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離休幹部的特需經費的使用有何規定
為進一步體現黨中央「更好地從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老幹部」的精神,解決好離休幹部的特殊困難和必要的活動經費開支,經報國務院批准,現對離休幹部特需經費標准作如下調整:
一、離休幹部的特需經費標准,由原來每人每年150元調整為每人每年500元,離休幹部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每年將特需經費列入預算,統一掌握使用。
二、特需經費主要用於解決離休幹部的特殊困難和必要的活動經費開支,不得平均發給個人或挪作他用,當年節余可以跨年度使用。
三、所需費用按現行經費開支渠道解決。機關、事業單位離休幹部的特需經費分別在行政費、事業費中的「離休幹部其他經費」項開支;企業單位在營業外支出中開支。
本通知自2002年1月1日起執行。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事部
⑵ 請介紹國家對離退休人員公用經費的相關政策和制度。
目前國家對離退休人員沒有公用經費一說啊。離退休人員不再辦公,自然不會有公用經費的。
⑶ 離休幹部的特需經費主要用於哪些開支
離休幹部特需經費的標准及適用范圍
根據市人發[2002]29號文件的通知精神,離休幹部特需經費從2002年1月1日執行,標準是每人每年500元。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幹部的特需經費分別在行政費、事業費的「離休幹部其他經費」項開支;企業單位在營業外支出中開支。離休幹部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每年將特需經費列入預算,統一掌握使用。
特需經費主要用於解決離休幹部的特殊困難和必要的活動經費開支,不得平均發給個人或挪作他用,當年節余可以跨年度使用。
⑷ 離退休人員經費中公用經費和活動經費
活動經費可以包括在公用經費裡面!
⑸ 行政事業單位的退休幹部公用經費包括哪些
所謂行政事業單位概念,是我們國家多年來沿襲下來的習慣提法.實際是指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兩大類.另外,有時人們還習慣說企事業單位,就是指企業和事業單位. 通俗地講,(一)所謂行政單位,就是國家各級政府機關部門,其成員是國家公務員(不包括黨委系統、人大系統及法院、檢察院).(二)所謂事業單位,就是事業編制單位.人員進出由政府人事部門控制.其經費分為三種情況:即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差額撥款單位,自收自支單位.事業單位中有種特殊情況,就是該單位雖然是事業性質,但有政府職能,也就是說可以在社會上進行處罰,如衛生防疫站等,這樣的單位屬於政府全額撥款的具有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三)隨著改革的深入進行,事業單位越來越少,改革的方向是事業單位改為企業,如報社、出版社等都改成集團了
追問:
可不可以列出行政單位有哪些機關部門?
回答:
事業單位的分類
教育事業單位
高等教育事業單位
中等教育事業單位
基礎教育事業單位
成人教育事業單位
特殊教育事業單位
其他教育事業單位
科技事業單位
自然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社會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綜合科學研究事業單位
其他科技事業單位
文化事業單位
演出事業單位
藝術創作事業單位
圖書文獻事業單位
文物事業單位
群眾文化事業單位
廣播電視事業單位
報刊雜志事業單位
編輯事業單位
新聞出版事業單位
其他文化事業單位
衛生事業單位
醫療事業單位
衛生防疫檢疫事業單位
血液事業單位
計劃生育事業單位
衛生檢驗事業單位
其他衛生事業單位
社會福利事業單位
托養福利事業單位
康復事業單位
殯葬事業單位
其他社會福利事業單位
體育事業單位
體育競技事業單位
體育設施事業單位
其他體育事業單位
交通事業單位
公路維護監理事業單位
公路運輸管理事業單位
交通規費徵收事業單位
航務事業單位
其他交通事業單位
城市公用事業單位
園林綠化事業單位
城市環衛事業單位
市政維護管理事業單位
房地產服務事業單位
市政設施維護管理事業單位
其他城市公用事業單位
農林牧漁水事業單位
技術推廣事業單位
良種培育事業單位
綜合服務事業單位
動植物防疫檢疫事業單位
水文事業單位
其他農林牧漁水事業單位
信息咨詢事業單位
信息中心
咨詢服務中心(站)
計算機應用中心
價格信息事務所
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
企業經濟調查隊
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
中介服務事業單位
技術咨詢事業單位
職業介紹(人才交流)事業單位
法律服務事業單位
經濟監督服務事業單位
其他中介服務事業單位
勘察設計事業單位
勘察事業單位
設計事業單位
勘探事業單位
其他勘察設計事業單位
地震測防事業單位
地震測防管理事業單位
地震預報事業單位
其他地震測防事業單位
海洋事業單位
海洋管理事業單位
海洋保護事業單位
其他海洋事業單位
環境保護事業單位
環境標准事業單位
環境監測事業單位
其他環境保護事業單位
檢驗檢測事業單位
標准計量事業單位
技術監督事業單位
質量檢測事業單位
出入境檢驗檢疫事業單位
其他檢驗檢測事業單位
知識產權事業單位
專利事業單位
商標事業單位
版權事業單位
其他知識產權事業單位
機關後勤服務事業單位
其它類,如環保事業單位,莫某工程項目指揮部等等!
行政單位是指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
追問:
哥,我問行政單位,你給我發事業單位的幹嘛?
回答:
行政機關就是指政府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及其所屬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和辦事機構;派駐國外的大使館、代辦處、領事館和其他辦事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的各工作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如專員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駐外地辦事處;其他國家行政機關,如海關、商品檢驗局、勞改局(處)、公安消防隊、看守所、監獄、基層稅務所、財政駐廠員、市場管理所等。
⑹ 公務員編制、事業單位編制、企業編制的區別及優勢
1、公務員編制:先說公務員,公務員以前叫幹部,後來改叫公務員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這句有三個重點:「依法履行公職」就不多說了,說白了公務員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國家機器的組成者;所謂「公務員編制」的正規名字其實應該是指「行政編制」;國家財政負擔,就是大家說的,「納稅人養著的」、「吃皇糧的」。
2、事業編制:事業編制就復雜了。這是中國特色的一類東西。用老話講,事業單位本質是社會服務組織,介於行政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之間;或者說,都有涉及。總之,涵蓋特廣,成分特雜。大概分以下幾類:全額撥款、參照公務員、自收自支、財政補貼。具體分類區別就是其經費來源不同。另外,就事業單位的編制而言,很多部門都是既有行政編制,也有事業編制。
3、企業編制:既然涉及到編制,這個企業編制,不是說一般的企業員工。所謂企業編制,應該是在事業或者行政單位,但卻是體制外的人員。就是俗話說的編外人員。這個說法應該是特指的。或者說是事業編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類。也被稱作企業編制。
而現在的國有私營企業的員工,廣義上也可以算是企業編制。但一般都不這么說。所以以下討論的都是狹義的」企業編制「。不過也聽說有的地方也有所謂的」企業編制「,說是裁員不會被先裁掉。
二、其區別為:
1、經費來源不一樣:行政編制,國家財政全額負擔;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國家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企業編制理論上不管國家財政什麼事。
2、待遇、地位不一樣:這點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一般來說,在體制內的行政或事業單位中,行政編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這里所說的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升遷機會。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遞減,行政編制最少、最稀缺,事業編制多。這兩種編制很占資源。所以國家嚴格限制其數量。但事情有需要那麼多人做,so:企業編制,這玩意兒我懷疑是為了降低用工成本搞出來的。
3、職能職責不同:這個不用多說。理論上,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而事業單位是全稱是公益性事業單位,部分事業單位也有公共服務、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實是企業行政的,鑒於此事業編制也是這些職能;企業編制,我之前已經說了,算是體制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