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職工醫療保險的享受待遇
退休職工醫療保險的醫療單位和醫務工作人員,要堅持文明行醫,端正醫德醫風,協助醫療保險單位積極做好退休職工醫療管理服務工作,做到對症下葯,合理用葯。城鎮單位職工和退休人員(包括個體業主及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和本市戶籍農民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所有城鎮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都應按規定為與其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民工辦理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和退休人員: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職工;參保人員患病先門診治療,在本地定點醫院門診治療發生的醫療費憑醫保證、IC卡在定點醫院直接刷卡結算,不足部分個人現金支付。在非定點醫院或在異地門診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人員先行墊付。參保人員無論在當地或外地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和購葯費用均不納入統籌基金支付。門診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需直接住院治療的,應及時辦理住院登記手續。辦理住院登記手續應提供以下資料:1、門(急)診醫師開具的住院證及相關檢查報告單;2、參保人員本人醫療保險證、IC卡;3、參保人員所在單位出具的證明。對需緊急搶救的危、急、重病參保患者,無論定點與否,應本著先搶救治療的原則,3天之內持相關資料到經辦機構服務大廳補辦入院登記手續。參保職工在本地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應將個人醫保證、IC卡交醫院醫保科,以便進行身份核對並記帳。持卡住院職工其醫療費在38000元以內的由醫院墊付(個人承擔部分由個人自付),38000元以上的則由參保人員先行墊付,出院後由大病基金按規定比例給予支付。城鎮職工和退休人員: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和出差、休假的在職職工因病需住院的,應選擇當地的定點醫院,並及時同單位聯系,到經辦機構服務大廳登記。農民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准、統籌基金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按照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標准執行。農民工患病需住院治療的,可在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內選擇醫療機構住院治療。自願要求回原籍治療的,經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同意後可在當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及時為其提供醫療結算服務。最近剛剛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這條規定的核心精神是:「職工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條規定的富有彈性的前置條件是:「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而恰恰由於國家沒有統一規定,致使各地各取所需,各行其是,侵害了社會弱勢群體下崗退休職工醫療保險合法權益。
❷ 交了那麼多年醫保,在退休後有什麼用
可以用於平時到定點醫葯店購葯,也可以用於門診,支付住院個人承擔的部分,保障退休人員的醫療報銷待遇等。
1. 即使你交了多年的醫保,沒用用醫保報銷過,錢也沒有白交,也是有繳納醫保的必要的,畢竟退休之後,人的年紀也大了,難免會遇到生病的時候,這時候醫保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2. 另外因為醫保都是全省統籌,不是全國統籌,所以每個省的醫保交醫保的錢數和交多少年醫保才能終身享受醫保的年限都不一樣。一般省份都在20年到30年之間。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退休後才能終身享受醫保。具體到這個問題,要先看你是哪個省份兒的。然後再去相應的省份社保機關查詢。社保是居民以後生活的保障,交的時間越長,以後受益會越多。
3. 社保涉及失業,醫療,退休,生育等等,生育可以進行報銷,生病可以報銷,最重要的是當你退休後,還能每月拿到退休金,這是非常難得的。拿現在來說,交社保30年,退休後每月能拿3200元的退休金。另外醫保不存在退保,它是一年一保,停繳即停保。補繳費用太多的話,你只有放棄職工醫保轉到城鎮居民醫保,繳費低但必須繳費終生。
退休後如果發生疾病,去醫院看病的話會享受非常大的折扣,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十分的劃算,醫療保險的錢是在醫療卡里的,買葯可以使用。
1. 退休後如果生大病出了保障卡報銷一定比例醫療卡也報銷一定比例花錢少花一點。而對於一直繳納了醫保,卻從未報銷過的人來說,其實不能算是吃虧,然而是好事,說明你很少生病,根本不需要醫保報銷。
2. 繳納醫保,未報銷,你的錢並未白交,等你需要的時候,自然也是派上用場的,你繳納的錢,並不會憑空消失,還是在你的賬戶中。也就是,繳納了醫保,並不是要一直用,是用來防範醫療風險的,大家每人都拿出一小部分錢放到一起,給有需要的人用。等到你生病需要用錢,用的就是大家一起出的錢,所以參加醫保絕對不虧。
3. 此外,你繳的醫保費用遠遠不止這些,城鎮職工醫保個人僅繳納職工工資總額的2%,單位繳納7%左右,享受的報銷待遇也是最高的。城鄉居民醫保個人每年僅需繳納250元(各個地方不同,具體以當地繳納基數為准),國家補貼還給好幾百,享受的報銷待遇也是越來越高。
拓展資料:醫保也是有累計年限的,和養老金一樣,就是累計繳納一定的年限之後,在退休之後,即使不繳納,也是可以繼續使用醫保報銷的,這就是所謂的終身醫保。 而如果想要享受終身醫保的話,也是需要滿足一定條件的。簡單來說,如果在退休前符合享受終身醫療的要求,那麼你退休後就不需要再繳納醫保,如果不符合,則需要繼續繳納。一般來說,醫保只要連續繳納25年,即可在退休之後,能夠享受終身醫保的待遇。每個地區關於享受終身醫療待遇繳費年限的規定都有所不同,想要知道自己退休後能否享受終身醫保,還需咨詢當地社保局,了解相關規定。
❸ 職工醫療保險需要交滿多少年,退休之後才可以享受終身醫保報銷的待遇
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是捆綁式的,需要繳納滿15年,到退休年齡才能享受退休金,但醫療保險需要再補繳五年。
❹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醫保和在職職工退休後醫保有什麼不同
沒有區別,男的只要交滿二十五年的醫保就可以一直使用先去。
❺ 退休後享受企業職工醫保待遇嗎
“好想馬上就退休啊!”每天被工作所累的你,是不是一定、肯定以及確定的說過這句話?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你是不是每天都在憧憬著退休後的美好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你真的這么想退休嗎?馬上退休你就能實現財務自由、放飛自我了嗎?
其實不然,退休後的待遇很可能比在職時少很多……坐端正!我們給你算一筆賬!
養老金可能比在職時收入減少
按目前政策來看,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所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所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個月、55歲為170個月、60歲為139月)。
每個人養老金所得多少不一樣,但對不少人來說,這部分收入是會比在職時減少的。
退休後醫保賬戶一般會減少
不管是在職還是退休,醫保賬戶都會繼續打入錢,但一般來說,這筆錢都會減少。
以青島市為例,在職人員個人賬戶劃入金額為:35歲以下(不含35歲)=個人賬戶(2%)+單位賬戶(0.8%)=繳費基數*2.8%;35歲(含)-44歲(含)=個人賬戶(2.2%)+單位賬戶(1%)=繳費基數*3%;45歲(含)以上=個人賬戶(2%)+單位賬戶(1.5%)=繳費基數*3.5%。
而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劃入標准為:70周歲以下月記入額低於80元的按80元記入;70周歲及以上月記入額低於90元的按90元記入,
退休後單位不再為你繳納住房公積金
職工在職期間,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都屬於職工個人所有。但退休後,單位不會再為你繳納住房公積金。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退休人員退休時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退休後單位不再為你繳納工傷保險
退休後,單位不再為你繳納工傷保險。在不少地方,退休返聘人員也是不享受單位繳納工傷保險的。
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作為普通職工,我們退休後的收入肯定要比在職時少很多。但收入減少總比沒有強。中海智庫提醒您,該交的社保還是得交。現在打算,猶未晚矣!
❻ 職工繳納多少年的醫保可以在退休後正常享受醫保福利
職工繳納25年的醫保,基本上就是可以辦理醫保退休享受醫保福利。因為在退休後報銷比例和能夠報銷的范圍,都明顯提高了,對於廣大的退休人員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福利,而且對於一些高齡老人來說,有很多的傾斜政策,又不用繳一份費用,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連續繳納醫保,達到當地醫保機構認定的最低繳費年限以後就可以辦理醫保退休,享受正常的醫保福利。
自己就可以通過多年來繳納的醫療保險來報銷掉大部分費用,個人支付的部分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對於一些高齡老人說,那一點支付的費用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他們也都是有退休金的,社保卡的個人賬戶裡面每個月都有錢,可以買葯或就診用 。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能夠有著非常高的消費熱情,也非常主動積極的去繳納醫療保險費用,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生活能夠更加安心。
❼ 職工醫療保險的作用與好處
一、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承受的經濟風險。
二、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
(一)診療設備及醫用材料類
1、應用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CT),立體定向放射裝置(γ—刀、χ—刀)、心臟及血管造影X線機(含數字減影設備)、核磁共振成像裝置(MEI)、單光子發射電子計算機掃描裝置(SPECT)、彩色多普勒儀、醫療直線加速器等大型醫療設備進行的檢查、治療項目;
2、體外震波碎石與高壓氧治療
3、心臟起搏器、人工關節、人工晶體、血管支架體內置換的人工器官、體內置放材料
4、省物價部門規定的可單獨收費的一次性醫用材料。
(二)治療項目類
1、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2、腎臟、心臟瓣膜、角膜、皮膚、血管、骨、骨髓移植
3、心臟激光打孔、抗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和快中子治療項目。
(三)單次費用在400元以上的醫療儀器與設備的檢查、治療項目和醫用材料。
三、職工醫療保險的好處:
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可提供的保障包括平時正常的門診和住院費用。大病救助需要在普通醫保上另外加保的。大病是沒有費率的,全都由個人承單。
按照該暫行規定,在職的職(雇)工和靈活就業人員按月實際到賬後,依下列比例按月記入:35周歲以下的,按本人繳費基數的3%記入;35周歲(含35周歲)以上,不足45周歲的,按本人繳費基數的3.5%記入;45周歲(含45周歲)以上的,按本人繳費基數的4%記入。
(7)退休後亨受職工醫保的好處擴展閱讀
職工醫療保險與居民醫療保險的區別
1、購買醫保的人員不同
職工醫保:是指用人的單位或者公司按照深圳政策規定為職員參加的基本醫療保險。
居民醫保:是指未參加職工醫保,且沒有任何醫療保障的人員參加社會醫療保險制度。(購買個人醫保都是些無正規工作的民眾,領低保的或者是學生等群體,職工醫療保險面對的是在上班領工資的人員,比如做小生意的)
2、費用來源不同,
居民醫療保險:少部分由個人繳納,財政給予補助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與職工本人按照一定比例繳費,共同承擔。
3、繳納的時間跟次數不同
職工的醫保:都是每個月自動扣除的,而且都是發工資的那天進行繳納。廣州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
居民醫保:一般是一年繳費一次。而且居民醫保對繳費年限沒有限定,參保居民繳費即享受醫保待遇,不繳費則停止享受。如果超期繳納,就會有相應的滯納金,並且如果每月再補交的費用期間發生了醫療費。是不予報銷的,想要報銷就得把先前欠費給補齊