歡送老同志退休的祝詞
歡送老同志退休的祝詞
尊敬的老領導、老戰友和全體同事們:
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為即將退休和離崗的六位同志舉行歡送宴會。我們特別邀請了已經退休的原物資戰線的老處長、老經理和原辦公室的深重。我們常說相聚是緣,我們能在一起共事本身就是一種緣分,盡管這種緣分平時不被我們看重,但是,當離別真到來的時候,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燃起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人總是要往前走的,往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我們藉此機會,衷心預祝即將退休和離崗的同志能夠調整好心態、適應新的環境、開始新的生活。
對您們幾位同志,我謹代表我本人和本部的全體員工,對您們為單位的發展和建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由衷的道一聲辛苦了!謝謝您們所付出的一切!對你們既將開始的新生活,我們也衷心的祝福!祝你們在今後的日子裡:兒孫膝繞、家庭幸福、健康快樂!希望你們在閑遐之餘能夠想起我們這個大家庭,這里永遠是你們的娘家!我們在崗的全體員工永遠都不會忘記您們!也請您們能夠常回來看看,看看和您們朝夕相處的同事和留下幾十年奮斗足跡的地方。
『叄』 領導讓你組織一次單位退休老幹部的聯歡晚會,你怎麼組織
摘要 講公司從零開始到現在,把老員工放在其中,讓老員工有參與感和成就感。具體建議以視頻加解說的形式。
『肆』 離退休老幹部寫感謝信
感謝大家對他家人的關心和愛心自己會牢記 懂得感恩的
『伍』 公司舉辦退休老幹部回廠座談會的橫幅怎麼室
退休老幹部回廠座談會橫幅應寫成,XX公司退休老幹部回廠座談會。
『陸』 寫一篇退休老幹部事跡用什麼標題
桑榆未晚,為霞滿天
『柒』 贊美退休老幹部的名言警句
參考: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 —— 阿斯杜里亞斯
『捌』 老幹部退休 是什麼詩句
來源網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7136cc0101bj9x.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22/06/6956316_323176774.shtml
妙趣橫生的古人「退休詩」
轉載▼
退休制度,古已有之。據《周禮》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仕。」意即做官的到了70歲就要「還祿位於君」,告老還鄉。但退休後,朝廷是不再發給俸祿的。例如東漢大臣鄭均在建初六年(81年)退休時,章帝(劉旭,76年-88年在位)只賜給他一個「終身尚書」的空名,沒有分毫退休金。
到了唐代,朝廷規定,只有五品以上官員退休後才發給一半的祿米,但不發銀兩。極個別的經皇帝特批,才多少發點錢。至於六品以下官員,退休後俸祿也即停發。因此,絕大多數官員一般情況下,只要身體和精力應付得了,都不願退休,能混一天是一天。
直到宋代,據葉夢得(1077年-1148年,高宗時官拜尚書左丞)所著的《避暑錄話》一書記載,998年,真宗帝趙恆登基後才正式頒詔規定:文武百官退休後一律按其俸祿發給一半退休金,從此,才形成一種固定的退休金制度;明代,退休年齡提前到60歲,由於退休後,地位和權力都失去了,所以不少官員盡量拖延退休時間,成為官場上的一大弊端。有人寫詩譏諷道:
綠水紅蓮客,
青衫白發精。
過廳無一事,
咳嗽兩三聲。
這首詩生動地勾勒出這種官員吃喝玩樂,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屍位素餐的丑態。
與上述情況相反,也有少數有自知之明的賢達之士,退休年齡一到(有的還不到)就主動請求退休,讓年輕官員頂替上來。他們當中有人還作了退休詩以表明心志。
南北朝時期的梁代,文學家、醫學家、人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456年-536年)就作過「退休詩」:
眼前流水自悠悠,
歇卧偷閑戀綠疇。
笑看金籠牽鼻去,
等閑落得用鞭抽。
這首詩題在一幅畫上。畫面上有兩頭牛,一頭牛悠閑自在地吃草;一頭卻被套上籠頭,牽著鼻子,受人抽打驅使。兩牛形成鮮明對照。陶弘景作這幅 畫並題上這首詩,送給禮請他再度出山任職的梁武帝(502年-549年在位),表明自己歸隱山林的心意。「山中宰相」的雅號便是由此而來的。
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雍熙年間,時任蘇州太守的孫冕已60多歲,他自感體力不支,精神不振,在給太宗寫了告老還鄉的奏摺後,寫下退休詩以明心志:
人生七十鬼為鄰,
已覺風光屬別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
早謀泉石樂天真。
去年河北曾逢李,
今日淮西又見陳。
寄語姑蘇孫太守,
也須抖擻舊精神。
寫罷,不等皇帝批准,他便帶著家小離任回歸家鄉新淦(今江西新干縣)。詩中表明知老而退,扶持新人的觀點。歸隱山林,安度晚年,樂觀中不乏幽默。
明代開國功臣,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軍師劉伯溫(1311年-1375年)也曾作退休詩自娛。詩雲:
買條黃牛學種田,
結間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無多日,
且向山中過幾年。
為吏為官皆是夢,
能詩能酒總神仙。
世間萬事都增價,
老了文章不值錢。
洪武四年(1371年),他剛滿60歲,以弘文館學士身份退休。
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