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人員返聘管理規定,返聘人員可以行使財務簽字權嗎
因單位需要可以招聘退休人員作為勞務工留在單位繼續工作,返聘人員僅是單位勞務工,也就是單位的臨時用工,臨時工沒有行使財務簽字的權利
Ⅱ 退休人員返聘還可以入工會會員嗎
《中國工會章程》第一條明顯規定:「凡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認工會章程,都可加入工會為會員。」這一規定,一方面,體現了工會組織的階級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工會組織的群眾性的要求。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工會組織雖然應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但它畢竟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有自己的組織原則和紀律,絕不是烏合之眾。同時,入會也是憲法賦予職工的一種政治權利。因此,凡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是不能入會的。另外,因違法亂紀被判處徒刑緩期執行的職工和因嚴重違犯廠規廠紀而被開除廠籍留用察看的職工,在緩刑期間或留用期間,一般暫時不吸收他們入會。
Ⅲ 國家對於返聘退休員工有什麼相關規定
一、因為退休員工不屬於勞動部門管理,所以不能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二項規定,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即辦理退休),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勞動者退休後被用人單位返聘,雙方形成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由雙方協商一致約定。二、返聘人員適用的法律法規:1.《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Ⅳ 公司有員工是退休返聘的,簽訂了協議以後,是否要去勞動部門備案如要去勞動部門備案,要帶哪些材料
員工退休後原公司返聘,簽訂《協議》後,是否要在勞動部門備案?關鍵的問回題答在於: 一、《協議》是否合法完善。 1、要符合法律法規,尤其要符合《勞動法》。2、條款要完善,不能有漏項。3、內容要明晰,詞語不可有歧義。4、期限要與實際相符合。5、違約處置不可少。 二、返聘的工作期間,遇有突發疾病或遇工傷如何約定。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如果《協議》要在勞動部門備案,公司則必須要額外為你繳納一筆工傷保險費用;假如不在勞動部門備案,公司則省了這筆開支。 由此可見,《協議》要在勞動部門備案,有利於你(可能會給返聘帶來麻煩)。不再勞動部門備案,則有利於公司。
Ⅳ 退休返聘的人員簽訂返聘協議後還需要網上備案嗎是不是公司自己留底就行了吧
退休人員已不再勞動合同法保護之內,無須網上備案,協議書公司跟返聘人員各留底一份,如雙方有爭議直接法院上訴.
Ⅵ 退休人員返聘到單位工作,是不是勞動關系
在工作中受到傷害是不是工傷,各地法院有不同處理,有的按照工傷處理、有的按照人身傷害賠償處理。
較早關於用人單位聘用退休人員的明確規定,是1997年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復函(勞辦發[1997]88號)中提出:用人單位再次聘用已經享受退休待遇人員,雙方應當訂立聘用協議,明確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雙方應當按照聘用協議履行各自的義務;雙方的聘用協議的解除不適用《勞動法》第28條的規定。《勞動法》第28條恰恰是規定單位解除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約定。這就是說如果雙方解除聘用協議的補償,只能按照協議內容處理;協議沒有約定的,雙方可以協商,但是不能直接使用勞動法規定的經濟補償。
2008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定條件,其中就有「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待遇」的規定。但是該規定存在一種解釋:達到退休年齡、沒有領取養老待遇的人,還可以建立勞動關系。隨後頒布的國務院《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1條規定,進一步明確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這兩條從法律、行政法規層面明確達到退休年齡、勞動合同必須終止,沒有例外存在。對於能夠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員而言,有基本生活保障,強制終結勞動關系可以理解;但是對於沒有退休待遇人員,尤其農村、城鎮沒有退休保障、依靠自身工作謀生的老年人,就未必公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關於勞動爭議的處理意見中,對退休人員就分為兩種情況處理:用人單位招用達到退休年齡但未享受養老待遇或者退休金的人員,之間關系可以按照勞動關系處理;單位和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員之間按照僱傭關
Ⅶ 單位返聘退休人員需要簽合同嗎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用人單位會將退休的職工返聘,讓退休人員繼續為用人單位服務,而返聘退休職工的時候,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是比較多的,那麼單位返聘退休人員要不要簽合同的?下面由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單位返聘退休人員需要簽合同嗎
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而退休人員並不屬於勞動者,所以是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但用人單位可以與其簽訂書面協議。
相關法律規定
《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
13.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14.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期滿後,因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未辦理終止或續訂手續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視為續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及時與勞動者協商合同期限,辦理續訂手續。由此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而退休人員並不屬於勞動者,所以是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但用人單位可以與其簽訂書面協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進行法律咨詢。
Ⅷ 退休人員返聘,怎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聘用已退休人員抄的薪資個稅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但是,退休後人員受原單位包括其他單位再聘用取得的收入則不屬於離退休工資之列,而是工資、薪金所得或者勞務報酬,應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中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