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女性靈活就業63歲退休人員計發月數是多少
摘要 親您好,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x社保繳費平均指數+社平工資)*2x社保繳費年限x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139(男)195(女)兩道公式得出的數相加就是你的基本養老金。
❷ 65歲才交足15年社保退休金按多少月份算
一樣!都是按照繳費180個月處理。
65歲退休,屬於高齡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月數會低於正常退休人員。建議去當地社保中心查詢。
正常退休人員計發養老金月數:
50歲退休為195、約等於十六年三個月。
55歲退休為170、約等於十四年兩個月。
60歲退休為139約等於十一年六個月。
❸ 人社部發文退休記發月數要調整
暫時沒有看到這方面消息,目前依舊是沿用之前的計發月數規定來計算當事人的養老金。
現有的企業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計發月數發展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997年國發26號文,規定退休人員個人賬戶計發月數為120個月;第二個階段為2005年國發38號文, 規定60歲、55歲和50歲計發月數分別為139、170和195個月。
❹ 退休人員七月份補發是幾個月的
人社部、財政部已發2018年18號文件,按照5%左右的總體水平,為2017年12月底前退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上調養老金,並從2018年1月起補發。最早的上海市上調養老金已於5月18日發放到位。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也已制定實施細則,並於5月底前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批,預計7月份開始發放。
❺ 退休職業年金領取多少個月
法律分析:60周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個月。職業年金計算方法:職業年金繳費的標准時單位交8%,個人交4%,職工每月繳納4%也劃入職業年金賬戶。退休時按退休人員除以計發月數就是每月可以領取的職業年金。職業年金不是終身領取的。在退休後職業年金的領取方式比較多樣,可以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後按照合同領取相應待遇,也可以選擇按照本人退休時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發職業年金月待遇標准,發完為止。
法律依據:《企業年金辦法》
第十九條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自始歸屬於職工個人。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企業可以與職工一方約定其自始歸屬於職工個人,也可以約定隨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於職工個人,完全歸屬於職工個人的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
第二十四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領取企業年金:
(一)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
(二)出國(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❻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怎麼計算的
計發月數公式:
(6)退休人員計發月份是多少個月擴展閱讀:
使用方法
計發月數的使用方法:根據退休時賬戶存儲額和規定(約定)的去世時賬戶繼承規則,除以退休時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算按月發放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年金待遇、商業保險的保險金。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為例:
假如某城鎮企業職工退休時賬戶存儲額為50000元,退休年齡為60歲,則根據2005年國發38號文查找對應計發月數為容139,則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139=359.71元/月。
❼ 退休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計發月數按退休來年齡分源別規定為:45歲216月、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65歲101月),即:若個人賬戶存儲額相同,退休時年齡大的,這部分的養老金就多。
指數
每年的繳費基數與前年的當地月平均工資的比值全部加起來求平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上面求得那個值乘以退休時的當地月平均工資。
比如:2000年當地月平均為1000,2001年你月交納基數為2000,那麼那一年的指數是2。如果你一直這么交,每年的指數都是2,最後退休的時候,平均指數也是2。那麼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2*退休時當地月平均工資。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國家有一個統計,人的平均壽命(男女不同)。
比如:男的平均壽命80歲,退休年齡為60歲,那麼通常一個男的退休要領20*12=240個月的退休金,個人賬戶的錢就要按240個月領完來計算每個月發多少。但是個人賬戶還是有利息的,所以根據每年的利息,還有240個月的長度,會得到一個計發月數,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就是每個月可以從個人賬戶領取的錢,保證你240個月領空。
❽ 退休金計算中的「計發月份「 ,具體是怎麼算出來的,請舉例。
計發月數按退休年齡分別規定為:45歲216月、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65歲101月),即:若個人賬戶存儲額相同,退休時年齡大的,這部分的養老金就多。
計發月數簡單講是:發放了幾個月。
指數
每年的繳費基數與前年的當地月平均工資的比值
全部加起來求平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上面求得那個值乘以退休時的當地月平均工資。
比如:2000年當地月平均為1000,2001年你月交納基數為2000,那麼那一年的指數是2。如果你一直這么交,每年的指數都是2,最後退休的時候,平均指數也是2。
那麼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
2*退休時當地月平均工資。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國家有一個統計,人的平均壽命(男女不同)。
比如:男的平均壽命80歲,退休年齡為60歲。
那麼通常一個男的退休要領20*12=240個月的退休金。
個人賬戶的錢就要按240個月領完來計算每個月發多少。
但是個人賬戶還是有利息的。
所以根據每年的利息,還有240個月的長度,會得到一個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就是每個月可以從個人賬戶領取的錢,保證你240個月領空。
如果萬一活得長了,社保局就要從統籌基金里拿出錢來貼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