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金的關系
現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是根據國務院統一公布的計發月數表確定。從40歲到70歲都有對應的計發月數。40歲是233個月,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70歲只有56個月。
個人賬戶的錢數是怎麼形成的?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就完全來源於工作這么多年來個人繳納的養老金,社保繳納基數*個人養老金繳納比例,其中個人養老金繳納比例一般是固定不變的,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數就是繳費基數的8%,以前的時候有過11%的階段。要想提高個人賬戶中累計儲存金額,就只能提高社保繳納基數。
個人賬戶的錢數,每年還會計算記賬利息。從2016年開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國務院統一公布。在此之前有省和各統籌地區統一公布,曾經最低的時候只有一年期定期利率。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又達到了8.29%。
個人賬戶養老金,並不能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它貫徹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基本原則。
②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麼關系
有很大關系。辦理退休手續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與先前繳納的社保費用基數有關,繳費年限長,繳費基數高,社保工齡長,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就高。
③ 企業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後養老金有什麼差別
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金會有什麼差距?還是會有一定差距。我們繳納的社保和你是企業繳納還是個人繳費沒有太大的關系。
而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包括:繳納年限,繳納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這幾個因素佔主要原因。如果兩個人同在一個地方同一年退休,繳納年限都是15年,繳費基數都是按照60%進行繳費的,那麼他們最後所拿到的養老金水平是差不多的。
總之無論是由企業繳納社保,還是個人繳納社保,最終還是要遵循養老金的基本原則: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要想以後領取更多養老保險,就得增加繳費基數和延遲繳費年限。
感謝閱讀,評論,歡迎關注
④ 社保個人交費和企業交費基數不同,退休工資按哪個交費基數
退休金與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關,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領取的就版越多。
社保繳費基數權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⑤ 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怎麼算的
一、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例如: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2008年本市社會保險費繳費標准。與2007年相比,2008年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下限從1478元提高到1735元,增加了257元,上限則提高到8676元,提高1284元。
本次公布的標准運行期從2008年4月1日起到2009年3月31日止,上海市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等單位,個體商戶,自由職業者,繳費基數下限為1735元,上限為8676元,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
與2007年繳費基數從1478元到7392元比,繳費下限提高257元,上限提高1284元。同時,非正規勞動組織從業人員繳費基數比2007年也提升,從960元到8676元。2008年本市小城鎮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外來從業人員繳納綜合保險費基數均為1735元,比2007年的1478元提高257元。
(5)職工退休金和個人繳費基數擴展閱讀
參保繳費比例為繳費基數的28%,分別由企業繳納和個人繳納兩部分組成,其中企業繳納20%,個人繳納8%。繳納基數為參保人員上年度的月平均實際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等。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應和其他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一起,每年進行繳費基數的申報和審核。通常繳費基數的社保工作在省勞動社會會保障廳公布的當年西安市社會保險計算基數(以往稱為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根據社會保險業務的需要,現改稱社會保險計算基數)後。
社保中心通過公告、網路等手段通知參保單位統一進行。每年繳費基數經過社保中心核定的月繳費基數當年內一般不能再變動。
⑥ 退休後領養老金多少和繳費基數有關基數指的是什麼
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繳費基數越高,計算基礎養老金的相關參數「平均工資指數」越高,相應的基礎養老金也越高;個人賬戶是由歷年繳費逐漸積累起來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是計算養老金的組成部分,職工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這部分比例是要劃入到個人賬戶中的。繳費基數越高,按照比例劃入到個人賬戶的金額就越多,積累下來的儲存額也越多,養老金也就越高;反之養老金就低。
⑦ 社保交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關系嗎
社保基數和職工退休工資是有關聯的。因為社保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內限越長,退容休工資就會越多。
退休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的。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而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個人繳納的費用就會越多,到了退休時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自然也就會越多,所以退休工資也自然會更多。
以個人繳費比例8%為例,若是社保繳費基數是3千的話,那職工個人每月要繳的費用就是:3000×8%=240元;而若是社保繳費基數是5千的話,那職工個人每月要繳的費用就是:5000×8%=400元。
另外,社保基數也影響本人平均繳費指數,這個數值是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重要參數,所以也會影響到未來退休工資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