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期異地怎麼辦理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長期駐外地工作或者在異地安置退休的人員,想要享受醫保待遇需要辦理醫保異地安置手續,並選擇當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作為參保人本人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這樣發生的符合本市醫療保險報銷規定的費用,就可以按照規定予以報銷了。如果沒有辦理異地安置,那麼只能報銷急診醫療費,其他費用是不能報銷的。
辦理異地安置手續,是不能個人去辦理的。在職長期駐外人員需要向單位提出申請,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需要向社保所提出申請。之後,單位或者社保所的工作人員就會下載相應的表格,在表格中變更個人參保信息,由在職或退休,更改為在職長期駐外或異地安置,並登記參保人居住地、銀行賬號等信息。填寫好相應信息,選擇好定點醫療機構,將資料送到當地醫保部門和選定醫療機構分別審批蓋章。需要注意的是,在職長期駐外人員所選擇的當地定點醫院級別需要是二級及以上,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選擇的定點醫療機構級別需要是一級及以上,如果當地有的社區醫院未評級,是不能選為定點醫療機構的。隨後,單位或社保所的經辦員就可以攜帶上述表格到社保中心辦理信息變更。信息變更完成後,參保人在異地發生的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就可以報銷了。
之後,若是想要變更在異地的定點醫療機構時,是不能網上辦理的,還要向單位或者社保所提出申請,填報相關資料,然後按照正常業務流程到社保中心進行辦理。後期工作調回時,也是由單位或者社保所來辦理,辦理流程和異地安置時差不多,將參保人的信息由「異地安置」或「長期駐外」變更回「在職」或「退休」即可。
參保人辦理了長期駐外或異地安置後,在異地發生的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但是,由於在異地就醫無法使用社保卡「持卡就醫實時結算」,因此,需要參保人先個人墊付全部的醫療費用,之後再進行手工報銷。
在此要提醒外地就診的參保人,就診後一定要保留好收費票據、處方底方、檢查治療費用明細等相關單據,以避免因單據不全而發生的拒付。同時,最好能開具一張就診醫院的等級證明,交用人單位(或社保所)匯總,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並且,手工報銷的時間限制也不要忘記了,當年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在次年1月20日之前申報,逾期將不予報銷。
㈡ 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醫保費用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退休的人遷戶口,社保和醫保無法異地調轉,扔在原地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根據規定,符合條件申請養老金參保人員,如社保轉回老家、到達退休年齡時就可在老家申辦養老金。如不轉回、在達到退休年齡時、提供戶籍所在地社保部門的沒有在戶籍所在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證明材料、身份證復印件、存摺復印件、填寫養老待遇申領表到參保的社保部門申辦即可。
符合辦理異地就醫的條件,需提供以下資料:
填報《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登記表》、提供身份證復印件、社保卡復印件、異地派出所開具的參保人員居住證明(原件)或暫住證復印件、領取養老金工資存摺復印件。
異地安置人員如發生住院,須在異地定點醫院住院,住院費用先由個人墊付,出院後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登記表》、醫保證、社保卡、住院病歷、醫療費用明細表、出院小結、費用發票、診斷證明由本人或委託承辦人到醫保處醫審科辦理審核報銷(當年發生的費用必須在次年3月份以前辦理報銷手續)。
每年4、5月份將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劃轉到異地安置人員提供的領取養老金工資存摺帳戶(請於5月底到銀行查詢余額)。異地安置人員門診就醫費用不再報銷。
㈢ 退休人員異地醫保安置流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請問能否把她在山東煙台的醫療保險轉到北京來?
——這肯定是不可能了。目前醫保都是地方統籌,轉不過來的。
或者能否辦理成可以直接在北京就醫,再回當地報銷?
——可以的。辦理醫保異地安置。
具體說,就是當地領取一張醫保異地安置申請表,可以在京選擇醫院(各地規定不大一致,一般是異地可以選2家),異地醫保部門就是北京當地醫保中心蓋章後,到山東辦理異地安置。
以後就可以在北京選的醫院里看病,每年把這些費用寄回去報銷。報銷將按照山東的規定來審核,並按照山東的標准來報銷。
北京的異地安置流程,供參考:
㈣ 離退休了長期居住外地,醫保如何轉移需要辦哪些手續
退休後長期在異地居住的參保人員需要辦理異地居住就醫就診備案,就可以實現異地就醫就診與本地就醫就診一樣的待遇。
辦理異地居住就醫就診備案程序:
異地居住就醫就診應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駐外工作或退休後異地安置參保人員選擇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備案表》,選擇長期居住地的3家定點醫療機構。參保單位簽署意見(加蓋有效公章),無單位的由長期居住地所在的社區出具證明,持本人醫療保險證、單位證明或異地定居證明(戶口本、臨時居住證等)到參保地的社保局辦理。
備案後,居住地不變更的參保人員,不必每年都重復申報,一次申報長期有效;如因居住地變更或其他原因需要重新備案,必須提交書面申請,說明變更原因,交社保局撤銷原來的備案後辦理新的備案手續。
(4)長期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醫保擴展閱讀
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居住就醫業務時,取消參保人員到就醫地醫療保險定點機構和社保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蓋章確認的環節;而申請廣西區外的醫療機構,仍需到所選醫療機構及居住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蓋章。
參保人員在選擇定點醫療機構時,應根據醫療機構等級合理選擇,因病需到醫療機構就診的,必須到所選的定點醫療機構診治,在其他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降低報銷比例或不予報銷。
已辦理異地居住就醫備案手續的參保人,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再支付在參保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所以,異地居住參保人員在返回參保地時,應及時到社保局變更或取消備案。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社保一卡通:需「報備」才能異地就醫「無障礙」
㈤ 退休人員異地安置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已經退休,杭州定居,可以回參保地(內蒙呼和浩特)的醫保中心申請退休人員異地安置,辦好後就可以在杭州選擇一到兩家定點醫院就醫,費用先自己墊付,然後回參保地醫保中心報銷。
㈥ 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醫保報銷
保險小編抄幫您解答,更多疑問襲可在線答疑。
首先應當去參加醫療保險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異地醫療手續。
辦理程序:
由單位醫保經辦人到市醫保中心個人帳戶管理科領取《選擇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登記表》一式三份,轉交申請人填寫,並按照就近就醫的原則選擇居住地三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如未開展醫保,可選公立鎮級以上醫療機構),經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社保)經辦機構確認蓋章,交回所屬單位。單位匯總蓋章後,由經辦人報送市醫保中心加蓋業務章確認。
如果是在單位正式退休並正式到異地居住超過半年1請攜帶當地的戶口或暫住證或所在社區的證明到原所在地醫保去填寫異地居住申請表2在現居住地要選擇兩家定點醫院,請所選醫院的醫保辦簽字蓋章,再到現居住地的醫保去蓋章3回原居住地醫保辦理登記即可,以後如果發生醫葯費就可以在退休地醫保報銷.再過幾年醫保實行全國統籌就沒這樣麻煩了.
㈦ 退休了,如何辦理異地醫保
分析如下:
1、已開通憑醫保卡異地醫保結算的,不需要再辦其他手續。
2、尚未開通異地結算的,應先到你原參保地的社保局辦理「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登記」,填寫好登記表(一式三份)後,到你居住地找一家或兩家有社保定點醫療資格的醫院蓋章簽認,把蓋章後的表格拿回原參保地社保局辦好審批手續就可以異地看病報銷了。
3、醫保異地結算: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探索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就地就醫、就地結算辦法。制定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解決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問題。做好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之間的銜接。
(7)長期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醫保擴展閱讀
醫保異地結算的作用
1、長三角地區實行的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的措施,是對醫保改革的一次大膽嘗試,對方便群眾就醫和人口流動非常有利。
2、實現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以解除異地就近就醫無法結算的難題,是一項實實在在的便民之舉。人到老年,有許多人隨兒女離開原居住地,醫保卻無法遷入外地。
3、於是許多地區就用辦相關證明去異地就醫的辦法,報銷一點醫葯費。但報銷時還得回到原所屬地,耗時費力,很不方便。
4、因此,盡快推行醫保異地結算制度,是得民心之舉。只要管理部門想著老百姓,任何有利於群眾的辦法都能夠推行。
㈧ 企業退休人員醫保異地安置有什麼好処
長期駐外地工作或者在異地安置退休的人員,想要享受醫保待遇需要辦理醫保異地安置手續,並選擇當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作為參保人本人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這樣發生的符合本市醫療保險報銷規定的費用,就可以按照規定予以報銷了。如果沒有辦理異地安置,那麼只能報銷急診醫療費,其他費用是不能報銷的。
辦理異地安置手續,是不能個人去辦理的。在職長期駐外人員需要向單位提出申請,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需要向社保所提出申請。之後,單位或者社保所的工作人員就會下載相應的表格,在表格中變更個人參保信息,由在職或退休,更改為在職長期駐外或異地安置,並登記參保人居住地、銀行賬號等信息。填寫好相應信息,選擇好定點醫療機構,將資料送到當地醫保部門和選定醫療機構分別審批蓋章。需要注意的是,在職長期駐外人員所選擇的當地定點醫院級別需要是二級及以上,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選擇的定點醫療機構級別需要是一級及以上,如果當地有的社區醫院未評級,是不能選為定點醫療機構的。隨後,單位或社保所的經辦員就可以攜帶上述表格到社保中心辦理信息變更。信息變更完成後,參保人在異地發生的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就可以報銷了。
之後,若是想要變更在異地的定點醫療機構時,是不能網上辦理的,還要向單位或者社保所提出申請,填報相關資料,然後按照正常業務流程到社保中心進行辦理。後期工作調回時,也是由單位或者社保所來辦理,辦理流程和異地安置時差不多,將參保人的信息由「異地安置」或「長期駐外」變更回「在職」或「退休」即可。
參保人辦理了長期駐外或異地安置後,在異地發生的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但是,由於在異地就醫無法使用社保卡「持卡就醫實時結算」,因此,需要參保人先個人墊付全部的醫療費用,之後再進行手工報銷。
在此要提醒外地就診的參保人,就診後一定要保留好收費票據、處方底方、檢查治療費用明細等相關單據,以避免因單據不全而發生的拒付。同時,最好能開具一張就診醫院的等級證明,交用人單位(或社保所)匯總,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並且,手工報銷的時間限制也不要忘記了,當年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在次年1月20日之前申報,逾期將不予報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異地安置退休職工醫保報銷比例
一、到自己原所在醫療保險機構去,說明情況,領取醫療保險退休異地安置人員登記表,並且復印幾份(復印是防備填錯了還有備用的表格)
二、到現在居住地的醫療保險機構,在他們的指導下填好上述的醫療保險退休異地安置人員登記表(表上要填幾家指定的醫院),並蓋公章
三、再拿到自己退休前的工作單位蓋章
四、再把上述的登記表交給原醫療保險機構審核
通過審核以後,在居住地就醫所花的費用就可以憑醫院出具的報銷發票和身份證報銷了。自己來回跑太麻煩也可以委託親戚朋友幫忙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