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是如何規定的
這里需要按照時間段來進行劃分,2020年底前是一類;2021年開始是另一種情況,影響當前變化的是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2020年以前企業退休人員可能有的工資如下:從我個人掌握了解的情況來說,目前企業退休人員有三種工資待遇,一是社會養老保險金;二是企業補助;三是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按照相關要求,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許可權完全劃歸所屬社區,這意味著與原有企業徹底割裂。隨之帶來的變化是企業曾經有的各項補助和補貼將不再有效(企業補助沒有了,但在職時參保的年金還正常發放)。
結合題主的補充問題來看,退休一年只拿生活費這個意思我是沒理解上去,是單位沒繳納社保還是本人沒繳納社保,亦或是檔案丟失一直沒辦理正式退休?
⑵ 企業退休工資按照什麼計算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肆返老游搏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神雹祥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⑶ 企業退休人員工資怎麼計算,和職稱級別有關系嗎
您好!養老金金額的測抄算與職稱和級別沒有關系。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跟三個因素掛鉤:(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也有地方測算結果是精確到角甚至精確到分的,實際方法金額就分別是2345.70元和2345.67元。謝謝閱讀!
⑷ 企業退休人員工資是省發放還是地方財政發
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有地方財賬補貼一點,大部分有自己的單位來發。
⑸ 我們國家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為什麼級差如此大
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事業單位退休時候,是按照相應的崗等,崗級,工齡等綜合因素來制定退休工資的。而企業員工退休,主要以社會保險的繳納情況以及之前檔案記載的工齡核定情況來核定退休金。
2.事業單位,在退休時候,會考慮退休人員的幹部身份,以及技術職稱或者專業技術職務申報情況,作為退休金參考依據。而企業退休人員很多人沒有技術職稱及專業技術職務的申報或者檔案合並。
3.事業單位退休,根據國家相關政策,以及崗位的不同,可能會有其他的補助或者待遇。企業員工,可能在繳納社會保險的繳費標准,年限,工齡確定方面有所差異。
另外待遇不同,還可能會有其他可能性。
⑹ 企業退休工人工資為什麼那麼低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雙軌制正在慢慢被打破,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之間的差距正逐步縮小,今後差距將會更小。
⑺ 如何確定工資級差
工資級差的確定
1、影響因素
確定工資級差首先要確定工資等級表的「倍數」,也可稱為「幅度」,即最高工資等級與最低工資等級的比值關系。「倍數」的確定需要考慮一下因素: 1)最高與最低等級勞動復雜程度上的差別。
2)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率。
3)最高等級工資現實達到的收入水平。
4)企業工資基金的支付能力和工資結構。
2、 確定方法
工資等級之間的級差百分比可按4種方式遞增:
1) 等比級差。即各等級工資之間以相同的級差百分比逐級遞增,確定公式為: D=N-1 A-1
式中:D為等比級差;N為工資等級數目;A為工資等級表的倍數。
等比級差的優點:一是工資數額以相同的百分比遞增,級差隨絕對額逐級擴大,但差距並不懸殊,激勵作用明顯;二是便於進行人工成本預算和企業薪酬計劃制定。
2) 累進級差。累進級差是指各等級工資之間以累進的百分比逐級遞增。
見下表是(累計級差工資變動):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級差百分比 — 13 14.2 15 16 17.5 18.2 19
按照累進方式確定的工資級差,等級之間的絕對額懸殊明顯,收入差距大,較之等比即插隊雇員的激勵作用強,對一些需要突出個人能力的工作比較適用。 3) 累退級差。即各工資等級之間以累退的比例逐級遞增。
如下表(累退級差工資變動):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級差百分比 — 27 21.3 17.6 14.9 13 11.5 10.3
累退級差適用於勞動強度大,技術差別小,又需要對雇員定期升級的工作。 4) 不規則級差。
即各等級工資之間按照「分段式」來確定級差百分比和級差絕對額的變化。各段分別採用等比、累進或累退的形式。如一些企業採用「兩頭小、中間大」的級差,如下表(不規則級差工資變動):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級差百分比 — 12 15 20 20 18 16 14
不規則級差在確定上較其他級差方式靈活,也比較符合工資分布的規律。
3、計算等級系數
工資等級系數是在工資等級表種,用來表示工資等級,並進一步確定各等級工資數額的一種方式,是指工資等級表中任意等級的工資,與最低等級各種工資的比值。下表是採用、累進、累退、不規則四種級差方式計算的工資等級系數變化(工資等級系數計算):
等比級差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工資等級系數 1.000 1.181 1.395 1.647 1.945 2.297 2.713 3.200
級差百分比 — 18.1 18.1 18.1 18.1 18.1 18.1 18.1
累進級差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工資等級系數 1.000 1.130 1.290 1.484 1.721 2.022 2.390 2.844
級差百分比 — 13 14.2 15 16 17.5 18.2 19
累退級差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工資等級系數 1.000 1.270 1.541 1.812 2.082 2.353 2.624 2.894
級差百分比 — 27 21.3 17.6 14.9 13 11.5 10.3
不規則級差 工資等級 1 2 3 4 5 6 7 8
工資等級系數 1.000 1.120 1.288 1.546 1.855 2.189 2.539 2.894
級差百分比 — 12 15 20 20 18 16 14
在等比級差形式下,確定各等級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an=R CR=A
式中:an為某一等級的工資等級系數;R為級差公比;n為某一等級工資所在的等級數目;A為工資等級表的倍數;N為最高等級數目。
在累進、累退和不規則三種級差形式下,各等級的工資等級系數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出:
an=an-1*Cn+1
式中:an為某一等級的工資等級系數;n為工資等級數目;C為工資級差百分比。
⑻ 企業退休職工也有最低工資標准嗎
退休人員沒有工資,只有在職職工才是工資,退休人員領取的是退休費,或者叫養老金,退休人員沒有最低標准,根據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計算,計算多少就是多少,因為參保人員在繳費的時候,國家規定了最低的繳費基數,就等於給一個最低的標准。做出了限制.
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提高勞動者特別是低收入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重要手段。據悉,我國《最低工資規定》明確,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每兩年至少要調整一次。而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也提出,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最低工資標准年均增長13% 以上。
退休漲工資最新規定也備受關注。在過去的一段日子裡,關於退休雙軌制的討論一直是社會熱點。在這種背景下,退休漲工資事項一直為社會所關注。目前不少省份都已宣布企業退休工人漲工資方案,各省份都是針對本省經濟發展狀況來制定退休漲工資方案的,漲幅十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