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澄城縣退休人員黨志新

澄城縣退休人員黨志新

發布時間:2022-02-27 09:28:59

Ⅰ 學習強國軟體要求所有退休黨員參與學習嗎

是的。學習強國這個軟體,是在職黨員和離退休黨員學習的一個平台,原則上按上級的指示精神,要求在職黨員和退休的黨員同志下載安裝學習。

Ⅱ 關於離休的時間規定

離休幹部待遇有什麼

離休後的待遇是,基本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略為從優。離休後工資照發,並按照參加革命工作的不同時間,每年增發1~2個月的本人標准工資作為生活補貼。享受上述待遇的離休幹部,一律不再發給任何形式的獎金。另外,對老幹部離休後的醫療、住房、用車、生活用品供應及其他有關生活待遇,都有相應規定。離休幹部所需各項經費,由原工作單位列入預算。行政單位在其他行政經費列支;事業單位在事業費項下的離休退休人員費用項目列支;企業單位在營業外支出列支。
1、特殊貢獻待遇
獲得全國勞動英雄、勞動模範稱號,在退休時仍然保持其榮譽的幹部;
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認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條戰線上有特殊貢獻的幹部;
部隊軍以上單位授予戰斗英雄稱號和認為對作戰、軍隊建設有特殊貢獻的轉業、復員軍人,在退休時仍然保持其榮譽的,其退休費可以酌情高於本辦法所定標準的5%-15%,但提高標准後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標准工資。(國發[1978]104號)
有重大貢獻的高級專家,經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中央、國家機關的部委批准,其退休費標准可以酌情提高5%-15%,提高標准後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標准工資。(國發[1983]141號)
2、有重大貢獻的高級專家
國家統一頒發的各種獎(如自然科學獎、發明獎等)獲得者,集體獎指主要發明人或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勞動英雄、全國先進工作者;
各省、市、自治區,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一級授予的勞動模範、勞動英雄、先進工作者或被省、市、自治區和中央、國家機關部委一級確認為在生產、科研、文教、衛生、管理等方面做出優異成績者。上述專家提高退休費比例的幅度(5%-15%),由各省市、各部委具體確定。(勞人科 [1983]153號)
凡建國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986年已滿60周歲,並於1983年9月1日前獲得相當於副教授以上職稱的老科學家、老教授、老專家(含建國前在國外工作,建國後回國的),在他們退休後,仍可保留原已獲得的稱號,他們的退休費按其原工資額的百分之百發放。
對於過去已經辦了退休手續,符合上述條件的,也同樣對待;領取原工資額的百分之百退休費的時間,自1986年2月起計算。(國發[1986]26號)

離休幹部相關社會福利

1、住房。離休幹部的住房標准享受同級在職幹部的待遇,在分配住房時,應當給予優先照顧。跨省安置的離休幹部的建房問題,接受安置地區應積極予以落實。建房費用應按規定的建築面積和接受安置地區制定的每平方米造價標准合理計價,不得超過當地規定多要建房費。
2、參觀。離休幹部參觀工農業建設的活動,應就地、就近安排,注意勤儉節約。跨省參觀應適當控制,一律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或中央、國家機關部委批准,由省級老幹部工作部門統一組織,並事先徵得所去地方的省級老幹部工作部門同意,否則不要前往。跨省參觀,每年一般只限於組織一批,人數不宜過多,參觀時間不宜過長。地、縣級單位一律不得組織跨省參觀。
參觀活動的經費開支一律按規定報銷。凡個人自行外出的,費用自理。
3、醫療。在離休幹部看病難、住院難的地方和部門,要認真採取措施加以解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離休幹部應在當地就醫;當地醫治不了而必須轉外地診治的,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規定辦理醫療手續。不能違反規定多帶陪護人員。病癒後應及時出院,不能以治病為名進行旅遊或長期在大中城市賓館、招待所留住。
4、用車。離休幹部的配車、用車,要按現行的有關規定執行。原配有專車的幹部,離休後待遇不變,如本人自願,可將專車組成為老幹部服務的車隊,統一調度。高級幹部原未配專車的,離休後不再固定專車,但要保證用車。

離休幹部待遇最新規定

一、增加離休幹部離休金
根據文件規定,從2016年7月1日起,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離休幹部每月按下列標准增加離休費:廳局級正職900,廳局級副職750,縣處級正職600,縣處級副職500,鄉科級及以下400元;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82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580元,講師(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400元。

二、增加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
(一)根據文件規定,從2016年7月1日起,給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簡稱建國前老工人),每人每月按400元的標准增加基本養老金。
(二)根據兵團文件規定,從2015年1月1日起,按艱苦邊遠地區類別調整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簡稱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
此次調整,建國前老工人按當地機關事業退休高級工標准增加。其中,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39元,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72元,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123元,五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289元,六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510元。
增加離休幹部離休金及建國前參加工作老工人養老金體現了兵團黨委對離休幹部及建國前參加工作老工人的關懷,此項工作將在12月底前全部調整及補發到位。
(1)凡就地安置並歸原單位管理的離休、退休幹部中的黨員,原單位的黨組織要負責將他們編入支部,定期過黨的組織生活。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單獨建立離休、退休幹部黨支部或干休所支部。有的居住地離原單位較遠,黨組織可根據情況,將他們另編黨小組或支部,由黨委指派專人負責聯系;也可與居住地的街道黨委聯系,平時在街道參加一定的社會活動,定期回原單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2)就地安置的退休工人黨員和退職幹部,可仍在街道(或農村大隊)的黨組織,由街道(或農村大隊)的黨組織負責組織他們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3)易地安置的黨員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其黨的組織關系應轉出,由接受安置地區的黨組織負責安排和組織他們過黨的組織生活;
(4)離休、退休、退職黨員同志,因看病、探望子女和親屬,出外時間較長的(比如六個月以上),所在單位的黨組織應負責給他們開寫黨員證明信件,所到單位(或地區)的黨組織應接受並安排其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5)對於那些年老多病,行動不便的黨員離退休幹部,不要勉強地要求他們參加會議活動,黨委、支部或小組要滿腔熱情地予以關心和照顧,應指定黨員負責進行聯系,向他們傳達黨內文件的精神,並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
(6)離休、退休、退職黨員較多的地區或單位,為使這些黨員及時看到文件或聽到文件的傳達,各地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發一部分文件,作為專用,由專人負責保管;
(7)安排黨員離退休幹部的組織生活和社會活動,要照顧他們的身體情況,不宜過多。

三、對離休幹部遺屬的生活困難補助的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包括離退休幹部)死亡後,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規定如下:
(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死亡以後,遺屬生活有困難的,死者生前所在單位可以給予定期或臨時補助。
(2)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准,以能維持當地群眾生活水平為原則,具體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對於在保護、搶救國家資財或在對敵斗爭中犧牲的人員,其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標准,可以適當提高一些。遺屬補助費按應享受遺屬補助的人數和標准計算,其總額不得超過死者生前的工資。
(3)補助對象,是指依靠死者生前供養的下列直系親屬和其他親屬:①父(包括撫養死者長大的撫養人)、夫年滿60歲,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②母(包括撫養死者長大的撫養人)、妻年滿50歲,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
(4)上述補助對象參加勞動或農業生產所得的報酬,應作為本人的生活費用,在計算生活困難補助費標准時,要把這部分收入考慮在內。
(5)死者配偶有固定收入的,其收入數額在扣除本人必要的生活費以後,所余部分應作為遺屬生活費,不足時,再給予補助。扣除標准,由各地區根據本地區一般工作人員的生活水平確定。
(6)遺屬在享受定期補助以後,如遇有特殊困難,死者生前所在單位,還可酌情給予臨時補助。
(7)享受補助的遺屬,因經濟收入增加、就業和人員減少,可根據新的情況減發或者停發其生活困難補助費。
(8)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的經費內支付。國企離退休幹部死亡後,對於生活上確有困難的供養直系親屬,可暫由發給撫恤費的單位,按其困難大小給予適當補助。所需費用按現行撫恤費開支渠道解決。

享受離休待遇的老幹部的條件

1、1949年9月30日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軍隊的;在解放區參加革命工作並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在敵占區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
2、在東北和個別老解放區,1948年底以前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幹部,也可以享受離休待遇。
3、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實行部分供給、部分工資制(含包干制)的,或既享受過供給制待遇、又享受過薪金制待遇的幹部。
4、建國前是解放區機關工勤人員和公營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人,享受供給制待遇,以及1948年底以前在東北和個別老解放區,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工人,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前提拔為幹部的。
5、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幹部,現在是工人的,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建國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提拔為脫產幹部、享受供給制待遇的,或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當幹部(含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時間必須長於當工人的時間;不屬於因犯錯誤、受處分而安排當工人的。
6、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因工作需要由上級主管部門調派到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國家幹部(包括軍隊轉業幹部)。
7、1948年底以前在根據地、解放區入黨的農村黨員,建國前被提拔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幹部。
8、在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以前,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包括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等民主黨派的成員,一直擁護中國共產黨,堅持革命工作的。
9、抗日戰爭時期,在根據地、解放區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底以前提拔為脫產幹部,一直堅持革命工作的。
10、按中央組織部組通字[1986]8號文件規定,將參加革命工作時間改為建國前的半脫產鄉幹部。
11、建國前來我國參加革命工作,建國後一直在我國從事革命和建設事業,符合幹部離休條件的外國籍幹部。

離休幹部與退休幹部有什麼區別

1、面向的對象不同
離休就是「離職休養」,面向的是建國前參加革命戰爭、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和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幹部;而退休面向的是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基層幹部。
2、享受的待遇不同
老幹部離休後基本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略為從優。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9月30日各個革命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幹部,離休後原工資照發。離休幹部還有生活補貼,醫療待遇上也是實報實銷;
而現在退休要想領取養老金、享受醫療待遇,必須參保繳費滿足相應的條件,養老保險要累計繳滿15年,醫保要繳滿20年或25年。
3、年齡的條件不同
離休老幹部離休的年齡因為職務的不同而不同,正省級幹部為65歲,副省級及以下幹部為60周歲,其中女性處級以下幹部為55周歲。
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

【相關問題】

一、離休幹部遺孀有什麼待遇?
【答】民政部、財政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政干[2012]317號文件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離休幹部無固定工資收入遺孀的定期生活補助費標准調整為:離休幹部生前職務級別為團職(含相當職務級別,下同)以下的每人每月1300元,師職1400元,軍職1500元。
已故離休幹部或遺孀本人為紅軍時期及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生活補助費再增發600元。
離休幹部遺孀有固定工資收入,其收入總額低於上述標準的,補足差額部分。
離休幹部遺屬中,未滿16歲或已滿16歲仍在校讀書或因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和經批准投靠離休幹部生活的無固定收入且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其生活補助費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1000元。

二、離休幹部死亡撫恤金中工資的標準是什麼?
【答】撫恤金計發辦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執行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的,一次性撫恤金計發基數為本人生前最後一個月享受的基本離退休費。
即本人離退休時計發的基本離退休費和離退休後歷次按國家規定增加的基本離退休費之和。
撫恤金標准,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正常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前基本工資離退休費。
離休金中的國標部分,也就是死亡當月工資內去掉護理費、住房租金補貼、生活補貼、交通費、電話費之後剩下的部分為基數,發20個月。
這是國家的規定,也可能在執行中會有一些因為津補貼而帶來的小改動,比如,上面的基數加1000作為撫恤金計算基數,再算20個月。

三、離休幹部醫葯費報銷有上限嗎?
【答】離休幹部看病實報實銷,退休幹部,正部級所有醫療費用都可以報銷,現在副部級醫療待遇人員的葯品費用基本也全額報銷。

Ⅲ 想要入黨,是寫入黨申請書還是入黨志原書,格式是怎樣的

寫入黨申請書,我剛剛寫完,然後就開始寫思想匯報了,志願書是最後要成為黨員時寫得
2. 稱謂。即申請人對黨組織的稱呼,一般寫"敬愛的黨組織"。頂格書寫在標題的下一行,後面加冒號。

3. 正文。主要內容包括:
①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和對待入黨的態度。寫這部分時應表明自己的入黨願望。
②個人在政治、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的主要表現情況。
③今後努力方向以及如何以實際行動爭取入黨。

4. 結尾。申請書的結尾主要表達清黨組織考察的心情和願望,一般用"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或"請黨組織看我的實際行動"等作為結束語。全文的結尾一般用「此致,敬禮」。 在申請書的最後,要署名和註明申請日期。一般居右書寫"申請人×××",下一行寫上"××××年×月×日"。
我底下的網址有例文

Ⅳ 黨員離退休後如何發揮應有作用

我們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也是一個走過90年悠久歷史有著七千多萬黨員的大黨。黨在各個歷史時期聚集了大量的一代又一代久經考驗、出生入死、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黨員,為國家的解放、建設、繁榮美好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許許多多的黨員同志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年齡增長離退了下來,但他們始終對黨懷著最真摯、最深厚、最樸素的感情。離退休黨員作為黨員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建沒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力量。應該做到理想常在,思想常新,充分發揮政治、智力、實踐經驗豐富等優勢,力所能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余熱。

一、強身健體,克服自身弱點,盡量減少家庭和社會負擔
據資料顯示:預計到2015年我國老年人總數將突破2億人,2027年超過3億人,2044年將達到4億人。面對目前我國老年化問題逐漸突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滯後的實際情況。離退休黨員應該急國家所急,想人民所想,在積極支持發展經濟,推動黨和政府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繼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帶頭和組織老年同志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幫互助活動;帶頭珍惜生命,關注健康,組織老年同志參加因地因人制益的健康向上的文娛體育活動,加強身體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做到不生病或少生病,為子女減少負擔,使他們更好的工作學習,為財政或社會減少醫葯開支,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二、當好幸福家庭的引領者、維護者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結構中最基本的單位。億萬個家庭壘積起來,構建成了我們的社會。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家庭美德是維系家庭關系、保障家庭溫馨幸福和社會文明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家和萬事興,家齊國安寧。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使老人們受到充分的敬重,使子女們得到全面的培育,就一定會促進全社會的風氣好轉。和諧的社會就在您身邊,就在您眼前。
老年人是家庭的核心,家庭的主心骨。特別是離退休黨員應該在營造幸福的家庭上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的榜樣,當好幸福家庭的引領者、維護者。同時對那些不幸的家庭:夫妻離異、遺棄老人、虐待孩子、家庭暴力……,要主動進行研究關心,當好他們的調解員,同一切遺棄老人、虐待孩子、家庭暴力等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為社會穩定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三、發揮生活經驗豐富的優勢,在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中發揮作用
人際關系指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通過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而發生、發展和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按照社會角色劃分,人際關系分為家庭關系、工作關系、社會關系等幾大類。一個人在一生中要擔當多種社會角色,除了家庭關系外,在社會中又存在同事關系、朋友關系等。只有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下,才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為各項工作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支持。和諧社會不僅是單個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包括個人與集體的和諧乃至與整個社會和諧。個人與集體、與社會在利益上既有共同性,又存在著差異性,難免會發生沖突,因而
必須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做到人與社會的和諧一致。我們離退休黨員,不僅有著豐富經歷,長期的生活經驗,蘊藏著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各種優勢。而且,他們有一顆仁愛之心、寬容之心,有著共產黨員的政治優勢,富有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有長期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豐富經驗。在處理好鄰里、朋友等人際關系中完全能起到示範員作用和協調作用。

四、進駐社區,貼近人民群眾,在社區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不少離退休黨員居住在社區,可以進駐社區黨組織, 各盡其能,發揮所長,積極參加社區黨組織舉辦的以專業化志願者為載體的各項社會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在思想上的導向作用,政治上的示範作用,服務上的帶頭作用,參與把黨的工作滲透到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達到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的目的。同時,使自己保持健康的身心。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貼近社區群眾,了解、關心群眾的疾苦,積極反映周邊群眾生活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協調有關部門及時解決問題,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為建設和諧的社區生活環境多做工作。

五、獻愛心,在幫扶弱勢群體上發揮積極作用
據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研究報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會》的計算,中國的弱勢群體大約有1.4--1.8億人。我們各條戰線離退休的黨員,可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發揮自己的專長特長,力所能及,領頭或參與辦經濟實體,創造就業崗位;當法律顧問,幫助弱勢群體打官司,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有固定收入
和較高收入的離退休黨員,要發揚共產主義風格,做共同富裕的領頭人,做扶貧濟困的帶頭人,把一份愛心奉獻給弱勢群體。

六、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做關心下一代的教員和輔導員
在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離退休黨員具有政治、威望、經驗等優勢。離退休黨員特別是他們中的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一是要通過回顧光榮的歷史、著書立說、吟詩作畫,啟迪教育後人。二是要積極加入到關心下一代的工作隊伍中來,通過擔任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調研員、思想道德建設的報告員、優良傳統的宣講員、校外教育的輔導員、文化市場的監督員、不良行為的幫教員、家長學校的指導員,讓有光榮傳統的人講傳統,有崇高理想的人講理想,有無私奉獻的人講奉獻,開展道德、法制教育、課外輔導、心理導航、老少共建,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為把下一代培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新人奉獻自己的一份余熱。
七、做學習政治理論的示範員,當好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員
周總理講:人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對每位離退休黨員的諄諄教導。黨員離退休後要在政治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保持理想信念不動搖,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發展的形勢。就必須通過自學、積極參加黨組織舉辦的各種形式的學習報告會、座談會及聽黨課等,不斷學習黨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學習新的理論、新的知識和新的觀念,不斷提高政治思想理論素質;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及時了解國內外形勢,了解國情、市情和區情。同時要爭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教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員,積極向周圍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改革開放建設的成就。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和經濟體制變革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疏導思想,理順情緒,團結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Ⅳ 澄城都有什麼名人

1、杜竟明,原名成志傑,善化鄉尖岨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袁多壽袁家河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一級編劇,編有秦腔《游西湖》之《鬼怨》、《法門軼事》等,改編有秦腔《白蛇傳》等。

2、嚴信民,寺前鎮人,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中央民族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一、二、三、五屆代表,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

3、白意,字赤獻,長潤鎮人,順治五年舉人,永寧州知州,禮部主事,四川主考,吏部稽勛司員外郎,署郎中。

4、東榮甲,字欣木,韋庄鎮人,嘉慶元年孝廉方正,刑部員外郎。

(5)澄城縣退休人員黨志新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

澄城縣已有1500年的建縣史,秦漢的宮殿遺址、隋唐的精進寺塔、明代樂樓等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馳譽中國水利史的戰國時「龍首壩」工程經民國水利大師李儀祉等先賢改造後至今仍惠澤著澄城、大荔。堯頭陶瓷燒制技藝、澄城刺綉榮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澄城有陝西省最大的現代化縣級博物館,館內矗立的眾多拴馬樁石雕被美術理論家譽為「庄戶人家的華表」、「地上兵馬俑」。

Ⅵ 黨志新名字起的好嗎

從測試結果來看屬於一般:

三才配置:【木金水】

吉凶分析:【凶】

命格簡批:【成功運不佳,常有煩腦和不字,尤其易起急變沒落的悲運,易患腦溢血或其他病難及遭難,有急死之慮。】

成功運不佳,常有煩惱和不安,易起急變失落。(凶)

1、總論:如有一時的成功應滿足了,否則會越陷越深,而至不可收拾之局面,帶來身心過勞煩惱不安,慎防急難災厄。

2、性格:為人節儉好靜,性情孤癖,不善交際,憂郁氣悶,喜怒難辯,心情常有不安之感,常有不平不滿之心理。

3、意志:意志堅定,有堅強的創業毅力,耐性亦佳,能忍受艱苦。但勞多而功少。

4、事業:應從事穩定收入的生意,或薪水生活較適合,投機性行業遠離為安。

5、家庭:與父母不和,家庭不太溫暖,親友無助。

6、婚姻:男娶傲慢之妻,婚後常鬧意見;女嫁無能力之夫,婚後不美滿。

7、子女:子女較頑固,不要過於溺愛,否則長大無法管束。

8、社交:不善交際,社交能力不佳,帶來的只有苦悶與憂愁。

9、精神:事事不如意,煩悶多多,宜加強精神修養。

10、財運:平日操勞又勤儉,但是財運仍不佳,應注重精神生活減少苦悶。

11、健康:易患神經衰弱、頭痛、呼吸系統疾病。

12、老運:老境稍安定,但經濟、精神仍不佳。

對基礎運的影響:

不遇苦而自苦,有急變衰落的悲運。(凶)

對成功運的影響:

雖有困難,努力奮斗也可以成功,但一般身心勞累,易遇不平。(凶)

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做事有熱心及勇氣,性剛講情義,仁義心強,大多易受迫害而無立足之地。易患心、肺疾病。(凶)

對性格的影響:

頑固如同礦石,剛毅木納,富於耐久力,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對事愛打抱不平。若善加修養,必能光明磊落。有如黃鍾,敲之則響。此數不適合女性,有強硬之嫌。

Ⅶ 渭南市澄城縣農民7月份的退休工資沒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般辦理退休職工是在60歲左右,女幹部呢在55周歲左右,女職工50周左右。是根據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方法和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裡面會記載著規定退休年齡的到達期限,所以全國所有的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

1、男滿60周歲的,女滿50周歲連續工作工齡達到10年以上的。

2、男滿55周歲,女滿45周歲連續工作滿10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的一些體力勞動的,或者是說對身體傷害健康的一些工作,都是可以提前退休的。

3、男滿50周歲,女滿45周歲,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可以由於醫院證明,並且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也是可以提前退休的。

Ⅷ 澄城縣的澄城名人

楊本春 字光美,縣城觀音堂人,順治四年進士,泌縣、英德、長樂、閩縣知縣。白 意 字赤獻,長潤鎮人,順治五年舉人,永寧州知州,禮部主事,四川主考,吏部稽勛司員外郎,署郎中。姚肅規 字欽山,業善鎮人,順治十四年舉人。姬國光 字觀之,鎮基村人,順治十七年舉人。杜長清 縣城東關人,順治十七年武舉人。韓則裕 字問伯,西觀村人,康熙二年舉人。韋成錦 字天章,韋家社人,康熙五年舉人。路 前 字前路,串業村人,康熙八年舉人。李良植 字舉之,業善鎮人,康熙十七年舉人,鳳翔府教授。羅 帥 郭城村人,康熙十七年武舉人。白 洐 字照干,永內村人,康熙十七年舉人(副榜)。袁夢麟 寺前鎮人,康熙二十六年舉人。張允美 韋庄鎮人,康熙二十六年武舉人。黨 益 字友三,陽庄人,康熙三十二年舉人,考授內閣中書。白三韜 長潤鎮人(移居勸母),康熙四十一年舉人。靳美玉 字右華,永內村人,康熙四十四年舉人。韓長世 字孝寬,西觀村人,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呼維嵩 字鎮中,郊城村人,雍正元年舉人。白如玉 字崑山,庄頭村人,雍正十年舉人。白 浚 字甸川,雍正七年拔貢,簡州知州。黨偉元 字頎庭,隴頭村人,乾隆元年進士,定南知縣。游得宜 字聖衢,長潤鎮人,乾隆元年進士(以大荔籍應考),翰林院庶吉士,荏平、宣城、祁門知縣。姚會淳 業善鎮人,乾隆三年舉人。白鴻友 字序賓,長潤鎮人,乾隆六年舉人。劉仁浦 饒家坡人,乾隆六年武舉人。王利用 字孟賓,柳池村人,乾隆十七年武舉人。雷起蟄 蔡袋村人,乾隆二十四年武舉人。白明禮 字立三,藺庄河人,乾隆二十五年舉人,桂陽知縣。何種元 字恆齋,寺前鎮人,乾隆三十年舉人(副榜)。白凌雲 字文光,長潤鎮人,乾隆三十六年進士。問班祿 小河西人,乾隆四十二年武舉人。白鴻儀 字季可,長潤鎮人,乾隆四十四年舉人。張霞光 三門村人,乾隆四十四年武舉人。劉文溥 字伯雅,劉家圪人,乾隆四十五年舉人。路先登 字雲峰,北串業人,乾隆四十八年舉人。路 典 字書田,北串業人,乾隆四十八年舉人。梁國棟 字象吉,棘茨人,乾隆四十八年舉人。李大鯤 字天池,長潤鎮人,乾隆五十一年舉人。楊騰蛟 楊家莊人,乾隆五十三年武舉人。劉邦干 代庄人,乾隆五十三年武舉人。楊魁斌 字文軒,北門村人,乾隆五十七年武舉人。姚舞麟 字仲符,業善鎮人,乾隆五十九年武舉人。連桂榮 北酥酪村人,乾隆五十九年武舉人。雷 雨 字伯霖,迪家河人,乾隆六十年舉人。東榮甲 字欣木,韋庄鎮人,嘉慶元年孝廉方正,刑部員外郎。李邦華 字君實,車蓋村人,嘉慶三年舉人。白健翮 字矯亭,長潤鎮人,嘉慶六年舉人。楊茂清 字振庵,北門村人,嘉慶六年武進士,陝甘提塘。連毓太 字仲初,酥酪村人,嘉慶六年舉人。路文秀 字俊升,縣城南關人,嘉慶六年舉人。任郅隆 字堯天,安里村人,嘉慶十二年舉人。黃庭秀 字俊三,懷仁村人,嘉慶十五年舉人。任仰伊 字莘田,安里村人,嘉慶二十一年舉人。姚勉余 字筠廬,業善鎮人,嘉慶二十一年舉人(副榜)。王振江 字回瀾,柳池村人,嘉慶二十四年進士。白 敏 字遜齋,長潤鎮人,道光元年舉人。韓亞熊 字介侯,西觀村人,道光二年進士,廣順州知州。雷時夏 字季常,雷家河人,道光三年進士,光州知州。姚 增 字子益,業善鎮人,道光五年舉人。楊臨泰 字平階,道光五年武舉人。同國慶 許庄人,道光五年武舉人。韓重行 字崇實,西觀村人,道光十二年武舉人。姬從周 字文軒,姬家河人,道光十七年舉人(副榜)。劉耀魁 太賢村人,道光十七年武舉人。雷起雲 字封中,雷家窪人,道光十九年武解元。連登魁 酥酪村人,道光十九年武舉人。姬奮武 字虎臣,姬家溝人,道光十九年武舉人。翟步璋 字達甫,楊家莊人,道光十九年舉人。趙成林 字琅函,北串業村人,道光二十年舉人。任葆貞 字子正,安里村人,道光二十年舉人。張元瑞 字班侯,寺前鎮人,道光二十一年舉人。王詢虞 字襄武,柳池村人,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宋振清 宋家莊人,道光二十三年武舉人。李定國 坡頭村人,道光二十四年武舉人。張桂芳 字月卿,韋庄鎮人,道光二十四年舉人。呂清音 字琴泉,杜家窪人,道光二十四年舉人(副榜)。馬寶書 字子緗,東白村人,道光二十五年進士,奉節、定遠知縣。連點頤 字吉庵,酥酪村人,道光二十六年舉人。姚劭誠 字至夫,榜名演緒,業善鎮人,道光二十九舉人。薛見龍 樓子斜人,道光二十九年武舉人。侯茂魁 侯家河人,道光二十九年武舉人。張大均 字季平,三門村人,道光二十九年舉人。李蔭棠 字芾南,業善鎮人,咸豐九年進士,吏部主事。郭維屏 字樹芝,越家莊人,咸豐九年舉人。任起元 隴頭村人,咸豐時武舉人。蒙清泰 雷庄人,咸豐時武舉人。任樹楷 字春台,安里村人,同治元年進士。張惠芳 韋庄人,同治八年舉人。楊陟雲 字少韋,北門村人,同治八年舉人。王詢愷 柳池村人,同治八年舉人。嚴觀瀾 字海帆,寺前鎮人,同治九年舉人。劉武臣 太賢村人,同治九年武舉人。田寶歧 字殿卿,埝村人,同治十年進士。侯邦甸 侯家河人,同治十一年武舉人。李學昉 字紹初,郭家莊人,同治十二年舉人。李可受 字虛齋,交道鎮人,同治十二年舉人。管桂林 字香岩,管家河人,同治十三年進士。白有耀 縣城人,光緒二年武舉人。白占彪 縣西河人,光緒二年武舉人。楊時珍 楊家嶺人,光緒二年舉人(副榜)。焦韻清 字桐生,堡城村人,光緒五年舉人。王重義 張家坡人,光緒五年武舉人。韓先登 西觀村人,光緒五年武舉人。惠憲文 字俊卿,惠家河人,光緒五年舉人。姚際唐 字子才,業善鎮人,光緒五年舉人。韓象乾 韓家河人,光緒八年武舉人。楊 澍 字慰三,寺前鎮人,光緒十二年進士。王耀德 字文甫,柏社西村人,光緒十五年武舉人。楊樹森 楊家嶺人,光緒十五年武舉人。丁兆松 字夢占,醍醐鎮人,光緒十五年舉人,參加1895年的公車上書。
袁捷三 袁家河人,光緒十七年武舉人。連振河 酥酪村人,光緒十七年武亞元。姬慎思 字子明,寺前姬家人,光緒二十年舉人。袁允中 字聖衢,袁家河人,光緒二十年舉人。嚴 尊 字性天,寺前鎮人,光緒二十三年舉人。耿元耀 字朗亭,十甲溝人,光緒二十三年武舉人。趙映魁 趙家河人,光緒時武舉人。李生芳 字蘭階,北社村人,光緒二十八年舉人。宋毓英 字太璞,縣城南關人,光緒二十九年舉人。張士諤 字一如,韋庄鎮人,光緒二十九年舉人。張又栻 字少軒,韋庄鎮人,光緒三十年進士,刑部主事,蒲案中署名陝籍京官奏摺。高凌漢 字劍光,萬州知州。石生玉 串業村人,長工出身,以鎮壓回民起義升至宣化總兵,湖南、烏魯木齊、固原提督。張行志 南社村人,移居蒲城,固原提督,民國時北洋政府授上將銜。習 斌 字文卿,東習村人,潼關協營都司,混成協參軍,以副將用。 趙四端 字正伯,神後村人,清末民初在西安北大街開設順天存葯鋪,坐堂應診,頗有名望。
趙邦楹 字任卿,寺前西習村人,辛亥澄城反正五團總之一,後去日本早稻大學留學,任武功、朝邑、澄城知事。王 藩 字介丞,寺前西習村人,辛亥澄城反正五團總之一。袁葆華 字春庭,袁家河人,辛亥澄城反正五團總之一,陝西省、湖北省高等法院庭長。楊斌 字澄侯,庄頭村人,辛亥澄城反正五團總之一,山西長子縣、洪洞縣知事,河南息縣知事。張子貞 寺前鎮人,同盟會員。白鴻儀 字弋人,縣城東關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陝西督軍府參謀長。姚鎮乾 字鼎陽,業善鎮人,旅長。韓六勝 字景祥,寺前北窪村人,旅長。耿 光 字古丞,自古村人,國民革命軍44團團長,暫編第6師少將參謀長,澄城縣參議會議長。
李 仁 字香亭,北酥酪人,上校參謀,國民2軍咨議。習銘新 字少卿,寺前東習村人,上校參謀長。雷天瑞 字警伯,韋庄西白村人,國民聯軍駐陝第3師旅長。魏大強 魏家橋人,國民聯軍駐陝第2師旅長。張 傑 字子英,北里庄人,國民聯軍駐陝第3師旅長、伊東游擊縱隊副司令、代司令,與日軍作戰,收復山西寶德縣城,俘獲日軍隊長增山歲隆。張大文 字采亭,劉庄村人,團長。姚同乾 業善鎮人,團長。黨 毅 字訥如,韋庄鎮人,西安軍警聯合處處長。
袁葆吉 字迪安,袁家河人,北京大學理科畢業,白水縣知事,陝西省第一監獄典獄長。
袁葆璋 字伯玉,袁家河人,陝西省議會議員。嚴建璋 字子漢,寺前鎮人,北京大學法科畢業,陝西省議會議員。李潤生 北酥酪人,杭州醫專畢業,楊虎城醫生,西安平民醫院院長,解放後省傳染病院院長。袁培楨 字吉庵,寺前鎮人,杭州醫專畢業,陝西省殘廢軍人教養院院長。
耿 庄 字端方,十甲溝人,國民聯軍駐陝第3師師長,少將,陝西省政協委員。吳雙柱 字支甫,寺前鎮人,煙台海軍學校畢業,海深號軍艦副艦長,人民解放軍。習 勤 寺前東習村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歷任副師長、澄城縣長、鳳翔縣長。
解俊虎 寺前鄉解家人,中共北京703航測隊黨委書記。楊錫金 交道鄉楊家人,蘭州大學副教授。趙育芳 雷家窪鄉大趙家河人,第二炮兵技術學院教授。姜夢宇 善化鄉馬村人《西北經濟信息導報》副總編輯。嚴 平 寺前鎮人,山西省經濟貿易廳廳長。雷振祥 韋庄鎮西白村人,山西冶金學院教授。鄭三敦 羅家窪鄉北寺村人,渭南軍分區司令員。吳慰祖 寺前鎮人,台灣海軍參謀學校上校教官。袁豐茂 寺前鎮人,天津大學畢業,台灣高級工程師。李占彪 安里人,台灣陸軍少將。 程浩 法號,釋迦牟尼,城內村人,就讀於澄城中學,澄城縣佛教協會會長嚴信民 寺前鎮人,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中央民族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一、二、三、五屆代表,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韓 銳 字志穎,寺前鄉韓家莊人,朝陽大學畢業,西安市第五中學校長。孫 健 王莊鄉西莊子人,陝西省計量局副局長。雷崇慎 又名雷鳴蟄,韋庄鎮西白村人,莫斯科中國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畢業,南京水利學院外語教授,翻譯有《世界文學史綱》、《地理教學法》等。雷崇敏 韋庄鎮西白村人,美國康乃爾大學畢業,鐵道部基建總局總工程師,第一設計院總工程師。楊布雲 羅家窪鄉楊家隴老莊人,包頭市康復醫院院長、社會福利院院長,1956年獲三級獨立勛章、三級解放勛章。丁本淳 醍醐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政治委員、顧問。1961年授少將軍銜,獲八一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張卓子 又名張清秀,交道鄉南社人,空軍第二高級專科學校政治委員,北京空軍政治部顧問。翟貞祥 庄頭鄉楊家莊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副秘書長、博物館離休幹部。靳尚謙 劉家窪鄉良輔河人,中國科學院人事處處長、考古研究所辦公室主任。楊 蒓 寺前鎮人,西北農學院畢業,水電部援外處長、長沙八分局局長。黃緒森 酥酪村人,西北農學院畢業,陝西省武功水利學校校長,解放前曾任鐮山中學校長。張堃生 劉家窪鄉柳泉村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副校長、顧問。劉振中 劉家窪人,中共北京工業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雷起雲 又名雷鳴盛,醍醐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武漢軍區顧問,1961年授少將軍銜。雷振東 醍醐村人,陝西省商業廳廳長,陝西省農業銀行副行長。袁思良 袁家河人,西北農學院水利專修科畢業,渭南地區水電局工程師,陝西省政協委員。王潤蒼 又名王崖佛,庄頭鄉後埝村人,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嚴佑民 寺前鎮人,公安部副部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楊鴻奎 王莊鄉洛城村人,中共烏魯木齊市紀檢委書記。劉振邦 王莊鄉太賢村人,國家安全部幹部。黃俊耀 交道鄉黃家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一級編劇、院長、名譽院長,編有眉戶劇《梁秋燕》等。王庚耀 趙庄鄉溝西村人,陝西省基本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機械設備成套局局長、黨組書記。楊力生 馮原鎮西仁卓人,中共內蒙古巴彥卓爾盟委書記。杜竟明 原名成志傑,善化鄉尖岨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袁多壽袁家河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一級編劇,編有秦腔《游西湖》之《鬼怨》、《法門軼事》等,改編有秦腔《白蛇傳》等。路璽琪 交道鄉杜冢塬人,中共咸陽市委副書記,咸陽市政協主席。王志文 王莊鄉西洛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副參謀長。姚秦城 業善人,甘肅省地質局局長,輕工業部司長。姚德祥 業善人,西北工業學院畢業,陝西國棉八廠,西北國棉第三、第二、第一印染廠廠長。楊 力 寺前鎮人,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成振森 善化鄉尖岨村人,澄城縣中醫院副主任醫師。韋凡江 韋庄鎮臨皋村人,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徐悲鴻畫派傳人,關 中 馮原鎮關家橋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成一豐 善化鄉尖岨人,陝西師范大學教授,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理事,陝西省哲學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著有《哲學筆記與黑格爾哲學》等。關相生 馮原鎮關家橋人,中共廣東省顧問委員會秘書長。鄭拓彬 劉家窪鄉店頭人,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嚴鳴晨 寺前鎮人,北京國際關系學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編有《語文知識辭典》等。張 涵 寺前鄉人,山東大學副教授。耿敬業 (即焦林義),交道鄉自古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副政委、南京警備區司令員。李景蔭 馮原鎮徐卓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民族理論學會會員,《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民族解放運動史》編者之一,《馬列主義民族解放理論》主編。黨登奎 韋庄鎮人,《新疆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田福奎 業善鄉北棘茨人,黑龍江農墾部總局教授,佳木斯市建設銀行行長。楊定中 寺前人,西安市人事局局長。張仲琦 縣城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研究員。樊訊書 交道鄉樊家川人,中共興平408廠黨委書記。侯中奎 趙庄鄉雷村人,中共銅川市委副書記,商洛地區副專員。李 健 原名姬崇緒,城郊鄉鎮基村人,空軍航空工程部研究員。袁循禮 寺前鎮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副廳長。姚德斌 醍醐鄉酥酪村人,陝西省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申敬群 交道鄉王村人,抽黃指揮部水利高級工程師。成金堂 善化鄉十二村人,陝西工業大學畢業,高級工程師。楊學書 王莊鄉靈窪村人,山西新城地區副專員。劉張鎖 庄頭鄉代庄人,澄城縣進修學校中學高級教師。焦敬榮 雷家窪鄉堡城人,解放軍323醫院皮膚病理科副主任醫師(師級)。顧肇曾(女) 雷家窪鄉堡城人,解放軍323醫院主任醫師。姚生泉 業善村人,中共陝西省紀檢委常委。樊 拓(女) 交道鄉樊家川人,陝西省高級法院副院長。黨新益 韋庄鎮人,西北大學副教授、副校長。雷江旺 雷家窪人,西安冶金學院副教授、副院長。著有《人力資源管理》等。何寅生 寺前鎮人,中建一局機械化施工公司副總經濟師。溫貞祥 交道鄉北社村人,陝西省武警部隊副總隊長。劉步乾 代庄人,81945部隊師級幹部。鄭欣淼 雷家窪鄉北里庄人,原故宮研究院院長。曹存正 安里人,步兵第十師參謀長。張金喜 雷家窪鄉神後村人,寧夏軍區後勤部部長。張文山 安里鄉張卓人,城關糧站主任,1959年全國勞動模範。袁貞樓 劉家窪鄉內信村人,1960年全國民兵模範。王景閣 (女)縣城人,縣幼兒園校長,1970年全國「三八」紅旗手。石文遠 馮原鎮西仁卓人,1976年全國中小農具工作先進個人。劉永福 石家坡插隊知識青年,1979年共青團中央命名新長征突擊手。羅建喜 羅家窪鄉西北庄人,堯頭煤礦隊長,1979年共青團中央命名新長征突擊手。范養蘭 (女)醍醐鄉北酥酪村人,養豬能手,1980年全國「三八」紅旗手。張群英 (女)韋庄鎮人,1982年全國「三八」紅旗手。馬步元 雷家窪鄉馬家河人,民兵連長,因救護落水群眾,1980年被蘭州軍區授予一等功。杜庚才 羅家窪鄉杜家窪人,1982年郵電部命名全國優秀投遞員。吳淑芳 (女)醍醐村人,澄城縣百貨公司營業員,1983年陝西省「三八」紅旗手。張滿榮 縣城人,1984年全國農業財務先進工作者。孟思賢 甘肅通渭縣人,澄城公路管理段會計,1987年交通部授予財務工作先進個人。吳念祖 寺前鄉吳家坡人,縣農機管理站工程師,1988年農業部授予農業生產節能先進 個人,1989年獲農業部能源環境保護成果三等獎。劉懷斌 安里鄉翟家卓人,農機管理站站長,1989年獲農業部授予能源環境保護成果三等獎。張益民 寺前鄉韓家窪人,農機管理站助理工程師,1989年獲農業部授予能源環境保護成果三等獎。孫仁倉 堯頭鎮耀顯人,農機管理站助理工程師,1989年獲農業部能源環境保護成果三等獎。彭拴倉 彭家河人,農機管理站助理工程師,獲農業部能源環境保護成果三等獎。

Ⅸ 離休老幹部待遇問題

離休幹部待遇最新規定2017年
。此次調整包括兩個部分:基本離休(養老)金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一、增加離休幹部離休金
根據文件規定,從2016年7月1日起,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離休幹部每月按下列標准增加離休費:廳局級正職900,廳局級副職750,縣處級正職600,縣處級副職500,鄉科級及以下400元;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82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580元,講師(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400元。
二、增加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
(一)根據文件規定,從2016年7月1日起,給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簡稱建國前老工人),每人每月按400元的標准增加基本養老金。
(二)根據兵團文件規定,從2015年1月1日起,按艱苦邊遠地區類別調整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簡稱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
此次調整,建國前老工人按當地機關事業退休高級工標准增加。其中,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39元,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72元,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123元,五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289元,六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510元。
增加離休幹部離休金及建國前參加工作老工人養老金體現了兵團黨委對離休幹部及建國前參加工作老工人的關懷,此項工作將在12月底前全部調整及補發到位。
(1)凡就地安置並歸原單位管理的離休、退休幹部中的黨員,原單位的黨組織要負責將他們編入支部,定期過黨的組織生活。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單獨建立離休、退休幹部黨支部或干休所支部。有的居住地離原單位較遠,黨組織可根據情況,將他們另編黨小組或支部,由黨委指派專人負責聯系;也可與居住地的街道黨委聯系,平時在街道參加一定的社會活動,定期回原單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2)就地安置的退休工人黨員和退職幹部,可仍在街道(或農村大隊)的黨組織,由街道(或農村大隊)的黨組織負責組織他們參加黨的組織生活;(3)易地安置的黨員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其黨的組織關系應轉出,由接受安置地區的黨組織負責安排和組織他們過黨的組織生活;(4)離休、退休、退職黨員同志,因看病、探望子女和親屬,出外時間較長的(比如六個月以上),所在單位的黨組織應負責給他們開寫黨員證明信件,所到單位(或地區)的黨組織應接受並安排其參加黨的組織生活;(5)對於那些年老多病,行動不便的黨員離退休幹部,不要勉強地要求他們參加會議活動,黨委、支部或小組要滿腔熱情地予以關心和照顧,應指定黨員負責進行聯系,向他們傳達黨內文件的精神,並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6)離休、退休、退職黨員較多的地區或單位,為使這些黨員及時看到文件或聽到文件的傳達,各地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發一部分文件,作為專用,由專人負責保管;(7)安排黨員離退休幹部的組織生活和社會活動,要照顧他們的身體情況,不宜過多,
安排離休、退休、退職黨員的組織生活和社會活動要注意什麼問題?
答:安排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的組織生活和社會活動,要照顧他們的身體情況,不宜過多。
各地還可根據本地、本部門的實際情況,以既便於管理,又便於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同志參加組織生活為原則,參照上述精神,擬定相應的規定。中組發〔1981〕17號
對組織離休幹部參觀工農業建設項目活動有何規定?
答:一、為了照顧老幹部的身體情況和減少交通壓力,參觀活動以就地、就近為主,原則上限於在本省、市、自治區范圍內進行。
二、跨省、市、自治區參觀,應從嚴掌握,經省、市、自治區批准,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省、市、自治區老幹部(人事)部門統一組織,並應事先徵得參觀地區或部門的意見。
參觀人數,每次一般以不超過30人為宜(含工作人員)。參觀時間,每次15-20天。
三、在參觀過程中,要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以身作則,為人表率,不要影響當地工作,不要講排場,不要接受禮物,不要接受宴請。
四、接待參觀單位,要積極提供,保證參觀順利進行。不要組織歡迎,不要張貼標語,也不要安排黨政負責人迎送或會見活動。
五、參觀經費,按現行旅差費標准辦理,由發放工資單位列報。勞人老〔1983〕18號
對節日期間慰問老幹部有何具體要求?
答:在春節期間做好慰問老幹部的工作,對於發揚我黨關心愛護老幹部的光榮傳統和中華民族敬老尊賢的美德,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提出如下幾點意見:
①黨委要重視,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親自參加走訪慰問和召開座談會,各級組織部要協同有關部門,認真負責地做好慰問活動的組織工作。要扎扎實實,講求實效。
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慰問活動,重點慰問那些已退居二、三線和正在養病治療的老幹部,以及老幹部遺屬。各級領導幹部可以組成慰問組,到老幹部家裡、干休所、醫院和療養院走訪看望;可以召開老幹部座談會;還可以舉辦老紅軍、老幹部講傳統報告會,對廣大青年進行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理想的教育。無論開展什麼形式的活動,都要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嚴禁鋪張浪費。
③各級領導同志和負責老幹部工作的領導同志,在慰問活動中,要主動徵求、虛心聽取老幹部的意見,要認真研究,採取措施,加以改進。對老幹部反映的實際困難,能夠解決的應及時解決。
④要大力表彰老幹部在新的歷史時期中,積極「薦賢舉能」,落實「三位一體」任務、模範執行黨內政治生活准則等方面的先進事跡。勉勵他們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Ⅹ 黨員同志追悼詞怎麼寫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20XX年5月22日,農歷乙酉年四月十五日下午4時57分,市XX局退休幹部,中國共產黨黨員XXX同志因病經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了。從此 ,我們失去了一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的好黨員,我局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好前輩。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重和悲痛的心情,緬懷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謙虛至善,堪稱楷模的一生。
XXX同志19XX年8月27日生於湖南原十七區春江鄉一個私營小商家庭,他自幼得益於父親重商思想的薰陶,對從商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有事無事總喜歡幫助父親打理打理生意,深得全家的喜愛。1937年,XXX同志在當地的私立學校啟蒙,後又念了兩年私塾。
為了生計,十六歲那年,他開始到鎮德原長綢布店當學徒,身為徒弟,他起早貪黑,負重如牛,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同時也煉就了他珍惜生命,寬厚仁義的優秀品性。
解放戰爭期間,他回家種田養豬,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20XX年8月,XXX同志參加了革命工作,20XX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XX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XX年光榮退休。
XXX同志在參加工作後的四十年中,先後在縣政府第八分庭、縣財委會人民造酒廠、縣專賣管理處、服務局職工訓練班、縣肉食購銷站、縣供銷社、光等農業社、官渡公社、縣委組織部、第一鋼鐵廠、人民購銷服務站、縣統計局等部門和單位工作,擔任過審訊員、生產隊長、業務股長、車間負責人、秘書、計劃統計股股長等職務。
工作上XXX同志自始至終服從組織安排,全身心投入,他經常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為保證統計報表准、快、細,經常深入基層,積極開展調研和市場預測工作,35年間共撰寫調研文章151篇,學術論文52篇,其中被國家統計局、省統計局、省商業廳等採納運用的材料15篇,為領導的科學和正確決策提供了及時、准確的數據信息。
他的工作細心、耐心和虛心在全系統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他謙虛至善,執著事業,業績突出,出色的工作得到了上級和領導充分肯定,32 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並於出席國家、省、地、市先代會和勞模大會11次。20XX年當選為省統計學會理事、市統計幹部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主任。
XXX同志政治上不斷進取,始終堅持黨的信念不動搖,具有堅定的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始終保持艱苦奮斗、自警自歷的精神狀態,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講價錢,不圖虛名,不事張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在他的成長和工作生涯中,歷經了多次政治運動的洗禮,得到了組織的培養和教育,思想覺悟不斷提高,革命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更加堅強,一直熱愛黨、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
長期以來,堅持以大局為重,服從組織安排,安心本業,熱愛本職,堅守崗位,注重實干,不管在哪一崗位,都能如質、如量、如期完成組織交賦的工作任務,就是在1957年下放農村勞動和文革期間,被錯誤定性為「地主分子」、「偽法官」的情況下,也能正確對待。
堅信組織上對自己會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總是如實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動態,沒有因此而萎靡不振,相反還能夠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在忘我的工作中定位自己的人生。
XXX同志把加入黨組織作為一生的追求,他自參加革命工作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三十多年來,他一切以黨的事業為重,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持之以恆地努力工作,連節假日都很少休息,由於他表現突出,1987年,當黨組織接受他為中共黨員時,58歲的他竟然激動得熱淚盈眶。
XXX同志學習上孜孜不倦,業務上精益求精。由於他在少年時候只讀了七年書,參加工作後,一切都賦予了他嶄新的色彩,新的工作、學習的需要,使他深感知識底子太薄。
為了彌補文化知識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他如飢似渴地抓緊學習,吸收營養,增長知識,他擠時間學政治、學業務、學文化,他還與上海讀者服務部建立了經常性聯系,從那裡買回了不少精神食糧。
他先後與湖南省商學院、杭州商校、北京財院、內蒙古財院等院校取得聯系,不斷深造和充實自己。為了知識,他不恥下問,在學習《數理統計》時,他經常向自己的學生、徒弟,甚至於兒女們請教高等數學基礎知識,正是由於他這一股鍥而不舍的毅力。
他的業務、理論水平一年一個台階,工作上屢建功勛,憑自己的敬業和鑽研精神,他創造的多種統計方法經驗在全省統計系統推廣。
1973年被授予統計師技術職稱,1983年晉升為高級統計師並被省、市多所高等院校聘為指導老師,聆聽過他的講授、接受過他的輔導的學生數以千計,他的敬業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深受人們敬仰,激勵著年青一代奮發進取,積極工作。
XXX同志退休後,仍十分關注統計事業的發展,在搞好傳、幫、帶的同時,繼續為單位的改革,發展、穩定出謀劃策,就是在他身患老年性智力障礙症的時候,偶爾能夠撩起他的記憶甚至於引發談話興趣的只有他的單位、他的工作、他的事業,體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為黨、為國、為民嘔心瀝血,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崇高風尚。
XXX同志是公認的好前輩,是統計工作的楷模,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的精神和所留下的大量統計數據資料是一筆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寶貴財富。
XXX同志生活樸素,一生淡泊,生活節儉,從不好高騖遠,攀比虛榮,他常說日食一升、夜眠八尺,知足者常樂。他生活儉朴,樂善好施,寬厚為懷,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
每次扶貧濟困,抗洪救災,支持政府重點工程建設,他都能慷慨解囊,踴躍捐款,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表現出克已奉公的高貴人品和助人為樂的拳拳之心。
XXX同志於1955年2月與唐珍同誌喜結伉麗,夫妻倆互恩互愛,互幫互敬,共同撫育了xxx、xxx、xxx、xxx,二子二女,在養育兒女期間,夫妻倆節衣縮食,傾注真情,工資收入在用於維護家庭生活必需之外,總要想方設法為兒女們添置點衣物,用品之類,看著兒女們健康成長。
夫妻倆心裡不知有多麼高興,他在對兒女愛撫有加的同時,經常教育子女胸懷理想,努力學習,忠於職守,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勤儉節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遵紀守法,報效國家,由於他家教有方,兒女們個個成家立業,在不同的崗位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主義事業奉獻力量。
XXX同志對孫輩們同樣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愛,孫女潔芸,孫森、王政都深得他的撫愛,他對孫輩們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無時無刻不表現出高度重視,他說,孩子們就象花朵,是我們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一定要從小愛護、精心培育。XXX同志對同志、朋友總是以誠對待,以心換心,他大公無私,樂於助人,深得親朋好友的敬佩。
XXX同志為統計事業所作的貢獻是巨大的,他視事業為生命的崇高風范,他為人謙虛平和的楷模品質,將永遠為我們所銘記。
事業已歸前輩錄,典範留與後人承。XXX同志匆匆地走了,他的家人,統計界的同仁,熟知他的老前輩、老朋友以及他的同事、同鄉、學生以及街坊鄰里,無不潸然淚下。
他的離去無疑將是我們的重大損失。今天,我們緬懷他的業績,豐厚的革命情誼,自是心情沉重,我們悼念XXX同志,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和優秀品質,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奮發圖強、努力拚搏,以優異的成績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靈。
XXX同志,您一路走好!
XXX同志,您安息吧!

閱讀全文

與澄城縣退休人員黨志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朋友媽80歲生日祝福語 瀏覽:692
父母在家帶孩子一般給多少錢 瀏覽:51
社區重陽節未成年活動記錄 瀏覽:813
老年人鼻子裡面長疙瘩怎麼回事 瀏覽:736
垂面長壽面嗎 瀏覽:630
長壽區建行 瀏覽:943
蘇州微信體檢都做什麼 瀏覽:95
養生核桃乳益生元多少錢一箱 瀏覽:737
韓語老人家怎麼說 瀏覽:75
關於給外婆的重陽節一封信 瀏覽:364
老年痴呆症老是說不想活了怎麼回事 瀏覽:238
老人尿血多久能恢復 瀏覽:703
養老業務范圍有哪些 瀏覽:891
生二胎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130
西安養老社保繳費憑證怎麼查詢 瀏覽:48
欽州養老院一個月要交多少錢 瀏覽:893
退休前戶籍地和交社保地不同怎麼辦 瀏覽:814
義烏鞋塘到孝順 瀏覽:932
社保局確定退休時間的規定 瀏覽:542
心冠抗體檢測怎麼檢測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