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的分配
撫恤金性質不同於遺產,在實踐中主要對死者需撫養贍養的人進行分配。上述孫子可代位繼承。四萬元可協商分配,或每人八千。
② 退休職工喪葬費和撫恤金如何計算
一般為20個月的基本工資。
根據《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的規定。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烈士的撫恤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發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原渠道解決。
(2)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怎麼分配擴展閱讀
撫恤金
撫恤金又稱撫恤費,是由國家或有關單位依照有關規定發放給死者家屬或傷殘職工的費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職工,因公負傷被確定為殘廢、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工作的,有關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應發給傷殘職工撫恤金,直至傷殘職工死亡時為止。在傷殘職工死亡後,已經發放而未用完部分及應當發放部分,屬於傷殘職工的遺產,可以繼承。
1、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的職工,因公死亡時,定期按一定標准發放給受死者供養的直系親屬一定的撫恤金,直至受供養人成年或失去供養條件為止。這種撫恤金是發放給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的,因此,屬於直系親屬的財產,不能作為死亡職工的遺產由所有繼承人繼承。
2、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撫恤費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公民,肇事單位應給受死者供養的直系親屬一定數額的撫恤費。這些撫恤費是發放給受供養人的,屬於受供養人的財產,而不是死者的遺產,不能以遺產繼承的方法分割。
3、因革命軍人致殘、犧牲而發放的撫恤金依照我國兵役法的規定,現役軍人參戰或因公負傷致殘的由部隊評定殘廢等級,發給殘廢軍人撫恤證和一次性發給撫恤金,這些撫恤金是發放給殘廢軍人的,屬於其個人的財產,在其死後可以作為遺產,由其繼承人繼承。
現役軍人犧牲、病故的,我國兵役法規定的應由國家一次性發給家屬一筆撫恤金;其家屬無勞動能力或者無固定收入不能維持生活的再由國家定期發給撫恤金,這些撫恤金屬於軍人家屬所有,軍人死後不能作為其遺產處理。
③ 死亡喪葬費和撫恤金怎麼分配
1、對於死亡撫恤金,其是死者所在單位等給予死者近親屬和被扶養人的生活補助費,含有一定精神撫慰的內容。由於死亡撫恤金發生於死者死亡後,所以不屬於遺產,這一點可以明確。
2、對於撫恤金的分配:法律對此並無明確的規定,因此,如果死者所在單位對撫恤金的給付對象有規定,則按規定處理;如果沒對給付對象作出規定,則應屬於近親屬共有。當事人要求對該撫恤金進行分割在法律上屬於對共有財產的析產。
這里的近親屬主要指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撫恤金雖然不屬於遺產,但在處理時會按遺產繼承人順序進行分配,第一順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員是第二順序,如果沒有第一順序的人員,撫恤金才在第二順序的人員中分配。
在具體分割上,由各當事人協商解決,如果實在協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訴。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則處理撫恤金,同時也會酌情考慮各近親屬的客觀情況進行分割。
3、對於喪葬費:喪葬費本是亡者家屬因安葬亡者而支出的費用,是實際支出的費用,應當是給實際支付人的,不存在繼承的問題。
(3)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怎麼分配擴展閱讀:
一、企業職工(含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待遇
1、喪葬補助費。喪葬補助費是按當地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四個月的的標准來發放。若是在職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由其所在單位按原資金渠道列支;若是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凡參加了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喪葬補助費從統籌基金中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仍按原資金渠道列支。
2、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根據死者生前供養直系親屬人數,一次性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24-32個月。
其中: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當地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24個月;二人者,為死者當地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28個月;三人及三人以上者,為死者當地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32個月。一次性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仍按原支出渠道列支。另外,供養直系親屬也是有一定的范圍和條件的。
二、領取的相關材料
在職職工死亡喪葬費辦理要由繼承人攜帶以下材料到單位的人事科辦理領取喪葬費並由單位發放。
1、醫學死亡證明復印件;
2、死亡人員戶口簿本人注銷頁復印件;
3、社區開據的已故通知單;
4、經辦人員身份證及復印件。
④ 退休人員死亡後撫恤金怎麼分配需要直系親屬都到場簽字嗎
撫恤金是死亡者家屬所享受的待遇。這是一方亡故的情況。如果亡者沒有配偶,那就屬於遺產繼承,主要是由兒女繼承。與別人無關的。
⑤ 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怎麼辦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問題,我的解答是:各地退休人員撫恤金標准不一樣撫,恤金依據當事人去世當月養老金標准結合當地規定的撫恤金計發月數綜合計算。具體標准可以向當地社保機構直接咨詢,也可以上班時間撥打12333電話咨詢。參保人員未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因病非因工死亡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退職人員死亡後,無論是否有供養直系親屬,均發給一次性撫恤金。一次性撫恤金按死亡人員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不滿1年按1年計算)計發1個月去世時上一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但最多不超過20個月。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兩個月發放。【法律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的撫養義務和子女的贍養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可以點擊「咨詢我」在線咨詢,律師為您解決法律問題。
⑥ 請問企業退休職工去世後喪葬費和撫恤金按什麼標准發放,大概是多少
根據我國政策規定,退休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待遇有:
(一)喪葬補助費和直系親屬的一次性救濟費,分別按本市上一年度3個月和10個月社會平均工資一次性發給。
(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每人每月按當地生活困難補助標准以及物價補貼之和發給。
(三)供養直系親屬孤身一人的,其每月領取的生活救濟費,按當地城鎮企業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的200%發給。
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存在地區差異,退休職工喪葬費發放標准具體咨詢社會保險管理部門。
另外,參保人去世以後還會有一系列一次性的待遇。
第一部分待遇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在職時我們只要參加一個月的養老保險,就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一部分錢。這一部分錢恰好相當於在職職工個人承擔的部分。每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還會記發一次利息。近年來相應的記賬利率由人社部統一公布,一般是7%~8%以上,2016年是8.31%。
第二部分是喪葬費,一般又稱為喪葬補助費。其最早淵源來自於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和1957年的《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退休制度。相應的喪葬補助費標准,1951年勞動保險條例是兩個月的本人工資。1957年文件規定是職工本人退休費總額的2~3個月待遇為喪葬補助費。後來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各地又出現了自己的標准。目前喪葬費標准山東省只有1000元,浙江省是4000元,北京市是5000元。也有地區跟社平工資掛鉤,比如福建省是兩個月的全省社會平均工資,上海市是兩個月的全市社會平均工資,貴州省則為全省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兩個月標准,寧夏是三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
第三部分是撫恤金,又叫做救濟金、救濟費。最初,勞動保險條例規定是6~12個月的本人工資。1957年暫行規定是6~9個月的本人退休費標准。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確實各地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事業單位是20個月的本人基本退休費,公務員是40個月的本人基本退休費加兩年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企業職工一般是按照各省市規定執行。
除了上述一次性待遇以外,對於生活困難的遺屬,有些地方養老保險基金會發放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直至相關人員去世或者成年為止。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標准一般很低,只有三五百元,還不如各地的低保標准。因此很多地方都已經並入了低保。目前山東、上海、陝西還有相應的制度。
⑦ 退休職工死亡後喪葬費和撫恤金如何領取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退休人員去世後,直系家屬不僅領喪葬費和撫恤金。如果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還有餘額也可以依法繼承。關於這位退休人員提出的疑問,希望接下來的內容能給大家帶來幫助,雖然退休人員去世了,家屬要提前知曉領這筆錢,其實喪葬費和撫恤金真的非常有意義,喪葬費和撫恤金更像是退休人員離世後,最後給家屬一點點心靈上的安慰。
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其實非常簡單,退休人員去世後,需要准備材料死亡證明和火化證明。除此之外,還需要准備辦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以及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之一)有效身份證件及關系證明原件(戶口簿、結婚證、獨生子女證、人事檔案、社區證明、公證書等之一)和領取人的儲蓄卡或活期存摺。
只要准備上述5種材料,到社保服務中心就可以申請辦理喪葬費和撫恤金。同時,社保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會辦理清算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並且停止給退休人員發養老金,如果已經多發養老金,需要家屬及時退還給社保局,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