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會是否考慮退休職工的福利
退休職工於原單位自退休之日起就已經沒有合同關系了。你也不用再交工會會費了。也就是說你與原供職單位沒任何關系了,你也不是工會會員了。明白了嗎。
㈡ 職工退休後還是不是工會會員
退休後可以保留工會會員身份的,只是不需要繳納會費了。《工會章專程》會員離屬休、退休和失業,可保留會籍。保留會籍期間免交會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三條: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按工會法的定義,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是不包括離退休人員的,因此,在職職工辦理離退休手續後,雖然可保留會籍,實際已自然脫離工會組織。退休後已不必履行會員義務,不再享有工會會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退休人員能否享受在職會員的福利待遇,主要應當依據工會經費來源確定。因為退休人員保留會籍期間是免交會費的,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也不含退休人員的退休費或養老金,所以,保留會籍者不能享受在職會員相同的福利待遇。但「工會組織要關心離休、退休和失業會員的生活,積極向有關方面反映他們的願望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網路
㈢ 離退休人員是否能和在職人員一樣享受工會待遇
離退休人員是否能和在職人員一樣享受工會待遇?離退休人員是否可以享受工會待遇,主要跟單位領導班子決策、單位經費是否充足、單位性質密切相關。
單位的老年幹部管理部門,比如老年幹部科和老年幹部處會協助工會做好退休職工工會待遇發放執行工作,離退休人員工會待遇經費一般為單列,不佔有在職職工的工會經費。
我國一直以來都有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離退休職工為單位的發展奉獻了一生,退休後應該享受和在職職工一樣的工會待遇,這樣才能體現出單位的人文關懷。
㈣ 工會法中職工是否包含退休職工
根據工會法第三條 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內力勞動容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根據上述定義,工會法中的所指的職工,不包括離退休人員,他們在職工辦理退休的同時,就已經自然退出工會,也不必繳納會費,
㈤ 退休工作和工會工作有什麼區別
兩個不是一個系統,也不是一個概念,區別很大,退休工作,一般歸單位的人事部門管轄,主要是在職職工養老保險繳費,職工到達退休年齡時申報退休,調整退休費待遇,以及退休人員的日常管理,死亡之後的結算,直系供養親屬的核定待遇等等。工會是不管退休職工的,工會主要的任務,是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利益,和單位交涉職工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宜,簽訂集體合同,和企業交涉明確工資待遇等等,是維權的團體,和諧企業和職工的關系。兩個根本不是一回事。
㈥ 總工會退休人員能參加工會活動享受工會福利嗎
問:離退休會員是否享受工會為在職會員提供的福利待遇? 答:《中國工會專章程》規屬定,會員離休、退休和失業,可保留會籍。從理論上講,保留會籍者還具有會員資格,但已不同於在職在崗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會員。保留會籍期間免交會費,一般不再參加工會的組織生活,不再享有工會會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保留會籍者是否享有工會組織舉辦的有關福利待遇,主要應當依據工會經費來源確定。基層單位行政每月按照職工工資總額2%撥交的工會經費基數,不包括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因此,保留會籍者要求同在職會員一樣享有福利待遇是不現實的。為離退休會員舉辦的福利待遇,應當由離退休職工服務部門負責。如果是單位行政方委託工會組織舉辦的福利,是否包括離退休會員,由單位行政方決定。 以上摘抄自中工中國,謝謝
㈦ 有誰知道離退休人員還享受工會福利嗎
有誰知道離退休人員還享受工會福利。
根據《中國工會章程》相關規定:
第八條專 會員離休屬、退休和失業,可保留會籍。保留會籍期間免交會費。
工會組織要關心離休、退休和失業會員的生活,積極向有關方面反映他們的願望和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相關規定:
第四十八條縣級以上各級工會的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同等對待。
(7)工會是否服務退休人員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工會章程》相關規定:
第三條第五項 會員享有工會提供的文化、教育、體育、旅遊、療休養、互助保障、生活救助、法律服務、就業服務等優惠待遇;工會給予的各種獎勵。
第三十五條 各級工會組織關心工會幹部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督促落實相應的待遇,支持他們的工作,堅決同打擊報復工會幹部的行為作斗爭。
縣和縣以上工會設立工會幹部權益保障金,保障工會幹部依法履行職責。
縣和縣以上工會可以為基層工會選派、聘用工作人員。
㈧ 退休人員是否還是單位工會成員
不是原單位工會成員,因你己退休己不是單位職工,其工作關系解除,並由國家社保部門支付退休金,工會組織是在職人員組織。
㈨ 退休人員是否享受工會會員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