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離職後企業年金怎麼提取
勞動者辭職,不能提取企業年金。
只有在《企業年金試行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的規定下,勞動者及指定受益人才能提取企業年金的。
法律依據:《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第十二條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帳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十三條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職工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的,其企業年金個人帳戶可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
第十四條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貳』 退休企業年金分十個月怎麼提取
2016年養老金調整漲幅為何是6.5%?
自2005年到2015年,除2006年增幅為23.7%外,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遞增。此次調整幅度為何是6.5%左右?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養老金調整幅度的確定,需要考慮保障基本生活、分享發展成果、基金可負擔三項原則。一些專家表示,通常而言養老金上調幅度不低於物價上漲、不高於在崗職工工資增長幅度,都屬於合理區間。
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次養老金上調6.5%左右,主要基於統籌考慮養老金現有水平和物價指數(CPI)變動。過去三年,我國CPI一直保持在3%以內,6.5%左右的調整幅度可以確保養老金購買力不降低。
今年養老金調整與往年相比,今年最大變化在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調整待遇,這也是上世紀90年代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首次同步調整養老待遇。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6.5%左右的調整幅度是指全國總體平均水平而言的,並不意味著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按6.5%來調整,更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按6.5%增發養老金。各統籌地區具體調整幅度,還需要由各地政府出台實施方案來具體確定。
並軌後「中人」按照各地政府出台的實施方案增加養老金。一般會在6月底之前結束。
『叄』 企業年金如何提取
1、達到法定退休來年齡源,職工可一次或分期領取
2、職工出國定居時,可一次性領取
3、職工因病(殘)喪失勞動能力,可申請一次性或分期領取
4、在退休前死亡,繼承人可申請一次性領取
【算賬】
月工資5000元 35歲開繳企業年金 退休後每月額外領2300元
有關人士算了一筆賬:以一名35歲男職工上一年的月工資5000元為例,若從2015年開始加入企業年金計劃,假設企業繳費比例為個人工資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企業繳費的50%,年均投資收益為5%,不考慮工資增長,那麼他在退休時年金賬戶累積可達35萬元左右。
在退休以後,上述職工如果選擇20年分月領取,那麼他每月可領取2300元左右的補充養老金。如果考慮到工資增長的因素,退休後領取的年金將更高。
『肆』 企業年金到底退休後多長時間才能取出來
2004年施行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對企業年金的支付條件進行了限定,職工個人不能隨意領內取。第容12條規定,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第14條規定,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伍』 企業年金怎麼提取
企業年金的提取方法具體如下:
1、當員工到了符合規定的退休年齡,可以申請提取企業年金。在這個時期對於年金的具體提取方式上有兩種,一次性提取和分月領取;
2、當職工在退休前,因病、因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也可以提前申請一次性或者按月提取企業年金;
3、職工出國定居時,可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
4、 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通過建立個人賬戶的方式,由企業和職工定期按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其中職工個人可以選擇繳納比例或者申請放棄加入企業年金方案),職工退休時的企業年金水平取決於資金積累規模及其投資收益。其基本特徵是:
1、簡便易行,透明度較高;
2、繳費水平可以根據企業經濟狀況作適當調整;
3、企業與職工繳納的保險費免予征稅,其投資收入予以減免稅優惠;
4、職工個人承擔有關投資風險,企業原則上不負擔超過定期繳費以外的保險金給付義務。
繳納年金保險金給付水平最終受制於積累基金的規模和基金的投資收益,雇員要承擔年金基金投資風險。待遇年金保險金給付水平取決於雇員退休前的工資水平和工作年限,在沒有全面建立起物價指數調節機制前,就會面臨通貨膨脹的威脅。
【法律法規】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第十二條 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帳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陸』 2o14年北京市退休職工的企業年金怎麼領取
都是通過單位操作,提供給單位:退休證、身份證、銀行卡(以上一般都只要復印件),手機號等信息。申請流程會在1個月左右完成,直接打到提供的卡上。
『柒』 企業年金是什麼如何查詢自己現有多少年金如何支取使用
定義: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
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並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查詢方法:
1.進入銀行官網,點擊頁面右側的「企業年金查詢」。
支取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職工可一次或分期領取
2、職工出國定居時,可一次性領取
3、職工因病(殘)喪失勞動能力,可申請一次性或分期領取
4、在退休前死亡,繼承人可申請一次性領取
『捌』 企業年金怎麼才能取
現行我國部分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企業年金提取方式: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職工可一次或分期領取;2、職工出國定居時,可一次性領取;3、職工因病(殘)喪失勞動能力,可申請一次性或分期領取;4、在退休前死亡,繼承人可申請一次性領取
因離職是不能提取企業年金的,個人賬戶資金隨同工作變動轉移。新單位已經建立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轉移。升學、參軍、失業或新單位沒有實行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制度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運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
第五十四條賬戶管理人應當採用份額計量方式進行賬戶管理,根據企業年金基金單位凈值,按周或者按日足額記入企業年金基金企業賬戶和個人賬戶。
第五十五條受託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費不高於受託管理企業年金基金財產凈值的0.2%。
第五十六條賬戶管理人的管理費按照每戶每月不超過5元人民幣的限額,由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另行繳納。保留賬戶和退休人員賬戶的賬戶管理費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由受益人自行承擔,從受益人個人賬戶中扣除。
『玖』 怎樣提取自己的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作為企業給員工的額外福利,不是所有企業都有的。只有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的規模,在企業發展前景良好的情況下,企業為了和工謀求更好的發展才是設立企業年金的。
企業年金作為員工的一種權益,一般情況下需要在員工退休後才可以提取。當然來說還是有不少詳細規定的,具體的提取方式如下:
企業年金作為個人的資產,也是可以繼承的。所以在職工身故後,相應合法的繼承人可以繼承已故職工的企業年金。在職工身故後,合法的繼承人可以申請一次性提取企業年金。
各位大仙,對於小仙的上述觀點,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拾』 企業年金怎麼才能提取
想要領取賬戶中的企業年金,需要達到下列其中之一的條件即可:
①職工達到退休年齡退休
②出國出境定居
③職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④職工死亡(企業年金可以被繼承)
領取的方式如下:
1.按月領取,和養老保險相似,有利於發揮企業年金長期養老保險的作用。
2.分次領取,有利於退休人員根據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額,結合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政策和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領取次數。
3.一次性領取,方式一次性領取有利於退休人員合理利用資金,但也容易造成花銷太大造成養老困難等。
4.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企業將企業年金用來購買養老產品,進一步豐富補充養老保險方式。
企業年金賬戶中的個人部分可以一次性、按月、按次領取,但企業交的部分只可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不過也是可以通過保險領錢的。
跳槽的話,如果新單位有企業年金,可以直接繼續在原來賬戶繳納;若沒有,則暫停繳納,原來交的部分還是在的,跟公積金一樣,所以不必擔心。
企業年金是我們國家建立的一項補充養老機制。早在2004年,我們就根據人社部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在一系列國企建立起了企業年金制度。2018年2月1日起《企業年金辦法》正式實行,代表著我們的企業年金制度管理納入了規范。
【拓展資料】
企業年金是我們國家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外的一些補充養老機制。通過個人和企業共同繳費的方式,籌措相應的養老資金,委託有資格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機關事業單位的補充養老保險機制叫做職業年金是由國家統一建立起來的。
根據企業年金辦法,企業繳納的費用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納費用合計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12%。
企業年金分為企業賬戶和職工個人賬戶。企業繳納的費用可以按照規定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記入職工個人賬戶,但是記入個人賬戶的最高額和平均額不得超過5倍。
計入企業年金職工個人賬戶的企業繳費部分和收益,可以約定隨著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於職工個人,這樣有助於保持職工的長期穩定性,但是最長時間不得超過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