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2019年7月退休的教師現在僅發生活費,為什麼
2019年7月,教師退休,工資都按2014年工資基數發放,自然就少了許多。而且跟你一起退休人還有很多,都是按著一個標准發放的,不可能給你少發,給別人多發。你可以打聽打聽,和你一起退休老師每個月發多少工資,如果差得太多,那你就得問問給你辦退休時學校的會計,他會給你解釋清楚的。
2. 中小學教師退休後工資發放標準是什麼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2)企業職工教師退休後怎麼發給生活費擴展閱讀:
1、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退休後均計發基本養老金。
2、「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統賬結合」前參加工 作,本意見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 節金。
3. 如果教師退休工資由社保發放,退休前後工資一樣嗎
退休工資與退休前工資相關,但不等於退休前工資。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規定的基本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地方養老金=(2005年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05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2006年6月前在我市的繳費年限×1%。
《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中規定的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3)企業職工教師退休後怎麼發給生活費擴展閱讀: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4. 退休老師服刑期滿後基本生活費怎麼解決
服刑期滿後,歲數大了,不能勞動掙錢養活自己,可以到社區或鄉村辦理低保,服刊人員改造後和其它軍民平等待遇。
5. 我是2019年7月退休的教師現在僅發生活費,為什麼
2019年七月就已經正式退休的教師只發生活費,怎麼會這樣呢?因為按照正常的規定,教師退休之後,工資也要按時足額的發放,雖然回比正式在崗時減少一部分,但不會僅僅發生活費,是不是你們那裡的退休政策有新的變化?具體可以咨詢一下你原先所在的教育有關部門。
6. 2018年教師退休工資新規定
目前關於教育、科學、衛生事業的相關工作單位的講師、工程師、助理研究員、農藝師、主治醫師等工作人員,以及高等院校、高中、中專學歷畢業的,經過考核取得了同等學力的、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的的中學和小學教師,如果能夠堅持正常的工作,業務能力也比較強,可以略微延長他們的退休年齡.延長之後的規定是:女同志不超過六十歲,男同志不超過六十五歲.如果沒有上述關於堅持工作和業務能力的條件的人員,他們的退休年齡仍然按照國家統一的規定進行。
對於延長退休年齡的人員,如果擔任的是行政領導或者管理職務,如果達到了國家規定的統一退休年齡,要免除行政領導或者管理職務,只獨立從事專業工作。
在這項規定下達之後,已經退休的人員不復職,當然,如果有需要並且本人也自願的,可以聘請他們工作。
關於教師退休年齡的規定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變化,我國教師的退休年齡暫且按照這方面來執行。
退休教師工資計算方法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按一定比例計發。
今年年初,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國務院已經下發了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事業單位人員基本工資、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費的三個方案.具體來看,本次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基本工資普漲,重點是向基層傾斜.像公務員中最低級別的辦事員,基本工資標準是由630元提至1320元;事業單位中最低級別的工人、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分別由610元、630元、3150元,提升至1280元、1320元、6940元.中小學教師、醫院護士的基本工資標准提高10%.此外,不同級別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費也都有提高。
1、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3100元;正科級3300元;副處級3600元;正處級4000元;副廳級4400元;正廳級5000元;副部級5500元;正部級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正縣級十五周年按副廳對待;副廳級二十周年按正廳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2、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3、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4、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5、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
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6、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
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2018年最新教師工資套改標准出爐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 2020年)》(簡稱《計劃》),其中提出,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拓寬鄉村教師來源,暢通高校畢業生、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通過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帶動建立相關制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期待「最無爭議漲薪」盡快兌現
長期以來,中國鄉村教師工作條件艱苦,生活待遇低下,微薄的薪水有時還被無情拖欠,這種尷尬而無奈的局面,極大地影響了鄉村教師從教的積極性,進而制約了鄉村教育的健康發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計劃》,我國330萬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將有明顯提高,生活待遇將獲得較大改善――這次可以預期的鄉村教師漲工資,受到了公眾的一致贊同,被稱為「最無爭議漲薪」,足見鄉村教師待遇低下已成為一個嚴重問題,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已經刻不容緩。
2018教師退休工資規定
(一)全面提高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
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鄉村教師頭腦,進一步建立健全鄉村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思想政治素質.切實加強鄉村教師隊伍黨建工作,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進一步關心教育鄉村教師,適度加大發展黨員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職前培養、准入、職後培訓和管理的全過程.落實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二)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
鼓勵省級人民政府建立統籌規劃、統一選拔的鄉村教師補充機制,為鄉村學校持續輸送大批優秀高校畢業生.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實施規模,重點支持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貧困地區補充鄉村教師,適時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准.鼓勵地方政府和師范院校根據當地鄉村教育實際需求加強本土化培養,採取多種方式定向培養「一專多能」的鄉村教師.高校畢業生取得教師資格並到鄉村學校任教一定期限,按有關規定享受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各地要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城鎮退休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講學,中央財政比照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給予適當支持。
(三)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
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准,中央財政繼續給予綜合獎補.各地要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依法為教師繳納住房公積金和各項社會保險費.在現行制度架構內,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快實施邊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各地要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住房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統籌予以解決。
(四)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准
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按照城市標准統一核定,其中村小學、教學點編制按照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縣級教育部門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並報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通過調劑編制、加強人員配備等方式進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學點、村小學傾斜,重點解決教師全覆蓋問題,確保鄉村學校開足開齊國家規定課程.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長期使用臨聘人員,嚴禁任何部門和單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佔用或變相佔用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
(五)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
各地要研究完善鄉村教師職稱(職務)評聘條件和程序辦法,實現縣域內城鄉學校教師崗位結構比例總體平衡,切實向鄉村教師傾斜.鄉村教師評聘職稱(職務)時不作外語成績(外語教師除外)、發表論文的剛性要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師德素養,注重教育教學工作業績,注重教育教學方法,注重教育教學一線實踐經歷.城市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教師職稱(職務),應有在鄉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經歷。
(六)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
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為組織城市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提供製度保障.各地要採取定期交流、跨校競聘、學區一體化管理、學校聯盟、對口支援、鄉鎮中心學校教師走教等多種途徑和方式,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縣域內重點推動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學校交流輪崗,鄉鎮范圍內重點推動中心學校教師到村小學、教學點交流輪崗.採取有效措施,保持鄉村優秀教師相對穩定。
(七)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
到2020年前,對全體鄉村教師校長進行360學時的培訓.要把鄉村教師培訓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經費投入,確保鄉村教師培訓時間和質量.省級人民政府要統籌規劃和支持全員培訓,市、縣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實施主體責任.整合高等學校、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和中小學校優質資源,建立鄉村教師校長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將師德教育作為鄉村教師培訓的首要內容,推動師德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貫穿培訓全過程.全面提升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積極利用遠程教學、數字化課程等信息技術手段,破解鄉村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的難題,同時建立支持學校、教師使用相關設備的激勵機制並提供必要的保障經費.加強鄉村學校音體美等師資緊缺學科教師和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培訓.按照鄉村教師的實際需求改進培訓方式,採取頂崗置換、網路研修、送教下鄉、專家指導、校本研修等多種形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2015年起,「國培計劃」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區鄉村教師校長培訓.鼓勵鄉村教師在職學習深造,提高學歷層次。
7. 教師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教師退休工資=(退休前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 對應的比例。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退休費按照本人退休前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在此基礎上,中小學教師有10%的比例提高作為獎勵。另外,還有一項優惠政策:教齡滿30年的教師,都是100%計發。(有些地方女教師只要教齡滿25年即可100%計發,這個你要去咨詢當地的教育局)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工資,主要是根據工齡來算的,在沒有實施養老保險政策前,職工的工齡視同繳費時間,實施養老保險政策後,就按實際繳費年限來算。因此,對於普通職工來說,養老金的高低主要根據繳費年限(繳費時間)決定的。
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就越多。對於普通職工來說,工齡概念也慢慢淡化了。
目前社會上呼聲比較高的,就是教師工資按照當地公務員水平確定,工資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一旦兌現這個問題,教師退休後工資或將大幅上漲。眾所周知,教師的工資中績效工資佔了很大一部分,老師即使在職在崗,績效工資也難以全部拿到手。
有一個好消息,退休後雖然沒有了績效工資,但是如果按照公務員待遇,符合規定的各種節假日福利和養老職業年金一旦落實,退休待遇可能要超過在崗工資。而且還有一個好消息,在退休以後,中小學的教師是退休以後,也可以拿到關於教師的全額的政府特殊津貼,此外,每月的教齡津貼也是正常發放的,並不會因為教師已退休而取消。
8. 2010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退職教師生活費怎麼發怎麼算
關於市直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的實施意見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鎮江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
為切實做好我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工作,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人事廳等部門〈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09〕8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實施范圍和時間
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義務教育學校的正式工作人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績效工資。
出國出境學習、探親等逾期未歸的人員暫不列入范圍;立案(或停職)審查人員,在審查期間暫不列入范圍,待審查結案後再確定是否列入范圍;因受處分領取生活費的人員不列入范圍;受行政開除留用察看處分,處分期未滿的人員暫不列入范圍,待處分期滿正式分配工作後重新納入范圍。
二、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核定原則
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暫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范後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其中義務教育教師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平均水平,由市人事、財政部門按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市直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確定。
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清理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津貼補貼結合進行。
績效工資總量隨基本工資和學校所在行政區域公務員規范後津貼補貼的調整作相應調整。
三、績效工資的構成
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占績效工資總量的30%。
1.基礎性績效工資
基礎性績效工資設立崗位津貼和生活補貼兩項。按執行基本工資所對應的崗位,根據本人的工作年限,對照《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在職人員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表》(見附件1)確定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基礎性績效工資按月發放。
(1)工作年限的計算按我省原有規定執行。在確定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時,未計算工齡的大專以上學齡可和工作年限合並計算。工作年限的計算截止到2009年1月1日。
(2)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管理和技術人員,見習期(初期)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分別按管理十級和技術十三級最低檔標准執行;新招用工人,試用期、學徒期、熟練期的基礎性績效工資按普通工最低檔標准執行。
(3)調動人員比照本單位同等條件人員執行相應的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
(4)變動崗位的人員,從變動崗位的次月起,按新任崗位的工作年限執行相應的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
(5)工作人員按《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在職人員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表》(見附件1)確定基礎性績效工資後,凡工作年限達到上一個檔次基礎性績效工資年限的,從達到年限當年的1月1日起,按新的標准執行。
2.獎勵性績效工資
獎勵性績效工資在項目設置上可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班主任津貼、一線骨幹教師津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獎勵等項目,也可自主設立其他獎勵項目,並制訂具體發放辦法。除班主任津貼按月發放外,其他項目在年度考核後發放。
原國家規定的班主任津貼與績效工資中的班主任津貼合並,不再分設,納入績效工資管理。班主任津貼400元/月,按月考核發放。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享受班主任津貼,離開崗位後的次月不再享受。
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市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實施辦法並報市人事、財政部門核准後實施。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實際發放水平,由市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校長的年度考核結果,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總量范圍內統籌考慮確定。
市教育主管部門要制訂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加強對學校內部考核的指導。學校要完善內部考核制度,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
學校在制訂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教職工的意見。分配辦法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並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後,報主管部門批准。
四、相關政策
(一)在實施績效工資的同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退休人員生活補貼標准,根據其執行基本退休費的職務、技術等級和工作年限(未計算工齡的大專以上學齡可和工作年限合並計算),對照《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退休人員生活補貼標准表》(見附件2)確定。
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並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的規定,享受原工資100%退休費的義務教育學校退休工人,對照《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退休老工人生活補貼標准表》(見附件3)執行相應的生活補貼標准。
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辦理退職手續的義務教育學校退職人員,生活補貼標准為1927元/月。
義務教育學校中五十年代(含1960年)原享受退職生活補貼的退職人員生活補貼標准為590元/月。
義務教育學校中2009年1月1日之後退休(職)的人員,從計發基本退休(職)費的當月起,改按退休(職)人員相應的生活補貼標准執行。
義務教育學校離休人員按照原有規定執行。
(二)義務教育學校在職人員及退休人員除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外,對以下津貼補貼項目進行歸並:
在職人員為職務崗位津貼、綜合補貼、地方崗位補貼(陽光工資)、夏季清涼飲料費、班主任津貼、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省標部分、中小學管理和工勤人員2006年7月工改時保留的原基本工資提高10%的部分、特殊教育津貼超過國家規定的部分、省市為推進教育全面發展出台的各項獎勵性補貼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自行發放的津貼補貼。
退休(職)人員為職務崗位津貼、綜合補貼170元(1993年工改前退休人員各項補貼超過170元的部分納入基本退休費發放)、地方崗位補貼(陽光工資)、市發生活補貼150元、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自行發放的津貼補貼。
五十年代退職人員為生活補貼51.5元。
(三)取消省、市和各部門、各學校自行建立的崗位津貼;取消各學校違規使用政府非稅收入發放的津貼補貼;取消各學校超過規定范圍和標准發放的津貼補貼。
(四)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暫時保留國家規定的中小學教齡津貼、特級教師津貼、特殊教育津貼。暫時保留《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於嚴肅紀律加強公務員工資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廳字〔2005〕10號)下發前,國家認可的改革性補貼項目,主要有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醫療保險補貼、養老保險補貼等。
(五)義務教育學校工資項目。在職人員除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教齡津貼、特級教師津貼、特殊教育津貼外,其他項目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分為崗位津貼、生活補貼)、獎勵性績效工資、改革性補貼。退休人員除基本退休費外,其他項目為生活補貼、改革性補貼。
實施績效工資後,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在核定的績效工資和規定保留的項目外自行發放任何津貼補貼或獎金,不得違反規定的程序和辦法進行分配。對違反政策規定的,堅決予以糾正,並按照市紀委、市監察局印發的《關於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的紀律規定》(鎮紀發〔2008〕50號),進行嚴肅處理。
(六)長病假人員的基礎性績效工資中崗位津貼納入病假工資計發基數,生活補貼按原標准照發。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自主確定。
(七)2009年1月1日後,因受處分領取生活費的人員,從領取生活費的當月起停發績效工資。在國家沒有新的規定前,生活費暫按基本工資加上170元的60%發放。
(八)年度考核為基本合格以及因個人原因參加考核不定等次的人員,其基礎性績效工資中的崗位津貼在考核結果審核備案後的次月起停發3個月;年度考核為不合格的人員,其基礎性績效工資中的崗位津貼在考核結果審核備案後的次月起停發6個月。生活補貼按原標准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不得發放。
(九)為保持完全中學內部收入分配關系的合理性,對其中從事非義務教育教師的津貼補貼問題,由學校統籌考慮。學校統籌確有困難的,由市政府統籌考慮。
五、績效工資的核定程序和發放形式
(一)核定程序
基礎性績效工資由各義務教育學校申報,經市教育局審核後,報市人事局核准,市財政局備案。
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由市人事、財政部門根據核定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和上年度12月份教職工基本工資確定,每年年初核定一次。市教育主管部門在人事、財政部門確定的總量內,根據考核結果提出市直各義務教育學校具體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經政府人事、財政部門審核備案後實施。
今後,因崗位、工作年限變動或退休等因素要調整績效工資標準的,由學校按上述程序報批。其中,基礎性績效工資的正常變動,應及時申報核定;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的正常變動,按年度進行。
(二)發放形式
義務教育學校工作人員績效工資一律通過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發放。在職人員的基礎性績效工資中的崗位津貼、特殊崗位津貼、改革性補貼、獎勵性績效工資,退休人員生活補貼,由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發放到個人工資卡,在職人員基礎性績效工資中的生活補貼發放到個人福利卡,各部門、各單位一律不得發放現金,並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本實施意見由市人事局、財政局、教育局負責解釋。
附件:1.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在職人員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表
2.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退休人員生活補貼標准表
3.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退休老工人生活補貼標准表
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附件1:
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在職人員
基礎性績效工資標准表
單位:元/月
職務
崗 位 津 貼
生活
補貼
9年及以下
10-19年
20-29年
30-39年
40年及以上
正高級
技術二級
2405
2490
1380
技術三級
2285
2360
1380
技術四級
2170
2240
1380
副高級
技術五級
1880
1930
1980
1380
技術六級
1710
1760
1810
1860
1380
技術七級
1600
1650
1700
1750
1380
中級
技術八級
1490
1525
1560
1595
1630
1380
技術九級
1370
1405
1440
1475
1510
1380
技術十級
1260
1295
1330
1365
1400
1380
助理級
技術十一級
1130
1160
1190
1220
1250
1380
技術十二級
1020
1050
1080
1110
1140
1380
員級
技術十三級
780
800
820
840
860
1380
正處
管理五級
2320
2400
2480
1380
副處
管理六級
2030
2080
2130
1380
正科
管理七級
1530
1565
1600
1635
1670
1380
副科
管理八級
1210
1245
1280
1315
1350
1380
科員
管理九級
1020
1050
1080
1110
1140
1380
辦事員
管理十級
780
800
820
840
860
1380
高級技師
技術工一級
1470
1505
1540
1380
技師
技術工二級
1260
1290
1320
1380
高級工
技術工三級
1090
1120
1150
1380
中級工
技術工四級
820
840
860
880
1380
初級工
技術工五級
590
610
630
650
670
1380
普通工
590
610
630
650
670
1380
附件2:
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退休人員
生活補貼標准表
單位:元/月
職務
工作年限
19年及以下
20-29年
30-34年
35年以上
正高
3608
3645
副高
3120
3170
3195
中級
2788
2823
2858
2876
助理級及以下
2485
2515
2545
2560
正處
3700
3780
3820
副處
3410
3460
3485
正科
2945
2980
3015
3033
副科
2625
2660
2695
2713
科員及以下
2430
2460
2490
2505
高級技師
2850
2885
2903
技師
2640
2670
2685
高級工
2470
2500
2515
中級工
2200
2220
2240
2250
初級工
1990
2010
2030
2040
普通工
1990
2010
2030
2040
附件3:
鎮江市市直義務教育學校建國前參加革命
工作退休老工人生活補貼標准表
單位:元/月
職務
生活補貼
技師
3597
高級工
3379
中級工
2963
初級工
2746
普通工
2746
9. 退休職工死亡後家屬如何領取生活補助
一)職工退休養老後死亡時,發給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喪葬補助費標准為
2個月的企業職工平均工資;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標准為:供養1人的,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供養2人的,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供養3人或3人以上的,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
(二)從 2005年7月1日起,企業離退休人員因病和非因工死亡後一次性撫恤金(救濟金,下同)標准,按以下規定執行:
1、企業離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按本人死亡時上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數額的10個月計發。
2、企業退休人員、退職人員,個體勞動者、靈活就業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按本人死亡時上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或退職生活費數額的7個月計發。
企業離休人員和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人員,其按規定享受的 1-2個月生活補貼的月平均數,也一並作為計算一次性撫恤金的基數。
(三)企業、單位或死亡人員遺屬辦理申請領取一次性撫恤金手續時,因病死亡的,應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交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通知單(或死亡地有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火化證(當地政府未規定火化的除外,下同);
非因工死亡的,應提交有關部門出具的遭受意外傷害的證明和醫療機構死亡通知單(或死亡地有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火化證。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據上述證明材料和死亡人員身份證支付一次性撫恤金,並將證明材料復印件存檔。
(四)企業離休人員、退休人員、退職人員一次性撫恤金由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後,原單位不再支付一次性撫恤金。
10. 教師退休後怎麼領社保
教師辭職後養老保險怎麼算?
事業單位編制的教師離職後,根據勞社部發〔2001〕13號文件規定,職工由機關事業單位進入企業工作之月起,參加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按企業的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其中,公務員及參照和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工作人員,在進入企業並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根據本人在機關(或單位)工作的年限給予一次性補貼,由其原所在單位通過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轉入本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安排。補貼的標准為:本人離開機關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資×在機關工作年限×0.3%×120個月。
1、退休金:需要在繳納養老保險達到15年以上、而且達到退休年齡時才可以領的,而且不是到單位領、是到社保機構領。
2、辭職:還不能領退休金,能辦的只能是繼續交社保中的養老保險,等到達到退休年齡後才能領退休金,所以:現在還說不上退休金的事、只有社保的事。
3、「有人說退休金和社保不對口,所以辭職後作廢,還需要從頭繳付;還有一種說法是,視同繳付,由退休金轉為社保。哪一種說法是對的?」:
(1)「有人說」說的不正確;
(2)不是需要從頭繳付:如果你辭職後有新單位,由新單位繼續為你交社保;如果沒有新單位,辭職後可以自己繼續交社保到可以退休時止;
(3)但是,由於教師屬於國家事業單位編制,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和其他企業有所不同,如果你辭職後是到企業就職或是自謀職業,繳費的比例和數額會有所變化。
(4)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在繳到一定年限、達到退休年齡後可以「轉為」退休金,但退休金不會轉為「養老保險」或社保的。
(5)所謂「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在國家實行社會化養老之前你的工作年限,視為已經按社保制度繳納、不再向前追繳。
4、「如果視同繳付,手續如何辦理?」:是否視同繳費、視同繳納的年限從何進起算:不用你辦手續,而是單位的會計早已核算好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